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检查标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261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检查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检查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检查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检查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检查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检查标准.docx

《高速铁路检查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检查标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速铁路检查标准.docx

高速铁路检查标准

高速铁路提前介入检查标准

一、高速铁路建设期间提前介入

明确建设期间提前介入的目的和意义,提前介入高速铁路建设工作,主要目的在于检查监督工程质量、督促整改质量缺陷、高品质完成轨道精调,确保开通前达到质量验收标准,交付运营合格的高速铁路。

其次也为我们维护高速铁路的职工队伍提供了学习和练兵的场所。

二、提前介入项目和具体安排

建设后期,根据工程建设进度,重点安排专项介入工作,成立专项介入组,主要介入的项目有铺设轨道板和道岔板、铺设道岔、铺设钢轨、安装声屏障、防护设施等。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哈密工务段管辖范围内主要使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扣件类型DK1119+679以东为福斯罗300-1型扣件,DK1119+679以西为WJ-8C型扣件。

(一)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组成

1、结构形式

1.1路基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和支承层等组成。

轨道结构高度797mm,轨枕间距应不大于650mm,且不小于600mm。

轨枕承轨面高出道床板顶面80mm。

1.2桥梁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中间层、凸台、保护层等组成。

轨道结构高度767mm,一般情况下,轨枕间距应不大于650mm,且不小于600mm。

轨枕承轨面高出道床板顶面80mm。

1.3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等组成。

轨道结构高度497mm。

轨枕间距应不大于650mm,且不小于600mm。

轨枕承轨面高出道床板顶面80mm。

2、钢轨

采用60kg/m、100m定尺长、非淬火无孔U71MnG新轨。

3、扣件

3.1Vossloh300-1U扣件

采用Vossloh300-1U扣件,扣件高度34mm,由Skl15弹条、Ss螺栓、Zw692轨下垫板、Grp铁垫板、Zwp104Nt弹性垫板、wfp15a轨距挡板、Sdu26绝缘套管等部件组成。

为了钢轨的高低调节需要,还包括调高垫板。

3.1.1弹条

弹条分两种,一种为一般地段使用的SKL15型弹条和用于桥梁上的小阻力弹条SKLB15型弹条。

SKL15型弹条的直径为15mm,SKLB15型弹条的直径为13mm。

3.1.2轨枕螺栓

300-1型系统的标准轨枕螺栓为总长为230mm的Ss36-230,为了钢轨调高的需要,还配有Ss36-240,Ss36-250,Ss36-260,Ss36-270,Ss36-280。

3.1.3轨下垫板

轨下垫板Zw693分七种厚度不同的型号,即Zw693-2、Zw693-3、Zw693-4、Zw693-5、Zw693-6、Zw693-7、Zw693-8。

标准型轨下垫板为厚度为6mm的Zw693-6。

3.1.4铁垫板Grp

铁垫板Grp21,放置于轨下垫板和弹性垫板之间。

3.1.5轨距挡板

DK1119+679以东为福斯罗300-1u型扣件。

此外还有用于轨距调节的Wfp15a±1、Wfp15a±2、Wfp15a±3、Wfp15a±4、Wfp15a±5、Wfp15a±6、Wfp15a±7、Wfp15a±8。

此外还有用于轨距调节的Wfp15u±1、Wfp15u±2、Wfp15u±3、Wfp15u±4、Wfp15u±5、Wfp15u±6、Wfp15u±7、Wfp15u±8。

3.1.6弹性垫板

弹性垫板Zwp104NT放置于铁垫板下。

见下图,两种不同颜色的弹性垫板,性能相同。

3,1.7绝缘套管

绝缘套管Sdü26,应预先埋设于轨枕中,埋设精度应满足要求,且预埋套管顶面应低于轨枕承轨面0-2mm。

预埋套管埋设后,如果不是在轨枕厂进行过预先安装,则应盖上塑料盖(或其他材料)以防雨水和泥污进入。

3.1.8绝缘垫片Is15

绝缘垫片Is15,如果露天存储,现场必须加盖顶棚或苫布。

在现场铺轨时,安装到弹条弹臂下正确位置.

3.1.9调高垫板

调高垫板分塑料调高垫板和钢制调高垫板。

其中塑料调高垫板按厚度分为6mm和10mm两种,标号分别为Ap20-6和Ap20-10。

钢制调高垫板为厚度为20mm的Ap20S。

3.2WJ-8C型扣件

WJ-8C型扣件由螺旋道钉、平垫圈、W1型扣件、绝缘轨距块、轨距挡板、轨下垫板、铁垫板、铁垫板下弹性垫板和预埋套管组成。

此外为了钢轨高低位置调整需要,还包括WJ-8C微调垫板和铁垫板下调高垫板。

3.2.1轨下垫板

型号分为2mm、3mm、4mm、5mm、6mm5种厚度,正常安装采用6mm厚的轨下垫板。

3.2.2轨距挡板

分为非钢轨接头处轨距挡块和钢轨接头处接头轨距挡块。

每种轨距挡块型号分为3种规格:

4号、7号和10号,正常安装均采用7号。

3.2.3绝缘轨距块

分为非钢轨接头处Ⅰ绝缘轨距块和钢轨接头处Ⅱ绝缘轨距块。

每种绝缘轨距块又分为5种规格:

7号、8号、9号、10号、11号,正常安装9号。

3.2.4螺旋道钉

分为S2和S3型两种,在钢轨调高量不大于15mm时用S2型(长度101mm),大于15mm时用S3型(长度116mm)。

3.2.5弹条

W1型弹条的紧固扭矩为160N·m,判断弹条是否安装到位的标准:

以弹条中部前端下颚与绝缘轨距块刚好接触为准,两者的间隙不大于0.5mm。

3.2.6预埋套管

该部件在轨道板生产过程中,就已经预埋在轨道板中,埋设精度应满足要求,且预埋套管顶面应低于轨道承轨台0-2mm。

同时,套管内注入17g黄油,并盖上塑料盖(以防止雨水和泥污进入)

3.2.7调高垫板

调高垫分为轨下微调垫板和铁垫板下调高垫板。

微调垫板放在轨下垫板和铁垫板之间,型号分为1mm、2mm、5mm。

特别要求:

轨下微调垫板不得放在轨下垫板上,放入轨下微调垫板的总厚度不得大于6mm,总数不得超过2块。

铁垫板下调高垫板放在铁垫板下弹性垫板与轨道板承轨面之间,型号分为10mm和20mm。

特别要求:

该垫板须成副使用,不能单副使用,不能擂叠使用。

4、道床板

(1)路基地段道床板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宽2800mm,厚240mm。

路基地段道床板连续浇筑,但在不同线下基础连接处,设置横向伸缩缝;伸缩缝宽20mm,用20mm厚泡沫板填充,并用密封胶封面。

道床板顶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一定的横向排水坡。

纵横向钢筋间根据综合接地和轨道电路绝缘要求设置焊接接头或绝缘卡。

(2)桥上道床板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宽2800mm。

桥梁上道床板构筑于混凝土保护层上,道床板纵向上一般按5400-7150mm长度设置,相邻道床板板缝100mm。

道床板顶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一定的横向排水坡。

纵横向钢筋间根据综合接地和轨道电路绝缘要求设置焊接接头或绝缘卡。

(3)隧道内道床板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宽2800mm。

道床板直接在仰拱回填层上的无砟轨道混凝土垫层上连续浇筑。

道床板顶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一定的横向排水坡。

纵横向钢筋间根据综合接地和轨道电路绝缘要求设置焊接接头或绝缘卡。

5、支承层

铺设在路基基床表层,采用水硬性支承层或C15混凝土支承层,宽3400mm,厚度265mm,连续摊铺,每隔3.9m左右(每6个轨枕块)设置1个深度约105mm的横向伸缩缝。

6、混凝土保护层

设置在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的道床板下,采用C40混凝土。

(二)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检查标准

1、钢轨检查

钢轨检查分为外观检查、表面伤损检查和探伤检查

1.1钢轨外观检查及表面伤损检查

钢轨应采用巡检与目测结合的方式全面查看,应无污染、无低塌、无掉块、无硬弯等缺陷。

1.2钢轨焊缝检查

钢轨焊缝检查分为钢轨探伤检查和焊缝平直度检查,应及时全面的检查钢轨焊缝,其中包括厂焊和闪光焊、铝热焊。

铝热焊缝距承轨台边缘不得小于100mm,单元轨节起止点不应设置在不同轨道结构过渡段或不同线下基础过渡段范围内。

左右股单元轨节锁定焊接接头相错量不宜超过100mm,由道岔前端和辙叉跟端接头焊缝确定的道岔全长偏差不得超过±20mm。

1.2.1、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表1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标准

部位

平直度要求

说明

200km/h

200(不含)~350km/h

轨顶面(mm/1m)

0~+0.3

0~+0.2

“+”表示凸出

轨头内侧工作面(mm/1m)

-0.3~+0.3

0~+0.3

“+”表示凹出

轨底面(mm)

0~+0.5

0~+0.5

“+”表示焊筋凸出

1.2.2、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和表面质量检查方法

平直度偏差的测量位置:

轨顶面纵向中心线、轨头侧面工作边上距轨顶面16mm处的纵向线,测量应以焊缝中心线两侧各500mm位置的钢轨表面作为基准点。

表面不平度检查:

将200mm长度的直尺放在经过外形精整的焊接接头上,焊缝位于直尺中心,测量直尺与接触面间的最大距离,测量结果为表面不平度。

2、CRTSⅠ型双块式轨枕外形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

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成品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的验收,检查承轨台和挡肩不能有裂纹、混凝土渣、油污、灰尘、麻面等缺陷。

具体检查标准见下表

表1双块式轨枕外形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要求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项别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外形尺寸

1

钢筋桁架上弦距双块式轨枕顶面距离

B2

90±3

钢板尺

2

双块式轨枕长度

C

+4

2244

-2

钢板尺、卷尺

3

各断面高度

C

±3

厚度尺

4

承轨部位双块式轨枕顶部宽度

C

232±3

钢板尺

5

保持轨距的两套管中心距

福斯罗300-I扣件

B1

1516±1.5

游标卡尺

配WJ-8扣件

B1

1516±1.5

6

同一承轨槽的两相邻套管中心距

福斯罗300-I扣件

B1

233.3±0.5

游标卡尺

配WJ-8扣件

B1

233.3±0.5

7

预埋套管距轨槽面120mm深处偏离中心线距离

B1

2

预埋套管中心线检测仪

8

预埋套管的凸起高度

B1

0,-0.5

深度游标卡尺

9

承轨面表面平整度

B1

1/150

钢板尺、塞尺

10

两承轨面间相对扭曲

B1

<0.7

扭曲检测仪

配福斯罗300-I扣件

两承轨槽外侧底脚间距离

B1

1889.8±1

标准块、大轨距检测仪

同一承轨槽底脚间距离

B2

375.7±0.5

标准块、小轨距检测仪

承轨槽底脚距套管中心距离

B2

71.2±0.5

标准块、专用深度尺

轨底坡(100mm范围内)

B2

±0.5

专用坡度尺、塞尺

11

配WJ-8扣件

两承轨槽外侧底脚间距离

B1

1889.8±1

标准块、大轨距检测仪

同一承轨槽底脚间距离

B2

375.7±0.5

标准块、小轨距检测仪

承轨槽底脚距套管中心距离

B2

71.2±0.5

标准块、专用深度尺

轨底坡(100mm范围内)

B2

±0.5

专用坡度尺、塞尺

外观质量

12

承轨部位表面缺陷(气孔、粘皮、麻面等)

B2

长度≤10

深度≤2

钢板尺、深度游标卡尺

13

其他部位表面缺陷(气孔、粘皮、麻面等)

C

长度≤50

深度≤5

钢板尺、深度游标卡尺

14

承轨面与挡肩裂纹,双块式轨枕侧面与横截面平行的裂纹

A

不允许

目测

15

预埋套管内堵孔数

A

不允许

目测

16

双块式轨枕棱角破损和掉角

C

长度≤50

钢板尺

设计要求进行检验,但不计入检测项点的项目

17

承轨面挡肩凹槽深度

/

112.90

钢板尺、专用深度尺

18

轨枕底部宽度

/

288±3

专用厚度尺

19

承轨面与挡肩夹角

/

110º±1º

万能角度尺

20

两桁架上弦中心距

/

170±2

游标卡尺

21

钢筋桁架宽度

/

70±2

游标卡尺

注1:

A类项别单项项点数不允许超偏;

注2:

B1类项别单项项点数的超偏率不大于5%;

注3:

B2类项别单项项点数的超偏率不大于10%;

注4:

C类项别各单项超偏项点数之和不大于C类总项点数的10%。

注5:

型式检验从成品轨枕中抽取20根检验轨枕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偏差;出场检验从每批次轨枕中抽取10根检验轨枕外形尺寸偏差,轨枕外观质量每批次轨枕全检。

3、路基支承层

3.1质量检验

(1)支承层的密实度不得小于98%;

(2)支承层28d单个芯样抗压强度不得小于6MPa,28d单组芯样抗压强度不得小于8MPa,28d芯样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得小于10MPa;

(3)混凝土增实因素为JC±0.10。

3.2外观质量标准

路基地段支承层不得有竖向贯通裂纹,支承层与道床板、路基基床表层间应密实,不得有离缝。

支承层施工完毕后,混凝土表面应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疏松和缺棱掉角等缺陷,同时外观尺寸偏差应满足下表要求。

表2支承层的检验标准

序号

检验项目

设计值(mm)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次

模筑法

滑模摊铺

1

厚度

265

±20

1处/20m

1处/50m

2

宽度

3400

0、+15

1处/20m

1处/50m

3

顶面高程

/

+5、-15

1处/20m

1处/50m

4

表面平整度

/

7mm/4m

1处/20m

1处/50m

5

中线位置

/

10

1处/20m

1处/50m

6

凹槽深度

10

+5、0

1处/20m

1处/50m

7

凹槽宽度

100

±5

1处/20m

1处/50m

8

凹槽方向

/

6mm/3m

1处/20m

1处/50m

4、道床板

道床板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成品外形外观的验收,具体验收标准见下表。

表3道床板成品验收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设计值(mm)

检查方法及数量

检查标准或要求

1

混凝土道床板

顶面宽度

2800

尺量,1断面/200m

±10mm

2

中线位置

/

全站仪,1断面/200m

2mm

3

顶面与承轨台

面相对高差

80

尺量,1断面/200m

±5mm

4

伸缩缝假缝纵向位置

处/3900

尺量,1断面/200m

两轨枕间居中±30mm

5

伸缩缝假缝垂直度

90°

尺量、1断面/200m

±5°

6

伸缩缝假缝横向平直度

垂直线路中线、平直

尺量、1断面/200m

道床板两侧端部纵向位置差±15mm

7

拉线尺量、1断面/200m

伸缩缝假缝横向边缘波幅±5mm

8

伸缩缝宽度

30

尺量、1断面/200m

±5mm(含总宽度及上下口宽度差)

9

假缝宽度

10

尺量、1断面/200m

±3mm(总宽度)

10

平整度

/

尺量,1断面/200m

3mm/1m

11

外观

观测,全面检查

道床板表面平整、排水顺畅

12

观测,全面检查

外观清洁,无污染,线条顺直,混凝土无碰损

13

刻度放大镜观察,全面检查

宽度不大于0.2mm

4.1、双块式轨枕不得有离缝,道床板混凝土不得有横向或竖向贯通裂纹;

4.2、路基地段支承层不得有竖向贯通裂缝,支承层与道床板、路基基床表层间应密贴,不得有离缝;

4.3、排水通道应畅通,道床板表面不得积水。

5、封闭层

线间封闭层采用C25混凝土,封闭层验收标准见表

表4线间封闭层验收

序号

项目

设计值

容许偏差

检测方法及频次

1

厚度

10cm

+10、-10mm

施工过程底面及顶面标高控制,

1断面/300m

2

排水坡

直线2%

排水顺畅

施工完成后目测或浇水验证

曲线由道床板及集水井标高控制

3

平整度

无积水

5mm/1000mm

尺量,1断面/300m

路肩封闭层混凝土厚度不小于8cm。

横向假缝按3.9m间距布置,缝宽10mm,缝深30mm,禁止缝宽不一和折线现象出现,禁止出现毛刺或隆起现象。

纵向缝内上部10mm采用树脂嵌缝胶进行封闭。

横向缝内下部20mm采用聚乙烯泡沫板填充,上部10mm采用树脂嵌缝胶进行封闭。

6、扣件及连接零件检查

扣件及连接零件应保证调整量在调整极限范围内,尽量保持在总调整量的中间,不能达到极限。

各部连接零件密实,齐全有效,无松动、空掉、损坏和缺失。

6.1、W300-1型扣件主要技术要求:

6.1.1预埋套管中应保证有一定的防护油脂,油脂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6.1.2、弹条安装标准:

弹条中部前端与轨距挡板前端突起部分不宜接触,两者间隙不得大于0.5mm;或使用扭矩扳手检测螺旋道钉扭矩时,SKL15型弹条为210-250N·m,SKLB15型弹条为150-180N·m。

6.1.3、轨距挡板应与承轨槽挡肩密贴,钢轨与轨距挡板间隙不得大于1mm。

6.2WJ-8型扣件主要技术要求:

6.2.1、预埋套管中应保证有一定的防护油脂,油脂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6.2.2、夹板处应采用接头轨距挡板和绝缘轨距块。

6.2.3、弹条安装标准:

弹条中部前端下颚与绝缘轨距块不宜接触,两者间隙不得大于0.5mm;或使用扭矩扳手检测螺旋道钉扭矩时,W1型弹条为130-170N·m,X2型弹条为90-120N·m。

4、轨距挡板应与承轨槽挡肩密贴,间隙不得大于1mm;钢轨与绝缘轨距块、绝缘轨距块与铁垫板挡肩间缝隙之和不得大于1mm。

7.桥涵设备重点检查项目

7.1、防排水系统是否完善;桥面是否积水;排水管是否破损、漏水;排水孔、电缆槽是否存在尿梁现象。

7.2、桥面防水层是否有破损、空鼓、上翘,防护墙是否开裂、掉块。

7.3、桥梁支座布设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上座板与梁体是否密贴,支承垫石是否破损开裂,螺栓是否锈蚀、顶死、未锚固,防尘罩是否安装到位,临时联接是否解除。

高铁桥梁支座均有铭牌,要注意固定、横向、纵向和多向支座不能装错,否则箱梁无法正常滑动或挤死。

7.4、防落梁挡块或者装置设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5、桥墩是否有裂缝,墩身检查围栏、吊篮是否开焊、断裂。

7.6、桥台护锥砌体灰缝有无缺损、开裂、下沉变形,土体陷穴。

7.7、行洪桥涵有无水标尺,水标尺是否稳固、标示清晰。

7.8、净高不足5m的立交桥(涵)限高防护架是否齐全。

7.9、涵身是否变形、裂损、露筋、漏水、漏土;涵内是否淤积;涵内铺砌、河调等防护设施是否损坏;涵洞出入口是否排水顺畅。

7.10、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有无蜂窝麻面、裂纹、空洞、有无露筋。

7.11、长度超过3公里以上的长大桥梁是否设置紧急逃生通道,交错设置于线路两侧。

紧急通道步梯两侧及平台设置金属栏杆,在顶部设置紧急逃生门,疏散平台地面楼梯口应加装刺丝滚笼,设带锁铁门,阻止非工作人员从外部进入桥面。

7.12、公跨铁立交桥桥面是否设置防撞墙、安设防抛网。

7.13、桥面挡风屏安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14、桥上排水篦子安装齐全,位置安装正确,安装在桥上防撞墙内侧,保证安装牢固。

8.线路标志标识

8.1线路标志包括公里标、半公里标、信号标志(与工务有关的)包括警冲标。

8.2线路标志应设在本线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安设应牢固、可靠。

公里标和半公里标实际位置应在钢轨轨腰或无砟轨道底座上做标识,标识位置应正确。

8.3警冲标应设在两回合线路线间距离为4m的中间,有曲线时按限界加宽办法加宽。

9.路堑边坡

(1)片石规格、强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砂浆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3)砌筑的浆砌片石边坡防护应与边坡密贴,无空洞。

(4)泄水孔的位置、布置形式。

孔径尺寸及泄水孔、反虑层设置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排水畅通。

(5)沉降缝、伸缩缝的设置、缝宽与缝的塞封应符合实际要求。

(6)路堑边坡上无浮土、危石及影响线路的其他杂物。

(7)路堑排水设施应通畅,排水沟内无杂物、堆积土,并且延伸至路堑以外。

10、安装声屏障

10.1声屏障结构形式:

采用H型钢插板、直立结构形式

10.2声屏障位置:

螺栓连接方式:

声屏障H型钢立柱中心距外侧线路中心线3.423m。

插入式连接方式:

2.15m高声屏障H型钢立柱中心距外侧线路中心线3.433m;3.15m高声屏障H型钢立柱中心距外侧线路中心线3.423m。

10.3构造及其他

声屏障上下金属板单元间通过50平方毫米的铜导线连接,底部单元板间再通过50平方毫米的铜导线与H型钢立柱连接;

声屏障墙面不允许存在裂痕、空洞等;

相邻两H型钢立柱高程误差和纵向误差均为±5mm;

铝合金复合吸声板安装,左右偏差不得大于2mm,上下板缝前后侧差不得大于1mm,相邻单元吸声板高程偏差不得大于2mm;

H型钢立柱与底板焊接时的垂直度误差不得大于0.2%;H型钢立柱及螺栓的安装垂直度误差不得大于0.2%;外露螺杆长度误差为±3mm;遮板预留槽底高程误差为±5mm;螺栓横、纵向偏差为±3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