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6969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3.docx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3.docx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3

2013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3)

-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

A.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B.敏感性、变通性、独创性

C.流畅性、洞察性、独创性

D.敏感性、变通性、洞察性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第2题去动物园看过几次大象,就能画出大象的样子。

认知发展到(  )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能运用语言或其他符号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

儿童画出见过几次的大象,说明他们能用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具体的事物。

第3题将那些不被社会和自己所接纳的欲望和冲动,采取一种被社会所赞许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心理防卫机制是(  )。

A.转移

B.补偿

C.升华

D.合理化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升华是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

第4题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第5题德育的核心或基础是(  )。

A.思想政治教育

B.法律教育

C.性教育

D.道德教育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事实上,道德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教育的基础。

第6题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是,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就通过感官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阈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地位。

赫尔巴特指出:

“统觉,或内在的感觉,只有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才会发生。

”所谓统觉的条件,主要是指兴趣。

根据赫尔巴特的观点,兴趣是指观念的积极活动状态,是一种好奇心和智力活动的警觉状态,正因如此,兴趣赋予统觉活动以主动性。

第7题下列属于匮乏性需要的是(  )。

A.道德的需求

B.创造力的需求

C.食物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匮乏性需要即低级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为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

第8题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9题(  )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D.实践过程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其中,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第10题列提纲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监控策略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常用的组织策略有:

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概括和归纳。

第11题《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

根据《教育法》的规定,犯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2题下列(  )不是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的状况

C.学生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D.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不是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

第13题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水平。

A.超常

B.较高

C.普通

D.弱智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智商的计算公式是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其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相当,则其智力处于普通水平。

第14题测验的(  )代表了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评估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信度代表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效度代表了测验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第15题其教学法被称做“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苏格拉底曾说,他自己虽然无知,但却能用辩论的方法帮助别人获得知识,正如他的母亲是助产士,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帮助别人生产一样。

由于这个原因,“苏格拉底教学法”又被称做“产婆术”(或“助产术”)。

第16题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且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二、填空题(每空1分。

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第17题从记忆的目的来说,记忆可以分为__________;从记忆的方法来说,记忆可以分为__________;从记忆的内容来说,记忆可以分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机械识记和理解识记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

第18题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

_________和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跨时间的持续性跨情境的一致性

第19题一般来说,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________和_________四个部分。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教材教学手段

第20题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___________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

第21题根据来源和形成的过程,巴甫洛夫把反射分为两种,即_______和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第22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___________的权利。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

第23题新课程改革是指我国从__________年正式启动的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99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24题某学生利用等车的时间背单词,这属于学习策略中的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资源管理策略

第25题___________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第26题客体内容丰富、新颖又富于变化有助于注意的稳定。

(  )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略。

第27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分心”,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但不可忽高忽低,也不要配以夸张的身体动作。

(  )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略。

第28题教师取消全程监控的方式以后,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保持,这是一种正强化。

(  )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负强化是指教师对学习者消除某种讨厌刺激以后,学习者的某种正确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

题干说的是一种负强化。

第29题画线帮助记忆是复述策略的一种。

(  )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略。

第30题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  )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学习是因经验引起的,而不是因成熟、痰病或药物引起的,并且是比较持久的变化,但不一定表现出外显行为。

第31题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教育者要因材施教。

(  )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个体发展具有差异性,所以教育者要因材施教。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第32题效度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欲测量某种心理特征的准确程度,即测验的有效性。

第33题教师职业良心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教师职业良心指的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道德义务的高度自觉意识和情感体认,自觉履行各种教育职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调控和评价的能力等。

第34题人格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第35题终身教育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终身教育是指包括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从一个人出生的瞬间一直到生命终结的整个过程的不间断的发展;也包括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紧密而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

第36题学习准备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

第37题简述中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表现。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对中学生来说,思维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

  

(2)辨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

  (3)对问题情境思维的质的飞跃。

  (4)想象力迅速发展。

  (5)思维品质矛盾交错地发展。

第38题上好一节课应围绕哪些标准来进行?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一节好课的标准:

  

(1)教师拟定的教学目的合适、明确、具体。

  

(2)教学效果好,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

  (3)教师对教材的讲解正确,没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的错误。

  (4)教学方法好,时间安排恰当。

  (5)教学过程组织有条有理,课堂气氛融洽,有纪律。

第39题简述教师的社会地位及作用。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第一,教师是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教师的劳动对于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间接或直接的创造者。

教师通过向个体传授一定的生产知识和科学知识,使个体进入社会生产领域,成为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物质财富的间接创造者。

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教育知识、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创新,是教师创造精神财富的表现。

  第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全面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六、论述题第40题怎样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

【参考答案】

本题分数12,您的得分

试题解析:

(1)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

指在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地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正确运用直观教具。

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难。

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或想象,也可起直观的作用。

第41题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做好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工作,必须有意识地改变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

论述在沟通方式上教师应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本题分数12,您的得分

试题解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

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才能和谐融洽,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沟通方式上,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学会了解。

了解学生是师生沟通的首要条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

(2)面对现实。

要接受学生进入青春期的现实。

青春期是一个风暴期,某些过激行为是正常的表现。

作为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

(3)爱心感化。

与学生沟通的内容方面,爱心比讲道理更为重要。

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以自觉地、主动地沿着教师指导的方向迈进。

(4)平等对待。

教师应热爱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好坏、行为端正与否而区别对待,而是应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5)倾听。

倾听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在倾诉后也可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教师的重视和理解,精神上就会得到支持和鼓励。

(6)态度和蔼。

教师的态度投射在学生心灵上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善的态度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更加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

七、阅读资料,回答问题(每题11分)

第42题  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兴致勃勃、七嘴八舌、踊跃发言,叙述了许多被列入中外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提出了有关聚落的种种疑问。

师生互动、共同解决学生的质疑。

最后,谢老师展示辩论赛题:

正方——聚落应该发展;反方——聚落应该保护。

要求学生自行组成两组进行辩论。

在这一过程中,正反方唇枪舌剑展开辩论,谢老师担任主持并适时进行点评和表扬。

课问题:

请你阐述该案例中所体现的新课程思想?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怎样实施这一课程理念的?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该案例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设计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基本教学理念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谢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合作、交流、辩论,最终形成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所有的情境设计,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和“主体性学习”的理念,体现了新课程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