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ⅰ人教新资料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学案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469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5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学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学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学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学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学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学案2.docx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学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ⅰ人教新资料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学案2.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学案2.docx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学案2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学案2

教学目标:

了解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要求:

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和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那么徐领导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阵的爆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得影响。

重点:

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难点: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知识结构:

基础测评:

【一】选择题〔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7年是虎门销烟170周年,以下有关虎门销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没有虎门销烟就没有鸦片战争②它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贩运鸦片④林那么徐的禁毒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

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3、距今160年前,英国政府公然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其直接目的是〔〕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B、腐蚀满清官员

C、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D、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B、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D、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5、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6.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背景相同B、目的和性质相同

C、方式相同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7、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写道: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

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

8、1844年,美国专使顾盛向美国政府报告:

“……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也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广阔。

”“门户开放得更广阔”的表现是〔〕

A、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

B、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C、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D、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

9.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

A、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B、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取得了在中国建立租界的权力D、取得在通商口岸传教的权力

10、以下表述中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共有的是〔〕

A、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B、准许华工出洋

C、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D、开放通商口岸

二、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

……与世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对鸦片战争影响论述摘录

 

材料二: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

……帝国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中国的社会经济,使它发生了变化,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对立物──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

──毛泽东对近代资本主义侵略论述摘录

请回答:

〔1〕概述1840年后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说明马克思论述的正确性。

〔2〕毛泽东的论述是否矛盾?

为什么?

〔3〕综合材料【一】二应如何全面认识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主要后果和影响。

第11课太平天国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感受农民阶级在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中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

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基础测评:

【一】选择题〔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说: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以下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B、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2、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楚歌声里霸图空,雪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安庆保卫战失利D、天京变乱

3、太平军攻占绍兴后,地主“向佃户收租,如乞丐状,善者给数斗,黩者不理”。

这种现象反映了〔〕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那么B、太平天国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C、农民拥护太平天国“有饭同食”的原那么D、农民依靠太平天国政权进行抗租斗

4、以下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这两部文献具有相一致的方面表述,正确是〔〕

A、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B、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

C、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D、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5、“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C、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6、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颁布法令:

“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这反映洪秀全〔〕

A、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B.要限制杨秀清的野心

C.为了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D.没有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

7、“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对《天朝田亩制度》这一规定的评价,错误的选项是〔〕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具有理想主义色彩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D.是绝对平均主义方案

8、《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大同小异B、互相矛盾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

9、《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进步性,主要是指它〔〕

A、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B、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

C、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

D、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0、与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最主要的是〔〕

A、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B、利用宗教组织和发动群众

C、定都天京,建立政权与清政府分庭D、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土地制度

【二】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那么多分,人寡那么寡分,杂以九等。

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

凡天下,树墙下以桑。

凡妇蚕绩缝衣裳……

……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如一家有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

倘有能适如外邦火轮车,一夜能行七八百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

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

外国有兴保人物之例:

凡屋宇人命货物船等有防于水火者,先与保人议定,每年纳银假设干,有失那么保人赔其所值,无失那么赢其所奉。

──《资政新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的主旨是什么?

概括其有关主张并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资政新篇》的主旨是什么?

概括其有关主张并加以说明。

〔3〕哪个纲领符合农民阶级的愿望?

〔4〕有人认为《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补充和发展,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目标:

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了解两次侵略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抗争的史实,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列强侵华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侵略的历史;掌握《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逐渐形成的。

重点: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难点: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两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知识结构:

基础测评:

【一】选择题〔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日本选择甲午年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其有利的国际国内背景有〔〕

①欧洲列强矛盾尖锐②美国崛起寻找盟友

③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逐渐强盛④清朝洋务运动取得较大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内河新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商品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3.《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主要表达在〔〕

A、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B、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C、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D、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4.1894年清政府丧失黄海海域制海权的主要原因是〔〕

A、李鸿章推行“避战自保“的方针B、北洋舰队主力被歼灭

C、北洋舰队将领临阵脱逃D、北洋舰队装备落后

5.“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反映义和团认识到了〔〕

A、农民阶级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B、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占主要地位

C、西方列强与中国政府的矛盾尖锐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6.《辛丑条约》签订后,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一重大变化反映出〔〕

A、该部级别特殊B、该部职能专门化

C、清朝对外交往大D、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7、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

A、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B、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C、暴露了清政府的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D、抗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8.以下关于列强在中国获取以下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①领事裁判权②公使驻京权③协定关税权④设厂权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

9、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A、惩办反帝爱国官吏B、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C、中国内地全部开放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10、《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这主要是指〔〕

A、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B、中国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C、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

材料三:

大清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既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即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所反映条约内容的异同。

〔2〕《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开始了争夺侵华权益的新阶段。

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第10课鸦片战争

1.D2.C3.A4.B5.A6.B7.D8.A9.B10.D

11、〔1〕鸦片战争,英国等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它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不矛盾。

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极大的阻碍作用,但又促使了封建经济的解体,客观上又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3〕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但也促使了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和新的阶级力量。

第11课太平天国.

1.B2.D3.D4.B5.C6.D7.A8.B9.D10.A

11、〔1〕《天朝田亩制度》的主旨是废除封建私有制度,建立一个绝对平均、均匀的理想社会。

如材料一中明确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提出财富公有平均主义的分配产品方案,建立一个小农经济王国。

〔2〕《资政新篇》的主旨是鼓励发展资本主义。

如材料二中主张发展交通运输和金融事业,鼓励民间开矿;主张设立保险机构实际上是承认财产私有权。

〔3〕《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分田的规定最符合农民阶级对土地渴求的愿望。

〔4〕不正确。

因为《天朝田亩制度》要废除一切私有财产平均分配,而《资政新篇》允许“百万家财者”存在,鼓励发展私有财产。

带有强烈的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纲领,而《天朝田亩制度》那么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C2.C3.D4.A5.D6.D7.A8.B9.D10.A

〔1〕同:

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

异:

表达的主要经济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为主,后者以资本输出为主。

〔2〕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转到中国北方,主要通过控制清政府来侵华。

〔3〕趋势:

列强在华享有的特权逐步扩大,从以经济侵略为主逐步转向控制中国政府,实行“以华治华”。

第13课辛亥革命

【一】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联系学过的列强侵华、清政府反动卖国的历史,简要说明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为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作铺垫。

〔2〕利用《武昌起义形势图》、《清王朝分崩离析图》等地图资料,提供“武昌起义—革命扩展—成立民国”的线索,归纳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3〕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可以侧重其变革政治体制的意义,可以引用1912年前后的一些史实作对比性的说明,也可以援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些重要史料来帮助理解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价值。

2、重点:

爆发原因、《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

三民主义、袁世凯篡权、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二】知识结构

【三】基础测评

1、中国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A、保路运动的兴起B、各地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

C、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D、革命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

2、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B、积极发动广大人民参加革命

C、与保皇派展开激烈的论战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组织

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社会矛盾是〔〕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4、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武昌起义能够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A、阶级矛盾尖锐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数量多

C、共进会和文学社的工作D、革命士兵在关键时刻的果断与勇敢

5、1912年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

A、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B、专制统治的结束

C、封建统治的结束D、君主立宪制的破产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根本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B、总统由人民选举产生

C、否定了君主专制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7、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8、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9、有人认为:

“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秀清〕,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

主题使然也。

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你认为文中的“主题”应该是〔〕

A、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反动统治,重建汉族政权

B、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和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

C.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D、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使之与民族资产阶级一起革命

10、胡锦涛主席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指出: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那时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没有能保障广大人民的权利,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造成这一结局的历史原因有〔〕

①西方式的政治体制脱离了中国国情②中国国民的素质与共和制的要求相差太远③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破坏④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致命的阶级局限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你怎样理解?

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为什么?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了解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1〕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2〕以“五四青年节”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描述五四运动的场景,感受青年学生的爱国激情;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去讨论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

〔3〕从思想、阶级、组织等方面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2、重点:

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难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二】知识结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三】基础测评

1、1919年春夏之交,上海各界民众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

”其中“亡羊”喻指〔〕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D、日本企图颠覆华北实现“自治”

2、五四运动中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这充分表达了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精神B、民主精神C、科学精神D、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3、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五四运动由最初的学生爱国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

C、先进知识分子指导、推动并领导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

5、把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社会性质的改变B、革命任务的改变

C、领导阶级的改变D、革命性质的改变

6、“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

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

7、中共一大上规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工作是〔〕

A、传播马克思主义B、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C、与国民党合作D、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8、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召开B、中共二大的召开C、中共三大的召开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9、宋庆龄说:

“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其“内部条件”是指〔〕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C、中国共产党吸取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而且在广东拥有根据地

10、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共产党内右倾错误占了上风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D、中共领导的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11、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单,纷扰业已多日,……本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沪,晨间学生结团出发,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于是俄顷之间,南市一律罢闭……

(10日)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各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

──上海交通银行1919年6月5日、10日电函

材料二曹陆章已令准免职,津埠本日开市,北京学界刻已筹议上课。

……沪市各界,希悉力劝解。

──内务部1919年6月11日致沪市各界电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所反映的情况发生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之中?

〔2〕据材料指出该重大事件深入发展的表现。

〔3〕材料二中的“曹章陆已令准免职”说明了什么?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教学目标

1、考试说明:

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1〕通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为什么要转移到农村。

〔2〕通过“工农武装割据”的学习,学会将历史事件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

2、重点:

南昌起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遵义会议。

难点: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知识结构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三】基础测评

1、仔细观察以下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突出的应该是〔〕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2、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者说过:

“……哎!

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

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

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形成以毛泽东为首的坚强领导核心B、完成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成功开辟出井冈山革命道路D、成功调解西安事变,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3、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