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886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docx

《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docx

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

5.怎样理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教育规划纲要》系统阐述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指导思想包含这样三层意思:

第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

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理论,理所当然也是指导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导理论。

21

世纪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通过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两大根本战略,实现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任务。

第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科学回答了“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是党关于教育工作的总指针,事关教育工作的全局和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完善。

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第三,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突出体现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特点和现实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反映在教育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存在明显差距。

因此,任何教育改革和发展都不能脱离基本国情和教育实际。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立足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坚持整体推进,又保证突出发展重点;要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进一步调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协调发展。

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工夫,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动广大教师聚精会神教书育人上下工夫,在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上下工夫。

同时,要因时因地制宜,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6.为什么要坚持“优先发展”?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高度重视教育。

党的十二大报告把教育确立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报告都强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更加明确地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

这一切,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对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决心更加坚定。

教育优先发展,是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选择。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可以说,促进经济社会又好

又快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培养人有一个周期,这种滞后性决定了教育不仅要在资源分配时得到优先保障,而

且在时间上必须率先发展,提前储备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才真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

教育优先发展,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共同趋势。

日本始终坚持“教育立国”的理念。

英国前首相布朗在阐述其施政纲领时强调“英国的抱负是建立世界级的教育体系,成为全球教育联盟的领头羊”。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其第一份国情咨文中指出,“俄罗斯已经从教育优势地位跌落,这已构成影响国家整体竞争力提高的最大威胁”,要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来提升国家竞争力,确保俄罗斯回归世界经济强国行列。

美国总统奥巴马则提出,“美国要致力于创建全面且具有竞争力的教育体系,美国教育应再一次成为世人羡慕的对象”,美国政府把“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与金融监管、新能源、医疗卫生、削减政府财政支出一起作为“能使美国经济增长并使21世纪继续成为美国世纪”的五大支柱。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法案中,美国将ll50亿元拨付给教育系统,约占总额的l/7。

在一些后进国家中也不乏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成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先例,韩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世界银行、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报告一致强调,教育和创新已成为当今全球经济的主要驱动力。

把教育优先发展真正落到实处,一要在全社会倡导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

要像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宁可在别的方面做些牺牲,也要把教育搞上去。

二要健全政府投人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

三要把教育作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

依法保障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

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四要建立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的领

导体制和问责机制。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教育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立教育优先发展问责制,把落实情况纳入各

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范围,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7.为什么要坚持“育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集中体现,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第一,育人为本就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

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

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要把德育融人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体现时代要求,探索教育规律,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二,育人为本重点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就要求克服“应试教育”的倾向,改变智育第一的片面发展观,牢固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并把这种观念贯穿教育的全过程、贯穿社会各行各业;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第三,育人为本就是要大幅提高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要把培养人的创造性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机统一起来,在教育的各个阶段都要重视打牢创新基础、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在全社会要更加重视发展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采取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第四,育人为本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就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以教师为主导就是强调教育事业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在教育、管理和科研中特别是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努力推动教学工作从学科中心向学习者中心转变,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继承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并重,为多样化、个体化、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制,培养更多更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8.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经验。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三个重要里程碑。

这三个重要文献的共同特点,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

我国教育改革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教育“统得过死,包得过多”的弊端入手,逐步进行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改革,进而深入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初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的教育体制转轨,解放了教育生产力,实现了全面普及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历史性跨披。

但是,与经济领域的改革相比,教育领域的改革还相对滞后。

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

解决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很多问题,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

人民群众盼改革,期望孩子能够上好学,接受公平、良好的教育;教育系统盼改革,期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教育活力;社会各界盼改革,期望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人心所向,势在必行。

在新的历史阶段,需要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突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制度创新。

推进教育改革,一要坚持改革方向,明确改革思路。

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

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方向,为教育发展提供动力、增添活力。

二要坚持整体推进,争取重点突破。

要搞好系统设计,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系统推进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

扩大教育开放,以开放促改革。

要解决突出问题,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手,精心设计好改革项目。

要抓住关键环节,重点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质量评价制度改革,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三要坚持试点先行,确保有序推进。

要搞好启动实施,指导项目实施单位,细化目标任务,落实配套政策,组织专家论证,形成实施方案。

要注重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区域、城乡的差异和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同,要根据各地各校改革情况,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要加强宣传推广,及时总结实践中涌现出的好思路、好做法,宣传和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扩大效果。

9.为什么要坚持“促进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当今社会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是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教育列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首,突出强调了教育的公益性,深刻阐述了教育公平在社会公平中的重要作用。

温家宝总理指出,促进教育公平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今后教育改革发展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收入不公平影响人的一时,教育不公平影响人的一生。

促进教育公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我国在促进教育公平上迈出了重大步伐,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近年来,党和国家为扩大教育公平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教育公平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到平等教育,国家实行“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校接收为主”的政策,2009年起进一步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免费的公共政策惠及765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二是特殊儿童得到特别帮助,国家建立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特殊教育体系,独立设置特殊教育学校与促进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相结合,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三是贫困生得到广泛资助,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学杂费,为农村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寄宿生生活补助,继而国家又普遍提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和农村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设立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实施了农村与涉农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初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和勤工俭学有机结合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等。

教育公平是一个不断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长期任务。

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区域和学校问教育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一是城乡教育差距明显。

2008年,全国小学生均总支出3412元,其中城镇4198元,农村3117元,农村比城镇少1081元;全国普通初中生均总支出4534元,其中城镇5584元。

农村4006;元,农村比城镇少1578;元。

二是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较大。

2008年,普通小学生均总支出东部地区4650元,中部地区2800元,西部地区3063元;普通初中生均总支出东部地区6089元,中部地区37975元,西部地区3985元。

中部地区凹陷现象突出。

三是校际差距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差距突出。

尽管多年来政府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校和重点班,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之间在教育质量、学校设施、师资水平上存在明显差距,这一现象在不少地方表现得尤为突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期盼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因此,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和“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的目标,使“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一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关键是保障机会公平。

二是明确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三是明确政府的主要责任,把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作为根本措施,向薄弱学校、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

四是把发展目标落到实处,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采取倾斜政策,实施重大项目,特别是实施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民族教育发展工程”、“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等,推进教育公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10.为什么要坚持“提高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已经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

但是与人力资源强国相比,我国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还不高,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不强。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任务。

提高教育质量是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要求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国教

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一是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

期,我国是一个文盲、半文盲人口占80%的国家。

小学入学率只有20%,初中入学率只有6%。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2008年以后,我国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达到99.5%,初中入学率达到98.5%,跃居发展中人口大国之首。

二是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发展。

1949年我国高中的毛入学率只有1.5%.2009年提高到79.2%,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06年的水平;l94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0.3%,2009年达到l24.2%,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居世界第一。

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需求。

但是,随着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随着人们对教育价值认识的提高,人民群众已不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有学上”,而是努力追求“上好学”,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

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没有质量的持续提高,规模和数量扩大的社会效益就会大打折扣。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永恒主题,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

要使中国的教育“由大变强”,必须紧紧扭住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不放松。

一是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二是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三是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

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四是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推动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15.如何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更要求受更好的教育。

如何扩展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通过扩大和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任务。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这是今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使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高水平教育需求,对增加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出了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内“上学难”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又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然而,在现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

因此,要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第二,整体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教育事业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宗旨。

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最终体现在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上。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生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未来。

必须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摆在教育工作特别重要的地位,切实抓紧抓好。

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不断增强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手段,通过远程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形式,扩展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通过大力发展“空中课堂”、“网络学校”等教育形式,建立开放性、标准化、信息化和社会化的学习平台,共享开放的网络教育资源,建立起院校间的共享机制,从而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不仅把优质教育资源直接传播到其他学校,让贫困、偏远的农村地区学生直接接受优质教育,而且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现师生双向实时互动。

通过信息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跨越时间、空间的共享,使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同时,还要积极通过对口协作的形式,把“名校”管理和教学的经验等优质教育资源传播到相关学校,组织教学骨干支援或带动薄弱地区或学校,从而在共享的机制中不断扩展优质教育资源。

19、如何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德育为先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的关键。

人以德立,国以德兴。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并一以贯之地强调德育为先的育人思想。

《教

育规划纲要》把坚持德育为先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战略主题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而深远,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落实。

第一,充分认识德育为先的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德育工作既事关

国家前途命运,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也关乎我国亿万家庭和谐、青少年健康成长和人生幸福。

德育为先,强调了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为先,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第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全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造就社会主义新人提供了方向、目标和基本内容。

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

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三是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四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五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六是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第三,构建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德育体系。

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要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德育体系。

为此,一方面要实现

课程育人,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发挥德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另一方面要实现环境育人,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教育的德育目标、内容及要求,科学构建由浅入深、和谐统一的各级各类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合理确定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

同时,还要把德育贯穿于学校

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协调有关方面加强社会文化建设,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德育体系。

第四,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要丰富德育内容,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