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压力如何调适心态a.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5972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对压力如何调适心态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面对压力如何调适心态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面对压力如何调适心态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面对压力如何调适心态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面对压力如何调适心态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面对压力如何调适心态a.docx

《面对压力如何调适心态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对压力如何调适心态a.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面对压力如何调适心态a.docx

面对压力如何调适心态a

面对压力如何调适心态(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导  李虹)

(2010-11-1401:

28:

21)

    昨天,市政府专门邀请清华大学博导、心理学专家李虹为我们举办了一场题为《面对压力如何调适心态》的讲座,时间约两个半小时。

李虹教授曾是一名坚定的唯物论者,在2003年的时候开始研究唯神论,发觉将科学的外延无限扩大以后,眼界会更加宽广,对问题的看法也会更加客观,各种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她在现场所展示的就是她这么多年的研究所得,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人听了心服口服。

令我更加惊异的是,李教授的很多观点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回忆了一下,原来听刘勇老师讲座的时候都曾接触过,心中不得不佩服刘勇老师高超的领悟能力和超前的预感以及丰富的学识。

因为现场没有记录,非常遗憾。

后来到网上搜了一下,居然找到了一篇李教授在两年前的相同题目的一个讲座,虽然没有她的最新观点,好在很多内容和我们的讲座相差不大,很值得一读。

篇幅很长,但我相信你坚持读完后会有很大收获的。

    李虹,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大学健康心理学博士。

   李虹:

大家早晨好!

今天上午我们这个题目叫做面对压力调适心态,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有压力,我们怎样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仍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是今天上午的话题。

  大家可能听说过,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有人做过这样的寓言,说21世纪就是心理学的世纪,为什么这么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文明越发展,人们的压力就越大,文明发展到巅峰的时候,也是对人性压制到巅峰的时候。

因为文明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以牺牲人性为代价的。

人有几种基本属性?

人有两种基本属性,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主要表现为欲望,社会属性主要表现为对欲望的遏制,两者之间是矛盾对立的关系。

我在这里我想打一个比方,把文明和压制的关系,用一个很恰当,但是也许不太雅观的一个比方。

今天上午一共2个半小时的课,我们领导说中间没有休息,如果2个半小时的时间,如果各位内急了怎么办?

就再忍一会儿,还有什么其他解决的途径,就是自己悄悄出去解决了。

还有一种我不太想出去,还是想听课,就在这里悄悄的解决行吗?

不行。

人的自然属性来讲没有什么不行,我们叫及时解决,及时释放,及时满足,及时快乐。

但是如果作为一个社会人这样做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从人的最基本需要的满足,我们都看到了欲望和遏制之间的矛盾。

也就是说人无时无刻不在遏制自己本能的需要,生理的欲望。

再打个比方,请关上您的手机和呼机,但是没有写上禁止大小便,我们是文明人,谁都不会这么做。

但是如果放到30年前,我们到农村看到墙上写禁止随地小便。

为什么现在不会,因为文明化的程度提高了,大家这种最自然最本能的欲望都很自然地压制。

再过几年,可能关上手机这样的字也不需要写了,因为作为一个高度文明化的人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公共场所该怎样,我们说文明发展程度越高,对人的个体来讲,它压抑的层次其实也越高。

我刚刚说到了文明发展到巅峰的时候,也是对人性压抑到最高的时候,我们经受压抑成了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就是说无论你觉得不觉得,无论你能否感受得到我们都是在经受着压抑,所以这个压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作为解决压力一个最直接的学科——心理学,尤其是健康心理学,在21世纪会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

  第二个方面我想说一下跟管理有关。

到21世纪人口越来越多,地球资源越来越少。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推算,说以现在地球人口消耗的地球资源的量来看,我们现在大概是消耗地球总资源的40%左右,而地球人口大概每41年就会翻一番,再过40年左右的时间,人类所消耗的地球资源又将占到地球总资源的多少呢?

大家不妨可以算一算。

在有限的资源之内,怎么样能够尽量公平地分配,成为了一个全球化的问题。

心理学在管理当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管理有宏观的管理,还有微观的管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是说怎么样能够有限的资源公平分配,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就是即使在不太公平的情况之下,我能够心悦诚服的为组织效力,共建和谐社会。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想过,什么是管理呢?

管理人就是管和理,管就是管辖控制,理是理顺协调。

管和理到底谁为主,谁为辅?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从基础性的角度来看,我们会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有没有工作本能。

在座的各位我们现在承受着压力,我想这个压力无外乎两大方面,一大方面工作压力,另外一大方面生活压力。

人是否有工作本能?

我们举手认为人有工作本能的同学请举手?

这么多都有,好请放下。

认为人没有工作本能的同学请举手?

也很多,好像各占一半。

本能是什么,我们说本能是指那些与身俱来的,不学而会的,从其本身就可以获得满足。

我现在问大家,工作是与身俱来?

刚刚认为有工作本能的同学是这样的吗?

大多数同学可以做到这样吗?

如果不要报酬的话,怎么去生存呢?

我们工作是一个谋生的手段,如果我们不要报酬,只是在那儿干,谁来养活你?

这样说来,我们说人到底有没有工作本能呢?

认为有的同学有道理,认为没有的同学也有道理。

根本来讲,人没有工作本能。

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同学那么执着一定要坚持有,我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可以跟我刚才的问题相推,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女人在逛商店的时候是怎么逛的?

我原来听过一个女同学,她描述非常的形象,她说我是一层一层全逛一遍,那么男人是怎么逛商店的?

我发现是这样的,如果陪着太太逛的时候就是一层一层,但大多数男士基本上是直奔主题的。

这种情况是先天还是后来学会的?

  有一些人类学家他们曾经做过这样的研究,发现远古时代男人的工作主要是狩猎,女人的工作主要是摘果子。

狩猎的时候你要看中那个猎物,然后直奔过去把它擒获,有没有可能绕着猎物转来转去,没有可能。

女人摘果子的时候我们是在果园里,挎着篮子转来转去,看好哪一个就摘下来。

就这样遗传演化了以来,就变成了现在这种男人喜欢直奔主题,女人也不仅仅是逛商店,任何事情她都喜欢过程。

这个是本能还是非本能,心理学给它一个概念,叫做似本能。

所以我们说工作类推下来似本能,因为我们祖祖辈辈要生存,都要去劳动,这个劳动慢慢地变成了似本能,如果人没有工作本能人工作所需要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人没有工作本能,但是人又要大量去做工,那么我们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那边说是从生存压力来的,越有压力能量越多。

21世纪有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工作枯竭感,就是说压力太大的时候,就枯竭了。

压力应该不是能量的来源。

  弗洛伊德大家知道吗?

弗洛伊德他是一个心理学家,好像是一个心理医生,但是弗洛伊德的贡献其实远远超过心理学的领域。

在美国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这个书的名字叫《弗洛伊德与马克思》,从书名大家有足以见得弗洛伊德的影响力。

他说人没有工作本能,人工作所需要的能量势必来自主要本能。

人有两种主要本能,一种叫做生本能,生存的欲望,一种叫做死本能。

生本能主要表现为性本能,死本能主要表现为破坏本能。

从这两种本能来看,生本能又是居于核心地位的。

因此他说人没有原初的工作本能,那么人工作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从哪儿迁移过来的?

主要是从性本能迁移过来的。

原来我们工作的能量是这儿过来的,迁移过来的越多,剩下的越少,文明越发展,要求我们迁移出来就越多,剩下就越少。

我们说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讲,人的本能欲望是被剥夺了,我们用了一个一夫一妻制来加以约束,剩下这点能量你只有服务于传宗接代的目的,才是合理合法的。

其他的那些我们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反常性行为,就是说婚姻之外都是不正常的,婚姻之内才是正常。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一个人,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自有人类以来,有两种制度最不符合人性,哪两种制度呢?

他说一个是工作制度,一个是婚姻制度。

为什么?

因为工作制度是以迁移本能能量为条件为代价的,而婚姻制度又把我们剩下的那一点点愉悦给做了一个质和量的规定,就是我们把私有的能量私有的空间做一个公共的控制。

我当时觉得有道理,但是现在越想越觉得它其实只强调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

如果从人类个体来讲,可以说他说的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讲人不能光从个体的角度去考虑。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做人类个体,第二个层次叫做人类群体,就是组织,第三个层次就是人类全体,就是社会。

如果从人类个体的角度来讲,工作制度、婚姻制度它的确如刚刚所分析,从转移本能能量,然后又把剩下这一点点做了一个公共的控制,这个好像是有点不符合人性。

但是如果从社会的角度来讲,我们现在就这么点能量,你拿出一大部分来抓革命,促生产,共建和谐社会,剩下这一点去传宗接代,生儿育女,养育后代。

如果你再付出第三种能量,包个二奶等等,从个体的角度也不是说完全不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是从社会的角度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谁来抓革命,促生产呢?

谁来养育人类的后代呢,谁来构建和谐社会呢?

所以我们从这个意义来看,社会和个体在很多时候是一个矛盾对立的统一体。

人类全体发展了,它回馈给个人的也最多,但是如果你仅仅强调个人的能量、个人的愉悦、个人的满足,迫害了社会的规则,最后影响到整个文明的进程,那你就成了罪人。

因此我们讲,其实任何一个道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可能从这个角度看就有道理,换一个角度看就没有道理。

  人没有工作本能,那么人工作所需要的能量是从哪儿来的,是从性本能迁移过来,这个迁移就使得人受到了压抑,我们只要在社会当中生存着、工作着,无时无刻不存在压抑,还有婚姻制度也给人类的自由有了一定的限制。

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种限制和压抑是道理的。

总而言之,我们讲心理学是21世纪的带头学科,第一个方面我们从健康心理学的角度,第二个方面我们从管理的角度,就是说它对管理做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剖析,第三个方面可能也是大家更关心一个方面,就是心理学跟经济的关系。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当然他是两位获奖者其中的一位。

他获奖意味着什么?

有人这样说,说诺贝尔奖历来都意味着学科发展的风向标,也就是说21世纪的经济学的风向标将有可能是心理学的风向标。

事实上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历史上,这个教授还不是第一人,还有一个西蒙教授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学跟心理学是有很大关系。

西蒙教授获奖的原因,当然最主要就是他挑战了传统经济学关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说。

西蒙教授在做研究的时候,他发现人类在做抉择的时候不可能是共识的比较。

比如说今天早晨我起来以后,我要穿什么衣服?

我们会逐次比较,然后我选择出一个相对比较满足的,是不是这样的?

我打一个比方,大家都有过相亲的经历,相亲的时候是怎么个相法,一般来说人家介绍你去见,不太满意再见第二位,再见第三位,终于满意了,就结婚了。

有没有说这些都不行,我把所有的未婚都看一看,哪个最好,我选一个,这种选择不太可能。

最终提出一个原则,他说经济学告诉我们是利益最大化,但心理学告诉我们满意原则。

我们在做抉择的时候你是追求最大化吗?

不太可能。

但是我觉得比较满意,这是可能的。

像我们北方话有一句,叫王八看绿豆对眼了,我们说在做抉择的时候遵循满意原则,而不是最大化的原则。

  通过这些很重要的研究,西蒙教授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研究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就是说我们在生活当中我们最追寻是什么,实际上不是最多的钱,不是最大的利益。

我们追求在生活当中我们赚钱是为了什么?

我们说最终的目的不是钱,钱是一个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快乐的感觉,是幸福的感觉,是满意的感觉,幸福、快乐、满意这是心理学。

心理健康就是主观感觉良好,当然这只是一个指标,就是说我的主观幸福感比较高,我们讲,最后其实。

西蒙教授通过他这样的研究,把经济学那么宏大高深的问题,跟我们满意结合起来。

其实我们最终追求是一个满意,老子怎么说?

他说自足者富。

这样看来,现在说21世纪将是心理学的世纪,从管理到经济学,心理学发挥着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的指标看来我们今天来选择听这个课,我希望给大家能够提供一点点帮助,我看到大家压力这么大,我现在的压力也骤然上升了。

  大家现在知道自己的压力状况,我下面很简单把心理健康的指标跟大家做一个介绍,心理健康它有一些内核和外周。

内核就是高自尊,就是高兴的接纳自己,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心理健康的外周有一些指标,第一个重要的指标叫积极的情绪比消极的情绪多,这是一个重要的外周指标;另外一个重要的外周指标叫主观幸福感比较高,还有生活满足感比较高,还有一个社会适应感好。

社会适应最主要的指标就是人际关系和谐,跟邻里跟同事,跟上下级总体来讲关系和谐,这些指标如果都比较好,说明您心理比较健康,同时你也可以用这样一些指标去衡量一下您周围的人,看看他们心理是健康还是不健康。

  不健康可以是一种中性状态,就是没有问题,但是也不是很好,就是一般状态。

问题通常包括哪些方面?

第一个大的方面就是郁闷,经常的感到郁闷这是心理问题一个重要的表现,问题是焦虑和忧郁。

焦虑就是对未来可能有的担忧,这个叫做焦虑,比如说后天我要考核了,我今天睡不着觉,这个叫现实性焦虑。

我们通常讲,如果你不太过度,这是属于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自我防御机制。

但是还有一种焦虑,叫做神经性焦虑,神经性焦虑总担心自己万一失控怎么办。

另有一种是道德性焦虑,是在家教特别严的孩子身上,从小家长的教育特别严,使得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常常无所适从,他长大以后和别人相处也会发生问题。

我有一个学生,就是这样的,他妈妈就是说我们要给提供一个纯纯的环境,当他在这个纯纯的类似于真空的环境长大以后,当他进入社会一个大染缸的环境以后,他是完全不适应,我觉得最自然的环境可能是最好的。

另外一个心理问题,重要表现就是忧郁,忧郁就是对过去已经丧失的影响,就是说我已经做错了,但是我老放不下。

表现就是经常爱哭,比较严重是冷漠,对周围没有热情,厌世是严重的忧郁。

焦虑和忧郁是通常心理问题,郁闷是心理不太健康,但还不是问题。

你可以给自己做一个判断,觉得自己是健康的,还是不太健康,还是有问题的。

  大家看一个图,中间的圆是顶端的压力感受,左边是压力圆,是客观存在的压力的来源。

客观存在的压力来源不等于主观的压力感受,客观的压力源大概包括急性压力源和慢性压力源。

急性压力源就是突然发生的事情,慢性压力源是持续性,慢慢影响你。

急性的压力源是突发性的,让你无法承受,一个是以它的强度,一个是它的持续性。

这两者比较,更普遍是慢性压力源,平常也说不出是什么事情,但是就是心理不舒服。

  压力源跟压力是什么关系,下面通过不同的压力等级的关系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下面我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您现在台上讲话,突然间听见底下开始交头接耳,开始议论纷纷,您会是什么感受?

我曾经听过一个学员这样说,他说在那个时候我就特别激动,觉得一定是我讲得才精彩了,引起了大家群情激奋,这种人存在吗?

实际上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从这个例子大家看到同样一件事,如果你的认识不同,感受截然相反。

如果你觉得恰恰是你讲得太精彩了,那你就激动万分;如果你觉得讲得不好,或者是拿不准,你就疑惑,没自信。

总而言之,同样一件事,我们看到刺激源是一样的,但是压力感受完全不同。

3BG洱吧下载-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我曾经也看过有一些西方人他们研究中国人,说中国人有一种普遍集体主义文化,要压抑自己,要先人后己,这种文化使得我们普遍有一种不够自信的根据。

我们普遍遇到事的时候,倾向于做负面反映,这个也是造成我们一个压力的原因。

我们面对最实实在在的压力,中年就是丧偶,还有自己面对死亡,应该没有比这个更大了,下岗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如果面对死亡和丧偶你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可能由于认识不同,你的感受就不同。

下面讲一个小故事,庄子的老婆死了,别人来吊孝,老远就听到庄子在敲一个盆,人家就说,你老婆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你为什么还那么高兴?

庄子说,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比较难过,但是转念想,她可以跟春夏秋冬相伴而行了。

你以为人家死了,那是站在你的立场说的,如果站在人家的立场上,你们才死了呢。

接着庄子说,他说你觉得人家挺可怜的,其实人家可能别有福地,而且人家此刻可能正在为当年的贪生怕死而懊悔不已,你看看那些走了的人有一个回来没有,到现在为止人家都不回来了,你还在那儿哭天抢地干什么。

  我曾经在美国参加过一个天主教徒的丧礼,进去以后,钢琴伴奏,那位教授夫人去世,他居然在那儿高声朗诵。

我后来很气愤问同去的同事,他一看我那么生气,说我们以后还能再见面,但毕竟我们有很长时间不能见面,对于这样的事,总体来讲好像也不应该这么高兴。

这件事情在我的记忆里已经十多年过去了,但是一直记忆犹新,一直到近几年我才终于把这件事想明白,就是说生离死别这样的问题,由于你的认识不同,信仰不同,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我下面给大家一组数据,这组数据大家可以上网去核查,地球人口有60亿,宗教信徒占到80%,它的绝对人口是48亿多,只有12亿人是不相信的,大部分在中国。

佛教的人口大概是3亿多,占的比例大概是6%,印度教是9亿多,占的比例是14%,伊斯兰教是14%,最大就是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这些比例是33%,人口是21亿多。

  如果面对自己得了绝症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很多同学可能看过中央四台采访台湾女作家曹佑芳,她在1998年的时候被诊断得了卵巢癌晚期,她被采访的时候已经活了八年多,当时主持人问她,你得了癌症以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她说最大的变化就是,现在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当中第一天来过,这样我每一天都努力去创造,同时我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当中最后一天来过,这样我任何时间都死而无憾,就是活在当下。

她化疗以后不能吃饭,她听朋友说,只要你的体重能够回升,你的命就保住了,她就使劲吃,在这个时候她写了一本书叫做《淡定积极》她看淡,同时要积极去面对,这本书在图书馆就应该能够找到,这本书对于很多身处绝症的人有非常多的帮助作用。

  我还接触过一个学员,这个学员是在04年在昆明认识,这个女孩子只有27岁,是一个癌症患者,当时有一个讲座,她突然站起来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她说我在没得病之前经常跟妈妈吵架,得病以后,她说我现在每天早晨起来发现自己还能呼吸今天的新鲜空气,我就觉得非常的幸福,我睁看眼睛发现自己的四肢还能动,我就觉得非常的幸福,她说我现在还是跟妈妈吵架,不是因为我生气,而是安慰她。

如果我的癌细胞就此控制住了,我倒觉得我得了这场病比我没得病更知道怎么去珍惜生命,更懂得怎么去活。

我听了她讲了之后,我现在每天早上起来以后,很刻意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而觉得很幸福,早上睁开眼睛觉得自己的四肢还能动觉得非常幸福,我们很多人以为自己拥有了太多,就觉得不以为然。

  压力源不等于压力感受,压力感受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是不是客观压力源造成的,我说不是,客观的压力源只是引起压力一个诱因,真正的原因在你的认识。

什么样的认识导致了你的压力感受是你的非理性想法?

下面我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你们经常会非理性的想问题吗?

如果觉得我是这样的,请举手?

有人这样讲,说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说心理问题它的表现就是他知道自己有问题,他主动去求助;精神问题,精神病人不觉得自己有病,所以他觉得我是最好的。

其实我们经常都是会非理性地想问题,人的本质是理性动物还是非理性动物?

非理性动物。

  下面想给大家出两道题,我们现场来举手,这个题就是刚刚提到的那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设计的一道题,

  1,你有百分之百的机会会获得一千美元。

  2,你有50%的机会会获得两千美元,另外50%的机会是没有获得。

3BG洱吧下载-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选1的同学请举手,选2的同学请举手。

看来差不了太多。

   第二道题

   1,你现在有百分之百的机会会损失一千美元。

   2,你现在有50%的机会会损失两千美元,另外50%的机会是没有损失。

   现在选1的同学请举手,选2的同学请举手,看来是95%以上的同学都选2。

  第一题是面对获得,第二题是面对损失。

大家发现面对获得的时候,大多数人都选了1,说明大多数人都采取了风险规避的策略。

第二题面对损失,我们在座的95%以上的人都选了2,面对损失我们采取是风险追求。

你看50%的机会损失两千,另外损失没有,95%以上的同学都选了2。

也就是说,我们面对损失的时候,不怕冒风险,面对获得的时候,我们不敢冒风险。

面对获得风险规避,面对损失风险追求,那我们是理性的吗?

如果是理性的话,我们追求利益最大,我们应该是面对获得就得上,面对损失就得小心掂量掂量,到底能否承受起。

从这样的一些研究,发现人追求更多是感受,所以我们在这里说不是理性经济人,主要还是在追求感受。

这个问题我想还得通过另外一个小试验来说的更清楚一点,现在有两个小杯子,大杯子是10盎司的容量,小杯子是5盎司的,大杯子装上7盎司的冰激凌,小杯子装上5盎司的冰激凌,事实上两个星期之后,小杯比大杯多卖出2.26元。

人判断的时候依靠的是直觉,是明显的线索。

  如果说人的理性有限的话,人是不是有没有理性呢?

显然不是。

人什么时候比较有理性?

下面我给大家出一道题,据说有一个男的,他的儿子跟他的老婆一起掉进了湖水了,这个男的跳下去以后把老婆救了上来,儿子被洪水淹死了,你们觉得他为什么救老婆却不救儿子呢?

我在这儿有一个答案,因为老婆离得近,在那个时候其实没有时间思考。

  我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并不在于让大家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要大家通过回答体会一下,体会人在什么时候比较理性?

大家体会出来了吗?

用我们一句话,叫做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时候最理性,与己无关的时候比较理性。

既然如此,人一定会有很多的非理性想法,有哪些非理性想法造成我们的压力,使得我们最终无法去摆脱这些压力,什么样的想法属于非理性想法?

简单来说,就是指那些不客观,不合逻辑,还有绝对化的想法。

客观就是不以人的主观为转移,不以人能否看得见、摸得着。

我跟大家讲一下自己认识改变的经过,把客观的界限打开,重新去审视客观的话,很多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为什么我们会有压力,实际上压力来自于我们太过执着去追求某些东西,如果这样的我们就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

如果重新定义一下,你的执着可能有所改变,你的压力就会迎刃而解。

  我曾经在2003年的时候,偶尔看到一本书,这本书里面有一篇文章,叫《上帝与第一推动》,讲如果假设把一个行星放在跟太阳水平的时候,这个行星会做什么样的运动呢?

行星会往下掉,会做自由落体运动,但现在事实上,行星并没往下掉,而在做水平运动,这个时候就得假设一定是太阳对它有一个吸引力,使得它有落体变成水平,但是如果仅仅有一个吸引力的话,行星会朝着太阳飞过去做直线运动,而现在事实上是做圆周运动,一定还有一个横向的力在推动,这个横向的力跟吸引力刚好相等,这样才能使得行星做圆周运动,这个纵向的力是行星跟太阳之间的吸引力,但这个衡量的力,是从哪儿来的?

推来推去,他说惟有上帝,因为我们除此以外,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个力。

看过这篇文章以后,我觉得它很有新意的一点,他是从科学的角度来推出了上帝的存在,我看了以后,就觉得挺有意思。

  有一次上课,我在清华大学给研究生讲课的时候讲了这个文章,讲完了之后,引得一些同学反应很剧烈。

有一个同学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李老师,请问这篇文章的出处在哪里?

文章的作者是谁?

我相信这篇文章的作者一定连初中物理都没有学过,他都不知道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只在地球上适用,他都不知道在浩瀚的宇宙当中行星的质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不存在自由落体不落体,更何况在浩瀚的宇宙当中根本没有方向之分,也没有上下水平之分,所以这篇文章的作者连初中物理都没有学过,居然就敢来探讨宇宙的起源,你不觉得他很可笑吗?

大家现在听到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我给大家半分钟的时间,你们表个态,看看你更认同哪种观点?

认同文章作者的观点请举手?

非常少。

认同学生观点的同学请举手?

多了一些。

我给这个同学的回信是这样写的,这篇文章出自《宇宙简史》,文章的作者是万有引力定律之父——英国牛顿。

  大家知道了这个答案,你们心里有什么微妙的变化?

他说不知道牛顿之前我可能会反对,我知道牛顿之后我会赞成,这个是权威的力量。

现在我们想想看我们从小到大所获得的真理,有多少是你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