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测量》理论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6973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测量》理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园林测量》理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园林测量》理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园林测量》理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园林测量》理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测量》理论教案.docx

《《园林测量》理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测量》理论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测量》理论教案.docx

《园林测量》理论教案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测量》教案

1.1园林测量基本知识

(1)

上课班级:

.园林1151班

上课时间:

2014年3月5日(星期三)5-6节

授课章节

1.1园林测量基本知识

(1)

教学目的

了解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用测图比例尺进行现地距离和图上的换算。

教学难点

地面点位的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1.1园林测量基本知识

1.1.1测量学的定义、任务、学科简况

定义:

是研究地球表面上局部区域以及地球整体的形状和大小的一门应用学科。

任务:

一是测图,二是放样。

(举例解释什么是测图及放样)。

学科简况:

GPS、全站仪、遥感在测量中的应用。

1.1.2测量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

1、勘测设计阶段:

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供规划、设计使用

2.施工阶段:

施工测量、测设(施工放样)、竣工测量和变形观测。

1.1.3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水准面:

P2

大地水准面:

与平均海水面一致水准面成为大地水准面。

地球的形状:

参考椭球体。

地球的大小:

长半轴a=6378137m,短半轴b=6356752.314M.

1.1.3.2地面点的表示方法

用地面点的坐标和高程来确定。

地面点的坐标:

地面点的坐标常用地理坐标、平面直角坐标或空间直角坐标表示。

(一)地理坐标

如:

北京东经116º28′北纬39º54′

(二)平面直角坐标

由于地理坐标是球面坐标,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中,测量和计算十分不便。

我国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小地区范围内也可采用独立平面直角坐标。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

当测区范围较小时,可将大地水准面看作平面,并在平面上建立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地面点的位置可用平面直角坐标确定;

坐标系原点一般选在测区西南角(测区内X、Y均为正值);

原点坐标值可以假定,也可以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规定:

X轴向北为正,

Y轴向东为正。

1.1.3.3地面点的高程

地面点的高程分:

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

绝对高程:

是指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锤距离(也称海拔)。

水准原点:

全国高程的起算点。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72.260m)

1956年黄海高程系(72.289m)

目前我国统一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相对高程:

P3.

高差:

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

1.1.4测量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1.1.4.1测量的基本工作是:

高差、角度、距离测量。

1.1.4.2测量工作的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

1.1.4.3测量工作的要求:

分外业、内业,3人以上的小组成员协作。

了解地形图中的经度、纬度、海拔的含义。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了解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本门可的积极性。

 

[小结]本次课主要介绍测量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及地面点的表示方法。

[作业]完成课本6页第1、2题。

学科主任签字:

1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测量》教案

1.1园林测量基本知识

上课班级:

.园林1151班

上课时间:

2014年3月10日(星期一)5-6节

授课章节

1.1园林测量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

能识读平面图、地形图、地图和断面图。

掌握测图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教学重点

用测图比例尺进行现地距离和图上的换算。

教学难点

比例尺精度。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及黑板教学。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1.1园林测量基本知识

(2)

1.1.5平面图、地形图、地图和断面图

反映地球表面形状与大小的图有平面图、地形图、地图和断面图四种。

平面图:

P5

地形图:

P5

地图:

P5

断面图:

P5

前三种图结合现有的图资料讲授,断面图画图讲授。

1.1.6比例尺

比例尺:

图上直线长度与地面上的相应的直线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种类:

分数字比例尺及直线比例尺两种。

数字比例尺:

以分子为1的分式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形式是:

1/M或1:

M。

图上距离与现地距离的换算:

L=l×M

l=L/M

试中L现地距离、l为图上距离、M比例尺分母。

例一在1:

10000的地形图上,量得某条路的长度是3.24CM,试求其实际水平距离是多少M?

解L=l×M=3.24×10000=32400CM=324M

例二实地某线段的水平距离是180M,试求其在1:

800的图上的长度是多少CM?

解l=L/M=180/800=0.225M=22.5CM

直线比例尺:

P6(绘图讲)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直线比例尺的使用:

先用分规在图上量取线段长度,再将分规的右针尖对准0右边一整分划线上,并使左针尖处于0左边mm分划中,取右针尖和左针尖读数之和现地距离。

比例尺精度:

地形图上0.1mm长度所表示的实际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其计算公式ε=0.1×Mmm

1.25000的比例尺精度ε=0.1×Mmm=0.1×25000/1000=2.5M

结论:

比例尺愈大比例尺精度愈高,图上表示的内容月详细。

讨论交流:

比例尺大小与比例尺分母的关系。

课堂练习:

在岔路坝地形图上求出州党校到职教园区、职教园区到东山、职教园区到城中心的实际距离?

了解地形图比例尺、比例尺精度含义。

能进行图上距离与现地距离之间的换算。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为下一步绘图打基础。

 

[小结]结合资料讲授,效果较好。

[作业]完成课本6页第3题。

学科主任签字:

2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测量》教案

1.2.1距离丈量的一般方法

上课班级:

.园林1151班

上课时间:

2014年3月12日(星期三)5-6节

授课章节

1.2.1距离丈量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的

掌握平坦地及倾斜地面量距的方法

教学重点

平坦地及倾斜地面量距的方法

教学难点

量距的误差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及黑板教学。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1.2.1距离丈量的一般方法

水平距离是指地面上两点垂直投影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直线距离。

距离测量的方法:

钢尺(或皮尺)量距、光电测距仪测、视距测量。

1.2.1.1地面点的标志:

木桩、水泥桩、水泥地上刻“+”标志。

1.2.1.2钢尺(或皮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一、量距的工具

1.钢尺

根据尺的零点位置不同,有端点尺和刻线尺之分。

(注意零点位置)

2.测杆3.测钎.锤球、弹簧秤和温度计

△平坦地面量距:

目估定线方法:

三点一线。

钢尺量距时,一般还应由A点量至B点进行返测,返测时应重新进行定线,取往、返测距离的平均值作为直线AB最终的水平距离。

式中n—整尺段数;l—钢尺长度(m);q—不足一整尺的余长(m)。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式中Dav——往、返测距离的平均值(m);

Df——往测的距离(m);

Db——返测的距离(m)。

量距精度通常用相对误差K来衡量,相对误差K应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

 

相对误差分母愈大,则K值愈小,精度愈高;反之,精度愈低。

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一般方法的相对误差一般不应大于1/3000;在量距较困难的地区,其相对误差也不应大于1/1000。

课堂练习:

用30m长的钢尺往返丈量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丈量结果分别为:

往测4个整尺段,余长为9.98m;返测4个整尺段,余长为10.02m。

计算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AB及其相对误差K。

△倾斜地面上的量距方法

(1)平量法

掌握钢尺平坦地、倾斜的量距方法及激光测距仪量距离、面积、体积的方法。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为下一步导线测量测距打基础。

 

[小结]

[作业]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2)斜量法

激光测距:

用仪器直接讲授及使用。

 

 

[小结]结合仪器讲授,效果较好。

[作业]完成课本15页第1题。

学科主任签字:

3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测量》教案

1.2.2直线定向

上课班级:

.园林1151班

上课时间:

2014年3月19日(星期三)5-6节

授课章节

1.2.2直线定向

教学目的

了解直线定向的概念,掌握定向的方法。

教学重点

直线定向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采用黑板现绘图教学。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1.2.2直线定向

1.2.2.1基本方向的种类

在测量工作中,基本方向有:

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线方向。

真子午线方向:

P11,(画图讲授)

磁子午线方向:

P11(画图讲授)

磁偏角:

坐标纵轴线方向:

P11(画图讲授)

1.2.2.2直线方向的表示方法

△方位角:

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到某直线的夹角。

取值范围0-360º之间。

(画图讲授)

由于选的标准方向不同,方位角分为以下几种:

●以真子午线方向作为标准方向时,称为真方位角,用A表示。

●以磁子午线方向作为标准方向时,称为磁方位角,用M表示。

●以真子午线方向作为标准方向时,称为真方位角,用a表示。

正、反方位角的关系:

相差180º.(绘图讲授)

aBA=aAB±108º

△象限角:

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起,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到某直线的锐角。

用R表示,角值在0-90º,同时标注象限方性,如NE23º.

●方位角与象限角的关系:

第一象限:

R=a

第一象限:

:

R=180º-a

第一象限:

R=a-180。

第一象限:

R=360。

-a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课堂练习:

1.老师在黑板上画北向及不同方向的4条直线,然后由学生用箭头标注方位角。

2.以平行与纸张左边为北向,分别画方位角是37º、163º、254º、341º的直线。

学会绘不同方位角值的直线。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为罗盘仪测量绘图打基础。

 

[小结]边讲授边练习,效果较好。

[作业]无

学科主任签字:

4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测量》教案

1.2.3罗盘仪测磁方位角

上课班级:

.园林1151班

上课时间:

2014年3月24日(星期一)5-6节

授课章节

1.2.3罗盘仪测磁方位角

教学目的

掌握利用罗盘仪测磁方位角的方法。

教学重点

罗盘仪测磁方位角。

教学难点

罗盘仪导线测量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对实物进行讲授)

教学手段

采用黑板现绘图教学。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1.2.3罗盘仪测磁方位角

1.2.3.1罗盘仪的构造

罗盘仪是测定直线磁方位角的仪器。

其由以下三部组成:

磁针:

支撑在度盘中心的顶针尖端上,可自由转动,南端绕有铜丝,北端无。

不用是用顶针顶稳。

刻度盘:

反时针标注,每小格1º。

盘边装有水准器,供整平用。

瞄准设备:

采用望远镜作瞄准设备。

望远镜由物镜、目镜、准星、调焦螺旋构成。

1.2.3.2罗盘仪测方位角

其操作步骤如下:

对中移动三脚架,将其安置在欲测直线的一个端点上,使罗盘仪中心在改点的铅垂线上。

整平松开球臼螺旋,用手前后左右转动刻度盘,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然后拧紧球臼螺旋。

瞄准与读数松开制动螺旋→准星粗瞄→调节十字丝→对光→竖丝对准花杆→磁针自由静止读数(北端)。

为防止错误和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还要测反方位角,正、反方位角理论相差

180º,其误差容许值±1º.可按下式取其中值为最后结果:

a=(a正+(a反±180º))/2

罗盘仪测量时应注意的事项:

凡能吸引磁针的铁质物体,不要贴近罗盘仪,同时避免在高压线及钢铁建筑物附近观测,以防止磁针发生移位。

测量完毕,应将罗盘仪举针螺旋拧紧,以免顶针磨损。

****罗盘仪导线测量(选修内容)

罗盘仪定线测量常用测定园林区划线、园路和小区平面图。

其主要内容有:

选点在预测线路选择导线点钉桩、编号。

选点要注意的问题:

P14

学会用罗盘仪测方位角.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用罗盘仪测量测绘图。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测距用钢尺往返测,相对误差不超1/200.

测角测各边的正反方位角,误差不超1º.

绘图按纸张的大小选比例尺然后绘图。

闭合差不超1/100.

课堂作业:

绘以下测量结果的平面图:

罗盘仪导线测量记录表:

测边

m正

m反

M平均

D往

D返

D平均

AB

121º

300º

55.10

54.98

BC

206º

26º30′

52.50

52.43

CD

278º

98º

61.35

61.44

DA

22º

202º30′

73.10

73.00

[小结]结合仪器讲授,学生易于掌握。

[作业]完成课本15页第4题。

学科主任签字:

5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测量》教案

1.3水准测量

(一)

上课班级:

.园林1151班

上课时间:

2014年4月21日(星期一)5-6节

授课章节

1.3水准测量

教学目的

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及水准仪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

水准仪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水准测量的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对实物进行讲授)

教学手段

采用黑板现绘图教学。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1.3水准测量

1.3.1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A、B两点间高差hAB为:

hAB=a-b

A点为后视点,A点尺上的读数a称为后视读数;B点为前视点,B点尺上的读数b称为前视读数。

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B点的高程为:

HB=HA-hAB=HA+(a-b)

1.3.2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工具有水准尺和尺垫。

国产水准仪按其精度分,有DS05,DS1,DS3及DS10等几种型号。

05、1、3和10表示水准仪精度等级。

学会使用水准仪.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用水准仪测两点的高差高程。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一、DSZ3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

(一)DSZ33自动安平水准仪主要由带光学自动补偿器的望远镜、圆准器、基座及脚架三部分组成。

(各构造、功能对照仪器实物现讲、现操作、现练习)。

二、水准尺和尺垫

(一)水准尺

1.塔尺:

是一种逐节缩小的组合尺,其长度为2m~5m,有两节或三节连接在一起,尺的底部为零点,尺面上黑白格相间,每格宽度为1cm,有的为0.5cm,在米和分米处有数字注记。

2.双面水准尺

尺长为3m,两根尺为一对。

尺的双面均有刻划,一面为黑白相间,称为黑面尺(也称主尺);另一面为红白相间,称为红面尺(也称辅尺)。

两面的刻划均为1cm,在分米处注有数字。

两根尺的黑面尺尺底均从零开始,而红面尺尺底,一根从4.687m开始,另一根从4.787m开始。

在视线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同一根水准尺的红面和黑面读数之差应等于常数4.687m或4.787m,这个常数称为尺常数,用K来表示。

(二)尺垫

尺垫是由生铁铸成。

一般为三角形板座,其下方有三个脚,可以踏入土中。

尺垫上方有一突起的半球体,水准尺立于半球顶面。

尺垫用于转点处。

 

[小结]结合仪器讲授,学生易于掌握。

[作业]完成课本28页第1题。

学科主任签字:

6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测量》教案

1.3水准测量

(二)

上课班级:

.园林1151班

上课时间:

2014年4月22日(星期二)1-2节

授课章节

1.3水准测量

教学目的

掌握水准测量的方法及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教学重点

水准测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对实物进行讲授)

教学手段

采用黑板现绘图教学。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1.3.3水准测量方法

1.3.3.1.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基本操作

1.安置仪器2..整平3.瞄准水准尺4.读数

1.3..3.2一个测站的水准测量工作

hAB=a-b

HB=HA+hAB=HA+(a-b)

学会水准测量的方法.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用水准仪测量计算两点的高差高程。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1.3.3.3连续水准测量

提出问题

当已知高程的水准点距欲测定高程点较远或高差较大时,不能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得两点间的高差。

解决方法:

这时需要在两点间加设若干个立尺点,分段设站,连续进行

加设的这些立尺点并不需要测定其高程,它们只起传递高程的作用,故称之为转点,用TP表示。

讲图1.3-8(P21):

hAB=Σh=Σa-ΣbHB=HA+hAB

水准测量手簿

仪器天气观测者记录者日期

测站

点号

水准尺读数

距离

高程

后视

前视

 

[小结]结合仪器讲授,学生易于掌握。

[作业]完成课本28页第3题。

学科主任签字:

7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测量》教案

1.3水准测量(三)

上课班级:

.园林1151班

上课时间:

2014年4月23日(星期三)5-6节

授课章节

1.3水准测量

教学目的

掌握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教学重点

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及高程的计算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采用黑板现绘图教学。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1.3.4.水准测量的校核方法和闭合差的调整

1.3.4.1水准测量的等级与水准点

水准测量的等级:

分一、二、三、四和等外级。

用“BM”表示。

水准点:

P23图1.3-9

1.3.4.2.水准测量的校核方法

△测站校核:

有变动仪高法及双面尺法,其误差限是6mm。

△水准路线校核

●附合水准路线及其校核

fh=Σh测-Σh理=Σh测-(H终-H始)

●闭合水准路线及其校核

fh=Σh测-Σh理=Σh测

●水准路线及其校核

fh=〡Σh往〡-〡Σh返〡

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一般规定为:

fh容40

(或12

)mm

学会水准测量的方法.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用水准仪测量计算两点的高差高程。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1.3.4.3高差闭合差的和高程计算

水准测量高程误差配赋表

点号

距离

km

高差

高程

m

备注

观测值

m

改正数

m

改正后高差m

BM1

1286.000

已知高程

1

2

3

BM1

辅助

计算

高差闭合差fh=

fh容40

=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可以进行调整。

高差改正数

改正后高差

高程计算

[小结]边讲授边练习,学生易于掌握。

[作业]完成课本28页第5、6题。

学科主任签字:

8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测量》教案

1.4.1经纬仪的构造及使用

(一)

上课班级:

.园林1151班

上课时间:

2014年5月5日(星期一)5-6节

授课章节

1.4.1经纬仪的构造及使用

教学目的

了解经纬仪的构造,掌握经纬仪的操作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经纬仪的使用

教学难点

光学经纬仪的读数。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采用实物现场教学。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1.4.1经纬仪的构造及使用

经纬仪:

P32经纬仪测量的项目:

直接测水平角、竖直角,间接测量水平距和高差。

1.4.1.1DJ6型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DJ6型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组成,如图所示:

学会经纬仪使用.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用经纬仪测角度。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

能力培养

综合目标

1-望远镜物镜;2-竖直制动扳手;3-竖直微动螺旋;4-水平微动螺旋;5-轴座连接螺旋;6-脚螺旋;7-复测器扳手;8-管水准器;9-读数显微镜;10-望远镜目镜;11-物镜对光螺旋;12-竖盘指标水准管;13-反光镜;14-测微轮;15-水平制动扳手;16-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17-竖盘外壳。

1.4.1.2DJ6型光学经纬仪的读数

测微装置与使用:

度、分-直接读出,秒值-估读。

例:

水平角读数213°01′24″,

垂直角读数95°55′30″。

1.4.1.3经纬仪的使用

1.经纬仪的安置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应先将经纬仪安置在角的顶点上,安置仪器包括对中和整平两项内容,现分述如下。

(1)对中:

使水平度盘中心与地面点标志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

(2)整平11:

使经纬仪竖轴处于铅垂线方向。

整平与对中这两步工作需反复交替进行,才能满足安置仪器的精度要求。

(3)瞄准与读数

目镜调焦:

使目标影像连同十字丝分划所成虚像一起成像于人眼明视距离处。

物镜调焦:

使目标成像于十字丝分划板上。

调焦方法:

望远镜对向背景明亮处,旋转目镜调焦螺丝,使十字丝最黑;照准目标后,旋转物镜调焦螺丝,使目标影像最为清晰。

调焦的检验:

眼睛在目镜处微微晃动,若十字丝与目标相对移动,则调焦不正确,此现象称为十字丝视差。

若存在十字丝视差,将对角度测量产生影响,应重新调焦。

读数方法按前述进行。

1.4.1.2电子经纬仪:

与光学经纬仪的差异是精平是自动的,读数是液晶显示(对实物现讲。

[小结]边讲授边练习,学生易于掌握。

[作业]无

学科主任签字:

9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测量》教案

1.4.1经纬仪的构造及使用

(二)

上课班级:

.园林1151班

上课时间:

2014年5月7日(星期三)5-6节

授课章节

1.4.2角度测量

教学目的

了解角度测的原理,掌握用经纬仪的测水平角的方法

教学重点

水平角测量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