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8493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docx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docx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根据水稻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与栽培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从选择品种、合理安排栽培时期、培育适龄壮秧、合理插植,到大田前、中、后期的管理等,结合我区水稻生产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一)品种选用

良种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前提,随着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在品种选择上必须从高产、优质出发。

我区杂交稻宜选用特优721、特优63、天优998、华优86、五丰优2168、博优998、天丰优3550、内香8518等;常规宜选用黄华占、合美占、银晶丝苗、玉香油占等。

(二)播种育秧

提倡采用集中连片育秧,既可以确保播种时间、播种质量和秧苗素质,又利于管理,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大面积生长平衡。

1、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做法与常规育秧相同。

2、秧地选择及整地:

秧地应选择地势高、不积水、近水源、肥沃的稻田,按常规育秧的做法,耙烂耙

2、大田全生育期施肥量设计:

根据土壤普查资料或不施氮栽培产量,设计出目标产量(如要求亩产500公斤)的大田全生育期亩施氮、磷、钾总量。

水稻大田全生育期亩施纯氮量,是在地力亩产(即不施氮栽培亩产量)基础上,每增产100公斤稻谷需施纯氮6公斤(±0.5),如地力亩产300公斤,目标产量为500公斤,则亩施纯氮量为12公斤左右。

施肥方法采取前期定量,中后期根据叶色变化、禾苗生势及天气状况酌情补施氮肥,磷、钾肥配施的原则。

不同生育阶段施氮比例为:

前期(包括基肥、面层肥、追肥)施氮量占全期施氮总量的65%,中期占25-30%,后期占5-10%(中低地力田块前期施氮比例大些,中后期施氮比例小些;高地力田块反之)。

磷、钾肥的施用,按N、P、K比例1:

0.5:

1.2配施。

3、前期管理:

前期是指从插植到够苗期。

管理目标,要求插后禾苗早生快发稳长,达到适期够苗。

早稻一般在插后20天,晚造在插后15天,亩苗数要求达到25万苗以上。

(1)提前办田,施足基肥。

办田要早,做到“田等秧”。

大田基肥施氮量要占前期施氮的35%,亩施纯氮3公斤,即亩施土杂肥、家栏肥300公斤或绿肥1000公斤,并施碳铵2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作面层肥。

(2)定量追肥。

早造在插后5--7天,晚造在插后5--7天施第一次追肥,插后15天施完前期肥。

施氮量(包括基肥)占全期施氮量的65%,第一次亩施纯氮3公斤,折尿素7公斤,加钾肥5公斤,促早分蘖;早造插后10-12天,晚造插后10-12天施第二次追肥,亩施纯氮4公斤,折尿素8.7公斤,加钾肥7.5公斤,以达到促分蘖、早够苗的目的。

如用复合肥作追肥的可亩施35公斤,按15公斤、20公斤的比例分两次施用。

(3)水分管理。

以泥皮水插秧和促分蘖。

早稻插秧后如遇阴雨天气,可排水以露田为主,以增加土壤氧气,促新根和分蘖。

(4)病、虫、草、鼠害防治。

插秧前统一组织毒杀田鼠和福寿螺,结合第一次追肥施除草剂,亩用32.5%消草爽60-80克/亩或30-35%丁苄60-80克/亩,毒土法施用。

分蘖盛期施田胺防治纹枯病,并抓好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的防治。

4、中期管理:

中期是指幼穗分化到开始孕穗期。

管理目标,一是壮蘖壮茎,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并创造条件施分化肥促大穗多粒;二是促进颖花分化,减少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每穗粒数。

栽培应重点抓好保穗增粒措施的落实。

(1)适时控肥制水。

当早造插后20-25天,晚造插后18-20天,稻田达到基本够苗(亩苗数22万)时,应采取多露轻晒,促进根系深扎,提高抗性,防止倒伏,控制无效分蘖的产生,使亩苗峰控制在30万左右,成穗率达65%以上,这样既可确保有足够的有效穗数,奠定高产的穗数基础,又能使稻株在幼穗分化前叶色适度转赤,为施上分化肥作好准备。

够苗时及时抓好病虫防治工作,亩用井冈霉素200毫升加水75公斤喷施,防治纹枯病。

(2)幼穗分化初期增施分化肥。

一般在主茎分化2期增施分化肥。

通过增施氮钾结合的分化肥可以增加二次枝梗和颖花数量,促进大穗多粒。

在抓好露晒田,叶色退赤的基础上,选择晴天,及时补施适量的氮钾结合的分化肥,施氮量占全期施氮的25一30%,亩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4-6公斤(早造4公斤,晚造6公斤),或施复合肥10-15公斤(早造10公斤,晚造15公斤)。

若叶色退赤或天气不好时,应推迟施或分次减量施用。

(3)水分管理和病虫防治。

幼穗分化初期灌回浅水,施肥后保持湿润。

亩用5万单位井冈霉素200毫升加水75公斤喷施防治纹枯病和稻飞虱,并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细菌性条斑病等。

5、后期管理:

后期是指从剑叶全出至完熟期。

管理目标,优质稻生育后期有滞氮现象,栽培管理上要避免后期过氮而影响谷粒充实,以养根保叶,防止早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为重点。

(1)适当补施壮尾肥。

早造可在齐穗期开始每隔一周根外追肥一次,每次亩用磷酸二氢钾0.15公斤加尿素0.5-1公斤兑水60公斤喷施;晚造后期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施用壮尾肥效果更佳,可在齐穗期亩施尿素1.5公斤或复合肥4—5公斤。

(2)科学用水。

抽穗扬花期适当灌深水,灌浆后保持湿润。

收获前5-7天灌跑马水,切忌过早断水,以防止后期高温逼熟,禾苗早煞稿和谷粒充实不饱而影响产量。

此外,晚稻抽穗期遇北风或寒风要留几天深水层防寒。

(3)防病除虫。

破口期、齐穗期均要喷药防治穗颈瘟、纹枯病、三化螟等,抽穗后注意防治稻飞虱,以免造成穿顶,影响产量。

推荐药剂:

亩用10%吡虫啉(一片净、蚜虱净)15-20克+20%阿维三唑100毫升+5百万单位井冈霉素200毫升等混合施用。

亩用药液75-100公斤。

破口期应注意防治稻瘟病,建议使用20%三环唑100克/亩。

谷粒灌浆至黄熟期,注意防虫(黑蝽、稻象甲、稻附线螨等)保品质。

施用低残留、低毒、高效农药。

推荐药剂:

敌百虫或敌敌畏1000倍喷雾,50公斤药水/亩。

 

 附 南方水黑条矮缩病的防治

一、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规律

   水稻黑条矮缩病为水稻病毒病,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植物呼肠孤病毒属,缩写为RDV,侵染禾本科植物。

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带毒传播。

田间发生以灰飞虱为主,病毒不能经虫卵传到下代,媒介昆虫一经染毒,能终身保毒。

病毒主要在大麦、小麦等病株体内越冬,也有部份在灰飞虱体内越冬,第一代虫子在越冬病麦上吸毒后再传到早稻、单季稻、晚稻和青玉米上。

稻田繁殖的第二、三代虫,在水稻病株上吸毒后,迁入晚稻和玉米田传毒。

晚稻田繁殖的灰飞虱成虫和越冬若虫,又将病毒传给大麦、小麦。

灰飞虱常带毒后经过7-35天循环期,在稻株吸食时间越长,传毒越显著。

潜伏期14-24天,晚稻早插比迟播发病重,稻苗生长嫩绿的发病重。

   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特征

   主要特征为植株严重矮缩,只有正常植株的一半高,多数人误认为是种子的问题。

叶片僵直,叶色浓绿,心叶萎缩发卷。

不能拔节,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不实粒多,粒重轻,稻壳颜色变黑。

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有初现蜡白色后变黑褐色的矮条状隆起,须根少而短。

但不同植物和不同生育期感病后的症状稍有差异。

水稻从苗期到抽穗期都可发病,以苗期和分蘖期最易感染,且较重。

病株矮缩,叶色浓绿,叶质粗硬,在叶背、叶鞘和蔓杆的脉纹上有不规则的短线状蜡白色隆起,后变黑褐色。

病叶基部叶脉常弯曲,使叶片略显纵皱。

苗期发病多枯死。

分蘖期发病,少数能抽出短小、缩颈、不实的病穗。

抽穗期发病,剑叶较短阔,常呈包颈穗,结实少,茎基一二节维管束局部突起如瘤,手摸有粗糙感。

   三、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实行连片种植,减少插花田,改进栽培技术,适当调整播种移栽期和提高密植程度;结合积肥清除田边杂草,压低虫源。

   ②化学防治。

以治虫防病为中心,抓住三个白背飞虱迁移盛期进行化学防治,即5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迁向早稻田。

7月上旬到8月上旬,第二、三代成虫从早稻田迁飞到晚稻秧田以及玉米上。

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末代成虫和越冬若虫从晚稻迁移到其它禾本科植物。

每亩用25%稻虱净30一40克;10%蚜虱净10一20克(或扑虱灵等杀虫剂),为了保证药剂的防治效果,施药时应喷足水量,田间要回有浅水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