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活下去余华《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启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5278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笑着活下去余华《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笑着活下去余华《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笑着活下去余华《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笑着活下去余华《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笑着活下去余华《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笑着活下去余华《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启示.docx

《笑着活下去余华《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笑着活下去余华《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启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笑着活下去余华《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启示.docx

笑着活下去余华《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启示

笑着活下去——余华《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启示

第26卷第6期

V01.26No.6

廊坊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LangfangTeachem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

2010年12月

Dec.2010

笑着活下去

——

余华《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启示

李娜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

摘要:

余华的((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后半生厄运连连,死亡和灾难时刻伴随着他,可他却依然坚强地活着,没

有被苦难压倒,没有以死来逃避非人的生活,而是乐观地活着.为什么他能不死而活下来?

探究其中的原因,主

要是人间的温情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性格使然福贵的一生体现了人类普遍的生存状况,他的生存可以上升为

部生存寓言.从福贵的身上,可以学到面对苦难时的方法和态度:

承受与乐观.他是现代人如何面对生存困

境的一个很好范型.

关键词:

(《活着》;福贵;承受;乐观

中图分类号:

I206.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3210(2010)06—0035—04

《活着》以时间为主线,讲述了地主家的少爷福贵

厄运不断的后半生:

钱财不在,安全不保,温饱不能,

病死不断.身边的亲人相继死去,最后只剩下福贵和

那头老牛像化石一样奇迹般地活着.遭受大苦大难的

福贵活下来了.在我们看来,遭受了这么多磨难,他怎

么能活下来,更怎么能面带微笑地向”我”讲述他这一

生的坎坷遭遇?

他应该抱怨甚至是诅咒生活,从而告

别生活,或者以死来结束这种非人的生活的折磨,但

是,他并没有否定生活,而是超脱地”活着”.在一次又

次灭顶之灾的打击下,他一次又一次地在死亡的边

缘止步,他于苦难悲伤的极限处善待生命,默默地承

受生命之重而无怨无悔地活着.他不仅活着而且越活

越通达.余华曾感叹福贵是”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

重的一个人”.有论者言:

”余华立足叩问人性深层蕴

涵的罪恶与缺损,他从不向外去寻求拯救与安慰,而

是向内扩张人自身对苦难的心灵承受力.”…这就让

人不得不就他活着作一番特别的研究了.

苦难之后依然活着的原因

余华有一句经典的表述: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

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换句话说就是:

”人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任何其

他的理由.这是人和生命的最基本的关系,生命要求

他活着,他就活着.”这句话透着生命本能的自然主

义的气味.福贵的精神史是在生命——人性的层面上

展开的,这让习惯了现代启蒙叙事和当代革命叙事的

中国读者多少有点意外.惯于在启蒙话语和革命话语

的框架内思考问题的评论家们往往站在启蒙和革命

的立场,以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来审视福贵,他们期

待福贵有所行动,去反抗自己的命运,或者愤起抗争,

或者痛不欲生,或者对现实进行质疑并进行形而上的

追问,或者至少他要以死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以死相抗是中国弱势群体在面对强势力量的压迫而

不胜的情况下,通常采取的一种抗争方式.而在《活

着》中,余华一改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流叙事传统,

没有把一部苦难史写成革命史或思想史,而是写成了

朴实的生命精神史.从一开始,余华就没有打算让福

贵去承载社会一历史与启蒙一革命的宏大意义,尽管

福贵的苦难史中也映现出战争的血腥,政治的荒诞,

精神的恐怖,饥饿与贫困,但是这一切都是在福贵的

苦难史和精神史的视野展开的.余华在韩文版的序言

中把原意阐释得很清楚,他说,《活着》讲述的是”人如

何承受巨大的苦难”,”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

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来自于

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

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他还说:

“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

间的友情,《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

收稿日期:

2010—08—29

作者简介:

李娜(1985一),女,河北新乐市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研究方向:

文艺美学.

?

35?

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

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作家的使命不

是发泄,不是控诉或揭露,他应该是向人们展示高尚,

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

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

光看待世界.”Ⅲ

(一)人间温情

说到福贵为何不死,为何活着,不能不特别提到

与福贵生命密切相关的两个女人,一个是他慈善的母

亲,一个是他温存的妻子.正是这两个女人,为福贵接

通了中国古老的生存智慧,她们是福贵的生存导师.

正是她们把福贵从死亡的边缘拉回,用温情唤醒着福

贵,用责任开导着福贵,让福贵感悟着生命的责任,生

命的意义.当一向在嫖赌中讨生活的福贵输光了祖产

祖业,失魂落魄地回家后,父亲气恨交加,声嘶力竭地

喊道:

”孽子,我要剐了你,阉了你,剁烂你这个乌龟王

八蛋”.此刻的福贵早已崩溃麻木,心如死灰,但还是

害怕父亲可能要”剁烂”他,而母亲和妻子却给了他活

下去的勇气,家珍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母亲劝

导他”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母亲的这句话极

其平常但却凝结了深深的情感,将之溶于生命,是可

以化解苦难,超越苦难的.面对一贫如洗的现实,家珍

原本可以堂而皇之地回娘家继续过她城里小姐的好

日子,可是事实上是她爹把她接回去不久,她就带着

儿子又回到了乡下,回到了福贵身边.她对未来的艰

辛坦然自若,”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

么福分了”.她与丈夫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她最大的

愿望就是每年给福贵做一双新鞋,一家人能相守在一

起.直到后来历经儿子,女儿的死亡打击,饱尝了人生

的艰辛与悲伤并且受尽病痛的折磨,她依然没有放弃

生活的勇气,坚韧地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临死之际,

她一遍又一遍地对福贵说:

”这辈子也快过完了,你对

我这么好,我也满足了,我为你生了一双儿女,也算报

答你了,下辈子还要在一起过”.字字含情,句句传意.

应该说家珍在痛苦和打击中表现出来的坚忍和宽容,

对福贵忠贞不渝的爱情及深刻细致的亲情,浓浓地笼

罩了福贵的一生.也可以说,正是家珍对夫妻感情的

珍惜,对孩子真切的关爱,对整个家庭的责任感和默

默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影响着,感化着福贵.

除了慈善的母亲和温存的妻子以外,福贵还有懂

事的儿女,孝敬的女婿,可爱的外孙.在强大的伦理亲

情面前,他不是孤立无援的.可以说,人间的伦理亲情

是支撑他毅然不倒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这种支撑一

直持续了福贵的一生,在身边的亲人都先他而去之

后,与他相依为伴的老牛就成了那些亲人的化身,他

?

36?

通过呼喊亲人们的名字来享受怀念亲人的温馨,好像

死亡从未将他们一家人分开过一样.

(二)传统文化性格使然

福贵为何不死,为何活着,最深层次的原因恐怕

还是传统文化使然.中国历史上儒家强调个体生命的

保全和个体人格的修养以及适度享受生命.儒家持守

中庸之道,凡事必须适中合度,才会长久下去.若享受

荣华富贵过度,就会紊乱痛苦;而喜悦和悲伤过度就

会狂躁心焦,人应该像天地万物那样安命乐生.儒家

讲究一种以乐生为美德的生命哲学,这种生命哲学要

求人们无论在怎样艰难困苦的厄运下,都要乐观地生

活,热爱生命.福贵未必说得出像孔子一样的人生哲

理,但是他确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着先哲的这

种智慧.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却

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道家的人生观更加超然,老子一再强调”知足者

常乐”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福祸相依

的观点.冯友兰一语见的,认为”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

全生避害”【引.而中国的老百姓,尤其是贫苦的农民,在

生死问题上所抱的态度是”好死不如赖活”.好活自然

要活;赖活,也得活下去.其实,中国民间百姓乐生恶

死的情感非常强烈,有学者概括为”乐感文化”,”吾国

人之精神”【5】.避凶死,忌自杀,求善终,已经成为中国

普通百姓普遍信奉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使中国的百

姓在面对生活的苦难,人世的痛苦和不幸的命运时有

着相当强的忍耐力和承受力,所以,即使是”赖活”也

不轻易采取断然结束生命的自杀行为.福贵的一生虽

然没有什么宏伟的目标,但是他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

地,都从来不绝望,依然心存感激.从死人堆里逃生回

家后,感觉是”又温暖又踏实”.因为赌博把祖上田产

都输给了龙二,从前的地主少爷沦落成佃农,天上人

间的巨大反差并没有使福贵一家痛苦抱怨,他们觉得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当得知枪毙了”恶

霸地主”龙二后,福贵对龙二的死是后怕的,他在往家

里走时,脖子上一阵阵冒冷气,福贵感到很是庆幸:

“要不是当初我爹和我是两个败家子,没准被枪毙掉

的就是我了”[6]7o.想到自己因祸得福,福贵对于生命更

加珍惜了,他想”这下可要好好活着”EFo,”大难不死

必有后福”.

积极上进,构建理想人生之时,应以儒家的”入

世”观念做指导,逐步肯定自我,提升自我;遭遇缺憾和

苦难时,则应从道家的”出世”思想中否定自我,解构自

我;面对生死,更要从禅宗的”超世”中寻找超然与解

脱.如果没有这些文化精神几千年来潜移默化的渗透

与影响,也许在充满死亡与苍凉的生命荒原上,孤独

寂寞的福贵不会在悲伤绝望中得以解脱,更不会和那

头默默无语的老牛在田间轻松地劳作,幽默地对话,悠

然地歌唱;也许中国几千年来的老百姓也不会在艰难,

苦难中活得那么执着,那么释然,那么从容与快乐.

二,现代性的寓意启示

福贵一家人的苦难史构成了《活着》,而这位最后

只能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老人,却一生以平和和近

乎于逆来顺受的态度体味着地狱般的苦难.其实,作

品中的苦难已经超越了具体现实,而上升为一种无法

摆脱的人类普遍生存意义上的苦难.”福贵的一生就

这样具有了普遍性……其实就是一切生存者的寓

言——从天堂到地面,再到地狱般的深渊”,就是”一

个人从小到大,再到老死,实际上就是一个从富有到

贫穷,再到被完全剥夺的过程”.[7所有的这一切完成

之后,作者也就达到了他的目的:

消解人生的种种外

在价值,透过价值的多元和不确定而直达本源——人

自身,把人的本质归还给人.《活着》也因此抽去了具

体的时间和背景,从而具有了接近”永恒的形式”的意

味,”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从这个意义上讲,

《活着》是一部人生寓言,福贵所持守的面对苦难人生

而活着的生存态度,绝不只是一个农民的个人生存体

验,它所表达的是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面对悲剧的生

存态度.《活着》所体现的面对悲剧的内在精神从本质

上讲和充满哲学的西方神话”西西弗斯的故事”是一

致的.西西弗斯经历的是无望而又无尽的劳动折磨,

福贵经历的则是生活的大起大落,丧亲的连续不断.

当他一次又一次地忍受苦难,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生活

和亲人身上时,最后却发现一无所有,孑然一身,他失

去了希望的寄托,但他并没有放弃生活,他仍然以超

越苦难的达观和超越死亡的平静悠然地生活着.当西

西弗斯坚定地走向不知尽头的磨难,在对荒诞命运的

反抗和诸神的蔑视中获得救赎的时候,福贵也以穷尽

困难和穷尽生活的”活着”的在世态度拯救了生活.正

是因为这种救赎,《活着》中的福贵成了沉重却令人振

奋的艺术典型.

福贵的一生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状况的普遍写照,

他的生存可以上升为一部生存寓言,从福贵的身上我

们可以学到面对苦难时的方法和态度:

承受与乐观.

(一)生命中的韧性——承受

小说的结尾,与福贵相依为伴的老牛,具有一种

象征意义.那是一头正待宰杀濒临死亡的老牛,它已

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杀它恐怕也活不

久了.因为不愿看着老牛再哭,早已经没有眼泪的富

贵买下了它,给它取了个名字也叫”福贵”.一过10

年,”两个老不死的”——徐福贵和牛福贵——居然都

没有死,他们活着.福贵赶着老牛去犁田,在吆喝福贵

的时候,嘴里也喊着所有死去的亲人的名字,好像他

们也都是些埋头犁田的牛.在中国人的眼里,终日劳

作的牛,象征着忍耐,坚韧和持久,这头默默耕作的老

牛,何尝不是小说中福贵他们忍受苦难的象征呢?

为无力主宰自己的命运,福贵是弱者中的弱者,因为

生命坚韧的顽强张力,福贵又是强者中的强者.他被

无常的命运颠来簸去,不由自主,但命运终究还是奈

何不了他.福贵,虽然不是一个命运激烈的反抗者,却

是一个命运的承受者,他在这种承受中走向了达观和

超脱,领悟了人生无常的宿命.在作品中,我们时刻可

以感觉到一只隐藏的黑手是”消解生命的死亡之影,

人们在死亡的边缘挣扎,叙述者是凭借夹缝中求生存

的本能才从死神的手中一次次溜走的”【8】.尽管这是一

场注定要输的游戏,但只要福贵一息尚存,他就不放弃

“活着”.死神在他周围忙碌着,使他身边的亲人相继离

开,但是正因为这样,他的”活着”才具有了拨动生命的

最顽强的琴弦的力度.福贵很平淡地谈到自己的死亡,

他在自己枕头底下压了到死也不会动的十块钱,那是

给他自己送葬的人的劳务费.只有经历了大苦大难,看

透人生的人才能有如此平静的心境.他在承受与忍耐

中获得了生命自身的某种快乐,在抗争外部侵犯的过

程中获得了生命的自身价值.相比之下,现在我们的生

活要自由得多,人的生存状态要好得多,可为什么自我

放逐生命与生存者却也多得多呢?

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对待人生的苦难,佛教的态度是摒弃欲望,所谓

无欲则刚.基督教认为,有一个彼岸世界,试图以彼岸

的终极目标淡化此岸的现实苦难,以神的受难消解人

的受难.进入现代,现实主义承认人的欲望,但专注于

社会原因的追究.加谬标榜西西弗斯神话,西西弗斯

不断将石头推向山顶的姿势给人以抗争的启发.作为

个现代人,在苦难叙述中,余华没有表现出对神学

宗教的皈依,没有乞求神的扶助,他选择的是人的承

担,是以乐观的姿态承担不可抗拒的苦难,这就是余

华发现的”真理”,”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与加谬不

同的是,福贵让我们知道了人该怎样活着,活着的责

任与意义,他使我们明白:

面对生命中无法抗拒的苦

难,不动是不行的,躺倒是不行的,中途退出是不行

的,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像大漠中的骆驼,默默负重前

行,走完自己的全部旅程.福贵式的承担不是一种抗

争的姿势,而是一种人忍受,忍耐的状态.但无论抗争

还是忍受,都是人的自我承担,而不是彼岸或神的超

度,不是对社会时代的怨天尤人.这恰恰应该是现代

人的人性理想和人生态度.

?

37?

(二)善待生命的态度——乐观

福贵作为《活着》的主人公,是以歌声出场的,”我

听到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他唱起了旧Et的歌

谣”[1.他的出场让人丝毫联想不到曾经在他身上发

生过那么多不幸的事情.因为他的快乐感染着我们每

个人,”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

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

问的小道”.福贵牵着一头老牛,在阳光正浓的树阴

下向我们讲述着他的一生,在亲人纷纷离去的孤寂

中,老人用自己诙谐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韧性和力

量,讲述着”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

在”.没有悲伤,没有痛苦,只有怀念,在爽朗的笑声中

老人流露出仁厚亲切的高远情怀,溢出了一种昂扬乐

观的精神内核.”我再也没有遇到过一个像福贵这样

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

精彩地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

人,他可以准确地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

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福贵爽朗的笑声是

发自内心的,并不是从饱经风霜的老脸上挤出的一丝

勉强的笑容,是在经历了人世沧桑变化后一种释怀的

微笑,他的笑声串联起了他的”悲惨世界”,”福贵说到

这里看着我嘿嘿笑了,这位四十年前的浪子,如今赤

裸着胸膛坐在青草上,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照射下

来,照在他眯缝的眼睛上”【]36o小说的结尾写到:

”我听

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

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6】1福贵以粗哑却令人

感动的嗓音,唱着古老而又快乐的歌谣,让我们看到

了凡俗人生中那种坦然与平和,乐观与自足中所蕴含

着的宁静而深邃的力量.苦难的折磨和对死亡的恐惧

被一种超越的理性化的乐观主义式的叙述态度化解

了.从福贵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这一古老民族的

某种精神原型:

于苦难的生命中抗争不止,在生命的

宣泄中又保持节制,于命运的静态承受中包孕着对生

命的执着,在执着外化的同时又包含了历经沧桑的人

生体验.

三,结语

《活着》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力量,它并不局限于对

某一具体的社会时代的批判,而是力图达到对人类命

运的理解.如果人类命运是苦难,像《活着》所叙述的

那样,是一连串令人难以忍受的死亡体验,那么余华

借福贵这个受难者的形象所要表现的是人类承担苦

难的品质,这是余华的用心所在.苦难叙述不是目的,

承担能力和乐观态度才是余华《活着》这部作品执着

的表达.的确,苦难无处不在,与生相偕,苦难好像已

经成为人类难以摆脱的宿命,那么苦难来临之后应该

怎样?

作为”弱者”的个体,在面对强大”外界”困境时,

应该怎样应对?

是抗拒,还是死亡?

在历史和自然面

前,处于边缘似的人们有太多的无奈和不能,死亡在

这里显得太过容易.《活着》中的福贵一无所有,仅以

生命来抗拒命运所给予的全部.面对死亡,生命就是

种进攻.他始终站在那里,毫不退缩,这种抗拒不是

“死亡”,相反,它是”活着”!

尽管人生还有太多的名

誉,财富等,但如果拨开所有的迷雾直达生命的本质,

那么”活着”因为死亡和苦难的存在而有了最真实意

义上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余华论『J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

学研究,1996,(4):

92—99.

f2】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3】张英.文学的力量【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1:

9.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l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8.

【5】雷达,李建军.百年经典文学评论【M].武汉:

长江文艺出

版社.2004:

14.

[6]余华.活着【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7]张清华.文学的减法——论余华【J].南方文坛,2002,

(4):

4—8.

[8]舒文治.在边缘活着——从《活着》《边缘》考察先锋小

说对生存境态的演述[JJ.小说评论,1996,

(2):

29—34.

ToSul’vivewithLaughter

——

0ntheProtagonistFuGui’sLifeinSurvivalbyYuHua

LINa

(SchoolofLiterature,HebeiNormalUnive~ity,ShO’iazhuangHebeio5oo16,China)

Abstract:

Thor【alwaysfollowedbydisasterssuchasdeaththreat,theprotagonistFuGuiinYuHua’SSurviva/nevergivesinto

thesebadIncksbutoptimisticallyenjoyshislifeinstead.ThemajorreasonliesinthehumanwarmthandtraditionalChinese

culture.FuGni’Slifeisareflectionoftheuniversalfateandanallegoryofhumanexistence.Hislifehasshownthatthewaytodeal

withpainsandsufferingsistotoleratethemoptimistically,whichisagreatinspirationformodernpeople.

Keywords:

Survival;FuGui;toleration;optimism

?

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