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案.docx
《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案.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小学数学教案
NO.1
课题
信息窗1:
方程的意义
主备人
翟兆凤
执教班级
执教人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借助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在经历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
教学
重难点
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图片。
(课件出示信息窗1的三幅动物图片)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1)提问:
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根据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4)教师板书“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这个等量关系式,并提问:
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等量关系吗?
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2、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
3、找出大熊猫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4、找出东北虎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5、揭示方程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1、出示自主练习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
让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出示自主练习2,看图列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NO.2
课题
信息窗1:
方程的意义
主备人
王学荣
执教班级
执教人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加深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回顾整理
1、出示:
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6+x=1436-7=2960+23>708+x
x+4<14y÷18=33x-125x+2x=63
2、写一个方程,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什么是方程。
二、巩固应用
1、自主练习4。
(1)出示第一幅情境图,学生读题。
根据图意先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然后再列方程。
(2)出示第二、三幅情境图,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列出方程的等量关系。
2、出示自主练习5,学生读题。
要求:
先写出等量关系式再列方程,然后在小组交流,看谁用的方法多。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3、出示自主练习6。
学生审题后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谈话:
通过以上信息,你有什么想说得和同学们交流。
4、出示自主练习8。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出示自主练习7和9。
先让学生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出方程。
6、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编一道含有未知数的题目,说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三、交流质疑
提问:
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NO.3
课题
信息窗2:
等式的性质
(1)
主备人
刘兆国
执教班级
执教人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1、通过实验探索,使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2、在观察、操作、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等式的性质,能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的方程。
教学
重难点
灵活运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谈话:
出示信息。
提问: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2004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黔金丝猴?
(2)1993年比2004年大约少多少只黔金丝猴?
2、算一算,交流结果。
=260(只)
3、谈话并提问。
我们换一种思路来研究。
用等量关系式说明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用方程表示这个数量关系吗?
怎样求未知数x呢?
请大家一起借助教具天平来研究一下。
二、实验探究体会领悟
1、实验一:
天平的一边放上2听相同的啤酒易拉罐,另一边放上1瓶啤酒,使天平平衡。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2、实验二:
将天平的右边放上20克的砝码,左边放上等重的物体。
三、新知应用巩固深化
1、学生独立计算:
600+x=860
2、提问:
为什么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600?
3、指导书写格式与验算。
教学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书写格式。
4、出示:
练习,解方程并口头检验。
x+8=132.5x=5.3
四、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1、这节课同学们利用天平解决了一些问题,你能总结一下学习了哪些知识吗?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NO.4
课题
信息窗2等式的性质
主备人
翟兆凤
执教班级
执教人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1、掌握等式的性质,能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的方程。
2、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积极的数学兴趣;在利用等式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方程的对称美和数学的严密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与检验习惯。
教学
重难点
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的方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课
x+5.3=1015+x=40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同学们是用什么方法解方程的?
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相同的数。
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一要写解,二要注意检验。
二、尝试解答
1、解方程:
x-9=15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
(1)你是用什么方法解方程的?
(2)你会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吗?
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方程的左边等于右边,表示等式成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提问:
你是怎样选出各方程的解的?
(1)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右是否相等。
(2)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2、自主练习5提示学生认真读题,注意选择题中所给出的条件是否有用。
3、自主练习6、7
四、全课总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NO.5
课题
信息窗3:
等式的性质
主备人
王学荣
执教班级
执教人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1、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用等式的性质解ax=b和ax±b=c这类形式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通过分类、比较、转化等方法,学会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
教学
重难点
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回顾概念
(1)方程的意义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复习训练
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①x+24=73②4x<36+17③234÷a>12
④x-16=72⑤x+85⑥5+y=10.6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情境迁移提出问题
(1)出示:
教材黑鹳的情境图。
看到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问题:
我国现存黑鹳多少只?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2、独立思考探究方法
(1)学生独立尝试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2)学生汇报解方程的过程并说明想法。
3、师生交流验证方法
(1)动态演示初步感知
(2)小组交流揭示性质
(3)结合实例巩固认识
4、回归例题总结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选择方程的解。
2.火眼金睛辨对错。
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NO.6
课题
信息窗3:
等式的性质
主备人
刘兆国
执教班级
执教人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1、通过分类、比较、转化等方法,学会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
重难点
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铺垫温故引新
1、复习等式的性质
课件出示:
看图完成填空
提问: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观察信息,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
3、解方程
12x=96x÷40=14
二、情境引入探究新知
1、回顾信息解决问题
(1)出示:
介绍东北虎有关信息
(2)提出问题2003年繁育基地有多少只东北虎?
2、思考交流探究方法
(1)初探:
方程形式类比,引导知识迁移
(2)研究:
运用转化思想,尝试解决新知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3、补充练习应用算法1.2x-1.4=8.2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填一填
让学生说说填写的依据。
2、解方程
2+4x=3.68x+2=4.43x+1.5=62.5+10x=12.5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提示学生注意检验
3、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NO.7
课题
信息窗3:
等式的性质
主备人
翟兆凤
执教班级
执教人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1、通过分类、比较、转化等方法练习,学会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
2、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学会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
重难点
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梳理知识
1、复习等式的性质
等式有什么性质
2、找出图中等量关系
二、技能训练
1、解方程
X+28=36x÷10=12.53x-2.4=3.6
2x+9=332x=4.65x-4=11
说一说,在解方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练习题:
第7题
你能用方程解决问题吗?
找出等量关系说一说怎样列方程?
学生思考,独立解答。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交流汇报,订正答案。
(2)出示练习题:
第9题
三、拓展知识
(1)课件演示课本13题
独立解答,交流解题思路。
(2)课件演示课本12题
生活中有两种表示温度的方法,了解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换算的知识。
先自己读题,了解有关信息。
让学生弄清楚F=1.8C+32所表示的含义。
(2)华氏94.1度,摄氏温度是多少?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NO.8
课题
信息窗4:
解形如ax±bx=c的方程
主备人
王学荣
执教班级
执教人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1、会解形如ax±bx=c的方程并掌握其方法。
2、学会借助线段图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
教学
重难点
解形如ax±bx=c的方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教室的面积是56平方米。
长为8米,宽是多少?
(方程解)
二、比较分析学习新课
1、给出情境图:
上海野生动物园是中国首家野生动物园。
2、根据情境图,你都能提出什么问题?
3、对比研究: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老师把刚才开课初我们一起解决的那个问题拿出来,大家先把这两道题目做个对比。
4、仔细对比,找出不同。
(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同位互相交换意见)
5、学生汇报。
6、请大家发挥集体的力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三、两“图”结合感受方法
1、引导学生画图
白虎只数:
x
那么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东北虎的只数吗?
2、组内交流。
请画好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探讨一下应注意什么。
3、师生总结。
四、自主练习,巩固加深
1、解方程:
2、解决实际问题:
(列方程解)
柏树和松数一共有7500棵,柏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5倍,两种树各多少棵?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NO.9
课题
我学会了吗?
主备人
刘兆国
执教班级
执教人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1、熟练掌握有关方程的意义及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2、通过解简单应用题学会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3、能正确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题。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审题的解题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今天我当家》录像①。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想用零花钱中的20元买一份礼物送给妈妈,剩下60元捐给希望工程。
)
2.指名说出储蓄罐里已经积了多少元钱。
3.让学生说出解法。
(算术解、方程解)
二、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1.出示录像②。
2.学生列方程解答。
3.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原有的钱数-用去的钱数=剩下的钱数。
4.检验。
5.出示录像
6.让不同列法的学生说说他是怎么想的。
7.学生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三、巩固练习
1.张艳从食品橱里取出3袋面粉包饺子,用去1.2千克,还剩0.3元千克,每袋面粉多少千克?
2.张艳把8朵鲜花插到花瓶中,这时爸爸捧回2束同样朵数的笔鲜花,现在一共有20朵,爸爸问:
我捧回的鲜花每束有多少朵?
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后列出方程。
四、开放性练习
1、出示录像④。
2、拓展延伸:
我学会了吗?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NO.10
课题
简易方程复习课
主备人
翟兆凤
执教班级
执教人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1、能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公式、运算定律、数量和数量关系。
掌握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并能准确地判断方程与等式。
2、能正确地解出稍微复杂的方程。
能根据事物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应用题。
教学
重难点
正确地解出稍微复杂的方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直接导入,明确学习目的。
师:
今天,我们来复习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黑板上有一棵大树,你能不能把本单元的知识重点填到大树上呢?
昨天我布置了预习,现在我再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大家再把第一单元翻一遍,整理学习内容,梳理学习重点。
二、引导归纳重点
1、指名说知识重点,填到黑板上。
师:
本单元有哪些知识重点呢?
或者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呢?
2、总结本单元知识点。
师:
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你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吗?
注意:
语言要简洁,要有层次性。
三、巩固练习
1、填空题(多媒体呈现)。
指名答题,集体纠误。
2、判断题(多媒体呈现)。
指名答题并说明原因。
3、解方程(多媒体呈现)。
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师巡视。
强调:
写作业的姿势要端正。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师批阅小组长的作业,然后让小组长检查组员的作业。
师辅导后进生。
小组长汇报检查结果,强调本组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师:
你能说出解方程的原理是什么吗?
(多媒体)
强调:
解方程要写“解”字。
(请一学生写道黑板上)
4、文字题(多媒体呈现)。
学生在作业本上答题。
集体交流。
强调:
没有给未知数的要先设未知数。
(请一同学写道黑板上)
5、用方程解应用题,写等量关系,列方程,不解答。
(多媒体呈现)。
指名答题,集体讲解。
师强调:
一题可以多解。
6、根据方程编应用题。
师强调:
学习要做到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
四、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NO.11
课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主备人
王学荣
执教班级
执教人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1.用数方格和转化的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
情景引入:
出示水产养殖场情景图。
师:
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
1、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1号虾池的面积是多少?
”这个问题。
1号虾池的形状是什么形?
要求1号虾池的面积,就是谁的面积?
我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该这样计算呢?
请大家先猜测一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2、学生思考,交流自己的猜测方法。
3、师:
大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那么你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
请大家想想办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组内先商讨验证猜想的办法,再一起验证。
比一比,哪组的办法最合理,最简单。
4、学生分组活动。
5、师: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来验证的,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观察思考,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自主练习:
1、课后1
四:
小结:
师: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对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满意吗?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NO.12
课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主备人
刘兆国
执教班级
执教人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自主练习”第2题是一个带有例题功能的习题,主要探索平行四边形特性。
练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使学生体会到平行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的特性。
第4题是一个画图的题目。
练习时,教师可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独立画出几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然后算出所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计算时,引导学生明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注意数准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8题是一道图形面积的计算题。
练习时,可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独立计算,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如果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面积,也应该给予肯定。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相对应的。
第10题一道图形面积的计算题。
练习时,先要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平行四边形,找到其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明确这几个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相等,再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出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后引导学生发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一规律。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NO.13
课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主备人
翟兆凤
执教班级
执教人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虾池的情景图,回顾平行四边形有关知识(特征和面积计算公式)
2、出示统计表中的信息:
根据有关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要解决“虾池能放养多少尾虾苗?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想法
2、独立解决,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算法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1、自主练习第6题
2、自主练习第9题
3、补充练习:
(1)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高和面积()。
a、都比原来大b、都比原来小c、都与原来相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2)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3倍,高缩小3倍,面积()
a、扩大3倍b、缩小3倍c、不变d、不好判断
4、自主练习第10题
(1)观察三个平行四边形,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2)独立计算各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交流发现
(3)小结: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四、回顾全课,交流质疑
在本信息窗中你收获到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NO.14
课题
三角形的面积
主备人
王学荣
执教班级
执教人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来源。
2、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
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
教学
重难点
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1、出示:
平行四边形
问:
这是什么图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回答后把
图贴在黑板上,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学生操作引入
(1)提问:
你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2)质疑:
如果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钝角顶点划一对角线,再沿对角线剪开会怎样?
(3)学生实践:
作对角线然后沿对角线剪开。
(4)提问:
①剪开后得到什么图形?
②请同学们比一比两个三角形的大小怎样?
③请同学们猜一猜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二、探索研究:
1、提问:
(1)才剪出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2)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关系?
(3)三角形的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