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四川省内江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643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3份合集四川省内江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四川省内江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四川省内江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四川省内江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四川省内江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3份合集四川省内江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四川省内江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四川省内江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3份合集四川省内江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四川省内江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称职现款圈定眉开眼笑

B.绵延溉汲崩坠神通广大

C.赏赐凯歌掺和莽莽榛榛

D.狡猾荒凉篷勃杞人忧天

2.178.下列朗读停顿位置和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理由:

突出静与俭的意义。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理由:

“年”和“意”是陈述的对象。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理由:

强调否定的意思。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理由:

突出前后的因果关系。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淡泊(bó)险躁(zào)B.致远(zhì)枯落(kū)

C.淫慢(yíng)穷庐(lú)D.励精(lì)治性(zhì)

4.下列句子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C.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D.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缭亮地响。

5.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疲倦(pí)  搓捻(niē)  绽开(zhàn)  小心冀冀(yì)

B.觅食(mì)  惭槐(kuì)  繁衍(yǎn)  花团锦簇(cù)

C.迁徙(xǐ)  预兆(zhào) 企盼(qǐ)   落英缤纷(bīn)

D.煎熬(áo)  穿梭(sōu)  冥思(míng)  不可明状(míng)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

(《秋词(其一)》刘禹锡)

(2)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

(《夜雨寄北》李商隐)

(4)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5)树木丛生,__________。

__________,洪波涌起。

(《观沧海》曹操)

(6)我们要时时处处向别人学习,那么如何学习呢?

孔子在《〈论语〉十二章》里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7.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情怀。

2)请简要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四、综合性学习

8.字词积累——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这对于一班见___________(见利忘义 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_________((鄙视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2)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___________(精益求精 追求完美);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_________(高明 高超)的。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诫子书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③年与时驰 

④非志无以成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5)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0.《论语》十二章(节选)(13分)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不逾矩()

(3)博学而笃志()(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6)用“/”给以下句子断句。

(2分)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上述节选的内容对你有帮助吗?

请选择其中的一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3分)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动物的忧伤

[苏联]谢尔盖耶夫

①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

②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

例如:

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儿归来。

在米兰,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

有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掉了。

它每一次到火车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火车进站,等到乘务员全部离开火车站,它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垂着头,怏怏不乐地往回走。

③对人来说,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

有许多人都知道鲁滨孙的故事,鲁滨孙在一个孤岛上经受了长时间的折磨。

这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人而言,都是难以忍受的。

甚至有些人曾由于过度寂寞而患精神病。

这并不奇怪,因为人有社会性。

④至于动物,因为它们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对于它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

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非常难过。

有许多动物被关进笼子以后,它们就会感到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它们很快就会死去。

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它们就会生活得很快活。

⑤有很多鱼觉得跟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种安慰。

猴子也喜欢把我们人当成它们的兄弟。

这种动物有些古怪,它跟我们人很合得来,即使不跟它们的同类在一起,也能生活得很好。

⑥寂寞对于低级动物来说就更难忍受了,因为我们人是无法和它们在一起的。

有些小鸟,如戴菊鸟和长尾巴山雀就喜欢群居。

把一条鲱鱼单独放在水族箱里,只几天的时间它就会因为孤独而死。

这并不是因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气死的(过去人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是由于没有其他鲱鱼的陪伴而死的。

⑦有些昆虫没有同类的陪伴也会死亡。

在欧洲,变蛾子的毛虫(它是林业的一大灾害)就是群居生长的。

它们一个个紧挨着,排成长长的纵队,从这根树枝爬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

它们所到之处,一切绿色的树叶都会被吃得精光。

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虫如果跟不上队伍而迷了路,就一定会死亡。

当它知道自己掉队以后,它就感到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

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为成虫。

但是,如果让它隔着玻璃看见它的毛虫朋友(哪怕只是一个毛虫的模型),它的情绪马上就会好起来,代谢也就会恢复。

⑧这种社会性昆虫还有蜜蜂、蚂蚁和白蚁。

在孤独的环境里,它们根本就不能活。

只要它们单独在一起,或者有时只是朋友少了一些,它们就会不吃不喝,很快死亡。

只有等到它们的伙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们的某些机能开始恢复。

蚂蚁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如果少于25个,这些习惯于正常群居的动物就会感到非常忧伤。

1)认真阅读本文,说说动物忧伤的原因有哪些。

2)仔细阅读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其作用。

3)第⑦段中加点词语“有些”有什么作用?

4)读了本文后,你一定对动物有了别样的情感吧,请以“善待动物”为主题,拟一则公益广告。

(语言简洁、生动,不得超过25个字)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

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

这一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

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满满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

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

林语堂笑道:

“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

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

“花生米又叫长生果。

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

祝诸君长生不老!

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

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

“请吃!

请吃!

”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

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

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

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

“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

”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

“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儿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

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极其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1)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本文第③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描写。

3)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简要分析他是如何表达的。

5)阅读以下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名言一: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

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名言二:

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七、作文

13.丑态百出的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回到宫里会做什么?

大臣们会做什么?

请你大胆想象,为课文续写一个精彩的结尾,200字左右。

(写法分析)想象,是一种有目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想象要合情合理,想象所展示的未必是生活中有过的,但一定要合乎生活的逻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D

5.C

二、名句名篇默写

6.

(1)便引诗情到碧霄

(2)一夜征人尽望乡(3)却话巴山夜雨时(4)夜阑卧听风吹雨(5)百草丰茂秋风萧瑟(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三、诗歌鉴赏

7.1)设问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示例: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分析合理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

8.

(1)见异思迁鄙薄

(2)精益求精高明

五、文言文阅读

9.1)告诫 振奋,振作消失,逝去立志

2)

(1)过度懒惰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2)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

3)D

4)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5)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避免老了后悔。

10.5)通“又”越过忠实,坚守喜欢,爱好

6)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7)

(1)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2)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8)结合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11.1)没有同伴的陪伴;与“集体”分离。

2)作者以米兰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已经去世的主人的事例,具体真实地说明了动物也有感情。

3)“有些”从范围上进行了限制,说明没有同类的陪伴会死亡的昆虫只是所有昆虫中的一部分。

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示例一)动物——人类的朋友。

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示例二)生命源于热爱,动物会因您的呵护焕发生命光彩。

12.1)统领全文(引起下文或点明文章主旨),下面的“请学生吃花生”和“相面打分”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段展开叙述的。

(意近即可)

2)动作语言

3)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

“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合理决断。

4)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恶性考试”形象地比作“煮鹤艺术”,极富讽刺意味,表达了林语堂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对学生遭遇的惋惜之情。

5)尊重学生、公平公正、热爱生活、学识渊博、乐观幽默、卓然独立。

七、作文

13.【例文】游行大典终于结束了,皇帝回到宫里,想想自己光着身子游行,越想越羞,越想越恼,恼羞成怒,命手下寻找那两个骗子,而两个骗子早已带着金银溜了。

皇帝马上下令在全国通缉那两个骗子。

主管安全的大臣拟好通缉令,交给皇帝过目。

皇帝拿起笔,狠狠地在上面写上“同意签发”四个字,正准备交给主管安全的大臣在全国张贴,最诚实的大臣急忙上前道:

“皇上三思!

通缉令不能发!

发了通缉令,就等于承认被骗,全国的人就会认为皇上愚昧,连这样的骗术也不能识破。

为今之计,不如改通缉令为嘉奖令,在全国通报表彰这两个‘御聘织师’,并通报批评那个小孩、小孩的父母以及附近的百姓,把那条街叫作‘愚蠢街’,看他们今后还敢乱说!

”皇帝点头称是。

嘉奖令签发的第二天,两个骗子从皇宫主管手里理直气壮地领走了二百五十万奖金。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引人瞩目栩栩如生呼朋引伴流连忘返

B.名列前矛杞人忧天汗流浃背再接再励

C.笑逐眼开披蓑戴笠赏心悦目巧妙绝伦

D.鳞次栉比通霄达旦按排工序鸦口无言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这位建筑师的独特设计和出色业绩,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C.在本届世乒决赛上,中国队将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

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3.(题文)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时习之

C.下车引之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夫妻俩离婚一事因在财产分割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暂时处于僵持状态。

B.一场车祸使他下肢瘫痪,从此卧病在床。

C.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全体学生各得其所,尽显其长。

D.演播厅里坐着几位文质彬彬、花枝招展的青年男子,他们正谈得热火朝天。

5.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A.日本B.美国C.苏联D.英国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默写。

(共6分,每空1分)

(1)子曰: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十二则》)

(2)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则》)

(3)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4),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6)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三、诗歌鉴赏

7.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昏鸦”“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作者记忆中的故乡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的作者孤独、寂寥的形象。

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作者的疲惫、困乏。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作者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四、综合性学习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

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

鹦鹉睡觉①把头藏在翅膀下面,②还可能发出低低的叫声。

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他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

动物的梦有多有少。

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

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惕,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家chù哺乳

(2)根据句子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处横线上。

(3)将③处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

(要求:

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上①谓侍臣曰:

“吾闻西域贾胡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侍臣曰:

“有之。

”上曰:

“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吏受赇③抵④法,与帝王徇⑤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

”魏征曰:

“昔鲁哀公谓孔子曰:

‘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

’孔子曰:

‘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

’亦犹是也。

”上曰:

“然。

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

指唐太宗。

②贾(gǔ)胡:

胡商。

③赇(qiú):

贿赂。

④抵:

触犯。

⑤徇:

顺从。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上谓侍臣曰

(2)宜戮力相辅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3)在君臣的对话中,唐太宗提出的警示有哪些?

用自己的话简述。

10.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请选出与“亦毙之”中“之”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复投之B.久之

C.又数刀毙之D.禽兽之变诈

2)翻译下列句子。

(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3)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______惧狼→______→______

4)请各摘录一处能体现狼狡猾和屠户勇敢的句子。

狼:

屠户:

5)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

11.1)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乙文)

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

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

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

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

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

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

春在果园,红杏流水,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宛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

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

(1)这两个文段在体裁上都属于抒情散文;但在表达方式上,甲文侧重于________;乙文侧重于议论。

甲,乙两文段都抒发了的________情感,但乙文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

________。

(2)甲文3-5自然段依次描绘了春草图,________,________三幅图景;乙文的第2自然段则依次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幅图景。

(3)甲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和乙文中“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两句话里加横线词的意思和作用是否相同?

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或两句都写得好,请略加分析。

(4)甲文的“东风”指的是春风,而“古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