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民出版社初二地理复习资料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8437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人民出版社初二地理复习资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人民出版社初二地理复习资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人民出版社初二地理复习资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东人民出版社初二地理复习资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东人民出版社初二地理复习资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人民出版社初二地理复习资料doc.docx

《广东人民出版社初二地理复习资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人民出版社初二地理复习资料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人民出版社初二地理复习资料doc.docx

广东人民出版社初二地理复习资料doc

初二地理复习教案资料

(1)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一、中国的疆域伟大的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海陆兼备。

辽阔的疆域:

陆地大国:

①国土辽阔②陆界③陆上邻国多14个海洋大国:

①辽阔海域②海岸线长③隔海六国最北:

漠河54度N;最东: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度E。

最南:

曾母暗沙4度N。

最西:

帕米尔高原73度E。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

我国领海的宽度是22.22公里(12海里)。

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众多的邻国:

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

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

印尼马文菲日韩。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现行行政区划: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教材:

八年级上册第8页

三、中国的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第五次人口普查:

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

目前人口数为13亿。

增长速度较快:

分布疏密不均:

腾冲---黑河,我国分布人口的疏密。

人口多处特点:

东部地区人口多;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平原、盆地人口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人口少处特点:

汉族地区人口多。

西部地区人口少;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少;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我国人的人口政策: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四、中国的民族56个民族:

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

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民族风情: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

壮族---三月三,又叫墟节;火把节---主要盛行于彝族和白族,其次是布朗、佤族等;

(2)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中国的地形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

山脉纵横交错:

山势走向:

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

喜马拉雅山脉。

中华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sōng)山地形复杂多样: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二、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内蒙古高原:

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黄土高原:

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

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三、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

我国第二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

被美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

有“紫色盆地”之称。

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黑土面积广大。

华北平原:

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中国的自然环境

四、中国的气候1、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复杂多样: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2、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大陆性特征。

3、多特殊天气:

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多旱涝灾害。

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五、中国的河流外流区为主:

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

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

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以秦岭?

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

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鄱阳湖。

滚滚长江:

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上游:

源头--宜昌;中游:

宜昌--江西湖口;下游:

江西湖口--注入海口。

中游段被称为“九曲回肠”。

滔滔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

它源自巴颜喀拉山,径流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4)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概况什么是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

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自然资源由于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均匀的。

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二、中国的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土地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舞台。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类型齐全: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

我国草地面积广达、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

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

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一亿公顷。

我国土地类型:

耕地、沙漠、林地、草地、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区域差异明显:

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

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

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珍惜每一寸土地:

三、中国的水资源***3月22日世界水日***地区分布悬殊: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

时间分配不均: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实际变化大的特点。

合理利用每一滴水:

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很,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请见跨流域的调水工程。

***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四、中国的海洋资源多样的生物资源: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类。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丰富的矿占资源:

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

巨量的化学资源:

我国海洋生产发展很快。

保护“蓝色国土”:

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巨大成就,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5)第四章中国经济与文化

一、我国的农业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西部差异:

西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线---东部西部:

种植业畜牧业;东部:

种植业林业渔业西部: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东部:

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

地区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一年几熟)主要作物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北旱地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小麦花生甜菜秦岭-淮河以南水田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水稻油菜甘蔗

二、我国的工业1、工业分布特点:

(沿海)、(沿河)、(沿交通线)2、工业的空间分布:

(1)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工业带。

(3)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特征:

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分布特点:

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3)开发侧重点:

沿海地区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侧重(贸易导向型)型产业;内陆地区侧重与(国防军事类)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4、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5、我国的交通

(1)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东密西疏

(2)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①兰新线②青藏线③包兰线④京九线

⑤宝成线⑥成昆线东西向:

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南北向:

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沪线(北京—上海);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焦柳线(焦作—柳州);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

(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

徐州:

(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

(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

(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3)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略)

 

(B)初二下册

(6)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一、中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秦岭---淮河线秦岭与淮河:

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海拔多为1500-2500米。

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然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长江。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在他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二、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

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青藏与西北地与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北方地区:

①概述:

北方地区指我国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文化:

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②位置范围:

四至:

东至渤海、黄海,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北至内蒙古高原。

③范围: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④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⑤河湖:

黄河、淮河、京杭运河、辽河、鸭绿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湖、呼伦湖……⑥面积: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⑦人口: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⑧民族:

以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

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⑨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⑩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

小麦;油料作物:

花生;糖料作物:

甜菜;经济作物:

棉花、谷子、大豆等。

⑾植被和果树:

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

⑿矿产资源:

铁、煤炭、石油等。

⒀主要水果:

苹果、葡萄、梨、桃、杏、枣、柿等。

⒁人民主食:

面食(东北,华北:

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

则以小米为主);⒂传统民居特点:

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

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

窑洞);⒃交通工具:

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⒄运动项目:

溜冰⒅生态环境及治理措施脆弱的生态环境:

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治理措施:

东北平原:

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

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

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⒆主要城市:

北京、天津、济南、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

(7)南方地区:

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

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不凡。

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

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地势:

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农作物:

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

矿产:

铜矿、钨矿、汞矿、锡矿、锑矿、铅锌矿。

1、位置范围四至:

东至东海,南至南海,西至青藏高原,北至秦岭、淮河。

范围:

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面积: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5%。

人口:

占全国总人口的55%以上,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

人数较多的有:

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

地形: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东南沿海受夏季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大——水田;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南方地区——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壤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单季水稻、油菜、冬小麦的主要产区);河湖:

长江、京杭运河、华南大动脉-珠江水系、沿海港口。

2、气候类型: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气温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3、农业发展及问题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

植被和果树:

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主要水果:

两广、闽、台胜产甘蔗;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

矿产资源:

有色金属。

主要能源:

核能和水能丰富。

4、工业发展及问题长江中下游工业带(上海、南京、杭州-综合工业区;武汉-钢铁、轻纺;湘、赣地区-有色金属);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有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主要工业部门有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西南地区[宜昌、重庆-电力、钢铁;攀枝花、六盘水-钢铁、煤炭;西昌-火箭发射基地]。

经济林木有:

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发展了制茶、丝绸、食品、建筑材料等工业。

5、风俗习惯人民主食:

大米传统民居特点:

注意通风散热,以南北朝向为主,瓦房屋面较陡交通工具:

传统——船舶;现代——船舶运动项目:

游泳、龙舟竟赛。

6、生态环境及治理措施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

98年大洪水使湖北、湖南、江西的受灾面积达一万平方千米,损失百亿元。

主要治理措施:

加固堤坝,疏浚水道,重点限期治理污染源。

红壤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而成的,含铁、成风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改良。

主要措施:

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等以改变土壤的酸性,种植茶树、油树、杉树、马尾松等耐酸性经济林木以抑制土壤的粘性。

7、主要城市:

上海、成都、贵阳、南昌、南宁、广州、香港、澳门、台湾……

(8)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一、青藏地区:

概述:

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由“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农作物:

青稞、豌豆、小麦、油菜。

宗教:

藏传佛教。

地势:

山岳纵横,冰川广布,交通十分困难。

公路:

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

铁路:

青藏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东起青海省省会西宁,西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956公里。

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最高路轨横跨海拔高程达5072米的唐古拉山垭口。

二、西北地区: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甘肃)省北部。

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

少数民族:

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气候以(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东部高原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出现星星点点的(绿洲)。

西北地区河流很少,而且多为(内流河)。

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从东至西依次是: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牧区作物:

肉、奶、皮、毛等;矿产资源:

稀土矿、镍矿、煤、石油、褐煤。

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牧场和主要畜种有各具特色。

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臧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在西北的(河套地区、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在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坎儿井是西北地区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地下引水渠,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

第六章认识不同的区域

(9)东北地区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省三个省,也叫东三省,这里纬度高,季寒冷而漫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里有我国三大平原中的东北平原,还有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这里土地辽阔,土质肥沃。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区。

2、农业生产类型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耕作业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不利的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一年一熟。

主要农作物是春小麦和玉米林业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长着茂密的森林。

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三分之一。

林海雪原指的就是这片地区。

畜牧业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3、工业布局和类型①工业布局既比较均衡,又形成了各地的中心支撑点。

新中国成立前,东北的工业80%集中在辽宁省。

新中国成立后,本来我国工业建设的最初设想是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基础,这样只能更多地在辽宁省建设,但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先后有20多个重点建设项目从辽宁省迁往黑龙江省,使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工业经济有了大幅度发展,这就很好地推动了本地区工业建设的平衡发展。

从1982年的工业产值看,辽宁省的工业产值占东三省的53.6%,吉林省占16.2%,黑龙江省占30.2%。

从从事工业的人数看,辽宁省为43%,吉林省为21.5%,黑龙江省位35.5%。

与此同时,各地又形成了不同的工业核心地带,并向四侧延伸展开。

辽宁省以沈阳极其周围的抚顺、本溪、鞍山、辽阳为中心,并在西部的锦州,南部的大连、营口,东部的丹东等形成了多个支撑点。

分别形成了以鞍钢、本钢为重点的钢铁工业区域;以抚顺、阜新铁法为重点的煤炭工业区域;以阜新、清河、锦州为重点的电力工业区域;以沈阳、大连为重点的机械工业区域;以辽河、辽阳、大连、锦州为重点的石油生产和加工工业区域。

吉林省以长春、吉林等城市为中心,并向东部的延吉、图们、长白和西部的辽源两翼延伸。

分别形成了以长春为重点的汽车工业生产区域;以吉林市为重点的化学工业区域;以丰满、长白、鸭绿江为重点的水电工业区域;以松原为重点的石油开采工业区域;以长白为重点的森林工业区域;以松辽平原为主的粮食生产基地。

黑龙江省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为中心,并建成了佳木斯、牡丹江、鸡西、双鸭山、鹤岗等多个工业基点,以及小兴安岭森工基地。

分别形成了省会哈尔滨以发电设备、精密仪器仪表、量具工具制造的工业产品群;齐齐哈尔以冶金设备、机床和车辆制造为主的工业产品群;牡丹江、佳木斯市以化工、造纸、纺织为主的工业产品群;大庆市以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为主的工业产品群;;鹤岗、鸡西、双鸭山以煤炭工业为主的工业产品群;伊春市以木材工业为主的工业产品群。

②各地产业布局既与当地资源密切结合,又受到区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东北的工业兴起和发展是立足于本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上的。

不同的资源特点,不同的经济地理位置,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工业体系。

辽宁省的工业体系以冶金、机械工业为主,同时,有相当规模的石油、化工、建材、煤炭工业。

由于煤炭和铁矿资源丰富,形成了以鞍钢、本钢为中心的钢铁工业主导工业部门,直接带动了煤炭和电力的生产,并为本省机械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而机械工业也是辽宁省“一五”时期发展的重点部门,由于机械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钢铁原材料,这样把矿山开采和冶金设备制造及机床制造等工业企业建设在沈阳、抚顺是有效地利用了鞍钢、本钢的钢材产品。

建设在大连的机车和造船等交通机械工业也有本地的钢铁原材料来源。

根据抚顺煤矿有大量的共生油母页岩,很早就在抚顺建立了页岩炼油厂。

后来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发展起强大的石油加工工业,近年来又在辽阳建立起全国最大的石油化纤工业。

同时,也应看到,尽管辽宁省有著名的煤都,但因为燃料消耗巨大,大量燃料用煤特别是焦碳仍需从黑龙江省和关内的山西等地运进。

素有“煤电之城”美誉的阜新市,由于产业结构单一,随着煤炭资源的衰竭,面临着产业更新和城市转型的巨大压力。

吉林省充分利用其占据东北中央地带,交通条件方便的优势,形成了以汽车生产为主的运输机械工业,同时有较强大的化工工业。

长春汽车业的发展改变了东北中部地区工业薄弱的状况,而在这里发展汽车业可以从辽宁得到钢材,大量零部件可以从周围协作解决,生产的汽车可以便利地运往各地。

而这些门类基本上属于加工工业,正好适应了吉林省缺乏大型矿产资源的现实状况。

近年来根据本地粮食大省和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