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涂装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8138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涂装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塑料涂装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塑料涂装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塑料涂装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塑料涂装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塑料涂装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docx

《塑料涂装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涂装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塑料涂装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docx

塑料涂装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塑料涂装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前述;

 

本人通过多年从事涂装行业工作及在通顺公司对汽车内外饰件塑料涂装产品的了解,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技术管理人员,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所喷涂塑料产品的原料材质以及其性能;再合理的使用涂料,安排生产喷涂工艺,现以书面形式整理成文,欢迎涂装行业同仁看过后多提宝贵意见 

常见的塑料类型有:

ABS(丙烯氰、丁二烯、苯乙烯) PVC(聚氰乙烯) PE(聚乙烯)PP(聚丙烯)    PS(聚苯乙烯) PMMA(聚甲甲基丙烯酸甲酯) PC(聚碳酸酯) POM(聚甲醛)  PA(尼龙)等塑胶原材料

在塑料涂料施工过程中或施工成膜后会因各方面原因产生多种缺陷,本文涉及最主要的几种缺陷,并尽可能地讨论其产生原因及消除或尽量减少其发生的对策。

塑料涂料的许多缺陷是与表面张力现象相关的,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

液体表面分子上力分布不对称,界面上液体的力与液体内的力不同,表面的分子具有很高的自由能,相当于每单位面积上移去表面层分子所需的能量。

在固体也存在相似表面取向效应,它有表面自由能,表面力作用来减少液体和固体的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作用使液体缩成球,因为球的表面积 / 体积比率是最小的。

如果两个不同表面张力液体相互接触,低表面张力的流去覆盖住较高表面张力的液体,

因为这样总表面自由能更低。

这种流动是表面张力差推动的,有些人称为表面张力梯度推动的流动。

涂料能均匀稳定地涂覆于塑胶件表面的最主要条件,为涂料的表面张力必须小于被涂覆物的表面张力。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二、涂装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1缩孔现象

当表面张力较高的涂料涂覆于表面自由能较低的底材上,也就是涂料表面张力与底材表面张力相差太大时,容易造成涂料对底材的润湿性不良,接触角变大,使涂料有保持滴状倾向而裸露出被涂面,特别是罩光清漆和颜料份较少的色漆,比较容易出现这种缺陷,而且不容易修补。

    缩孔是由低表面张力的小颗粒或小液滴杂物产生的,它们可能存在于塑胶底材上、涂料中或飞落在刚刚涂覆好的湿膜上。

某些低表面张力物质溶解在湿膜中产生一个局部的表面张力差, Marangoni 效应将这低表面张力部分的湿膜从颗粒流开,试图覆盖周围高表面张力的湿膜。

随着流动的发生,溶剂的挥发,表面张力差增大,流动继续,溶剂的挥发增大了黏度,阻碍了流动而最终形成凹下的缩孔。

    常见解决方法使用助剂降低涂料表面张力以减少缩孔增加流平。

它可将表面张力降低到大多数会引起缩孔杂物的表面张力以下。

 

2.2 橘纹现象 

    橘皮现象是涂漆过程中常见又较难克服的流平性问题,影响因素众多,大大地影响到涂膜的平整性。

原因及对策如下:

 

(1) 在喷涂过程中,由于溶剂挥发太快,湿膜黏度急剧增加,使流平变得困难而产生橘皮。

措施是根据环境季节温度变化来选择合适的稀释剂,例如聚氨酯涂料的稀释剂有冬用和夏用之分。

 

  

(2) 塑料工件温度太高,使溶剂瞬间挥发,湿膜来不及流平。

  (3) 喷涂时出漆量太小或喷涂距离太远,表面沉积涂膜太薄,流平变得困难。

  (4) 喷枪雾化不良,漆雾颗粒过大也产生橘纹。

降低出漆量并提高压缩空气输出量,改善雾化性能。

  (5) 喷涂距离太近。

喷距太近虽然涂膜厚有利于流平,但压缩空气的冲击力使厚涂膜产生更大的橘纹,反而使流平性变差。

 

  (6) 涂料黏度过大。

涂料粘度大时,涂料雾化性和湿膜流平性都差。

因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兑稀并采用带恒温装置的喷涂设备。

 

  (7) 环境温度偏高,或闪干时间不足就进行烘烤。

 

  (8) 喷涂室内空气流速太快,使湿膜溶剂快速挥发而难以流平。

  (9) 底材粗糙易造成短波橘纹,要提高喷涂清洁度,减少表面颗粒,减少打磨以避免涂膜表面被破坏而产生橘皮。

 

 (10) 飞散漆雾在已喷涂膜表面的沉积也是造成橘纹的一个因素。

     另外,尽可能地提高罩光清漆的厚度并延长闪干流平时间,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橘纹,尤其是垂直面的橘纹。

 

2.3 咬底现象 

       咬底是涂膜喷涂时,涂料中的有机溶剂对底层产生严重的溶胀起皱而脱离的现象。

咬底分为涂膜与底材和涂膜之间咬底两种。

底材塑件在注塑时压力不足导致塑件局部密度不一致,存在一定的内应力,而涂料中有机溶剂的极性和溶解力较强时,涂料中的强溶剂会咬进塑件内,出现咬底现象,此时的施工应在不影响涂料溶解性的情况下尽量减弱稀释剂的极性和溶解力,在涂膜咬底的部位用细砂纸打磨一遍后再喷上一道涂料也可以消除咬底现象,在涂装过程中先将底材易咬底的部位薄薄喷涂,最后将此处和另外部位一同涂覆成均匀涂膜,也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弱咬底现象。

 

2.4 颗粒现象 

      涂膜表面常见的缺陷是颗粒,严重影响外观。

对于少数微细颗粒,采用 1500 目以上水砂纸打磨修饰,颗粒过大时或面积大时用 800 目水砂纸打磨重新喷涂。

由于塑料涂膜要求外观是非常严格的,因此颗粒现象是塑料涂料涂装过程中返修率高的主要原因,涂膜颗粒关键是要做好预防措施。

 

2.5 底漆与清漆层间附着力问题 

      如果第一道底漆的表面张力低于第二道罩光清漆的情况下,那么两层涂层间的附着力不佳,所以塑胶底漆在生产过程中的表面张力不应太低,能与底材咬合最佳为止,并使面漆对底漆的润湿性良好,两层涂膜要有一定厚度的界面层才能有稳定的附着力。

 

2.6 针孔现象 

      针孔是指涂膜表面被针尖刺过似的小孔,类似皮革毛孔,孔径大约0.1mm 。

    喷涂罩光清漆时针孔现象尤为突出 :

(1) 清漆精致不良,内部存在杂质。

 

(2) 涂料挥发过快,且用量较多,加入挥发性慢的强溶剂如 CAC 、环己酮等可减少针孔现象。

 

 

(3) 涂料表面张力过大,粘度高,流动性差,气泡释放困难,加入适量流平剂以降低涂料表面张力减少针孔现象。

 

(4) 被涂覆塑料件未冷却,闪干时间过短,使湿膜中溶剂急剧蒸出。

 

(5) 涂膜喷涂太厚且表干过快。

 

(6) 作业环境太高,或喷涂时有水分带入涂料中。

 

(7) 闪干不充分,烘烤升温过快,故成膜后自然静置一段时间再进入带有温度梯度的烘道进行烘烤。

 

(8) 涂料长时间搅拌,形成无数细微空气泡。

 

(9) 颜料分散不良。

    

2.7 气泡和气孔问题

       气孔是涂膜干燥过程中滞留于涂膜的气泡强行突破涂膜逸出时留下的泡孔。

未破而使涂层隆起的称为气泡。

气泡可以是涂料搅拌时形成的空气泡,或者是干燥时溶剂急剧挥发形成的溶剂气泡,在涂料的制作过程中许多种助剂可以用来破裂气泡。

大多数应用气泡表面上表面张力差驱动的流动行为。

假使气泡表面上有一小点的表面张力低下来,则这小点上的液体就流向邻近较高表面张力处,试图将它覆盖住。

气泡壁本来是薄的,物质外流,则壁更薄更弱,所以这小点就会破裂 , 例如,聚二甲基硅氧烷可有效地破裂多种泡沫,因为它们的表面张力比几乎任何气泡的表面张力低。

 

2.8 发花现象 

       发花是色漆表面色调不一致,出现斑点和条纹等产生颜色杂乱的外观缺陷。

涂料中至少含有两种颜料发花现象才会明显。

在涂膜干燥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差驱动的对流所造成的颜料分离效应。

在干燥过程中对流是由于溶剂从湿膜中快速逸出造成明显的湍动,涂料从湿膜底处流上来,然后又流下去。

在流下去之前,溶剂挥发,浓度增大,温度降低,表面张力增大,这样形成的表面张力差驱动对流继续进行,这流动图像近似圆形,当它们扩展时遇到相临的流动图像就压缩了。

如果是十分规则,那么形成的是六角形的贝纳德漩涡。

随着溶剂继续挥发,黏度增高,带着颜料颗粒一起流动变的困难了。

颗粒最小的,密度最低的流动保持的长些 ; 颗粒最大的,密度最高的反之,这些颜料的分离产生了发花。

 

2.9 浮色现象 

       浮色是指表面颜色一致的,但与应有的不一样。

使涂膜表面与内部的色调不一致。

例如一个均一的灰漆,但比应有的深些。

浮色最困扰的是随施工条件的不同而程度不一,使同一材料用同一涂料而有不同的颜色。

 

浮色是由于一种或多种颜料在表面上富集而造成的。

是由于颜料的密度和大小不同,或颜料絮凝了,从而在湿膜中沉降速度不同而导致分层。

湿膜厚、基料黏度低和溶剂挥发速度慢,任何一条都会使湿膜在低黏度保持更久,而使颜料沉降更多的更加使浮色加剧。

   纠正方法是避免絮凝忽然低密度细颜料 , 用挥发更快的溶剂和黏度更高的基料。

湿涂膜干燥时溶剂不均及匀蒸发使表面产生表面张力差而引起对流现象,这是产生浮色的驱动力。

 

2.10 露底现象

   原因与措施 :

 

(1) 选用涂料遮盖力差。

色漆颜料份低,铝粉漆铝粉的含量低是导致露底的原因。

 

(2) 涂料使用前,沉降的颜料未被搅起或搅拌不充分,造成遮盖力下降。

 

(3) 涂料稀释过程中未按照施工工艺说明进行兑稀,兑的太稀或喷涂的湿膜太薄。

 

(4) 喷涂膜厚不均匀,未按照正常喷涂手法进行喷涂。

 

(5) 底面漆色调反差太大,对于金属闪光漆,由于底色漆喷涂很薄,中涂颜色最好与面漆相近。

 

2.11 发白现象 

       涂膜干后返白失光或产生无光斑点的现象称为发白。

主要是由于施工环境湿度太大(相对湿度 >80% )和溶剂挥发太快而使涂膜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致使水汽凝集在涂膜上,从而使树脂或纤维素酯沉淀出来造成发白现象,一般快干挥发型涂料(热塑性丙烯酸等)中,由于含有大量低沸点溶剂和稀释剂,所以容易产生发白现象。

若加入防潮剂和适量高沸点慢挥发强溶剂以调整溶剂配方,或改善施工环境,除去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定期排放空气压缩机和油水分离机的油水等均可防止发白现象。

被涂覆物表面温度太低,将塑料工件加热到高于环境温度 10 ℃ 也可以减弱发白现象。

 

2.12 铝粉漆色调不均匀 

        铝粉闪光漆是具有奇特装饰效果的高装饰性涂料,对施工工艺要求非常高,施工不当容易出现色调不均匀、闪光效果差等缺陷。

    其原因主要为:

 

(1) 金属闪光涂料中铝粉含量太低,遮盖力较差,涂料的定膜能力差 ; 涂膜的表干时间太长。

可在铝粉

涂料中加入铝粉定位剂或醋酸纤维素酯解决铝粉在涂膜中的定位问题。

 

(2) 底色漆喷的太薄或者漏喷、现露底色。

 

(3) 底色喷的太厚,且涂膜薄厚不均匀。

 

(4) “湿碰湿”工艺的间隔时间太短,应待底漆喷涂后静置些时间再喷涂面漆。

 

(5) 喷涂时空气压力太低,涂料雾化不良或空气压力太高,使片状铝粉变形。

而且喷涂时操作人员走枪方式不对或喷涂不均匀也会造成此问题。

闪光铝粉漆应该采用较低施工固体分和施工黏度喷涂,使用专

用喷枪均匀喷薄,以约 8 μ m 干膜厚度喷涂二道,并经充分闪干后再喷涂清漆。

 

 

2.13 附着力问题(剥落现象)

       这是由于涂膜附着力或层间结合力很差,造成局部甚至是全部涂膜剥落的现象。

 

      造成剥落的原因为:

 

(1) 喷涂前底材处理不当,表面残留油污、水或脱膜剂,或有色金属未进行适宜的表面处理。

 

(2) 底材表面太光滑。

 

(3) 底涂层放置太久,重涂间隔周期太长或涂层烘烤过度,影响自身附着力和层间结合力。

 

(4) 旧涂膜表面未打磨直接再涂漆。

 

(5) 底、面涂料不配套,造成层间结合力差。

 

(6) 底漆涂层含有硅油类助剂、表面张力过于低,影响重涂涂膜的浸湿结合。

 

(7) 塑料表面的预涂底漆品种选用不当。

 

    2.14 慢干和返黏现象 

    涂料施工后,涂膜在规定时间内不干或干后回黏的现象称为慢干和返黏。

其原因 :

(1) 涂料中溶剂挥发性差。

 

(2) 底漆未干透就涂面漆。

 

(3) 施工湿度太大,气温太低。

 

(4) 涂料中混入其他杂质或催干剂添加量不够和固化剂配比错误也是不干的原因。

 

 2.15 涂膜光泽低现象

    这一问题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指喷涂的涂膜干燥后光泽度很低 ; 

二是涂膜经很短的时间,光泽度下降的现象。

影响因素主要为:

 

(1) 涂料中树脂之间、树脂与助剂之间混溶性差,涂膜雾浊而失光。

 

(2) 颜料分散不良,涂料细度差或色漆的颜料体积浓度较高树脂含量低。

 

(3) 溶剂的溶解性差。

 

(4) 底材粗糙多孔,对涂料吸收量大。

采取打底漆进行封闭处理。

 

(5) 底涂层粗糙不平整,或打磨用的砂纸太粗。

调整涂漆工艺参数或选用较细的水砂纸湿打磨。

 

(6) 烘房内空气污浊,或烘烤温度过高而失光。

 

(7) 面漆或罩光清漆喷涂的太薄。

增加面漆的厚度,对提高光泽度、平整度和整体装饰性都有极大好处。

 

(8) 面漆或罩光清漆未干就抛光修饰。

 

2.16 模印现象 

因注射压力不足、模腔内排气不良、模具表面损坏等原因,使融熔树脂无法到达模腔内的某一部分而造成的射料不足现象。

表面呈条条很深印纹。

因此,在涂装前应作消除模印处理。

(1)轻微模印即喷助溶剂一度,即可消除产品表面模印。

(2)严重产品模印,可采用喷助溶剂一度,采用低丁脂双组份底漆薄喷二度(注加含苯量较低的稀释剂),即可消除产品表面模印。

(3)刮涂腻子处理模印:

主要分四个步骤:

通常不少于刮涂(即头道、二道、末道)三次;刮涂时不能明显地分为三个步骤,抹涂、刮平、修整应该连续一步完成。

a.喷助溶剂一度,使其表面模印明显,局部处理。

b.打磨头道腻子:

头道腻子层,要求是去高就低。

打磨采用粗砂布(或粗砂纸)。

c.打磨二道腻子:

要求是打磨平整,没有明显的高低不平缺陷。

打磨采用粗砂布(或粗砂纸)。

d.打磨末道腻子:

要求是要将腻子层打磨光滑。

打磨采用细砂布(或细砂纸)。

   最好的解决方法是:

(在注塑未成型前)

 

(1)调整直浇口压力;

(2)适当提高温度,降低熔融粘度;

(3)适当缩短或进行保压切换;

(4)解决填充不足现象;

 

2.17 应力纹现象

塑料制品成型后有殘留应力,特别是注塑成型品,残留应力大,涂装时和溶剂,油等接触会发生开裂或细纹,影响涂层质量。

因此,涂装前应作消除应力处理。

(1)火焰处理,除应力

通常可用退火的方法消除塑料制品的残留应力。

退火一般控制在比塑料的热变形温度低10℃/60℃的温度下进行。

但即使进行退火处理,仍会有应力残留,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制品,最好选用耐溶剂性良好

的塑料制造。

(2)用溶剂降低应力

塑料表面喷涂适当的溶剂后,局部的高应力区在溶剂的作用下,会发生应力释放,表面变毛糙,从而使整个表面应力趋向均匀。

溶剂的配方基本组成为:

乙酸丁酯45%+乙酸乙酯25%+醇类15%+其它15%;

 

2.18 缩水现象

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因此,在涂装前应作消除缩水印处理。

(1)喷助溶剂一度,使产品表面缩水印明显。

(2)刮涂腻子:

通常不少于刮涂(即头道、二道、末道)三次;刮涂时不能明显地分为三个步骤,抹涂、刮平、修整应该连续一步完成。

(3)打磨头道腻子:

头道腻子层,要求是去高就低。

打磨采用粗砂布(或粗砂纸)。

(4)打磨二道腻子:

要求是打磨平整,没有明显的高低不平缺陷。

打磨采用粗砂布(或粗砂纸)。

(5)打磨末道腻子:

要求是要将腻子层打磨光滑。

打磨采用细砂布(或细砂纸)。

 

2.19 起痱子现象

当喷涂产品经过烘烤,表面呈有密密麻麻痱子现象(特别在阳光下目视,较为明显)。

其主要造成原因为:

(1)清漆罩光后,闪干时间不够(所谓静置时间不够);

(2)清漆罩光后,未表干;

(3)以上两点未处理好,直接置入烤炉进行烧烤,导致痱子现象严重;

(4)稀释剂含苯量太高,要采用低丁脂的稀释剂,可减去起痱子现象;

 

2.20 清漆罩光不干现象

当喷涂产品经过烘烤,粘手不干,硬度不够。

出现掉漆现象;

其主要原因为:

(1)所用清漆及稀释剂错误;可更换PU-0225光油+409B固化剂+808稀释剂;

(2)烘烤时间及温度不够;

(3)禁止使用任何形式的金属面漆及罩光清漆,因为它的烘烤温度是150℃±5℃/45~60min;

然而塑胶涂装所需要烘烤温度在60℃±5℃/60~80min;

 

2.21 真空电镀件喷涂所出现的问题

当真空电镀产品涂装分三个步骤:

PP表面处理底油、镀膜、PP表面处理面油;

其常出现的问题有:

(1)散油;主要原因是前处理油渍没处理干净。

必须用汽油或乙酸乙酯溶液浸泡10min;

(2)缩孔;多种原因造成,a.油渍没处理干净;b.空气中含有油水;c.喷枪使用不当;

(3)不干;烘烤时间不够,正常需要烘烤温度在60℃±5℃/120min;

(4)失光;喷涂度数不够,正常底油要喷到5~8度以上。

面油正常底油要喷到4~6度以上;

(5) 橘纹掉漆:

所用稀释剂不正确或稀释剂与主剂配比错误;

 

2.22重工处理(废品利用)

在涂装过程中,难免出现需除漆之塑料工件,据本人了解现在很多化工溶剂厂尚未研究出此类除漆剂,有相当一部份专业人士,均从有机化学原料去配制,这样常导致产品烧浇,硬化,变型;在此本人通过多年实践,试验,研究出一种中性JB-ABS脱漆水可解决这一问题;

 

2.22返工产品(局部修补)

在涂装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造成需返工塑料产品:

(1)小件产品可整个打磨重新喷涂面漆罩清漆;

(2)大件产品可局部遮蔽,打磨,借助驳口水溶剂处理;

 

三、 通顺内外饰件喷涂产品最佳的工艺流程

ABS塑料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所组成的三元共聚物。

它具有苯乙烯热塑性塑料的机械加工性、丁二烯的橡胶韧性、丙烯腈的耐化学腐蚀性。

ABS塑料涂装工艺主要有ABS塑料表面预处理,退火或整面处理、汽油洗、化学除油、水洗、纯水洗、水分干燥、除电除尘、喷ABS塑料涂料、流平晾干或烘干。

ABS塑料的性能和表面状态

ABS塑料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所组成的三元共聚物。

它具有苯乙烯热塑性塑料的机械加工性、丁二烯的橡胶韧性、丙烯腈的耐化学腐蚀性。

三者的含量配比可根据产品需要进行调整。

塑料压制成型后表面状态对外观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要求成型后的表面平整光滑,均匀一致,不应有划伤、飞边、毛刺、凹坑、斑点、气泡和明显的熔接线。

ABS塑料表面预处理

  为了提高涂料在塑料表面的附着力和改善塑料外观,涂装前必须对塑料表面进行预处理。

  

(1)退火

塑料成型时易形成内应力,涂装后应力集中处易开裂。

可采用退火处理或整面处理,消除应力。

退火处理是把ABS塑料成型件加热到热变形温度以下,即60℃,保温2h。

为了减少设备投资,可采用整面处理来改善表面状况。

  

(2)除油

ABS塑料件表面常沾有油污、手汗和脱模剂,它会使涂料附着力变差,涂层产生龟裂、起泡和脱落。

涂装前应进行除油处理。

对ABS塑料件通常用汽油或酒精清洗,然后进行化学除油。

  

除油工艺配方及工艺

    氢氧化钠(S/L)50~70

    磷酸钠(S/L)20~30

    碳酸钠(S/L)10~20

    表面活性剂(S/L)5~10

    温度/℃50~60

    处理时间/min10~15

    化学除油后应彻底清洗工件表面残留碱液,并用纯水最后清洗干净,晾干或烘干。

  (3)除电和除尘

  塑料制品是绝缘体,表面电阻一般在1013Ω左右,易产生静电。

带电后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细小灰尘而附着于表面。

因静电吸附的灰尘用一般吹气法除去十分困难,采用高压离子化空气流同时除电除尘的效果较好。

ABS塑料涂料

  ABS塑料涂料的性能特点

  丙烯酸金属闪光漆丙烯酸彩色透明漆

特性:

能常温干燥、涂膜坚硬耐磨、防潮漆膜光亮,坚硬耐磨,附着力好

漆膜颜色鲜艳,耐水、耐磨,附着力好漆膜光亮,耐磨,附着力好漆膜光亮透明,耐磨性好

用途:

用于ABS、PS、PVC、HIPS塑料涂装

用于ABS、PS塑料涂装

用于ABS塑料涂装

外观黑色透明各色各色透明

硬度0.60.50.50.60.6

光泽<108~1410~15

耐水性/h2424242424

耐醇性/次6020205050

ABS塑料涂料涂装工艺

  

(1)塑料涂装工艺流程

退火或整面处理汽油洗化学除油水洗水洗纯水洗水分干燥除电除尘喷ABS塑料涂料流平晾干或烘干(60℃,30min)。

  

(2)喷涂施工条件

喷涂施工温度为(25±5)℃。

施工相对湿度不大于80%。

湿度过大时,在漆内添加CHA—13或F—1防潮剂,防止涂层发白。

  (3)施工工艺参数

喷涂施工时用稀释剂调整施工黏度为11-13s,并用74μm(200目)铜丝网布过滤。

采用小口径喷枪,喷涂压缩空气压力为0.35~0.50MPa。

喷枪与工件的距离为30~50cm。

  (4)涂料干燥

ABS塑料涂层厚度为15~20μm,通常要喷涂2~3道才能完成。

一道喷涂后晾干15min,再进行第二次喷涂。

需要光亮的表面还必须喷涂透明涂料。

涂完后可在室温下自干,也可在60℃条件下烘烤30min。

  通过对ABS塑料的表面处理和涂料涂装,可有效地提高ABS塑料的综合性能

 

四、 小结  

     综上所述是涂料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缺陷。

在涂料的使用过程中,涂膜还会发生:

点缺陷、颗粒、积漆、阴影、桔纹、透底、鱼眼、多喷、剥落、毛絮、色差、光泽不良、手印、异色点、多胶点、缩水、亮斑、硬划痕、细划痕、飞边、熔接线、翘曲、顶白/顶凸、填充不足、银条、流纹、烧焦、破裂、龟裂、浇口、搭桥、补伤、油渍、气泡、凹坑、彩虹现象、透明度差、拉白、折痕、侧面起皱、褪色、粉化、起泡、开裂、发脆、脱落等问题。

这些问题同样也受到涂装过程中施工操作的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受涂料品质的制约,在此不

一一介绍。

 

 

通顺涂装厂产品涂装相关问题术语及注解

 

(1)颗粒:

在喷涂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2)积漆:

在喷涂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3)阴影:

在喷涂件或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周围暗的区域。

(4)桔纹:

在喷涂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大面积细小的像桔子皮形状的起伏不平。

(5)透底:

在喷涂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6)鱼眼:

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适而造成在喷涂件表面有凹陷或小坑。

(7)多喷:

超出图纸上规定的喷涂区域。

(8)剥落:

产品表面上出现涂层或镀层脱落的现象。

(9)毛絮:

油漆内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

(10)色差:

产品表面呈现与标准样品(客户签认样品色板)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11)手印:

在产品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12)缩水:

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13)亮斑:

对于非光面的塑料件,由于壁厚不均匀,在壁厚突变处产生局部发亮的现象。

(14)飞边:

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塑料废边。

(15)翘曲:

塑料件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

(16)银条:

在塑料件表面沿树脂流动方向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

(17)流纹:

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的年轮状条纹。

(18)烧焦:

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局部的塑料焦化发黑。

(19)破裂:

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20)龟裂:

橡胶件由于环境老化而造成的产品表面上有裂纹。

(21)浇口:

塑料成型件的浇注导流的末端部分。

(22)搭桥:

在导电胶的转角位置,出现上面胶是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