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结构分析新方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5920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句子结构分析新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句子结构分析新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句子结构分析新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句子结构分析新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句子结构分析新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句子结构分析新方法.docx

《句子结构分析新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句子结构分析新方法.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句子结构分析新方法.docx

句子结构分析新方法

句子结构分析新方法

第一编句子类型及其格式

为与另外的句型概念区分,这里用“句类”表示。

第一章英语两大句类基本结构简述

一、性质句主语+be动词+表语

主语由名词属性承担,表语必须是形容词属性,以表现主语的性质、特征。

这是由形容词的定义所决定的,描述内容为静态内容。

另外,此句类为省略句,必须还原出形容项目。

具体性质句,核心就是讨论主语的各种静态性质和特征。

二、过程句主语+谓语+(宾语),括号表示有时无。

主语宾语只能由名词属性承担,谓语只能由动词属性承担。

过程句核心是谓语动词,所有过程元素都要体现在谓语动词上,包括时态问题,会专题讨论。

动词包含了生活中所有动态活动。

第二章句子的新概念及两大句类的扩展

前面的基本描述是基于最简单的形式,即全部为单词的情况,而实际中会有短语和从句

充当成分,教材中使用复句的概念,使得句子分析变得非常复杂。

这里的研究完全抛开复句的概念,分两种情况,对原并列复句,按句群处理;对原从属复句,则看做一个符合上述标准结构的简单句。

除谓语是一个单词外,其余语法成分可以扩展为元的表达,而元届时可以替换为短语、从句。

这样,既保持了主结构的完整性,同时可以实现根据位置定词性,同时也便于分析其它修饰成分。

下面对两大句型做新的描述

1性质句主元+be+表元

2过程句主元+谓元+宾元

以上句子结构中,主元、谓元、宾元、表元都以元的形式体现,元可以代表单词、短语、从句,届时进行元代换即可。

通过元的位置以及类别,可以确定该元的词类属性,我们称之为词系。

主元、宾元均为名词系。

谓元为动词系。

第三章三个特别的句子表现形式

一、占有、存在句

人和机构对实物的使用权和所有权。

这是作为人类以及由人类组成的机构特有的内容,

有必要单独表达。

1使用权:

现在占有,用主语+have+宾语。

主语必须是人和机构名,当然也可以采用拟人化手法。

宾语一般是实体物质。

它以人和机构为主体,强调人拥有什么?

2所有权:

也可能现在并不占有,但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

由于经常将所拥有的实物作为主语或宾语,所有者只能作为它们的修饰,以名词所有格体现。

它以实物为主导,强调此物归谁所有。

3therebe

我们这里不是按通常做法与其它两个句类并列三大句类,因为以后关于两大句类的讨论并不适合,因其变化极少,把它作为特别句型比较合适。

二、单一陈述句

无论是简单句还是复合句,在元层面都是简单句,陈述句是句型变化的根基。

详见《英语句型总结》

三、句群

1句群的提出

实际交流中,一个主语可以同时做许多事,或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发生不同的事,如果每句都写显然不合适,从而引入代词,用来指代相同的部分。

但代词的引入破坏了句子的完整意思,虽然符合语法句子结构的要求,但单看此句,实际中不能单句理解,一定要按句群整体理解。

2句群的含义

所谓句群是一系列单句组成,这些单句都有一个共同的要素通过代词进行了关联。

句群首一定是代词出现的前一句,句群尾一定是最后一个该代词所在句子。

3句群的实质

句群是保证完整意义的最小单位。

从这个本质看,单句也是句群,但为了研究方便,这里句群不包括单句,即至少两句以上。

句群还可以解决同一预设下的表达问题。

第四章修饰成分

既然前面建立了元的概念,这里就直接引用,加上修饰成分。

一、定元

是定语的扩展,定元只能修饰主元、宾元,主元、宾元呈现名词属性,由于固定的修饰关系,定元只能是形容词系和所有格。

二、表元

表元是性质句的特有成分,表现主语性质和特征,只能是形容词系,当表现同位关系时,可以是名词系。

三、状元

是状语的扩展,状元只能修饰谓语动词,所以只能是副词属性。

四、补元

分主语补元和宾语、表语补元。

具体分析见以后。

第五章两个句类修饰的统一解释

一、问题的提出

上一章讲了修饰成分为定元、状元、补元,其修饰依据是按过程句进行的,定元所能修饰的主元两者相同,没有问题,但修饰的宾语性质句根本不存在,那是否就没有定语了。

第二,状元修饰谓元,而性质句只有系动词和表语,没有谓语,怎么体现状语相关修饰,第三,表元是否存在补语现象。

以下分别讨论性质句中的这三个问题。

二、定元问题

我们观察定元和表元,发现它们都是形容词系,都是为名词服务的,只是描述方式不同,一是限定式,一是解释式。

实际上表元就是定元,是升级了的定元。

性质句中宾元消失,定元作为表元的形式成为主元而存在。

因此除个别在主语前加一些限定词外,一般定元表达都存在于表元之中,因此,对性质句而言,没有另外的定元。

三、状元问题

性质句中的系动词虽然有一定的具体含义,但更重要的是相当于助动词,承担时态功能。

显然没有动词意义上的状语,但状语在语级上的真正含义是对过程及状态的修饰。

所以这里是有状语的。

但必须脱离动词着眼于全局。

目前确定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时间、地点副词,放在句尾,二是程度副词修饰可比较形容词,放在形容词前面。

四、补元问题

性质句中对可比较名词有时要补充表达其具体程度,需要用补语,可以称为表语补语。

表语补语应紧跟表元形容词后面。

同样基于可比较形容词,两个关于程度的表达是不同的,状元强调的是级别,重视顺序性,如这个灯很亮。

补元则强调是差别的感观化,重视达到某个程度所产生的效果,如这个灯亮得刺眼。

其实,在过程句中,这个表达是由状元承担的。

因此过程句谓语不存在补足语。

五、谓元的补元

理论上谓语无需补足语,但语言有一个现象,有时两个动词会连在一起,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使役动词与实义动词,如使启动,这里使动词可视为特别用法。

二是如跑步前进这样的形式,有两种理解:

如果以前进为谓语,跑步表现其前进的形式,如果以跑步为谓语,前进则表现跑步的补充。

另外一个通常用非谓语动词表示。

这里我们称为谓元的补元。

第六章创新的句子构成理论

一、词系的概念及应用

1词系概念的提出:

词典意义不等于语境意义,我们必须设法建立词典意义与语境意义的关系。

为了对应词典意义下的词属概念,我们建立了在语境意义上的词系概念。

词系具体体现在句子结构中。

2词系的概念

词系是某句子成分所共同具有的由语境意义所决定的特征,句子各成分表达虽然有很多的变化,但始终有一个不变的内核,我们只要抓住这个内核,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3词系的构成

词系是构成句子成分的单元,就不仅限于单词,而是在单词的基础上加以各种形式的扩充,依据一定的搭配方式,按照从简单到复杂排成了一个序列。

构成了词系的各种表达方式。

4词系的层级序列

教材中的词组和短语,应该是词系的表达方式。

但目前概念比较模糊,大多数人将之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序列,并分别命名,分别研究。

初步分以下五个层次:

单词、词组、并列、短语、从句

二、语元与词系的对应关系(要牢记)

1主元、宾元对应名词系。

2谓元对应动词系。

3定元、表元对应形容词系

4状元对应副词系

5补元反映变化,对应形容词系

6补元反映役使关系,对应动词系。

三、词典意义到语境意义的转化

1词典意义:

词典中所列出的意义,我们通过背单词的方式把它们记忆下来。

但由于一词多义和近义词的原因,词典意义往往不能直接使用于语言中。

2语境意义:

即某个单词在具体句子中的意义,它受前后单词及上下文的约束,与词典意义产生巨大的差别。

3语言应用的实质就是把词典意义转化为语境意义的过程。

语言应用能力也是把词典意义转化为语境意义的能力。

从这个方面看,只是背单词,无论背多少,都是无用的。

必须掌握转化的方法,除平时自己要多实践外,有一套可资指导的方法也是必要的。

我们的研究即出于这个出发点。

我们的目的就是使意义能够灵活使用,今后的阐述方式是分别按词系的层级讨论其意义表现,注意每个层级名称都有其特定含义。

第七章修饰关系

一、修饰成分的重新界定

所谓修饰,都是对所修饰物加以限定。

修饰行为必然牵涉主导者和修饰者。

主导者和修饰者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多个修饰词可以同时修饰一个主导者,

2一个修饰词可以同时修饰多个主导者,

3主导者和修饰者的身份会随着语境变化而变化,某主导者被修饰后,与其修饰者一起去为更高级的主导者修饰。

二、修饰成分的定义

能满足某个特定主导者修饰需要的最小修饰词组合。

这个定义有利于明确成分边界,避免成分混淆,由定义可以看出,它可以是单词,也可以是词系中的其它层级。

三、主导者的划分

修饰成分为主导者服务,前面说了,它既可以只为一个主导者服务,也可以为多个服务,所以有必要将主导者做以下划分。

⑴主导者为某个单词或词组,包括并列结构,均称为词级修饰。

⑵主导者为所有,即整个句子适用,称为语级修饰。

四、词级修饰与语级修饰的应用

1拿来一个修饰成分,一定要准确找到其修饰对象。

2判断修饰对象是某个特定元,还是全局,特定元属词级修饰,全局属语级修饰。

3词级修饰必须围绕修饰对象左右,而语级修饰则放在句首、句尾、中间加逗号。

4较多使用是状元。

如果只是修饰动作,则要紧跟动作或放直接宾语后面。

如果修饰状态(包括性质句)放在句尾。

第二编实际生活中意义构架

第一章实际生活中对物品静态描述的内容分析

一、词级应用

1名称,这里的名称指物品的名称。

2数量,指拥有该名称事物的数量,即数量与名称一定要搭配,数量要有量纲,对于一些场合,用许多来表示数量也是可以的。

3内部结构,特指该名称物的内部结构,如内部组成,是否空心等。

4外观形态,大小、形状、颜色等直观看得到的东西。

外观形态经常用来比较不同的物体。

5整体状态,指该物体此刻的物理状态,一是它目前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二是它的运动状态,如果静止,以什么样的形式静止。

三是磨损情况,即新旧程度。

6素材,构成该名称物质的基本材料,取主要材料。

7成因,素材通过怎样的变化过程变为成品。

8用途,某物质一般有很多种用途,但这里一般只考虑当时所用的那一个用途。

9应用,完全与上述用途配套,怎样实现用途。

10归属,指物质分类上的归属关系。

为了记忆,编一句话,“你手里这个由5根单股细红尼龙线编织成的可戴在手上用来装饰的工艺品属于中国结。

”。

其中,你手里——整体状态,5根——数量,单股——内部结构,细、红——外观形态,线——素材,编织——做法,可戴在手上——应用(用法),工艺品——名称,用来装饰——用途,中国结——归属。

二、语级应用

1定义

2命题

3名词解释

4同位语

5评价

第二章实际生活中对动态过程描述的内容分析

一、词级应用

1做什么:

是对变化本质的描述,是最不可缺少的。

它是各要素的核心,其余要素需围绕它进行。

经常体现为一个动作。

2谁让做的、谁做的、对谁做的:

涉及变化参与对象。

首先建立变化过程中的人物角色,计有以下角色:

A谁让做的:

动作的操纵者和控制者。

B谁做的:

动作的参与者与执行者。

C对谁做的:

变化的主体。

即动作的承受者。

因此,变化的主体不可缺少,某人物可以同时是控制者和参与者,有时可省略。

3什么时间做、什么地点做:

描述事件动作产生的时空背景。

分瞬时状态和过程状态。

瞬时状态是事件刚发生的时刻、地点;过程状态指事件整个经历的时间以及走过的轨迹。

4做得怎么样了:

描述在上述特定时空变化的进展情况。

是否已完成。

5怎么做的:

变化的过程描述。

6做的频率:

是定性而不是定量。

表达的是泛泛的概念。

如总是、经常、偶尔等。

二、语级应用

原因、条件、比较、结果、目的、让步,以从句形式体现

第三编单词层次下词系属性的确定。

第一章单词的界定

这里所谓单词,指词典中有固定位置且固定发音的那些词条,它们的最大特点是意义繁杂,既有多义词现象又有同义词现象,而词典中都给出了每个词的词性。

这是词系的最基础层级,应用中要确认符合这里单词层级的规定方可。

第二章单词十大分类的重新界定

教材中,对单词词性做了十大分类,这是词性研究的基础,我们的研究也基于这个分类。

但不同的是,如何归入某个词性的方法有根本不同,教材的方法是查词典,我们这里的词性与原教材概念有所区别,它是由词典意义产生的。

为了与原来的词性相区别,我们改称为词类属性或简称词属。

由于词属以意义产生,必然要了解名词的真正含义。

以后均用词属表达新概念,而词性概念则作为旧概念在比较研究时使用,不要搞混。

基于实际,我们只设立名词属、动词属、形容词属和副词属四个新称呼加以区别,而其它的词类因与教材概念相同,则采用原称呼。

以后凡词属讨论都限于在这四种词属中,不再另外说明。

下面按词作用层级划分,这里暂不牵涉进一步分类,本研究将来会采用全新分类系统。

第一级:

核心级

名词属、动词属,构成基本构架。

名词属一般用来表现静态事物,动词属一般用来表现动态过程。

名词和动词构成主词系列。

第二级:

捆绑级

数词、量词、冠词,依附于名词属,不能单独构成语法成分。

一旦出现并与名词属捆绑,则地位与名词属相同。

第三级:

双身份级——形容词属

形容词属具有主词和修饰词双重身份。

做主词时,等同于动词,做修饰词时,专门修饰名词。

表示状态和性质。

第四级修饰级——副词属。

副词属始终都是服务者。

它服务于谓语或谓语动词,即修饰动词和作为主词身份的形容词。

第五级关系级专门解决两个事物之间关系

1连词(单词之间)。

多个词并列使用的连接词。

2介词——两个事物之间关系。

重点解决任意两个事物之间没有直接修饰时建立联系。

3连词(句子之间)——作用层级升为句子。

连词前后两个句子相当于两个动态事物,连词正是表现他们关系的要素。

以上三部分都不能做独立语法成分,而且都必然牵涉两个事物,内容与教材基本相同,届时可参考相关书籍。

第六级代词——构成句群。

此研究不再以单句作为研究目标,从整篇文章视角看,有代词必然有句群,才能表达完整意义。

在句群中,代词的语法特性与名词属相同。

参见句群部分。

第七级感叹词——感叹词是用来表示说话时表达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词。

它不构成后面句子的一个语法成分,却在意义上与它有关连,后面的句子一般说明这种情绪的性质、原因。

第三章词典意义与词属的关系(理论核心部分)

词汇词性具有流动性,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个单词可以有多种词性,词性是由其所代表的意义所决定,而根本不决定于字典。

本文试图建立一套系统,摆脱词典的词性定义,完全由词典意义出发判断词性,并揭示不同含义。

词典意义与词属的对应具有唯一性,即单词的某种意义只能归入一种词属,当然一词多义则会产生多个词属。

此方法基于词典意义,要求同义词和多义词要非常清晰,否则无法正确。

下面列出各词属的意义特征。

一、动词属

1动词的表现形式

动词是反映一个动态过程的词属,根据实际中动态过程的三种表现形式,总结出动词

的三种表现形式如下

ⅰ包含运动、变化或其趋势。

带有轨迹性,如逼近、

ⅱ包含某个动作,无论是具体,还是抽象如想象、发展

ⅲ体现前后状态发生了改变。

如完成、消灭、到达、交给

以上总结作为判断是否动词的依据,已包容所有动态情况,表述比较抽象,需要实际去做辨别练习,会有感觉的。

2动词的作用判定原则——解决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双宾语、补足语问题。

与词性一样,根本不用记,事实上根据词典上的标注根本无法使用,也是要根据语境来判断的。

实际使用中,将每一个动词都看做一个作用,根据统一的作用判定原则即可确定。

⑴及物性

严格说,一个动作必然有施者和受者,施者一般为主语没有异议,但不能说没有宾语就没有受者,因为此时受者是施者本身,所谓自作自受。

当然我们为了显示宾语作用可以把及物限定在受者与施者不同,但即使这样,也不应由词典决定,而应由语境决定。

所以我们称为及物形式和不及物形式更严谨。

下面分析各种形式:

ⅰ如果只有一个作用,没有作用对象,一定是主语自身的行为,它一定属于不及物形式。

如我们在跑步。

ⅱ如果存在一个除主语外的作用对象,这个对象就构成了宾语,就成为及物形式。

ⅲ有些词只有不及物形式,有些词只有及物形式,还有些词两者兼有。

这都是由意义决定的。

如跑这个动作根据意义判断只能是不及物形式,而踢这个词及物时可以踢人,不及物时锻炼身体,而教、给这些不用想一定是及物了。

ⅳ过去使用中出现使用不合适是在一词多义中没有分清各义项的关系,选择了错误的义项,意义错了,结果当然也就错了。

⑵双宾语

ⅰ首先强调一下双宾语的概念,它决不是两个宾语的简单并列(后面会讲到,为了区别那里叫多宾语),这是一种特定宾语构造,是专门表达物质传递一类的内容。

在有作用对象(也就是宾语)的前提下,如果有物的传递,则产生双宾语,被传的物为直接宾语,作用对象称为间接宾语。

双宾语前提必须是及物形式。

ⅱ双宾语也是通过语境意义来判断的,只要有物质传递就必然用双宾语,而“给”这个词从意义上很容易判断必须是双宾语。

ⅲ这里所传递的物质可以是任何能用名词表达的东西,如信息、知识,不一定非指实物。

ⅳ所谓传递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剪切模式,即物质完全转移,实物用得比较多,另一种是复制模式,即原拥有者仍拥有该物质,信息类用的比较多。

注意仍拥有是指数量上也不能减少,如我5个苹果,给你一个,虽然我还有,但数量减少了,属于剪切形式。

这个区分在这里无关紧要,但在其余场合会比较重要,所以还是搞清为好。

ⅴ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地位

其实两者地位是不同的,直接宾语是真正的宾语,享受宾语的一切待遇,满足宾语的一切变化。

而间接宾语实际上起到宾语补足语的作用,它不能满足宾语的变化。

与一般宾语补足语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可以做被动语态的主语。

但同样作为被动语态主语,二者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

具体见被动语态专题。

所以,在主动句中,把间接宾语当作宾语补足语就好了,是可以在被动语态中提升为主语的宾语补足语。

这样避免与直接宾语争权夺利。

⑶补足语

ⅰ不论是自身作用还是有作用对象,有时要强调作用所造成的效果。

表达这个效果的就是补足语。

ⅱ不及物形式的补足语为主语补足语,它表达了作用对主语产生的变化效果;主要表现作用时发生的各种表现及变化情况。

如我跑累了,累是我跑后的一个状态,就是主语补足语。

注意累是修饰“我”的,而不是修饰“跑”的。

ⅲ及物形式的补足语称为宾语补足语,它表达了作用对象的反映。

而宾语补足语分两种:

一是造成对象的变化情况,二是某些役使动词使对象执行某种动作。

ⅳ不存在谓语补足语,谓语的各种修饰由副词或状语承担。

除了前述的特别情况。

二、名词属

1名词的大裁军

名词用来表现各种事物的名称,基于新的词属体系,我们将以其它词属的名称词属剥离出去,如发展,按书上词性解释,既可为名词也可为动词,但按照意义分,它只应该属于动词。

名词中就不包括动词。

形容词和副词也类似,如幸福,显然意义的第一反映是形容词,所以名词中也不包含幸福。

而思想、方法则没有被其它词属占用,则属于名词属。

2名词的分类(在复数形式时已讲过,再自己大概过一遍即可)

根据定义,我们把名词意义构成分为三类:

人、物、事

㈠人——生命体

1人类名词——这里的人并不一定是人,而是指大部分有生命的物质,因为一旦分解,生命将不复存在,当然蚯蚓除外,总之记住不是只能人用就行了。

人是典型以个体存在,但分解有下限,合成无上限。

名词可以表示一个个体,几个个体形成的小组,各小组形成大的集体。

显然这类名词属于类名词,遵循两种状态的特点。

但要注意,由于个体不能分解,所以只有当个体数大于2时才存在集合形式。

2主观名词,人们为了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而建立的一些名词,如思想、优点。

没有明显的类关系,但可以计数。

㈡物——非生命体

这里的物指一切无生命的物质。

实物名词,分自然界创造的物质和人类创造的物质,为区分,自然界仍称为自然物质,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以自然界形态存在的物质,如山、海、江等,称为景观名词,景观名词属于类名词;另一种是自然提供的资源,称为资源名词,如石油、煤矿,海中的盐,资源名词属于物质名词。

而人类创造的称为人造物质。

依据人们的使用目的分为消费性物质和生产性物质,生产性物质是构成消费性物质的原材料,生产包括工农畜牧、养殖,甚至编织,表达这些物质的名词称为材质名词,材质名词属于物质名词。

消费性物质是通过生产造成的供人们生产生活中直接使用的物质,包括生产设备,表达消费性物质的名词统一称为物品名词。

物品名词按是否具有一定的固定形态划分为固形名词和非固形名词。

固形名词的定义就是具备一定形体,不同个体具有可分离性,也就有了可数性,可纳入类名词。

而非固型名词则是无法进行分离的,均属物质名词。

非固型名词包括液体和气体及部分固体。

化学名词,专门用来表示化学物质。

它分两种:

一是原子、分子、离子的形态,称为元素名词,属于类名词。

第二种是以纯净的化学试剂的形态来表现。

称为药剂名词。

属于物质名词。

㈢事——与事件有关的名词

1计时名词——反映事件经历时间的相关名词,计时名词与其它名词一个不同的特点,其它名词都是按类进行组织,即父类、子类,而计时名词遵循的规则是时间的两个特有属性——单向性和累积性,年与月、时与分不能认为是父子类关系,但它们通过12、60这两个累积量将之联系起来,这个特性注定它只有计数功能,而且绝少变化。

2结果名词——对某种事件形成的结果进行命名,如轨迹是点沿某些位置运动的结果。

区别于抽象名词中的对事件过程或动作本身描述。

由于这个结果依赖于过程的发生,而过程完成可能有多个结果,因此属于类名词。

气象名词均属此类。

3普通名词判定的具体方法

ⅰ始终为可数的名词类别

时间名词、结果名词、主观名词

ⅱ类名词(基本属性为可数)

人类名词、自然名词、固形名词、元素名词

ⅲ物质名词(基本属性为不可数)

资源名词、材质名词、非固型名词、试剂名词

三、形容词属

形容词属具有主词和修饰词双重身份,当在名词前面做限定表示该名词的某些性质,它的身份是该名词的修饰词。

而在性质句的主系表结构中,表示名词所处的状态时,身份上升为主词,其地位与作用同动词完全相同,但因其本身无法进行时态变化,故引入系动词,承担语法功能。

系动词也相当于助动词功能,它们都不能独立存在。

区别是助动词没有任何含义,而系动词有一定的含义。

换句话说,系动词+表语相当于谓语,可以被副词或状语修饰。

大致分类如下:

1大多数名词分类都具有的特征修饰(除专有名词、计时名词)分主观形容词和客观形容词

2静态和动态都具备的特征修饰。

3物品名词独有的性质修饰

4强调形容词

对于物品而言,参照第二章《实际生活中对物品静态描述的内容分析》中词级表达形容词承担部分。

四、副词属

理论上,副词是比较完备的,它自己的单词库可以承担所有对动词和形容词的修饰工作,但副词库的一些单词同时在其它词属中存在,它们之间既可以是共存关系,也可以是转化关系,共存关系不需要任何词属转换,形式完全相同,根据修饰对象加以区别。

依照一词一库的原则,将这部分划入其它部分,这些词数量不多,最好记忆一下。

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副词与形容词共存:

该词主要划入形容词,判断依据是,如果修饰对象是名词属,则是形容词,如果修饰对象是动词或作为主词的形容词,则为副词。

它们之间是转化关系。

2副词与介词共存:

该词划入介词。

如果该词+名词,则应该是介词,构成介词短语。

如果动词+该词,构成副词小品词。

它们之间是共存关系,即不存在变形。

具体见词组部分。

另外,要注意以下三点:

1切记只有形容词作为主词时,才能用副词修饰

2用very可以修饰自身,但这样的修饰并不完整,它们必然还要修饰其它的主词。

3一般只有程度副词修饰存在比较级的形容词,这是由意义自然形成的,并不是什么规定,当由单词扩展到短语和从句时,这个规律自然消失,因此不必刻意去记。

第四章词属选择与词属转换

词类属性的确定有两个来源,一是词典意义的判断,二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