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政府转型期的乡镇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6635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做好政府转型期的乡镇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谈如何做好政府转型期的乡镇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谈如何做好政府转型期的乡镇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谈如何做好政府转型期的乡镇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谈如何做好政府转型期的乡镇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做好政府转型期的乡镇长.docx

《浅谈如何做好政府转型期的乡镇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做好政府转型期的乡镇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如何做好政府转型期的乡镇长.docx

浅谈如何做好政府转型期的乡镇长

一、充分认识政府转型期乡镇政权的地位、作用、职能、特点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地位和作用

  乡镇政权是我国政权序列中的最基础部分,上联国家下联乡村社会,直面广大群众,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几乎全部是通过乡镇这一级贯彻落实下去的,它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乡镇政权组织的行为很大程度上直接关乎国家的权威,乡镇政权的形象直接关乎党的形象,乡镇政权的工作效果直接体现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能力。

  

(二)主要职能

  目前,乡镇政府普遍履行的职能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引导和服务发展农村牧区经济职能。

“引导”不是“主导”,发展的主体是农牧民群众。

“服务”就是优化环境,努力为发展提供方便。

引导和服务的主要措施是:

①结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思路;②转变干部群众固有的思想观念,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③帮助出点子、找路子、想法子;④扶持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示范基地、中介组织、经纪人队伍;⑤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在技术、品种、农资、设备、生产条件、信息、市场等方面搞好协调服务。

 

  2、市场培育职能。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为农牧民致富增收架设“金桥”。

①完善市场功能,广辟流通渠道,想方设法将农牧民的“物”变为“钱”;②培育中介组织,积极引导农牧民进入市场;③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

 

  3、基础设施建设职能。

取消税费后,国家加大了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农牧业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以及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等方面投放了许多项目和资金,组织实施好(包括协助职能部门实施)这些项目,已成为乡镇工作的重要职能。

      4、科技服务职能。

当前制约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科技问题。

乡镇政府必须在科技推广的方式、方法,科技服务的手段、内容,科技服务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以及科技服务的本领和能力等方面狠下功夫,让农牧业科技真正成为农牧民致富增收的“灵丹妙药”和“金钥匙”。

      5、公共事务管理职能。

对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努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农村牧区综合改革以来,进行了乡镇机构改革和税费改革,普遍实行了“乡财县管乡用”。

关于改革后乡镇职能定位,中编办概括为四个方面:

①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②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③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④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

”这说明乡镇政府职能还需要进一步转变。

  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并不是否定乡镇政府经济的责任,更不是否定乡镇政府在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而是要求乡镇政府转变发展经济的思路,改革经济管理的方式,划清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边界,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要求乡镇政府从直接抓生产经营、催种催收,转到落实政策、行政执法、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从目前来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服务是硬要求。

在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创造环境的同时,乡镇政府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上,一方面大力加强农村牧区公共管理,化解农村牧区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牧区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快农村牧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实行权力下放、资金下沉、服务下移,将公共服务送到农村牧区社区及农牧民之中,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三)主要特点

  1、执行性。

乡镇政府既是我国基层政权机关——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又是我国行政体制最基层的行政机关。

乡镇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乡镇党委的领导下,在乡镇人大的监督下,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并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到群众之中。

 

    2、综合性。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本的独立行政单元,“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乡镇政府根据乡镇人大通过的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一系列行政工作,而从行政体制上又没有过细的机构和过多的人员,因此乡镇政府在行使职能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3、直接性。

乡镇政府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具有明显的直接性,其言行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形象、声誉和威信,其工作效果直接体现到党的执政能力,与群众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党群关系。

 

  4、不完整性。

①乡镇行政体制不象旗县以上那样机构齐全、功能完备、分工明确,一机构多功能、一干部多职务等现象比较普遍;②工作交叉,党政、政事难分;③乡镇管理与服务的管理和服务者不一定完全是乡镇政府,如基层群众组织、农牧民合作组织、协会等都是政府的左右手,分别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5、无助性。

由于转型期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各级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乡镇政府事事都要做,事事无抓手,工作任务重,人员待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可用四句话概括:

工作任务我为最,一票否决令人畏,角色难当真无奈,瞻前顾后心很累。

  (四)困难和问题

  1、地位低下,角色难当。

①在乡镇事务管理等方面无决策权;②上级各部门的决定命令都要认真执行,特别是遇有上级部门出台的一些政策相互矛盾时,不落实不允许,落实又很难,谁也“得罪不起”;③随着法治和民主进程的不断深化,一方面干部的角色转换和方法转变没有及时跟上,另一方面群众只要权利,不讲义务,对民主的理解存在片面。

面对群众愚又愚不得,欺又欺不得,吓又吓不得,管又管不了,不讲民主不行,讲民主又无法规范,结果是老法不好使,新法不管用。

  

       2、条块分割,权限不清(这是个老问题)。

一些站所职能上划,旗县在乡镇的派出机构增多,而这种条化管理往往是人、财、物、权上划,事权和责任分工仍按惯性方式执行。

结果:

①乡镇责大权小;②权责不清,容易扯皮;③政出多门,不便于统一协调管理;④待遇失衡互相攀比,影响工作积极性。

 

   3、财力紧张,力不从心。

税费改革后,中央加大了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但乡镇财力依然紧张。

①大多数乡镇工业基础薄弱、财源不足,有的乡镇由于历史原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负债现象(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发展后劲不足;②收支矛盾突出。

用于维持运转和各种规定的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入却很迟缓;③吃饭与发展的矛盾突出。

一则群众渴望得到乡镇更多的支持和扶持,二则乡镇在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也想多为群众办点好事、实事,但目前很多乡镇的财政是吃饭财政,有心办事,无米下锅。

  4、责大权小,缺乏手段。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穿也穿不过,理也理不清”,新形势下乡镇政府对区域内的各类民间组织、法人和社会自然人,在经济上没有制约手段,工作上又不能强迫命令,只能以协商、发动、示范、服务等方式开展工作。

对乡镇内社会事务,不管意味着不作为,管又没有强制措施,管理不当就涉嫌越位。

在机制不完善、中介组织不规范、农牧民自我服务能力还很弱的情况下,不知道该对谁简政放权,处境尴尬。

  

       5、人才匮乏、队伍不强。

①部分乡镇干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需要;②乡镇干部的知识、层次结构还不尽合理。

农牧业型干部多,经济型干部少;行政管理型干部多,技术服务型干部少;低学历的多,高学历的少;年龄大的多,年龄小的少。

③思想僵化,方法简单,很多乡镇干部固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套路,加之外出学习的机会少,思想僵化了,知识退化了,能力弱化了,除了当干部,什么也不会了。

  

      6、“ 越位、缺位 ”, “失信、伤民”。

①“越位”。

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情。

有的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政企不分;有的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手段,干涉企业和群众的自主经营权;有的搞形象工程劳民伤财;有的越位或违法执法。

②“缺位”。

该管的没有管好,该做的没有做好。

撤乡并镇以后,乡镇的服务半径增大了,由于交通工具和经费等原因,原设计的“上门服务”、“流动服务”没有实现,乡镇反倒机关化了,群众意见很大。

很多乡镇虽推行了包村制,但许多干部没有沉下身子,周一报到,周五汇报,没事下乡,下乡没事,名为包村,实不到村,包村形式化。

强调服务“三农”“三牧”,但一些技术人员热衷于傍大户,抓村组干部,对真正需要服务的普通群众关心帮助不够,有的甚至假技术服务推销农资,服务趋利化。

  二、摆正位置,革新思维,问政于民,转变职能,改进方法,当好乡镇长

  

(一)摆正位置,协调处理好五种关系

  1、决策上当好配角,执行上当好主角,妥善处理好与党委书记的关系。

从党政分设的角度来看乡镇有两个一把手,我们习惯上称党政一把手。

但从我国体制和乡镇的实际工作中来看,乡镇只有一个一把手,那就是党委书记,乡镇长是副职,是书记的助手。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具备做好乡镇长的基本条件。

换言之,认识到了这一点,乡镇长就成功了一半。

同时,乡镇长还必须注意角色的转换,在决策上切忌喧宾夺主,要当好配角;在落实党委决策和具体执行过程中要不折不扣当好主角。

在具体的工作中,处理与党委书记的关系应该注意:

①善于站在书记的高度和角度思考问题,为书记当好参谋;②主动与书记搞好沟通,做到及时汇报,知无不言,亮明观点,求同存异;③切实维护书记的权威,切忌在任何场合对书记说长道短,除原则问题外,轻易不要和书记撕破脸皮;④尽职尽责抓好落实,遇事不推诿,矛盾不上交;⑤同情况特殊的党委书记相处要相信组织,多看对方长处,更加讲求政治。

如:

非常年轻且又无任何基层经历的;年长且基层工作多年等待位置的;胆小软弱的;揽权特别是揽财权的。

  

       2、借助人民代表的力量推动工作,妥善处理好与人大的关系。

乡镇政府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必须主动向人大汇报、通报工作,主动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依法监督。

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遇到一些因受人力物力财力或政策、环境限制,甚至外界干扰而难以解决,而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又十分重要的问题,为取得更加广泛的支持,要注意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批评意见,驻地各级人民代表视察等途经,借力打力、借势造势为解决问题寻找法定依据,进而推动工作。

 

   3、即要自己干事,又要推动别人干事,妥善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

乡镇长在落实工作中起着牵头抓总的作用,因此,要善于“跳集体舞”、不能唱“独角戏”,要努力通过建树团队精神解决“正职忙坏、副职闲着、一般干部看热闹”的问题。

①合理分工,做到责、权、利对等,为班子成员留足说话创新的空间;②积极帮助干部们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干部取得成功;③深入一线常调查、常督促、常监管,促使各项工作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④奖罚分明。

  

     4、协调上级部门的权力为我所用,妥善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

乡镇与旗县区各部门都是平级,但在权力上却是不对等的,旗县各部门不同程度地掌握着项目、资金和实物。

聪明的乡镇长要善于做好与这些部门的沟通协调。

①以诚赢人,树立支持部门就是支持政府支持自己的理念,真心实意地支持部门以及这些部门设在辖区内机构的工作;②以情感人,“交往也是生产力”,要平等对待各个部门,平等地对待部门内部不同层次的人员,不仅要热情地接待下乡来的,而且还要认真主动地到部门沟通汇报,让部门了解你、想着你,为部门支持你找出充足的理由;③以效取信,要把从上边争取来的每个项目落实好,每一分钱花好,使之乐于帮你争取更大的项目、更多的资金。

 

   5、支持与规范并重,激励与约束并重,妥善处理好与各嘎查村的关系。

乡镇政府与嘎查村委会的关系已由领导与被领导变为指导与协调关系,嘎查村委会是海选出来的(将来乡镇长是否海选,未得而知)。

离开各嘎查村的支持与配合,发展与稳定就无从谈起。

因此,必须处理好与各嘎查村的关系。

①真心实意地帮助嘎查村干部排忧解难;②千方百计地支持嘎查村干部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③有的放矢地指导嘎查村的工作,用制度、法律规范和约束嘎查村干部的行为;④主动同嘎查村干部交朋友;⑤善于挑斗各嘎查村在工作上展开竞争,(发现成绩及时表扬,有度地在甲面前夸赞乙)。

  

(二)革新思维,下功夫提升六种能力

  1、“听话”的能力。

“听话”是一种能力。

要努力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听话”能力。

①善于听话。

一是应善于听党的话(包括中央、上级、乡镇党委的话)这是一种理解、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二是应善于听群众的话,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这是一种走群众路线的能力;三是应善于听正直朋友和同事的话,这是一种调查研究的能力;四是应善于听反对你的话,这是一种完善自我、警示自我的能力。

②讲究听话的方式。

《六韬》中有这样一段话:

“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一是学会耳听。

就是理智地听好话,虚心地听建议,大度地听坏话,把提建议说坏话的当成良师诤友,才能把坏事变成好事;二是学会用眼听。

就是用眼晴来验正耳听,保证听话的准确度,用视觉来弥补听觉,只有多查多看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发现实干者,才能知人善任;三是学会用心听。

就是耐心、诚心、细心听。

③在“听话”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提高了“听话”能力就很可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创新的能力。

  

      2、团结共事的能力。

团结共事是一种境界,它需要有一种事业至上的责任感。

①培养宽广的胸怀,学会宽容。

不要嫉贤妒能,不要“秋后算帐”,不要小肚鸡肠,要让大家与你共事有一种安全感;②锻造厚道的品质,学会权衡得失,敢于吃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纵然你有天大的本事,同事对你无好感,他也不愿与你共事,人们宁愿与一个讨人喜欢的笨蛋共事,也不愿与一个让人讨厌的精明人为伍;③坚持补台不拆台;④不要举目无才,要善于发现和发挥别人的长处。

只有周围有一些某些方面比你强的人,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减少自己的失误。

  3、沟通协调的能力。

沟通协调是一种昂扬向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这方面要努力做到:

①热情主动不懒惰。

遇到需要沟通协调的事不推不脱,不等不靠,积极主动,马上行动;②相互理解能换位。

要善于换位思考、多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理解对方,同时让对方感到你通情达理;③妥协让步有底线。

要学会妥协,学会让步,以退为进把握主动,但不能丧失原则性;④变通执行有招数;⑤迂回挺进要结果。

       4、解放思想的能力。

解放思想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更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

我们始终强调解放思想,那么解放思想到底要解放什么?

怎样解放?

其实解放思想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认识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能力。

它并不神秘也不可怕。

简单地说,把事情看透了、想开了,思想就解放了。

①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要认真研究党和国家的政策和规定,虚心倾听群众的所盼所需,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政策和所需一对接,思路和方法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对于具备条件的思路和方法,只要是为了科学发展,符合群众利益,只要上边没说“不”字,就可以试,“法无禁止皆可为”;②解放思想不仅仅是胆大敢闯敢冒敢试,更主要的是创新智慧。

要通过开阔视野,借鉴经验,开动脑筋,适应变化的形势,把自己从当地传统的发展观念和套路中突破出来,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创新智慧求变求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解放思想的过程,用“心”才会创“新”;③要敢于否定自己。

“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解放思想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的面子。

因此,要放下架子、抛掉面子、俯下身子,多听听群众的意见,这样路子就自然而然地宽了;④算好利益帐不要与群众争利,办法自然就有了。

  

      5、运用法治的能力。

综合考虑,乡镇管理不外乎法治与人治。

法治是以条框为主,用规矩约束人和事;人治是以个人主观意图为主,用情感和韬略来驾驭人和事。

现在强调依法治乡治镇,但就目前农村牧区的现实而言,我们需要崇尚法治,恰当人治,法治和人治相辅相成,需要乡镇长真正提高运用法治的能力。

①主观上必须从单纯的行政命令的旧习惯、老套路中解放出来,树立依法执政的理念;②客观上要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依法办事。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依据、有出处,有“理”才会有“力”。

③应对棘手问题思路上要合法合规,策略上要往法治上迂回,方法上要法治和人治并用。

 

    6、处置和防范应急事件的能力。

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盘根错节,互相交织,各类应急事件时有发生,做好一镇之长必须提高处置和防范应急事件的能力。

①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政治分辨力。

一是要善于捕捉那些初露端倪的表象;二是要善于拓宽信息渠道,及时掌握各类信息(获取信息上既要依靠嘎查村组干部,但又不能完全依赖,要有自己的渠道和眼线,要依靠和相信广大群众);三是要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尽可能将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和始发状态。

②要沉着镇定,快速反应,理性研判,善于挖掘根源,预测走向,拿出措施。

③要夯实基础,通过平时的努力抓好队伍,真正使这支队伍在遇事时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④要直面矛盾妥善处置。

一是先做好在当地有影响力人员的工作;二是政策要及时跟上,让群众看到预期,解除顾虑。

三是逐门逐户走访,讲清政策道理和法律规定;四是对蓄意挑动事非的不法之人依法处置。

⑤公开透明,学会与媒体打交道。

事情一旦发生,不要藏着、掖着、捂着、盖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越来越大,要重视媒体的作用,运用好媒体的力量,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正面引导社会关注,消除不必要的猜测和传闻。

一要做到“愿说、敢说、会说”,与其被动说,不如主动说,与其晚说不如早说,与其别人说不如自己说;二要认真地对待记者,与媒体打交道实际上就是与记者打交道,记者既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你的敌人,既不是你的上级也不是你的下级,要真诚平等地对待他(她)们,使之客观公正地加以报道宣传;三要充分发挥好媒体的作用,宣传真相、宣传政策、宣传工作过程和措施,赢得人心,消除阻力。

  (三)问政于民,求真务实谋发展

  1、科学理解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硬道理。

大发展大困难,小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如何理解发展的含义?

中央早就强调: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来共享”,“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这就明确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当然核心是以人为本。

因此,作为乡镇,在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土地做为农村牧区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分给了农牧民,经营体制已民营化),要问政于民谋发展。

①必须吃透上情,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上级的决策部署;②关键是要摸清本地实情,掌握老百姓的所愿所盼,把谋发展当做“拣柴禾”的过程;③科学全面地理解发展的内涵。

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都是发展。

办工业项目是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发展;搞生态建设是发展,办文化教育事业也是发展;科技推广是发展,加强民主法治也是发展。

凡是能增加群众的收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工作都是发展;④在发展方式上我们赞成招商引资,壮大工业,调整产业结构,但关键要看是否可持续发展(有后劲)。

  

      2、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

作为一镇之长,必须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倾听之本。

中国的老百姓纯朴、善良、宽容、老实,生产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只要自己能够克服的就不愿“麻烦”干部,一旦他们出现了不满,找到了干部,就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而这些问题往往都是社会生活中的难点和实际工作中的薄弱点,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但越是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越能锻炼和体现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不仅会赢得群众的爱戴,锻炼了干部,同时事业也得到了发展。

 

  3、做群众最想最盼的事。

过去讲“君忧臣辱,君辱臣死”,做为一镇之长,必须有一种“民贫我愧,民苦我辱”的情怀。

群众是发展的主体,他们比任何人都想发展、盼发展。

群众最不满意的事那是“底线”,群众最想最盼的事那是发展的大事,组织群众做他们最想最盼的事,就是依靠群众发展。

做好了,不仅达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而且还推动了发展。

 

   4、千方百计地使乡镇、嘎查村把日子过起来。

让群众富起来,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是基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目前,乡镇嘎查村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花钱,在原有债务包袱的基础上,支出有增无减,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把乡镇嘎查村的日子过起来也是乡镇长的责任,围绕这一课题做好工作也是发展。

①培植财源强内力。

不仅要在做大优势产业的过程中培植税源,还要在挖掘资源优势中寻找财源;②争取资金项目借外力。

加大争、跑、要力度,尽最大可能去争取上级的投入和扶持;③强化管理重节俭。

开源节流,把有限的资金用好,保证乡镇嘎查村正常运转。

  (四)转变职能,把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主动权

  新时期农村牧区从经营体制上土地承包,税费免了;从管理体制上推行村民自治;从目标要求上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

在这种形势下,客观上造成了群众对干部:

有房有地不求你,有吃有喝不理你,有了困难才找你,说错政策就骂你,做错事情就告你。

但从主观上群众仍然喜欢和需要政策性强、科技型、实干型、能公道正派不殉私情,带领他们增收致富的干部。

这种情况下,如何转变职能、更新观念、改进方法,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群众的要求,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已刻不容缓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1、要用真情实感对待群众。

只有脱了“皮鞋”换上“布鞋”走进千家万户,深入田间地头,坐到门洞坑头,才会感到群众最可爱;只有同群众交朋友、听群众讲真话说实话,才会感到群众最可亲;只有站在群众所处的环境和角度上想问题,做决策,依靠群众抓落实,相信群众的创造力,才会感到群众最可敬。

只有象对待自己的双亲和同胞姊妹那样,真心相待,急之所急,才会感到群众最可怜;只有知道群众之事无小事,群众眼里揉不得沙子,才会感到群众最可怕。

  

    2、要把政策和道理交给群众。

新形势下乡镇政府的职能必须由“直接型”向“间接型”转变,绝不能强迫群众做什么,要由“为民做主”变为“由民做主”。

因此,必须把政策和道理原原本本、详详细细的交待给群众。

①在宣传政策和道理上:

一是对政策的把握要透细深;二是对当地情况的掌握要多准实;三是要善于站在群众的认知水平上研究问题。

②在工作艺术上:

一是要善于把大道理转化成有血有肉让群众感兴趣的小道理;二是要善于把政策与实际相结合;三是要善于从利益动因上把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四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举例、算帐、串门、唠嗑中让群众掌握政策、明白道理。

 

  3、要在强化服务中引导群众。

①在工作职能上要变管理为服务,千方百计提高政府的服务本领、拓展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

②在工作方法上要变命令为引导:

一是组织干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赚;二是抓示范户,发挥示范带动的作用;三是组织群众走出去开阔视野;四是搞好劳务输出,为剩余劳力拓展就业渠道。

 

  4、要在推进基层民主与法制的过程中教育群众。

作为乡镇长,要尽快适应民主法治进程的要求,在促进乡镇政府职能由“人治化”向“法治化”转变过程中教育群众。

①要求干部自觉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②推进政务公开,将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③运用法律的手段和程序公道、公正地解决和处理农村牧区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抓住典型案例强化宣传;④在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过程中当好“裁判员”。

  (五)改进方法,在培育团队精神的过程中激发干部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实现超越的捷径,是做好工作的不竭动力。

团队精神是推动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是激发创新意识的催化剂。

做为乡镇长,只有善于培育党员干部的团队精神,不断激发党员干部的创新意识,才能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1、居高莫自傲。

要学会善待同事,尊重下属,“善用人者为之下”,把别人高看一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