115S底盘部分零部件选型分析报告0618.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8986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1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5S底盘部分零部件选型分析报告06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15S底盘部分零部件选型分析报告06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15S底盘部分零部件选型分析报告06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15S底盘部分零部件选型分析报告06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15S底盘部分零部件选型分析报告06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5S底盘部分零部件选型分析报告0618.docx

《115S底盘部分零部件选型分析报告06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5S底盘部分零部件选型分析报告0618.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5S底盘部分零部件选型分析报告0618.docx

115S底盘部分零部件选型分析报告0618

编号:

115S-PD-DP-001

 

底盘部分零部件选型分析报告

 

项目名称:

115S

 

编制:

日期:

校对: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重庆迪科汽车研究有限公司

2009年3月

目录

一、概述1

二、主要结构型式及技术参数1

三、底盘各系统方案3

1、传动行使系统4

2、悬架系统6

3、备胎7

4、排气系统7

5、制动系统9

6、转向系统12

 

一、概述

115S整车长度在B07车型的基础上缩短175mm,合理布置备胎、中门及合理的轴荷分配前提下确定整车轴距为2365mm。

经布置分析,115S底盘系统在B07车型的基础上,布置结果如图1。

Ø动力总成及附件系统、前悬架系统、转向系统借用B07车型;

Ø后悬整体向-X方向移动150mm,即轴距缩小150,调整为2365mm;

Ø备胎向-X方向移动161.5mm;

Ø传动轴根据后桥位置重新设计(主要是轴管长度调整);

Ø排气系统重新设计(主要是排气管长度、消声器位置调整);

Ø制动系统适应性变更(主要是制动管、拉索长度及位置调整);

Ø油箱借用B07车型的40升油箱布置方案。

黄色—更改绿色—借用B07

图1115S底盘布置方案

二、主要结构型式及技术参数

动力总成及附件结构参数见表1。

项目型式

115S(同B07)

发动机型号

EQ465i2-30

EQ466

EQ474

CK14

型式

四缸直列水冷

四缸直列水冷

四缸直列水冷

四缸直列水冷

排量

L

1.05

1.0

1.3

1.373

缸径冲程

mm×mm

66×74

66×74

74×76

73×82

压缩比

8.8:

1

10:

1

9.5:

1

9.5:

1

最大功率

kW/r/min

39/5500

47/6000

60.5/6000

70/6000

最大扭矩

N·m/r/min

78/(3000-3500)

87/4500

102/3000

115/3200

燃油供给方式

电控多点顺序喷射

冷启动性能

按照GB/T18297规定的试验方法,具有良好的低温(-18°C)启动性

变速器

型号

5MT

5MT

5MT

5MT

型式

手动

手动

手动

手动

各档位传动比

一档

3.652

3.652

4.425

4.101

二档

1.947

1.947

2.722

2.304

三档

1.423

1.423

1.792

1.675

四档

1

1

1.226

1.226

五档

0.795

0.795

1

1

倒档

3.466

3.466

4.722

4.722

后桥主减速比

43/9

43/9

43/11

41/11

供油系统

燃油箱

金属燃油箱,内装式电子燃油泵

供油控制

机械油门控制

燃油蒸发

活性碳碳罐

冷却系统

表1动力总成及附件的结构型式和参数特性

 

115S底盘与B07底盘主要结构型式及技术参数对照见表2。

车型

B07

115S

离合器

型式

单片、干式膜片弹簧离合器

单片、干式膜片弹簧离合器

传动轴

型式

开式管状传动轴、双十字轴万向节

开式管状传动轴、双十字轴万向节

悬架系统

前悬架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带横向稳定杆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带横向稳定杆

后悬架

纵置钢板弹簧

纵置钢板弹簧

车轮定位(空载)

前轮外倾(°)

1°18′

1°18′

前轮前束(°)

17′

17′

主销内倾(°)

8°46′

8°46′

主销后倾(°)

2°41′

2°41′

后轮外倾(°)

0

0

后轮前束(°)

0

0

轮胎规格

175/80R14

175/80R14165/70R14

轮胎气压

前轮240kp,后轮290kp

前轮240kp,后轮290kp(175)

前轮250kp,后轮300kp(165)

备胎

175/80R14

175/80R14165/70R14

转向系统

方向盘

直径370

直径370

转向器型式

齿轮齿条式

齿轮齿条式

制动系统

结构型式

双回路液压系统,真空助力带感载比例阀

双回路液压系统,真空助力带感载比例阀

行车制动器

前盘后鼓式

前盘后鼓式

驻车制动器

拉索式后轮制动

拉索式后轮制动

表2115S与B07底盘主要结构型式及技术参数

三、底盘各系统方案

根据新的布置方案,需对底盘系统各系统的性能进行计算,检查零部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及相关标准,并达到借用现有零部件的最大化。

最终确定各零部件的型号及相关性能参数。

1、传动行使系统

1)传动轴

115S传动轴属于十字轴万向节式传动轴,具体结构为开式管状双十字轴万向节式传动轴。

115S传动轴是在B07传动轴基础上根据布置对轴管长度进行了调整,其它如万向节叉、十字轴均借用B07车型。

传动轴设计主要要求:

Ø传动轴管两端万向节叉处于同一平面,尽量使万向节夹角

,使速度、力矩传动不等速波动量越小越好,控制在10%以内;

Ø传动轴在各工作状态万向节夹角满足要求。

Ø传动轴前端花键滑移量满足要求,不出现脱落、顶死现象。

Ø传动轴满足临界转速要求;

Ø传动轴轴管满足扭转强度要求;

Ø十字轴满足强度要求;

Ø传动轴满足动平衡要求;

Ø传动轴满足焊接、装配等工艺要求。

对115S传动轴进行运动分析及负荷计算。

具体参数见表3,详细计算参考《传动轴设计计算报告》。

2)车轮

115S选用两种轮胎:

175/80R14,165/70R14

车轮设计的主要要求:

Ø轮胎应有良好的负荷能力和速度能力;

Ø轮胎应有良好的附着能力和缓冲特性;

Ø轮胎应耐磨损、耐针扎、耐老化,并有良好的气密性;

Ø轮胎应有良好的均匀性和质量平衡性;

Ø车轮总成应有较小的滚动阻力和行使噪声;

Ø轮胎气压及气压偏差应符合要求;

Ø车轮装饰盖与车轮搭配合理,不松脱;

Ø轮辋螺栓孔尺寸合理,满足装配要求。

根据115S空载、满载质量,设定轮胎气压如表4。

序号

参数

要求基准

配466发动机

配474发动机

1

传动轴长度(mm)

680

580

 

2

 

 

万向节夹角(º)

静止≤6

=3.82

=1.65(空载)

=1.39

=0.84(空载)

极限位置:

15-20

=8.59

=6.41(下极限)

=6.97

=6.39(下极限)

=6.09

=8.27(上极限)

=10.3

=10.88(上极限)

3

转速波动量(输出角速/输入角速)

0.9-1.1

0.992-1.002(空载)

0.998-1.002(空载)

0.957-1.005(下极限)

0.968-1.004(下极限)

0.973-1.006(上极限)

0.934-1.009(上极限)

4

转矩波动量(输出转矩/输入转矩)

0.9-1.1

0.998-1.008(空载)

0.998-1.002(空载)

0.994-1.045(下极限)

0.996-1.033(下极限)

0.994-1.028(上极限)

0.991-1.071(上极限)

5

花键滑移动量(mm)

花键长度/2

7.8mm<<80/2(下极限)

8.2mm<<80/2(下极限)

3.9mm<<80/2(上极限)

7.4mm<<80/2(上极限)

6

临界转速安全系数

1.2-2

2.9

3.9

7

轴管强度(MPa)

125

55.6

71.2

8

十字轴弯曲应力(MPa)

250

7.51(前)7.5(后)

8.8(前)8.8(后)

9

十字轴剪切应力(MPa)

80

3.68(前)3.67(后)

4.3(前)4.3(后)

表3115S传动轴设计计算参数

175/80R14

165/70R14

前轮气压(KPa)

240

250

后轮气压(KPa)

290

300

 

表4115S轮胎气压设定

2、悬架系统

115S前悬架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采用纵置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

115S前悬架系统完全借用B07车型,后悬架系统借用B07车型零部件结构,但后悬架系统整体向-X向移动150mm,即轴距缩短150mm(B07轴距为2515mm,115S轴距为2365mm)。

悬架设计要求:

Ø悬架系统应合理设置四轮定位参数,不得出现轮胎异常磨损、车辆跑偏等异常现象

Ø悬架系统的各零件性能参数应匹配合理,满足对车辆平顺性、操纵稳定性;

Ø汽车制动或加速时要保证车身稳定,减少车身纵倾,转弯时车身侧倾角合适;

Ø减震器的阻尼,螺旋弹簧的刚度大小应符合乘坐舒适性的要求;

Ø悬架系统在车辆行驶时不许有异响和明显的工作噪声;

Ø悬架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过载能力,满足耐久性要求;

Ø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由于轴荷的变化,115S后悬架相关参数部分产生了改变,115S与B07后悬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5。

详细计算参考《前、后悬架系统计算报告》。

序号

参数

B07

115S

1

后轴荷(空载/满载)

532/877

522/908

2

板簧

自由弧高(mm)

136

136

刚度(N/mm)

38

38

静挠度(mm)

54

53.3

满载挠度(mm)

90

86.5

3

后悬架偏频(空载)

2.13

1.77

后悬架偏频(满载)

1.93

1.70

4

后悬架侧倾角刚度(N·mm/rad)

2.15×107

2.15×107

5

后悬架侧倾中心高度(mm)

285

285

6

平均相对阻尼系数0.3m/s

0.58

0.39

平均相对阻尼系数0.6m/s

0.29

0.28

表5115S与B07后悬架主要技术参数

为了后悬安装要求,车身上的板簧前吊耳焊接总成、板簧后吊耳焊接总成、缓冲座焊接总成及后减振器支撑加强板安装相应地向-X向移动150mm。

见图2。

黄色—115S位置绿色—B07位置

图2后悬安装钣金位置调整

3、备胎

115S备胎型号为:

175/80R14、165/70R14

115S备胎安装借用B07备胎安装结构,用175/80R14轮胎进行布置,(165/70R14较小,也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整车缩短、与后桥有合理的间隙要求,115S备胎及安装支架在B07的基础上向-X方向整体移动161.5mm。

布置方案见图3。

图3115S备胎布置方案

影响备胎安装方便及状态可靠的因素主要是与后桥、后保险杠的间隙,经分析测量,备胎与后桥的最小间隙为11.8mm。

备胎与后保险杠的最小间隙为10.5mm。

为了满足备胎安装支架借用,车身地板横梁及备胎吊挂相应地向-X向移动161.5mm。

4、排气系统

相对B07车型,115S整车长度缩短,后悬位置的变化,所以排气系统不能完全借用B07排气系统,需在B07排气管的基础上重新设计。

115S排气系统(配466发动机)布置与B07排气系统对比如图4。

黄色—115S排气系统绿色—B07排气系统

图4115S排气系统(配466发动机)布置与B07排气系统对比

115S排气管(配466发动机)布置方案要点如下(见图5):

1)消声器借用B07车型,并整体向-X向移动150mm,保证排气管与后桥间隙足够;排气管尾端减短,与后保险杠相对位置与B07车型一致;

2)三元催化转换器前端借用B07车型,后端管减短并改变形状连接消声器;

3)隔热板借用B07车型,其位置向-X向移动150mm;

4)其它安装挂钩等做适应性调整。

三元催化转换器借用B07车型

消声器借用B07车型

三元催化转换器后端管形状修改

排气管尾端减短

图5115S排气管(配466发动机)布置方案

115S排气系统(配474发动机)布置与B07排气系统对比如图6。

黄色—115S排气系统绿色—B07排气系统

图6115S排气系统(配474发动机)布置与B07排气系统对比

115S排气管(配474发动机)布置方案要点如下(见图7):

1)三元催化转换器总成借用6360车型且位置不变。

2)消声器借用6360车型,位置向-X向移动50mm,以保证消声器与后桥间隙。

3)排气管尾端借用B07车型。

排气管尾端减短,与后保险杠相对位置与B07一致;

4)其它安装挂钩等做适应性调整。

消声器借用6360

三元催化转换器借用6360

此处管缩短50mm

排气管尾段借用B07,尾端减短

 

图7115S排气管(配474发动机)布置方案

5、制动系统

115S行车制动系统为前盘后鼓式,驻车制动为拉索式后轮制动。

115S制动系统借用B07制动系统结构,由于后悬整体向-X方向移动,制动系统后桥位置需做适应性修改。

将图8所示制动管及制动拉索(黄色部分)适当地缩短并调整其空间位置,保证与周边零部件不干涉且固定可靠。

图8制动系统后桥位置

制动系统设计要求:

Ø足够的制动能力,良好的热稳定性;

Ø正常制动时,制动系统不得出现抱死、拖滞等异常现象,不应当丧失操纵性和方向稳定性;

Ø制动系统的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要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储备;

Ø制动时产生的噪声尽可能小,减少散发对人体有害物质;

Ø摩擦衬片(块)应有足够的使用寿命;

Ø摩擦副磨损后,应有能消除因磨损而产生间隙的机构;

Ø制动系统任何元件发生故障并使基本功能遭到破坏时,汽车制动系应装有音响或光信号等报警装置。

相对于B07车型,115S轴荷发生了变化,需对制动系统进行校核,校核结果对比见表6。

详见《底盘制动力匹配校核报告》。

校核结果为115S制动系统各参数可以完全借用B07车型,满足要求。

 

序号

参数

B07

115S

1

感载比例阀空满载弯折点液压P(MPa)

4/8

4/8

2

感载比例阀分配比

0.25

0.25

3

真空助力比

5

5

4

制动主缸直径Dm(mm)

φ22.22

φ22.22

5

制动主缸行程(mm)

13.5+16

13.5+16

6

盘式制动轮缸活塞直径Df/mm

φ51.1

φ51.1

7

制动盘有效半径re/mm

R97.7

R97.7

8

制动鼓工作直径De/mm

φ220

φ220

9

制动鼓轮缸缸径Dr/mm

φ17.46

φ17.46

10

前后制动器效能因数Bf

0.76/2.2

0.76/2.2

11

踏板的杠杆比

4

4

12

7m/s2制动力(N)

空载

129

106

满载

231

202

13

80Km/h制动距离(m)

46.5

43

14

80Km/h制动减速度(m/s2)

6.42

6.86

 

15

 

驻车极限上坡路倾角(°)

=0.6

空载

19.98

21.51

满载

22.30

23.12

=0.7

空载

23.71

25.8

满载

26.47

27.76

=0.8

空载

27.50

29.82

满载

30.67

32.36

 

16

驻车极限下坡路倾角(°)

=0.6

空载

14.43

13.26

满载

15.60

12.08

=0.7

空载

16.34

15.07

满载

17.60

13.62

=0.8

空载

18.12

16.68

满载

19.46

15.08

表6115S与B07制动系统参数对比

6、转向系统

115S转向器型式为:

齿轮齿条式。

115S转向系统完全借用B07车型。

转向系统设计要求:

Ø汽车转弯行使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车轮不应有侧滑;

Ø整个转向系统应反应灵敏、运动灵活、操纵轻便、无阻滞现象;

Ø转向轮转向后能自动回正,保证转向轮能自动恢复到直线行驶状态;

Ø保证汽车有较高的机动性,具有迅速和小的转弯行使能力;

Ø汽车正常行驶时,转向盘不得有摆振和路感不灵或其它异常现象,不得出现过度转向或过度不足转向现象。

Ø转向盘在受到一定压力时可产生变形,以降低事故时驾驶员受到的伤害。

Ø转向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刚度且坚固耐用,以确保行驶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