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少版音乐五上《多么好》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491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少版音乐五上《多么好》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苏少版音乐五上《多么好》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苏少版音乐五上《多么好》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苏少版音乐五上《多么好》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苏少版音乐五上《多么好》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少版音乐五上《多么好》教学设计.docx

《最新苏少版音乐五上《多么好》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少版音乐五上《多么好》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少版音乐五上《多么好》教学设计.docx

最新苏少版音乐五上《多么好》教学设计

2019最新苏少版音乐五上《多么好》教学设计 多么好

一、单元目标:

1、体验热爱生活的情趣,享受祖国母亲怀抱里幸福童年的快乐。

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校园的早晨》,欣赏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OK星期天》,领略校园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3、结合身体动作跟手音乐的节拍和情绪;结合歌曲演唱,认识“升记号”、“还原记号”和“从头反复记号”等音乐符号;学习二拍子指挥图式;感受无伴奏合唱的表现力。

通过欣赏《祝你快乐》,感受各种铜管乐器的音色。

4、以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尝试音乐情境小品的设计和表演。

通过唱好校歌等活动分享身边的课程资源。

二、单元教学内容:

   课时

拓展

第一课时

《微笑波尔卡》

《快乐的嚓嚓嚓》

《露一手》

(1);人:

升记号、二拍子指挥图式

 

 

第二课时

《赤足走在田埂上》

《校园的早晨》

认识“从头反复记号”和“省略记号”《露一手》

(2)

 

了解台湾校园歌曲、唱唱学校的校歌

第三课时

《春之歌》

《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采集与分享:

我们的校歌;认:

还原记号;《露一手》(3)

 

 

第四课时

《OK星期天》

《快乐的小队》

《露一手》(4)

 

 

第五课时

《祝你快乐》

机动复习

我的创造《露一手》(5)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听《微笑波尔卡》

   2、唱《快乐的嚓嚓嚓》

 3、认:

升记号;二拍子指挥图式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波尔卡乐曲的特点,感受波尔卡的节拍和情绪。

   2、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结合歌曲演唱认识“升记号”;学会二拍子指挥图式。

三、教学难点:

   唱准半音的音高

四、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微笑波尔卡》

   1、师播放《微笑波尔卡》手风琴曲

   师:

刚才我们听了手风琴版的《微笑波尔卡》,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管弦乐版的《微笑波尔卡》

   (请学生讨论一下两种版本的波尔卡的不同风格) 

   2、师介绍波尔卡的有关知识

   师:

这是一种轻快活泼的舞蹈,舞者面对面站立,男伴的右手抱着女伴的腰部,左手向旁伸开握住女伴的右手,按这种姿势,成对的沿着舞厅周围逆时针方向旋转行进。

是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2/4拍的对舞。

   (师教学生简单的波尔卡舞步)

   3、再次欣赏

   让学生分辨两个主题的不同情绪。

   生讨论。

师总结:

乐曲第一主题轻快、跳跃;第二主题,流畅、舒展。

   4、师生共同讨论,说说还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波尔卡乐曲,师播放《闲聊波尔卡》片段,让学生加深印象。

   

(二)学唱歌曲

   1、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临时变化音。

   3、一起唱一唱

   如:

sol—--#fa、la—#sol、#fa—mi

   4、师讲解升记号,“#”是比原音升高了半个音。

   5、再听歌曲,跟师边听边指挥。

   6、学习二拍子的指挥图式

   7、让学生跟唱前半部分。

   8、跟师唱后半部分。

(注意变化音和附点节奏的唱法)

   9、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指导用轻巧、有弹性的掌声为歌曲伴奏,师指挥)

   10、让学生随歌曲节奏律动,感受歌曲情绪。

(三)小结

   师:

今天我们学唱了《快乐的嚓嚓嚓》还欣赏了波尔卡乐曲。

请同学们回去,再找一找适合跳集体舞的歌曲或一些波尔卡乐曲,给他们配上合适的舞蹈,下次有机会一起分享。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听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

   2、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3、认:

认识“D.C.”、“”、“Fine”等记号。

   4、拓展:

了解台湾校园歌曲,唱唱学校的校歌。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知道“从头反复记号”和“省略跨越记号”在歌曲中的用法以及正确的演唱顺序。

   2、欣赏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感受无伴奏合唱的意境。

   3、了解更多的校园歌曲,领略校园歌曲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

    学唱歌曲时,歌曲中“直到长成参天大树”乐句中切分节奏的掌握;“和我共享阳光雨露”乐句和上句的衔接。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欣赏校园风景照片四幅,配以校歌录音作为背景音乐。

   师:

这是什么地方?

看到这些照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

(说出自己看了照片后内心的感受)

   师:

有这样一首歌曲就能够表达同学们现在的心情,这首歌就是《校园的早晨》。

听老师来唱一唱好吗?

 

(二)新歌教学

   1、教师跟随伴奏范唱歌曲《校园的早晨》,请学生听完后说说歌曲的情绪。

(前半部分欢快、跳跃,后半部分优美连贯)

   2、用多媒体出示歌谱,请学生再听,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

   3、请学生说说歌曲的演唱顺序,教师指导认识“从头反复记号”和“省略跨越记号”。

     4、学唱歌曲

    A、跟随琴慢速轻唱前半部分。

教师提示:

注意“声断气连”和前半拍休止。

   师:

“沿”后面的休止符应该怎样唱?

换气还是声断气连?

   (教师师范两种唱法,请学生分辨,并能正确地唱出来)

   师:

“初升的太阳”处前半拍休止一般用什么办法来唱准呢?

   生:

(可以用拍手、吸气、跺脚等办法)

   B、跟着琴轻声唱B段,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

   师:

有没有哪个地方每次都唱不好?

   师弹琴并师范,学生分句模唱两个“直到长成参天大树”乐句,注意切粉节奏。

   前半拍休止时拍手吸气,“直”要唱一拍,不能抢拍。

   叫个别学生单独唱,学生进行评价。

   C、学唱结束句

   D、全曲连唱

   师:

用什么样的声音唱最合适?

   5、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完整地跟伴奏演唱歌曲。

   6、变换演唱形式:

用领唱、齐唱的方式唱,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分别在哪里领唱、哪里齐唱。

   请一学生上来领唱,其他学生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三)欣赏教学

   师:

《校园的早晨》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人高枫创作。

在台湾,有一位音乐人叫叶佳修,也创作过许多首好听的校园歌曲,其中有一首在祖国大陆广为流传,那就是《赤足走在田埂上》。

   1、学生欣赏歌曲。

   2、师:

有没有觉得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生讨论,了解无伴奏合唱。

   3、师:

歌词也很美啊,轻轻地读一读吧。

   4、再听,可以跟着录音轻声哼唱。

   (四)拓展

师:

在上一世纪七八十年代,有许多首校园歌曲不但在校园内广为流传,而且也传唱在各地的大街小巷,其中还有好多首现在仍然盛唱不衰。

(多媒体链接校园歌曲网页)

请个别学生上来操作电脑,选取网页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一段文字读给同学听。

师:

现在网页上有好几首歌曲的链接,你们想听哪一首呢?

链接歌曲《乡间的小路》、《童年》、《外婆的澎湖湾》、《踏浪》等,让学生自己选择最想听的歌曲。

   (五)小结

师:

今天我们学唱、欣赏了几首好听的校园歌曲,我想问问同学们,是不是校园歌曲就只是适合在校园内演唱呢?

那么再想一想,这些二三十年代的歌曲为什么到现在仍然流传甚广?

台湾、大陆两地的校园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外可以自己去搜集这些歌曲的音响资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听《春之歌》

(二)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三)认:

还原记号;《露一手》(3)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作品欣赏、演唱、配乐诗朗诵,体现文化艺术多元化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沉浸于浓郁的诗情画意中。

(二)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三)认识还原记号;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教学重、难点:

用和谐、圆润、均衡的声音唱出少年儿童追求未来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反复播放《春之歌》A段旋律

   

(二)导入教学

   比一比,赛一赛:

   1、 说出带有“春”的成语。

   引导:

同学们喜欢什么季节?

为什么?

   师:

提到春天,人们总喜欢用温暖、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等词语,写它带给人的美好。

   2、说出古诗词中关于“春”的诗句。

   3、配乐诗朗诵《推开春的大门》

听到鸟叫了

在城效,有几只报春鸟

它们不敢进城

只在效外欢呼和跳跃

它们朴素得像乡下的农民

让我萌发一种亲近

它们是我的朋友啊

又仿佛是我巧遇的亲人

它们在寻找不知名的虫子

向同伴发出亲和的声音

在效外,我爱上了鸟的声音

在鸟的争鸣中

我推开了春的大门            (音乐《春之歌》A段旋律)

   (三)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

1、跟琴轻唱A段主旋律。

认识还原记号:

表示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恢复到原音高。

   2、初听乐曲

 问:

A、在听到主题旋律的时候作出表示

B、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3、、再次欣赏。

要求学生用色彩表示听不同段落时的感受,并说明理由。

4、揭题、简单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者。

   (四)学习歌曲《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1、让学生描述自己所做过的美好的梦,谈谈自己的理想。

   2、听教师范唱歌曲。

   3、学生用LU跟琴哼唱旋律。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歌词,感受歌词抒发的情感。

   5、再次听录音范唱。

   注意第一乐段各乐句的相似之处的区别,并唱一唱。

   6、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

   7、自学第二段歌词。

   8、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9、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划拍。

   (五)表现歌曲

   1、讨论用什么样的力度来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

   2、采用多种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比如:

领唱,合唱;轮唱;接口唱等

   3、在歌曲后半部分用拍手为歌曲伴奏。

节奏型“0XXX”

   可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一组伴奏。

   (六)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听《ok星期天》

2.唱《快乐的小队》

3.动:

露一手

二、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快乐的小队》,并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以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尝试音乐情境小品的设计和表演。

三、教学重难点:

   歌曲《快乐的小队》学唱中四度、七度下行跳进的音准掌握,两处#fa的接唱。

四、教学准备:

   钢琴,音响,vcd,录音机,磁带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礼仪歌相互问好

   

(二)歌曲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熟悉的歌曲,但是我有一个小要求,请你们在聆听的时候用你们喜欢的身体动作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好吗)?

   录音机播放乐曲《哦,十分钟》。

    (师:

刚才老师看到你们用各种方式聆听了这首歌曲,凡是用最放松的姿态来感受的同学都是对的。

比如跟着歌曲轻轻扭动身体,左右点头,按节奏跺脚。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另一首轻松愉快的校园歌曲,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思考给这首歌曲取个歌名,好吗?

   (三)新课教学

   1.听《ok星期天》

   a.   多媒体出示学生周日游玩各地时欢快场景。

配以《ok星期天》的音乐。

   b.   (谁能给这首歌起个合适的名字?

)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老师也起了个歌名叫《ok星期天》)

请学生畅谈自己旅游时的感受,说说周末丰富的课外生活。

   c.   再次聆听《ok星期天》,感受歌曲轻快的气氛

   2.唱《快乐的小队》

   a. (同学们,我们的小朋友用各种方式度自己的节日,那外国的,全世界的小朋友是如何来过他们的节日的呢?

我们一起到前苏联去看一看吧。

 欣赏童声合唱《快乐的小队》,听赏后讨论他的演唱形式、歌曲的情绪、内容等。

   b.复听:

随着歌曲的旋律律动,教师和学生一起找出强拍,并用左脚踏在强拍上。

   c.在分句处标上“v”记号,提示学生正确换气。

   d.教师示范演唱全曲,要求找出变化音。

   e.反复跟琴演唱变化音和四度、七度下行跳进的音准,并分组赛一赛,奖励音准最好的一组。

   f.教师带领学生跟录音唱全曲,做律动,在分句的地方变换行走方向。

   (四)露一手

   同学们,你们听过故事《彼得与狼》吗?

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欣赏音乐剧《彼得与狼》,并请你们演一演故事里的主人公。

Vcd播放《彼得与狼》。

   简介:

《彼得与狼》是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一部经典交响童话,它讲述了淘气的小彼得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制服大灰狼的故事。

   组内分工进行创作与排练.,教师作指导。

   选取《彼得与狼》主题曲做配乐,出演其中彼得战胜狼的一片段,师生互评。

   (五)课堂小结,组织下课

 

 

 

 

 

第五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听《祝你你快乐》

2、我的创造 露一手(5)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祝你快乐》感受乐曲营造的轻松、热情、明朗,洋溢着幸福的气氛。

2、了解铜管乐中各种乐器的音色,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来模拟该乐器的演奏姿势。

三、教学重难点:

感受乐曲,并了解铜管乐器组的各乐器的名称。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钢琴

  2、学生课前上网或采用其他方法查询有关铜管乐合奏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铜管乐合奏)《祝你快乐》走进教室。

   

(二)导入

   1、师:

同学们,你们听到刚才那这首乐曲心情是怎样的?

(轻松、愉快)

   2、(出示课题:

认识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师:

这首乐曲名字叫《祝你快乐》。

它是由铜管乐器演奏的,铜管乐音响宏大,气势雄伟,在生活中常常用来渲染气氛。

你能举个例子来说说吗?

生:

结婚时、开幕时、公司开业时等等。

师:

很好,今天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了解铜管乐器(出示课件:

铜管四兄弟)。

   (三)介绍铜管乐器

多媒体展示几样乐器,师请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来介绍一样乐器。

a:

我叫小号,是高音铜管乐器,音色辉煌嘹亮,富有英雄气概。

请听!

(多媒体播放音色)

b:

我叫圆号又称法国号,属中音铜管乐器,管身弯曲成圆形。

请听!

(多媒体播放音色)

c:

我叫长号,是一种装有伸缩拉管的中音和低音乐器,长号的音色庄严有力,适宜表现深厚、雄浑的感情。

请听!

(多媒体播放音色)

d:

我叫大号,音色低沉浑厚,是最低音的铜管乐器,常用以造成宏大的气势。

请听!

(多媒体播放音色)

师:

下面我们请铜管四兄弟带领我们进入铜管乐的美妙境界!

(分别聆听小号、园号、长号、大号的演奏片断,学生模仿几种乐器的演奏姿势并用象声词模拟这些乐器的音色)。

(四)欣赏乐曲《祝你快乐》

  1.再次聆听乐曲。

  请你合着乐曲轻轻拍手或敲击打击乐。

  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变化时,就变换另一种形式或停止拍击;在听到相同的音乐再现时,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击,以示乐曲的分段及结构。

  4.跟音乐哼唱旋律

  5.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体舞动作。

  6.合着乐曲声,试跳集体舞,并群策群力进行修改。

  7.完整地合着乐曲边跳边唱。

  (五)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