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5493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村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农村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农村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农村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农村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docx

《中国农村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村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村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docx

中国农村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

中国农村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准确地说是个农业人口大国。

“三农”问题说究竟是农人问题。

农人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根本问题。

在战争年代,农人是革命的主力军,作出了重大捐躯;在建设年代,农人为工业化提供了原始积累,作出了重大奉献;在改革开放年代,农人率先行动,作出了重大创造。

农人又是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

    2008年是农村改革30年。

中国的改革是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这是邓小平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我们把它说成是“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带动了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

纪念这个改革意义重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农村经历了土地改革、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几个阶段。

土地改革,结束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至战前的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土改后克服了“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思想,让农民“组织起来”,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以土地入股为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及供销、信用合作社,形成三足鼎立的合作制,符合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将河北省遵化县王国藩的“三条腿驴合作社”作为“五亿农民的方向”。

但在随后不久,将土地等生产资料无偿变为“集体所有”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及后来建立的“一大二公”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从河南省遂平县第一个喳岈山公社诞生起,遍布全国,认为“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供销社变为第二国营商业,信用社变为农业银行的附属物,使合作制变了形,长达20年之久。

实践证明,这种制度违背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扼制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不成功的,导致生产发展滞缓、供应紧张、农民贫困、环境恶化,难以为继。

应指出,即使在“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的失误中,农民为保证城市居民的食品供应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农村内部出现了供产销全靠市场调节的“社队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

毛泽东对此高度评价,誉为“光明灿烂的希望”。

    一、农村改革30年的四个阶段

    农村改革30年的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丰富经验,也出现了一些失误。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为1979年至1984年。

即从1978年底和1979年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克服了“两个凡是”思想,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至1984年农业全面高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人们称之为“黄金阶段”。

    ——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亿吨增加为4亿吨,连续上了两个台阶(即由6000亿斤上升为8000亿斤,一个台阶为1000亿斤),解决了长期“供给短缺”问题,第一次出现了“卖粮难”。

    ——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1亿亩的背景下,调整产品结构,棉、油、糖等经济作物大幅度增加。

    ——畜牧业、水产业同步快速发展,市场供应大大改善。

    ——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社队企业有了新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业转移,在人民公社解体后建立了乡政府,第一个挂牌子的是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改为向阳乡。

社队企业易名为“乡镇企业”。

    这一阶段农业高速发展和农村重大变化的原因有五个方面:

一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50%),加上实行“超购加价”政策(加价30%—50%),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是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为代表推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两个不许”(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到“不许分田单干,不要包产到户”到在边远与贫困地区“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到“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形式”,到“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的发展”,再到“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反映了中央在这个问题上认识的变化过程。

三是在“文革”中引进的13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化肥厂投产,提供了大量化肥。

四是科技的作用,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与杂交玉米品种。

五是多年积累起来的“老本”,包括“大跃进”中兴修的水利工程以及“文革”中农业学大寨修筑的农田基本建设。

    在这个阶段,中央书记处成立了农村政策研究室,指导农村改革。

中央发出重要的文件,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农业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央工作会议的75号文件以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三中全会的决定。

二是从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发了5个一号文件,发挥了推动改革的重大作用。

    总结这一阶段农业全面高速增长的基本经验:

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

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去掉按工分分配的办法),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转折,农户经营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农民的伟大创造。

这一阶段的失误在于人民公社解体后,由于受到“谈合作色变”的影响,未能及时地把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恢复和建立起来,虽然提出“统一经营与分户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而社队企业薄弱的村成了“空壳村”;同时由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一家一户的农村经济缺乏有力的支撑与保护。

    

(二)第二阶段为1985年至1992年。

由于1984年农业大丰收,出现了卖粮难以及收购粮食“打白条”问题,被认为是“超常规发展”带来“低水平过剩”,导致了农产品统购与派购制度的改革,其基本动因是由于实行“超购加价”政策造成财政压力大。

这一改革是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走向市场的重大突破。

作为第一步对粮棉油糖等一类统购的大宗农产品实行“双轨制”,即“合同定购”与“市场议购”两部分,也就是“死一块,活一块”;对畜产品、水产品等二类派购的农产品全部实行“市场议购”。

这一政策实行的结果,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大进展,一方面放开走向市场的部分农产品继续发展;但另一方面实行“合同定购”的粮食,由于实行“倒三七”价格(即30%是超购加价,70%是定购价),抑制了农民的积极性,特别是新商品粮地区以及“三靠队”(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花钱靠信贷)(像小岗村)因无定购基数,销售的粮食全部是超购加价,而在实行“倒三七”价格政策以后,大幅度减少收入,使当年的粮食产量下降7%,棉花产量下降30%,随即出现了粮食生产的徘徊。

    ——为防止粮食滑坡,实行微调政策,把“合同定购”又改为“国家定购”,强调农民生产粮食既是任务又是义务,并采取适当提高定购价格以及定购粮食与化肥、柴油、预购定金“三挂钩”政策,使粮食产量有些恢复性的增长。

在粮食逐步走向市场化过程中,在河南郑州市建立粮食期货交易市场。

    ——乡镇企业在中央提出“整顿治理”(针对国民经济发展中两个失衡,一是工农业的失衡;二是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失衡,为期三年)中受到抑制,特别是信贷零增长,以及指责乡镇企业“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的舆论,严重影响乡镇企业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转移零增长。

    ——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大大下降,1989—1991年连续三年年均增长只有%,其中1990年为负%,跌入低谷。

    ——放开农产品销售价格,1991—1992两年两次提高城市粮食销售价格,实现了购销同价,结束了近40年粮食统销的历史,取消了粮票,缓解了由于每次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而城市销售价格不变增加财政补贴支出的矛盾。

    ——在总结广西柳州市宜山县三岔乡建立村民委员会经验的基础上,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推行村民自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开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局面。

    ——推行生态农业建设,对抑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原退化、农业面源污染等加剧。

    这一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其原因之一是对1984年农业丰收形势估计过于乐观而采取了抑制生产发展的政策;二是在“整顿治理”中不加区别地在信贷上采取一刀切的政策,抑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劳动力转移,使农民收入下降。

这是宏观调控上的失误。

    (三)第三阶段为1993年至2003年。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解决了市场经济“姓社”与“姓资”的认识问题,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加上对粮食两次大幅度提高价格,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1996年粮食产量达到5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1998年达到亿吨,又创历史新高。

但是从1999年至2003年,强调调整产业结构,连续五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人均占有量下降,出现了新的徘徊波动。

    ——在1998年粮食丰收以后,实行农民把粮食必须卖给粮食部门,粮食部门“按保护价敞开收购、收购资金封闭运行、顺价销售”三项政策和一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使粮食库存大幅上升,但打击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财政补贴数量大量增加。

    ——“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吸纳农业劳动力有所增加。

    ——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为防止新的水土流失,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生产链,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特别是在畜牧与水产业方面进展较快。

    ——在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流失严重,出现了失地农民,引起农民不满。

    ——在整顿金融秩序中,取缔了合作基金会,信用社不再成为农民的合作组织,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民贷款难问题加剧。

    ——农民负担日益严重,为控制“三提五统”费不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实行预算制、审计制以及负担监督卡,收效甚微,增加了管理成本。

    这一阶段中央于1998年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这个阶段农村改革滞缓,农村经济波动较大,城乡差别拉大,“三农”问题突出。

    (四)第四阶段为2003年至2007年。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中央、国务院强调“三农”工作是全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以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一系列方针。

自2004年起连续发了5个新的中央一号文件,包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农民收入有恢复性增长。

    ——在“费改税”的基础上,取消农业两税和“三提五统”费,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农民增收1250亿元。

    ——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

    ——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6年覆盖面达到40%,2007年达到80%。

    ——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费试点。

    ——取消对进城农民工歧视政策,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对粮食实行直补,农机、良种、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以及最低收购价政策。

    ——加强对土地“农转非”的控制,以18亿亩为红线,将土地出让金纳入预算管理,对省级政府实行土地“农转非”指标管理。

    ——增加财政对“三农”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扶贫工作的力度,农村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前的亿下降为2100万。

    ——改革户籍制度试点,实行城乡居民统一户口。

    ——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村专业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等合作组织有了新的发展。

    这一阶段把“三农”工作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战略之中,对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及农民的弱势地位,有了良好的开端。

但是二元结构形成的两种制度安排与政策产生的矛盾日益凸显,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继续扩大,1978年为∶1,1984年为∶1,2007年达到∶1。

    二、农村改革30年的十大创造

    总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基本经验是从不自觉到自觉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亿万农民在党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获得了十大创造:

一是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成为农村市场的主体,从15年不变到30年不变到长期不变。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在考察后说,“包干到户是农村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

二是“异军突起”(邓小平语)的乡镇企业,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不仅居于主导地位,而且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吸纳了1亿多农业劳动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位巴基斯坦领导人说,这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三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村民自治,开创了中国农村民主政治的先河,使农民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参观江苏吴县一个村的民主选举全过程后说,中国农民找到了行使民主权利的“诀窍”。

四是进城的农民工,有1亿多农民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建筑与服务业的主力军,是中国农民的“黄埔学校”,一大批精英——农民企业家成长起来,是农村的希望。

五是股份合作制。

包括土地与乡镇企业,把劳动的合作与资产的合作结合起来,创造了集体产权的实现形式,使农民获得知情话语权、决策参与权、资产处置权、收益分配权、管理人员选择权等。

六是农业产业化经营。

延长农业的生产链,建立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实行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生产最终产品,提高农业的附加值。

七是适度规模经营。

有些地区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原则下,促进使用权的流转,由小农变为大农,形成农业大户——现代农业企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现代化水平。

八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包括由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产品质量标准与监测体系、环境监测体系、动植物检疫体系等,为确保农业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九是生态农业,由村—乡—县—市—省,把传统农业的精华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多种效益,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统一的模式。

十是走向国际。

引进外资企业,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与管理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增加出口;发展劳务输出,在国外建立生产与贸易企业,在WTO框架下,提高竞争力。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五句话:

解放思想—群众创造—专家总结—领导认可—政府规范。

农村改革的特点:

一是解放思想,排除“左”的干扰,不带框框;二是尊重农民的意愿与选择,不强迫农民;三是总结群众创造的经验,加以推广;四是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不一步到位;五是因地制宜,不一刀切。

这种改革的好处有三:

一是成本低;二是风险小;三是效果好。

农村改革的实践,是农村社会的巨大变迁,使马克思的“联合体的自由人”、“重建个人所有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等主张得到验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

农村改革的过程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过程,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是遵循和按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办事的过程。

顺应规律,农业与农村经济就会发展;背离规律,农业与农村经济就会波动。

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国家调控市场采取了法律、经济以及行政多种手段,由直接调控为主转为间接调控为主,以行政手段调控为主转为以法律与经济手段调控为主,以计划调控为主转为市场调控为主。

这个过程尚未完成。

    党的十七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就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党的基层组织五大建设中,实现物质、精神、政治、生态四大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纲,在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和缩小城乡差别方面有突破性进展。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用于“三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着力发展农民的合作金融组织,解决农村资金大量外流与农民贷款难问题。

    ——把GDP翻两番的目标真正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与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建立农村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

    ——促进土地、劳力、资本、科技等基本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与优化组合,提高利用效率。

    ——在城乡一体化与国际化过程中,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合作化,提高农业的增值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力,确保粮食、食物、生态、生物安全。

    ——推行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依法保护农民特别是农民工的权益,建立与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以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维护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就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中国农村改革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真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