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概述.docx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概述.docx(1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2.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华生
D.桑代克
5.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6.中学心理学的性质是()。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以社会科学为主
D.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以自然科学为主
1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1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12.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为充实、更有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作用。
A.准确了解问题
B.提供理论指导
C.预测并干预学生
D.结合教学进行研究
1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
14.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A.学生
B.教学目标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15.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D.互动过程
E.管理过程
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涉及()。
A.敬业精神
B.职业素养
C.专业知识
D.专业技能
E.教学风格
C.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D.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
E.评价/反思过程会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6.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A.描述
B.解释
C.验证
D.预测
E.控制
7.教学媒体包括()。
A.投影
B.录像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__学与教____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2.学生可以从群体差异和___个体____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3.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___教材____和____课程___。
4.教育心理学是___应用心理学____的一种,是介于___心理学____、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5.教学环境包括___物质环境____环境和___社会环境____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
6.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___预测和评判____,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____监视和分析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___教学情境____,组织___教学活动____,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14.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____初创时期______、____发展时期___、___成熟时期____、完善时期等四个时期。
15.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书籍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但只有___学习____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四、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
2.教学内容
3.教学媒体
4.学习过程
五、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的地位。
3.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4.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六、论述题
1.论述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2.论述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
2.A[解析]1879年W.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一事件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C[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5.B[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6.C[解析]略。
7.D[解析]见大纲第10页。
8.A[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9.B[解析]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的组织教学,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1.ABC[解析]见大纲第4页。
2.ACDE[解析]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风格。
3.ADE[解析]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二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其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等。
4.CDE[解析]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校风社会文化背景等等。
5.ABCDE[解析]见大纲第6页。
6.ABDE[解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这些作用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
7.ABCDE[解析]教学媒体正不断更新,从简单的实物、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都是教学媒体。
三、填空题
1.学与教2.个体3.教材、课程4.应用心理学、心理学5.物质、社会6.预测和评判、监视和分析7.教学情境、教学活动8.609.结合教育实际10.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11.发展12.原则、技术13.7014.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15.学习
四、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3.教学媒体: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4.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反思性研究:
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合作性研究:
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4)社会文化研究:
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5)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
4.可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包括: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学生。
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3)教师。
主要通过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4)教学内容。
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5)教学媒体。
它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产生影响;
(6)教学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
2.[答案要点]:
教育心理学既然有它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同时也有适合于它自己的研究方法,因而,它构成了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独立的分支。
但是,正如我们在分析对象任务时已提到,它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中其他的一些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甚至有交叉,重叠。
(1)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2)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关系
儿童心理学为教育心理学提供基础,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各年级阶段发展的规律。
(3)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综合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理工科的知识研究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优手段,方法的一门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根据;而反过来,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又为学习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4)教育心理学与学习心理学的关系
广义而言,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就狭义而言,教育心理学要以学习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
B.初高中
C.大学
D.成年
2.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3.青年初期是世界观()。
A.形成时期
B.初步形成时期
C.初步成熟时期
D.成熟时期
4.狼孩现象主要是由()因素造成的。
A.先天
B.后天
C.遗传
D.狼奶
5.青少年期一般指()岁。
A.6~12
B.11~18
C.6~18
D.10~20
9.()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A.认知过程
B.问题解决
C.自我意识
D.行动过程
10.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S—B量表
B.斯坦福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纳量表。
11.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性
B.发散型
C.冲动性
D.沉思型
12.()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型
D.集体型
13.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人格的()。
A.复杂性
B.独特性
C.功能性
D.统合性
14.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2.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智商分数差异
E.同龄团体差异
3.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监控
D.自我感觉
E.自我调节
A.性格的社会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意志特征
E.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7.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
A.独立
B.外倾型
C.内倾型
D.顺从型
E.发散型
8.具有高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有()。
A.独立性
B.自信
C.对复杂问题感兴趣
D.冒险精神
E.易怒
9.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10.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是()。
A.遗传
B.人际关系
C.社会环境
D.学校教育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___青春期____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2.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__类型差异_____。
3.____逻辑思维___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___运算____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阶段的依据。
4.____自我同一性___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5.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___场依存____。
6.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___社会自我____和___心理自我____三个阶段。
7.____性格___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8.美国___斯金纳____等人提倡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书呈现学习程序,使学生循序个别学习。
9.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___情感体验____,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五、简答题
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3.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4.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5.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六、论述题
1.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2.试述青年期的心理特点。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2.B[解析]智商简称IQ
3.B[解析]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所以青年初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
4.B[解析]狼孩现象主要是因为后天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期引起的。
5.B[解析]青少年期包括少年期(11、12岁一14、15岁)和青年初期(14、15岁一17、18岁)。
6.A[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7.B[解析]见大纲25页。
8.B[解析]见大纲23页。
9.A[解析]见大纲24页。
10.A[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11.D[解析]见大纲25页。
3.ABC[解析]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监控。
4.ACE[解析]见大纲25页。
5.ADE[解析]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
6.BCDE[解析]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意志特征。
7.BC[解析]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8.ABCD[解析]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和冒险精神是高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
9.ABCDE[解析]略。
10.ACD[解析]略。
三、填空题
1.青春期2.类型差异3.逻辑思维、运算4.自我同一性5.场依存6.社会自我、心理自我7.性格8.斯金纳9.情感体验10.半成熟、半幼稚11.关键期12.自我调节
四、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
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自我意识:
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3.人格: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4.学习准备:
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五、简答题
1.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
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
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3.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
然而,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所有这些认知差异表明,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
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4.
(1)概念;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
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
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2)意义: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5.场独立性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场依存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
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以下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三个方面:
(1)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
(3)同辈群体,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
2.[答案要点]:
青年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精神生活空间扩大。
青年期突破了少年期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的活动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青年人开始独立与社会交往,在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中,社交结构也由简单向复杂化发展,跨越了一个较大的心理跨度。
青年离开家庭、跨入社会,同时,开始了以智力生活为重要特征的精神生活。
他们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了解过去,观察现在,预测未来,无限地扩展视野。
其二,心理发展显著,认识能力明显提高。
随着实践活动的明显增加,青年的思维活动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从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出现了特有的独立批判性和创造性。
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理想、信念,人生观初步形成。
由于自我意识基本成熟,青年的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以及对别人与社会的评价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当然还不成熟和全面,所以还会产生种种复杂的矛盾。
其三,性机能的成熟。
性的问题,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问题。
由于性机能成熟的前倾,出现了很多与此相联系的一系列内心情感体验。
但因缺乏必要的性科学知识,对性冲动又缺乏心理上的准备,从而产生神秘感和好奇心、羞耻心及不安感等心理矛盾,随之又会产生对异性的向往和爱慕。
这是青年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四,情感日益丰富。
青年的情感发展日益丰富。
他们的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
义情感、义务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都有很大发展,爱情的体验也已出现。
但遇事仍易激动,不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表现出情感动荡不定。
若受不良思想支配,易导致不轨行为。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2.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3.加涅提出了()模式。
A.积累学习
B.发现学习
C.观察学习
D.接受学习
4.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5.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6.()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10.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11.()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A.建构主义
B.认知一结构
C.信息加工
D.尝试一错误
1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