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872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3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docx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docx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标要求]认识智能技术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重点难点]

1.现代科学技术。

解读:

二战后,现代科学技术风起云涌,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技术等方面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尖端技术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2.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解读:

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重要概念]

1.海洋技术:

现代海洋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后围绕着海洋探测技术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两个方面的变革发展起来的,是当代新兴的科学技术之一。

2.新材料技术:

新材料(或称先进材料)是指那些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之中的具有比传统材料的性能更为优异的一类材料。

新材料技术是按照人的意志,通过物理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加工、试验评价等一系列研究过程,创造出能满足各种需要的新型材料的技术。

3.绿色发展:

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时间尺]

[教材梳理]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时间:

20世纪后半期。

2.表现

(1)计算机: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

(2)网络:

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实现商业化,并迅速发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

[思考点]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脑?

[提示]“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一种实现特殊算法的计算机程序。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可能取代人脑,它可以成为人类大脑的延伸与工具。

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也有潜在风险,应合理开发和运用。

(3)人工智能

①概念:

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②概况:

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

代表性的技术有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

③趋势: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以及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鼓励各个领域

的智能化创新,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出现了“无

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厂”。

(4)航天技术

①自从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航天技术迅猛发展。

②利用航天技术服务于军事部门与国民经济,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5)海洋技术

①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在水下数千米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首次潜入马里亚纳海沟。

②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2012年,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域进行试潜,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

(6)生物技术

①20世纪初,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为医疗服务的生物技术。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揭示了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

③微生物学、基因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等突飞猛进。

[链史料]见教材P31“学思之窗”。

[问题]结合材料,思考原子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为人类提供了新的高效清洁的能源;核动力功率大,且有非常强的续航能力;在医疗诊断、治疗,病理和药理研究方面,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用于改良农作物品种,收到了可观的效益。

 

[链史料]见教材P32“史料阅读”。

[问题]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

[提示]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变革;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空间;拉近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民族和人民的距离;拓展了国家治理的领域;提高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7)新材料技术

①特点:

应用范围广泛,受到各国普遍重视;

不断更新,有传统材料不具备的特点。

②应用:

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

物医用材料等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生产力

巨大飞跃

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来实现利润增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

文化生活

新模式

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使人们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

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通信交流、丰富文化生活,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全媒体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不同视角

人类视野

新变化

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地球成为“地球村”,网络普及促进信息交流,推动社会进步。

但是,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主题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材料 20世纪航天技术发展一览表

时间

国家

重大航天成果

1957

苏联

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8

美国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地球卫星

1961

苏联

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飞船上天,成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1965

法国

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1(A—I)号人造卫星

1967

苏联

宇航员科马洛夫乘“联盟1号”遇难,第一次航天飞行事故

1969

美国

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实现第一次载人登月

1970

中国

设计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续表

时间

国家

重大航天成果

1975

美国

阿波罗飞船与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太空对接

1975

美国

苏联

阿波罗18号/联盟19号第一次国际合作性的对接任务

1986

美国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七名航天员全部罹难,这是迄今最惨重的航天事故

1999

中国

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行成功

[问题]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世界航天科技发展历程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形成以上特点的主要因素。

[结论]特点:

美苏主导领先;国家组织支持;曲折发展,技术成就不断突破;军事战略需要为主;由各国独立研发走向国际合作。

主要因素:

国际形势的变化;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空间科技水平的发展;经济发展状况;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

主题二 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材料 20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依托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技术应运而生。

电子商务是主要以飞速发展的遍及全球的互联网为架构,以交易各方为主体,以银行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库为依托的全新商业模式。

它利用互联网的网络环境进行快速有效的商业活动,从单纯的网上发布信息、传递信息到在网上建立商务信息中心;从借助于传统贸易某些手段的不成熟电子商务交易到能够在网上完成供、产、销全部业务流程的电子商务虚报市场;从封闭的银行电子金融系统到开放式的网络电子银行。

1995年全球电子商务营业额仅有5亿美元,1996年猛增至26亿美元,2000年达到1560亿美元。

——杜梅《电子商务的经济学分析》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电子商务的特点,分析其兴起的意义。

[结论]特点:

利用互联网进行商贸活动;全新的商业模式;交易虚拟化、便捷化、全球化,供、产、销一体化;发展迅速。

意义:

科技进步运用到商务领域,促进货物流通(或商业发展,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提高商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突破时空障碍,推动经济全球化;便利了人们生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交往方式。

[深化拓展]高科技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加速了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社会阶层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平;提高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水平。

2.负面影响:

环境污染加剧;物种灭绝加快;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高科技成为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帮凶,人类身体素质退化;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威胁人类健康。

 

知识点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2

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3

4

综合

5

一、选择题

1.农业、医药等行业能够生产出生物制品,主要得益于(  )

                  

A.克隆技术的不断成熟B.计算机应用领域扩大

C.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D.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

解析: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医药等行业能够生产出生物制品,主要得益于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故D项正确。

2.二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1969年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70年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1年苏联建立第一个空间站。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

A.航天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

B.综合国力决定航天技术水平

C.中国的航天技术处于世界前沿水平

D.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

解析:

D 结合材料可知,二战后,世界在太空领域上的动态体现的是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D项符合题意。

信息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A项排除。

B项材料无体现且说法过于绝对。

C项与当时的中国不符。

3.互联网渗透率是指使用互联网的人口与总人口数之比,用于表达互联网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程度。

下表为1995年和2014年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

欧洲

美国

亚洲

(中国

除外)

中国

世界其

他地区

全球互

联网人口

1995年

22%

61%

12%

0%

5%

0.35亿(0.6%)

2014年

19%

10%

28%

23%

21%

28亿(39%)

综上,关于这二十年互联网的发展,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

A.欧美地区起步早,发展慢

B.亚洲地区互联网渗透率最高

C.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D.互联网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

解析:

C 表格内容反映的是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而非当地的互联网人口渗透率。

欧美比例下降的原因是世界互联网人口总数大幅度增加,导致其比重下降,而非欧美地区发展慢,故排除A项;亚洲地区互联网人口数大幅增加,占世界互联网人口总数的比重增加,但并不能说明亚洲互联网渗透率最高,故排除B项;互联网人口多少和经济发达程度不能完全划等号,故排除D项;从1995年到2014年,世界互联网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说明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故选C。

4.(2020·安徽芜湖期中)1967年,日本学者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认为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进步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变革过程,它既改变了生产组织体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又推动了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动态迈进。

这说明信息化(  )

A.导致社会生产出现融合趋势

B.推动人类社会的全方位进步

C.加速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使人类社会的分工更加分散

解析:

B 从材料中的“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进步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变革过程”“它既改变了生产组织体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又推动了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动态迈进”等信息可以看出,信息化推动人类社会的全方位进步,故B正确。

二、非选择题

5.(2020·山西大同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瓦特的蒸汽机解决了大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动力问题。

炼铁厂用它来开动鼓风机,为高炉提供风力,煤矿用它来排除矿井积水,纺织行业用它来作为动力。

1800年,英国全国已有蒸汽机321台,总功率5210马力,1825年增至15000台,总功率375000马力。

这时,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储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

——据刘祚昌等主编《世界通史》等

材料二 个人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开发和应用使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相关,它正在改变(或决定)我们的生活。

1996年,美国著名学者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一书认为:

“信息DNA”正在迅速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原子,成为人类生活的交换物。

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高清晰度电视、数字相机等数字化产品,进入人类生活,成为日常生活用品。

它将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

一句话,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陈筠泉、殷登样主编《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信息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答案:

(1)蒸汽机极大地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宣告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完成了由手工生产向机器大生产的转变;为新能源——石油、燃气的开发提供了可能等。

(2)改变了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学习方式,拓展了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渠道;丰富了日常生活;娱乐方式多样化;便利了交流;也出现了沉迷网络等负面影响。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2、3、4

5

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6

7、8、9

综合

10

11

一、选择题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了多项技术突破,这几项技术突破是如此重大,其意义是如此深远,以致值得将它们归类为新的工业革命。

”材料中的“技术突破”可能是(  )

                  

A.蒸汽为动力的火车

B.石油化学工业的兴起

C.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

D.智能电子设备计算机

答案:

D 

2.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

“蛟龙”下海,“神舟”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

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

B.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

C.全国人民的支持

D.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答案:

D 

3.VR艺术是指以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手段,并加以运用的艺术形式。

这种艺术发展的前提是(  )

A.计算机技术B.航天技术

C.生物技术D.原子能技术

答案:

A 

4.近年来,美国迪士尼的《疯狂动物城》《奇幻森林》等电脑动画电影给中国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电影艺术结合的非凡效果。

以下有关信息技术和电影艺术发展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影艺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都诞生于美国

B.电脑动画发展证明,人工智能可部分取代人类的创作劳动

C.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影片擅长以幽默的语言打动观众

D.电影艺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互联网技术

解析:

B 据所学知识可知,电影艺术诞生于法国,故A项错误;电脑动画发展证明,人工智能可部分取代人类的创作劳动,故B项正确;卓别林是英国喜剧大师,擅长用表情和动作打动观众,故C项错误;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互联网技术,故D项错误。

5.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蛟龙号”下潜首次突破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开创了世界同类型的科学作业类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这意味着“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

这说明(  )

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

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C.深海探测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解析:

B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也不断提高,因此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故B正确。

6.美国科学界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五个方向:

新材料、基因工程、AI(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

美国由于科技积累优势,肯定是第一梯队。

中国有工业4.0计划、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是第二梯队的龙头。

201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高新科技企业华为公司的种种打压行为,表明(  )

A.高新科技引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B.中美冷战在经济文化的斗争

C.大国竞争集中于高新科技领域

D.中美博弈于国际经济新秩序

解析:

C 中美将会是新一轮科技潮流、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的种种打压行为,主要是美国想减缓中国高新科技发展的速度,实质就是高新科技领域大国竞争的体现。

故答案为C。

7.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共动用70多颗卫星、118个机动卫星地面站、12个商用卫星终端、81台交换机、329条话音线路和30条文电线路,使用3万种无线电频率、4万台电脑。

这最能说明(  )

A.战争是一种灾难B.战争的高科技性

C.战争的正义性D.战争的局部性

答案:

B 

8.(2020·四川广安月考)1960~1978年美国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百分比由40.1∶54.6变为47.8∶49.3;日本由28.2∶71.8变为41.9∶58;联邦德国由30.1∶65.7(1961年)变为45∶53(1975年)。

这直接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

A.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推动民主政治发生变化

C.对社会结构带来的影响

D.推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

解析:

C 由材料信息可知,1960~1978年美国、日本和联邦德国脑力劳动者的比例提升,体力劳动者的比例下降。

这直接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到社会结构的变化,故C正确。

9.(2020·河南洛阳期中)如图为2012~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变化情况示意图(单位:

亿美元)。

该图反映了(  )

A.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日常生活

B.改革开放提升了家居生活质量

C.信息技术催生生活新观念形成

D.市场经济逐步获得人们的认可

解析:

A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2012~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迅速提升,智能家居立足智能科技,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反映了科技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因此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社会信息化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即可全部解决。

“一部手机走天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

但是,社会信息化也带来种种弊端。

它使保障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诸如美国政府甚至通过监听计划窃听美国民众及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信息;它影响着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它让网络成为良莠不齐的各种意见的汇集地,甚至成为个别别有用心的国家、集团或个人利用的工具;它让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计算机语言以及英语的冲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社会信息化”的认识。

答案:

背景:

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和网络体系促进知识共享;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快速增长。

认识:

一方面,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使世界各国更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另一方面,影响个人信息和生命财产安全,传播不良信息;使传统文化受到计算机语言及英语的冲击。

总之,“社会信息化”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正确对待,合理利用。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盘尼西林又称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

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一般的肺炎、肺结核,就能致人死亡,直到盘尼西林的出现。

时间

盘尼西林发现及应用

盘尼西林

的价值

1928年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意外发现青霉素可以抑制引发气管炎、伤口化脓等各种炎症的葡萄球菌。

因无法量产,未受重视而搁浅

盘尼西林被认为是二战时期26项技术革新中最重要的发明,完全改变了人类与传染病之间生死搏斗的历史,挽救了数以千百万计的生命

1943年

美国制药公司发现了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

盟国各国未自主研制,基本都是从美国手中获取

1944年

在美国的援助下,中国第一个卫生防疫机构——中防处研制出第一批国产青霉素,揭开了中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

2001年

中国的青霉素年产量已占世界青霉素年总产量的60%,居世界首位

阅读上述材料,从中提出两个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

观点一:

经济危机中的医疗技术难以应用。

论述: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各国忙于应付危机。

在医疗卫生上的重视度和投入力度远远不够,英国科学家弗莱明的发现未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

直到十多年后的1943年青霉素才得以真正问世并造福人类。

所以,社会环境影响并制约着新技术的应用。

观点二:

战争催发了盘尼西林的应用。

论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给交战各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战争中大量的伤员由于医疗技术的落后无法救治而死亡,美国率先进行了盘尼西林的临床应用,大批的感染伤员得到医治,挽救数以万计的生命,是人类抗击病菌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所以,战争催发了新技术的应用。

观点三:

盘尼西林的应用提升了人类抵抗疾病的能力。

论述:

二战中,美国率先进行盘尼西林的批量生产和应用,挽救大批的感染伤员,降低士兵的死亡率。

随后作为盟国的核心,美国将此项技术援助给其他盟国,盘尼西林的作用得到极大发挥,救治更多的伤员。

所以,二战后,此项技术在世界范围传播,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抵抗疾病的能力。

观点四:

政府推动了医药的发展。

论述:

1928年青霉菌被发现,英国政府忙于应对经济危机,没有重视此项技术。

二战中,美国政府将此技术应用到临床并批量生产,降低各种因感染病菌而死亡的风险。

二战中,中国政府疾病防疫机构——中防处进行盘尼西林的研制和生产,并在抗战中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更加重视人民的卫生健康和疾病防控,医药领域发展迅速。

所以,政府对医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单元导图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