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摩根士丹利的实习岁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8723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在摩根士丹利的实习岁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我在摩根士丹利的实习岁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我在摩根士丹利的实习岁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我在摩根士丹利的实习岁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我在摩根士丹利的实习岁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在摩根士丹利的实习岁月.docx

《我在摩根士丹利的实习岁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在摩根士丹利的实习岁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在摩根士丹利的实习岁月.docx

我在摩根士丹利的实习岁月

我在摩根士丹利的实习岁月

忽然一年。

上周四摩根士丹利来到图书馆5楼开宣讲会,又到招收实习生的时候了。

我曾在摩根士丹利IT部门实习过半年,不禁感慨良多。

截取几段简短的回忆,纪念一段美好的时光。

今年的实习规模更大、过程更正规,可能过程会和去年有一定出入。

1。

初识

去年4月的E200,摩根士丹利第一次来学校开实习生宣讲会。

那次宣讲会全程用英文进行,虽然内容已经记不清楚,但我依然记得为何决定投出简历。

来的5个人西装革履,他们进来后给在场每个人都发了彩色铜版纸打印的宣传单、在黑板上贴出一张大海报、在门口立起一幅招贴画。

教室并没有为他们预留出座位,每次有一个人在台上讲,其他4个人就在窗台旁的角落里站着。

令我吃惊的是,无论谁在台上讲,其余四个人都整整齐齐的站成一排、手背在后面。

看到这些场景,我决定投出简历:

既然他们能把细节都做到这种地步,一定是一家杰出的公司。

2。

电话面试

忐忑的等来了电话面试通知,我跑到当时还没建好的电信群楼旁边的活动中心,找好一个能看到湖水的台阶耐心等候。

有两个人一起面试我,一个在上海、一个在香港。

问题的范围非常广泛,从操作系统到数据库、从网络到算法、从面向对象到语言特性无所不包。

当时我才大三,很多专业课都还没学,只好直接说不会。

虽然范围很广,但考察的都是比较基本的概念和理解。

他们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技术,所以需要考察各个方面来找到你所擅长的,并不需要你答对所有问题(全答对是很困难的)。

3。

面试

理论上面试需要正装,无奈天气太热,我没穿西服没打领带,只穿一件短袖衬衫就过去了。

还是两个人面试,主要谈了以往的经历、曾做过的项目,还问了几个技术问题。

这一轮最好准备一下简历上的内容,想想怎样介绍以前的经历和做过的项目。

面试最后还有一些时间,他们问了我的爱好、平时喜欢关注什么新闻。

我说时常看看经济新闻,他们就问我对国内房地产价格的看法。

我分析说房地产泡沫太大了,很快就会破灭。

可惜直到现在上海的房价还在上涨……这样的问题只是想更多的了解你的性格,再看看你能否独立思考,答案其实并不重要。

4。

Warm-upparty

7月份公司从中信泰富广场搬到了更宽敞的外滩中心,搬迁的第一天晚上在公司里举行了一个party。

这时距离我们几个实习生报到的日子还有一周,但我们也被邀请参加。

凯博(Kabb)西餐厅准备了各种好吃的点心和饮品布置在公司的一个大屋子里,服务生端着盘子来回穿梭,大家站着边吃边聊。

这样我们几个实习生就相互认识了,还分别和自己的Mentor和学长聊了一下。

最后用小车推出了一个大蛋糕,大家一起庆祝上海Office的发展。

5。

入职培训

报到之后的前两天,所有实习生在教室里一起培训,主要内容是公司的文化历史、IT部门的概况、IT系统和技术的简介。

公司文化那堂课是和固定资产投资部门的实习生一起进行,行为守则那堂课是香港的HR通过视频给我们讲的。

之后的几天是自己所在的组内培训,我在股票(Equity)部门,于是老员工就给我们介绍了公司的股票交易系统概况,还演示了那些交易员是如何使用我们开发的软件买卖股票的。

6。

工作内容和环境

工作内容是保密的,因此我只能说:

我们和香港、东京、孟买的同事一起开发内部使用的亚洲地区的股票交易系统。

我被分配的第一项任务是阅读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官方交易指南,了解股票是如何买卖、如何定价的。

办公室的景色非常棒,坐在价值800美元的办公椅上,我一扭头就透过落地窗看到黄浦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陆家嘴的高楼大厦、还有外滩一带的老建筑。

计算机主机是惠普的,每人都有两台Eizo(艺卓,日本的专业高端品牌)19寸液晶显示器,各种饼干饮料也都随便享用。

其他员工都很友善、乐于助人,每个人都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他们不仅教会了我技术,还让我学到了做事的态度。

工作是高度国际化的,我们小组的成员有2个在上海、2个在香港、1个在东京、1个在孟买。

大家平时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会议相互联系,和这么多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一起工作是非常有趣的。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08年摩根士丹利IT部门的预算是31亿美元。

7。

见证美国次债危机

八月的某一天,我照常来到公司上班。

一切都那么平静,这只不过是新的一天的开始罢了。

到了九点半,我忽然收到一封被标记为“重要”的邮件,打开一看我被惊呆了:

由于美国次债危机的缘故,昨晚道琼斯指数狂泻XXX点,香港恒生指数开盘急挫,一小时前开盘的东京日经指数也大幅下跌。

全球股票市场陷入了恐慌,所有人都在抛售股票。

我们系统的交易量大幅上涨,已经超过了以往的历史纪录。

公司要求大家时刻保持警惕,在这种非常时刻,一定要确保交易系统不出问题,同时暂时冻结大部分的技术升级。

这一刻我忽然感到很兴奋:

我正在亲身经历一场金融风暴。

第二天早上,我才在报纸上读到头版头条:

次债危机引发亚太股市昨日重挫。

我感到自己亲身见证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件大事,虽然角色很不起眼。

现代金融市场就像变化莫测的大海,毫无预兆的风暴会突然来临。

作为一名船员,你可以切身看到大家如何与大海搏斗,之后才能在报纸上读到相关报道。

8。

文化和历史

每个实习生都被当作正式员工看待,参与到真正的项目中来。

除了分配的任务不那么难、时间要求不那么严格(当然了,工资也比正式员工低)。

实习生受到极大的尊重,绝不会感到自己是廉价劳动力。

上海Office的老大甚至专门请所有实习生在外滩非常高档的饭店吃午饭,增进大家的了解、听取对公司的建议。

摩根士丹利的信念是“Wedothefirst-classbusinessinthefirst-classway.”,这句话来自老摩根,JpMorgan的创始人。

以前的JpMorgan同时拥有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

但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开始后,美国国会在 1933年通过了一条法案,禁止一家银行同时经营这两种业务。

于是JpMorgan银行在1935年被迫拆分成商业银行、今天的摩根大通(人们简称“小摩”),以及投资银行、今天的摩根士丹利(人们简称“大摩”)。

70年代时,摩根士丹利曾有这样一个广告:

画面上一道闪电刺破乌云,标题是“如果上帝要融资,他也会找摩根士丹利。

”不过现在摩根士丹利已经不再需要打广告了。

1997年收购惠添(DeanWitter)之后,大摩开始走下坡路,并在 2000年前后被另一家投行高盛(GoldmanSachs)超越。

2005年曾经在大摩工作了30多年的现任CEOJohnMach回归,从此大摩走上复兴之路。

9。

宝贵的学习机会

公司非常重视培养员工,内部有许许多多的学习机会。

技术方面的暂且不论,在一个专门的内部网站上有浩如烟海在线视频课程,有各种金融知识和业务介绍。

例如介绍什么是IpO、怎样分析一支股票的价格、什么是对冲基金……不仅有这些视频课程,公司会定期举办讲座,邀请公司某个部门的专家介绍他们的工作;或者举办论坛,邀请不同部门的经济学家就某个问题展开辩论;或者是某个分析师就市场前景发表演讲。

所有这些活动都会被录下来放在网站上,任何员工都可以观看。

我经常在午休或下班后看上一段视频,从世界顶尖的投行里学习金融知识,效果也许比学校里的选修课更好吧。

除了这些在线内容,公司还会定期的请老师来上课。

我曾参加过一个2天的培训,是一个美国的CFA来上课,系统、全面的介绍了现代金融市场,以及摩根士丹利的各项业务。

虽然我们是IT部门,可公司依然提供这样的课程,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们从事的工作以及IT部门的重要性。

我还知道有培训领导能力和英文写作的课程,可惜没有参加。

找工作历程

(一)绪论

 大二分专业的时候,我意识毕业后的出路无外乎三条:

保研(肯定能轮到,故不考虑考研)、出国、工作。

从那之后,我一直是打算出国的,但后来参加了ACMICpC比赛,所有的英文考试统统没有考。

我甚至详细计划过在大四上学期考完GRE和托福,并且报名了北京新东方(居然抢到了那个班的1 号!

)。

07年3 月份从东京回来之后,周围的同学们都开始找实习。

我正迷茫:

准备出国就没时间去公司找实习,从而彻底失去和企业打交道的经历;去找实习就无法安心准备出国的考试和材料,从而直接影响到能不能出得去的结果。

感谢爸爸给我提的建议:

去找实习,无论结果如何,至少都可以从这个经历中学习到东西;走出校园里的象牙塔,去和真正的企业打打交道。

 后来,摩根士丹利的宣讲会以及受Google邀请访问北京总部的旅程彻底地改变了我的想法(请参见07年夏的日志记录)。

我暂时放弃了毕业后出国的打算,这改变是在仅仅两个月内完成的。

后来班里的同学将近一半都选择了保研,在摩根士丹利一起实习的也有不少研究生,从他们那里,我更加坚定了毕业后直接工作的信念。

 暑假之前,我面试了微软、Google、eBay、摩根士丹利的实习(请参见07年4-6月的日志记录)。

这些经历是非常有益处的,我最后一次使用的简历版本是3.7,实习投出去第一份简历的版本是1.0。

现在回头看看,1.0版本的简历写得真是可笑……找实习的全部经历就是找工作的一次预演,一次彻底的演练:

投简历、电话面试、终面……这些演练都是宝贵的经历?

ahref="">聘

 人们的想法总是会变的。

高中搞竞赛的时候,我学会了向现实妥协,不断结合实际情况修正自己过高的目标。

找工作的这段时间,我尝试抓住每个机会,不断设立更高的目标。

先后经历了狂喜和失落的高盛、意料之中的摩根士丹利、极度失落的巴克莱资本、一线生机的德意志银行、无欲则刚的瑞士银行。

每次经历过的憧憬、期待、失落、喜悦都是财富。

 我将试图尽量多的记录下自己在过去4个月里的历程。

(二)投资银行导论

 在就业市场里,投资银行似乎永远都是宠儿,它还有一个简称叫做“投行”。

人们总是喜欢制造出一些词汇,让不明就里的局外人由于不理解而产生某种崇敬感。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很多学生削尖了脑袋要加入投资银行。

我才疏学浅,先凭自己的理解介绍一下,其中肯定有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涵:

 从宏观来看,在资本市场上有两个方面:

买方和卖方。

买方(BuySide)是指那些手里有钱的人,例如共同基金(MutualFund)、对冲基金(HedgeFund)、养老基金(pensionFund)、保险公司等等。

他们希望让自己手中的钱增值,也就是说,他们要用手中的钱进行投资;卖方(SellSide)是指那些为买方提供产品让他们买的人,狭义的投资银行就是指卖方。

(下文的“投资银行”除非特别说明,都是指狭义的。

为什么说狭义呢?

因为随着时代发展,投资银行新加入了很多不同的业务,早已不是单纯的为买方提供产品了。

后面将会谈到广义的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主要使用三种工具来为买方制造产品,这三种工具是:

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包括期货、期权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上最高级别的中介。

举一个例子:

企业的首次公开上市(IpO)。

企业要把自己变成一份份的股票,用股票交换投资者手中的金钱。

这时这家企业就需要聘请一家投资银行作为中介。

投资银行要对这家企业进行充分的调查,然后组织路演(Roadshow)向各地的投资者推销这家企业,然后定出股票价格,处理相关手续,直到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投资银行实际上扮演了在需要钱的企业,以及手里有钱要进行投资的投资者之间的中介。

作为中介的报酬是从企业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里,收取一定的比例。

(例如5%?

现在企业的IpO动不动就是数十亿美元的规模,投资银行做一笔IpO就至少赚几千万美元。

)发行债券也很类似。

另一方面,投资银行也会充当收购、合并等商业行为的顾问,并从中收取服务费。

(这年头收购合并的金额也不比IpO 小啊)这两种业务合起来,就是让绝大多数商学院学生为之疯狂的投行IBD部门(IBD是InvestmentBankingDepartment的缩写)。

 随着时代的变化,投资银行不断加入了新的部门,因此广义的投资银行还包括了:

财富管理(给超级有钱人的私人理财服务),资产管理(管理企业年金、社保基金等等),研究部门(中立的负责研究股票、债券等价格变化的部门,靠写报告然后卖给投资者赚钱),以及投资部门(用公司自己的或客户的钱去投资,也可以说去投机。

 行业的现状:

这个行业是高度竞争的,不像石油行业的寡头垄断,或者高科技行业赤裸裸的垄断(例如微软)。

仅来自美国的就有高盛(Goldman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美林(MerrillLynch)这种“全能型”,以及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贝尔斯登(BearSterns)这种擅长某一方面的,还有商业银行的巨无霸,例如花旗(Citi),摩根大通(JpMorgan)也有投资银行部门。

还有来自欧洲的瑞士银行(UBS),瑞士信贷(CreditSuisse),德意志银行(DeutscheBank),后起之秀巴克莱资本(BarclaysCapital)。

这些金融巨头们在全世界展开殊死搏斗般的竞争,还要面对某些市场的“地头蛇”,例如日本的野村证券(Nomura),中国的中金公司(CICC)等等。

正是竞争的充分性、金融市场本身的变化莫测,使得这个行业一直保持高度创新。

 下一篇将介绍投资银行里的IT部门,并和传统的IT企业(例如微软)作一些对比,并澄清一些常见的误解,敬请期待

(三)投资银行的IT部门——不同之处与常见误解

 说了这么多投资银行,投行里面的IT部门究竟是做什么的呢?

在过去,投资银行仅靠纸、笔、计算器就能做生意了。

但是在今天,所有的部门都要依靠IT技术。

交易部门甚至是严重依赖IT技术。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IT部门。

 从工作的内容上,可以分为系统支持(SystemAnalyst)和开发员(ApplicationDeveloper)。

前者和其他公司的IT基本相同,需要维护公司内部的局域网、设备等等。

与开发员相比,系统支持的数量要少很多。

开发员的职责是开发公司内部使用的软件,这些软件包括交易系统等等。

这年头流行软件外包,为什么投行的这些开发的工作不外包,而要自己养一批开发员呢?

答案是,为了使得自己的软件独一无二,从而保持竞争优势。

举例来说,假设一家投行A把交易系统外包给了著名的埃森哲(Accenture),那么埃森哲在完成了这家投行的软件之后,可以把积累下来的经验直接应用到另一家投行B的工作中去。

最后大家的交易系统都同质化了,任何人都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因此,各家投行都自己开发自己的软件,希望自己开发出的软件最快、最稳定,从而赚最多的钱。

因此在这个领域里,投行的IT部门使用的技术是相当高精尖的。

 顺便说点历史:

第一个应用计算机的领域是国防,第二个就是金融。

比尔·盖茨没有出生的时候,纽约证券交易所就开始用计算机进行交易了。

 投行里开发员的工作不同于其他软件公司(例如微软、Google),它不仅要求技术,还要求开发员懂得业务的内在逻辑。

你必须知道股票是怎么买卖、怎么定价的,才能去写相关软件吧?

 开发员从分工的程度也可以分为两种:

分别是专门应用于某个领域的IT(例如股票的IT,债券的IT,期货的IT等等),以及整个公司要用的IT(例如整个公司库函数的开发,没错,投行有一套自己的库函数)。

一般来说,前者会了解和应用更多的业务知识。

 至于职业生涯,和其他部门一样也是从 Analyst 开始,升为 Associate,升为Vp(Vicepresident),升为 ED(ExcutiveDirector),升为MD(ManagingDirector),再往上就是CFO,CIO之类的主管,再往上就是CEO 了。

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写代码和做配置(是的,做配置有时比写代码还要重要)。

一般来说,级别越多些的代码就越少,但是也有很多例外,ED、MD很可能是技术大牛。

摩根士丹利纽约的一名MD,有一次遇到问题因为没有合适的分析工具而大发雷霆,于是他自己写出来了一个工具去解决问题,那个工具现在已经在公司内广泛使用。

 投行里做事情的方法和专业的软件公司很不一样。

例如微软里有SDE和SDET,前者只管开发,后者只管测试,两者通过pM来协调。

而投行里是一个小组负责从开发到测试到维护的全部过程。

这并不是因为投行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专业软件公司的开发周期一般很长(微软开发Vista用了5年!

),投行里开发周期很短(半年已经算很长的了),要是使用教科书上的传统方法开发软件,钱早就被别人赚走了。

不过最近教科书上也有适合短周期软件开发的“敏捷开发”方法了。

 而且,投行里的开发工作是高度“国际化”的,在上海的微软里你顶多和美国的同事一起工作;而在上海的摩根士丹利IT,你一定会和东京、香港、有时还包括新加坡、孟买的同事一起工作。

 另一个不同点是,投行里使用大量的专门开发工具(就是说自己开发、自己使用、自己维护的工具,外面绝对见不到的软件),所有的东西自成体系,所以入门的时候会比较难。

毕竟金融领域有很多独特的需求和解决方案。

 IT部门在投行里至关重要,尤其是交易部门。

证券交易所已经全部电子化了,如今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因此需要快速、稳定的软件系统。

(如果想了解一些投行IT部门的趣闻,可参见07年10月的日志存档)

 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够,许多人并不了解投行里的IT,比较常见的是如下两个误解:

 1。

要进一家公司一定要进主营业务。

投行的IT不是主营业务,因此地位不高。

 首先如何定义“主营业务”呢?

很多CS的学生想进Google,那么让我们举一个Google的例子:

如果按照常理,大家都认为Google的“主营业务”是搜索,那是不是在线广告部门就不值得去呢?

如果按照盈利来算,Google收入的99%来自广告,“主营业务”就是在线广告部门,那是不是搜索部门就不应该去呢?

Gmail的服务全世界有几千万人在用,可“电子邮件”似乎不能算Google的“主营业务”吧?

还有picasa相册、 Google地图、Google论坛、Google文档服务……

 可以有很多标准来划分所谓的“主营业务”,例如利润额、知名度、重要程度等等,从而得出所有可能的结论。

争论投行的IT是不是“主营业务”也是这个道理,的确IT部门并不直接从市场上赚钱,但是离开了IT部门,投行就赚不到钱。

任何企业都是一个整体,争论“主营业务”是没有意义的,讨论某方面工作的职业规划才是有意义的。

 经常有人说投行的IT部门地位不高。

首先,如果一家企业里有一种氛围,使一部分雇员的“地位”比另一部分雇员高,那么这样的企业决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

我在摩根士丹利实习的半年里,没有感受到IT部门的地位比其他部门低。

 如果狭隘的理解“地位”,那些IBD部门的人地位也并不高。

可以参见凤凰卫视主持人曾子墨写的自传《墨迹》,她曾先后在摩根士丹利纽约和香港的IBD部门工作,看看他们成天怎样挖空心思去讨客户开心,再想想IBD这种“主营业务”的“地位”究竟如何。

 2。

在软件公司可以学到真正的技术,去投行作IT的话以后就只能干这个了。

因此宁可去软件公司,也不去投行作IT。

 投资银行的IT并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其实他们所使用的技术、应用的理念都是很先进的。

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是通过在摩根实习了半年、去Google北京参观、与Google工程师面试和聊天、去微软参观、与微软的工程师面试和聊天、跟在微软英特尔等企业实习的同学交流之后,才慢慢的了解到这一点。

因此,在投行的IT也可以学到真正的技术。

 的确从投资银行的IT转到软件公司去的人比较少,但我觉得这里面主要是一个待遇的问题。

投资银行IT的待遇水平相当高,绝对不低于任何软件企业(包括Google,07年各公司的薪酬待遇将于后续文章中给出对比),比绝大多数软件企业都高很多。

当你在跳槽的时候,总不能跳到一份收入更少的岗位上去吧?

 关于投资银行的IT就介绍到这里吧,接下去准备写我的面试经历了。

(四)期待与失落:

高盛(GoldmanSachs)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最伟大的投资银行,例如大萧条以前的摩根财团(摩根财团在1935年被拆分成商业银行摩根大通,以及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战后欧洲的华宝(Warburg,后来被UBS收购),七十年代的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八十年代的所罗门兄弟(SalomonBrothers,后来被花旗收购)……现在,可能是高盛(GoldmanSachs)。

 九十年代,纽约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开始大鱼吃小鱼,兼并收购层出不穷。

到了九十年代末,小鱼已经差不多被吃光了,基本形成了今天的竞争格局。

高盛也在这一时期迎合潮流,完成了从合伙人制到股份制上市企业的转变。

1997年以前,摩根士丹利是华尔街的领头羊。

但是它在97年收购了惠添(DeanWitter),这已被广泛认为是一次失败的收购,从此大摩走上了下坡路,直到2005年原来的CEOJohnMack回归才开始复兴。

同一时期,由于抓住了市场的机遇,高盛的业务在2000年前后有了很快的发展,最终坐上了华尔街的头把交椅。

07年夏天的次债危机,高盛进行了一场漂亮的表演:

赶在7月份次债危机爆发前,5月份就把绝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的资产平仓。

当别的银行因为次债亏损上百亿美元的时候,高盛赚了个盆满钵满。

 刚开始找工作时,我列出了一份要关注的公司的名单。

然后去各家公司的主页网申,同时每天去BBS的Job版扫屏。

申请完高盛之后一周(我的动作似乎太快了点……),看到高盛在法华校区有宣讲会,于是那天下班后就直奔法华(尽管还是迟到了半个多小时)。

高盛在宣讲会上很下功夫,当天有专门的大巴从闵行校区接同学到法华校区,所有招人的部门都有代表过来,总共来了将近20人!

因为在晚上进行,举行宣讲会的礼堂外面还准备了饮品、水果、点心供大家随意取用(可惜数量有限……)。

 首先是所有人在一起,HR介绍了一下高盛的文化、价值观,然后各个部门分散到小房间里,开始举行单独的介绍、交流。

来参加IT部门宣讲会的大约有 20人,主讲的是一个东京过来的日本人。

投行里的IT做的事情大同小异,那时我已经在摩根干了三个多月了,所以关注的就是高盛的培训体系、文化等等。

主讲人叫Eddie,他曾先后在许多著名IT企业任职,最终选择了高盛,总共已经在高盛里干了12年了。

 Eddie讲的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有次他的经理跑来说有一个新项目要做,虽然这个项目提供的功能是违法的,但必须按时完成。

Eddie听到后立刻表示不会做任何违法的事,同时放下所有工作去找Compliance部门(投行里的Compliance部门有点类似情报部门,负责监控所有业务的流程、结果等是合法的)理论。

最后Compliance部门告诉他,这个项目实际上是合法的,是经理把一条法律规定理解错了,还找出了相关条目给他看。

讲完这个事情,Eddie对我们说,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当时那个经理认为项目违法,却还要继续做下去,好在两年之后那个经理离开了高盛。

我不禁想到,这要是发生在国内的企业,有几个人敢对上司说“不”然后跑去法律部门(如果有的话)理论?

这才是一流的人才……

 宣讲会让我对高盛有了直观的认识,又过了两周就收到了通知电面的邮件。

高盛极度令人ft的一点是,他们是这样约时间的:

“我们会在10月29日的晚上5点至8点,或者10月30日的晚上5点至8点,或者10月31日的晚上5点至8点给您打电话进行电话面试。

电话面试大约持续15至20分钟。

”这样的邮件让人太郁闷了,我就回了一封说希望尽量29日,他们回得也很快,说会尽力安排。

 我猜想高盛采取这样的方式可能是想达到一种突然袭击的效果吧。

10月29日那天晚上5点开始,我就开始在屋子里等电话,到了5:

40也没有,我就骑车去北区食堂吃饭。

结果吃完回来,正骑车经过北区隧道口的时候,电话响了……一看来电显示是国际长途,我赶紧把车停在路边,跑进北区湖边的树林里,在凛冽的风中接电话……

 电面全是英文,总共持续了13分半,是一个英语特别好的女士。

首先是他们的开场白,说我们是谁,将要面试,你不要紧张云云,然后:

 1.为什么选高盛IT

 2.香港或东京的工作地点有没有问题,更喜欢哪一个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