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新课标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6518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新课标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政治新课标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政治新课标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政治新课标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政治新课标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新课标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docx

《高考政治新课标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新课标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新课标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docx

高考政治新课标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

009年高考政治新课标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 

广东卷文基政治

(广东卷文基·14)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A

A.存在决定意识                 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广东卷文基·15)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都认为C

A.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     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C.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广东卷文基·16)“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这表明D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

(广东卷文基·17)“爱情无须死去活来,温馨就行;朋友无须如胶似漆,知心就行;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

”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C

A.重视量的积累                 B.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把握适度原则                 D.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广东卷文基·18)“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

”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体现了C

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广东卷理基政治

(广东卷理基·60)孙武曾率军三万打败楚国二十万大军,并在战争中撰写《孙子兵法》。

孙武著兵法说明实践是A

A.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检验真理的标准               D.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广东卷理基·61)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定为当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这说明D

A.新出现的事物总比旧事物优越

B.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要墨守成规

 

广东卷政治

(广东卷·23)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

甲说: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A

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 辩证法、形而上学、 相对主义

(广东卷·24)“我们要坚强,不要哭,要保持清醒,保持体力”。

四川某中学生在地震废墟下鼓励同学们坚持待援,最终他和同学们一起配合救援人员得以脱险。

这体现了

①面对灾害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面对灾害人们应该相互合作 ③团结互助可以战胜自然 ④团结互助可以减少损害C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广东卷·25)“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

”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B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广东卷·26)2008年7月我国曾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行动等文明指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公布后,促进了社会文明建设。

这说明C

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B.城市文明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广东卷·34)下列选项蕴涵以矛盾的同一性的是ACD

A.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D.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面损

(广东卷·39)辨析题:

休谟说:

“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

答案:

 ①休谟的观点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够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

意识还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④通过人的感官,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变化多端的现象,通过“思维的眼睛”,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世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⑤综上所述,题中的观点是不恰当的。

(广东卷·40)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和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

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材料二  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广东现象”。

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⑵结合材料二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破法。

答案:

⑴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⑵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为绿色广东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海南卷 政治

(海南卷·18)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埋藏侧念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①任何具体时间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 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④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D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海南卷·19)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很多的科学幻想称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

“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法尔那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表明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C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海南卷·20)2009年事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 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到21时30分,全球24个时区的2000余座城镇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国从东到西众多城市的公众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回答21-22题。

(海南卷·21)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通过“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

①环境的人为恶化有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 ②环境的人为恶化时一个不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③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④环境的改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D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海南卷·22)“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性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时间是按照主管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时间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时间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B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海南卷·23)随着文明的发展,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塑造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

有人说: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辨析: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

答案: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构成人的精神世界的基础。

阅读的过程是能动地吸收、借鉴间接经验的过程,间接经验归根结底来源于直接经验,也来源于实践。

)阅读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形式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是影响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形式和发展的因素之一。

结论。

结论一:

承认实践是精神发展的基础。

强调个人的精神发展受阅读影响。

学习间接经验具体重要作用,这则这个命题是正确的。

结论二:

忽视实践在精神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夸大阅读对精神发展的作用,则这个命题不正确。

(考生把结论一和结论二结合起来做答案或者答出上述任一结论均可得2分)

(海南卷·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真情献社会,服务暖人心”。

在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大型活动以及日常的社区服务中,志愿服务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

“志愿者”日益受人尊敬。

为更好地褒奖志愿者,有的地方打算将“有关单位在招录公务员、招聘员工、招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录取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写入地方法规;还打算推广“志愿者服务卡”制度。

持卡的志愿者还可以在指定场所购物、参观、浏览时获得一些优惠。

但上述对志愿者褒奖的做法在社会上却引起了争议,有的赞成,有的不赞成。

⑵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个人应当如何在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答案:

人生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在劳动中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越多,价值就越大。

社会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人不能脱离社会实现个人价值;投身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山东卷文综政治

(山东卷·23)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

这些词语在2008年的流行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朐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B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山东卷·24)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

下列与《物种起源》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是C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山东卷·25)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光线运行方向的材料,这项重大突破使长期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隐形衣”梦想有司能变为现实。

这启示我们

    ①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目能正确预测未来 ②利学创造往往需要利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 ③科学幻想向现实的转化离不开科学实验 ④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D

A.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②③

(山东卷·28)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井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⑷结合材料二,分析“结掏性减税”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

(8分)

答案: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结构性减税;②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实行结构性斌税政策,是意识能动件的体现,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峭结构”目标的实现;③运用了系统优化伯方法。

实行结构性减税,将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化组合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辽宁、宁夏卷文综政治

 

(辽、宁卷·20)图3中两个市场调查员对同一地区的调查之所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是由

①反映客观世界的侧重点的不同决定的 ②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创造性的不同决定的 ③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对象决定的 ④是否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决定的D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000个科学难题”,涉及各学科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优先发展问题、前沿热点问题和学术争论问题等。

征集科学难题有利于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导向作用,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水平。

回答21—22题。

(辽、宁卷·21)科学研究是面向未知世界的认识活动,追踪科学发展现状以提炼问题依赖于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与理论兴趣。

在科学认识活动中

①科学问题的形成遵循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 ②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科学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③科学问题的选择反映出研究者的兴趣爱好 ④科学问题来源于实践并决定着实践的水平B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辽、宁卷·22)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引导他们

①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 ②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 ③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④培育科学问题意识,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C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辽、宁卷·23)资源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迫切地需要人们提高对资源再利用的认识。

有专家指出:

“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发错了地方的资源。

”这一认识的根据是

①物的资源或废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 ②废物向资源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技术性 ③废物和资源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 ④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由其所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D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

(辽、宁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

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

“费尔南多·麦哲伦。

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

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

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

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

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⑴       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

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

答案:

①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对麦哲伦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②纪念碑背面的文字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反侵略斗争,对祖国做出了贡献。

③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求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会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断;④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需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江苏卷政治

(江苏卷·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江苏卷·2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B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江苏卷·26)“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C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陛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江苏卷·27)“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江苏卷·28)“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A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江苏卷·29)右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C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江苏卷·30)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

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江苏卷·31)《孟子》云: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表明D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江苏卷·32)下列对辩证否定的理解,错误的是D

A.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B.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D.辩证的否定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江苏卷·33)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

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A

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                  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江苏卷·35)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

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

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

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⑴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的哪些哲学道理?

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江苏卷·37)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

某校高三

(2)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学习等活动,进一步了解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回顾不平凡的2008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

大家商定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倡议行动

通过个别访谈和网上调查,大家发现在部分中学生中存在以下问题:

有的片面强调自我,不能主动关心集体和他人;有的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缺乏耐挫力;有的贪图享受,追求“时髦”,盲目攀比;有的只想从事报酬优厚、安逸、“体面”的职业,不愿从事艰苦的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大家准备以“弘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为主题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⑵请你就倡议书的内容,分别从《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的角度,各列出三条提纲。

答案:

《生活与哲学》角度例如:

①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弘扬奉献精神。

②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③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

《经济生活》角度例如:

①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

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立志艰苦创业。

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继承节俭美德。

 

安徽卷文综政治

(安徽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