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5271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5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案

科目:

科学

年级:

四年一班

姓名:

陈桂梅

 

 

 

 

 

 

 

嘉荫县乌拉嘎中心校

 

课程表

 

 

 

 

星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第一节

第二节

科学(3)

第三节

科学(5)

第四节

科学(6)

科学(6)

午休

第五节

第六节

科学(3)

科学(5)

第七节

科学(4)

科学(4)

 

 

学生成绩登记表

序号

姓名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期中测试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第九单元

第十单元

期末测试

1

张志

2

史佳慧

3

任新国

4

杨琪慧

5

刘雯

6

李金鹏

7

赵毅

8

付鑫鑫

9

王思丹

10

庄德彤

11

孙祎林

12

苏婉婷

13

郭天一

14

胡相坤

15

王靖升

16

修苗苗

 

学生成绩登记表

序号

姓名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期中测试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第九单元

第十单元

期末测试

17

莫浩然

18

张云志

19

徐国建

20

陈昌斌

21

张宝宝

22

杜姗姗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12—3013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科教学进度表

2012年8月24日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8.27-31

空气的性质热空气和冷空气

 

2

9.3-7

空气中有什么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3

10-14

冷热与温度

4

17-21

热的传递

5

24-28

加热和冷却

6

10.8-12

吸热和散热

 

7

15-19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单元评价

8

22-26

声音的产生

9

29-11.2

声音的传播

10

11.5-9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1

2--16

不同的声音单元评价

12

19-23

我们吃什么

13

26-30

怎样搭配食物

14

12.3—7

食物的消化

15

10-14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单元评价

16

17-21

排序分类

17

24-28

期末考试

 

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学科整体备课

2012年8月24日

学情

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男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课堂反应都明显高于、优于女生。

2.已有知识、经验:

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有丰富的课外知识积累,平时注意对各类事物的观察,表现出对大自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但课外书阅读贫乏,无法建立起必要的学习联系;部分学生对大自然、对科学陌然,无法适应。

3.儿童心理分析:

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科学学习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做小实验,这种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必将成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科学学习强大内驱力和学习动力。

教学

内容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二单元:

冷和热

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第四单元:

吃的学问

第五单元:

排序与分类

科学探究: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标等方式呈现;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作出合理解释。

科学知识;知道……空气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只要原因;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氧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空可以被压缩、等体积的热空气比零空气清的性质,了解人类对此性质的应用;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

重点

1.注重孩子们的预测.

2.注重证据的合理性和可重复验证性.

3.讲究评价的策略

教学

难点

注重证据的合理性和可重复验证性.

教学

关键

 注重证据的合理性和可重复验证性.

教学

方法

观察、比较、合作、推理、分析、演示实验

教具

准备

糖蜡火柴不锈钢勺子小锅酒精温度计烧杯三脚架石棉网纸盒金属片盘子乳胶管

课时

安排

27课时

本学期

提高教

学质量

所采取

的措施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加强现代科学知识、现代科学理论的学习,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和教法学法。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1.注重孩子们的预测

猜想、预测是做科学的第一步,它反应了孩子们某一问题的看法,反应了孩子们的已有知识经验。

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孩子这样预测的机会,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猜想,在没有得到证据前不要对孩子的猜测妄加评论。

而且还要关注预测背后的深层内涵,即孩子们为什么会这么想。

接下来我们要对这些猜想加以分析处理,组织学生去找证据。

2.注重证据的合理性和可重复验证性

本册探究的综合技能的着力点就是“假设与搜集证据”,所以在找证据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们注意证据的合理性,即我找的证据能不能支持我的假设。

如果不能则要让孩子们学会思考,是我找的证据不对,还是我的一开始的假设就有问题,学会反思,然后要再实践。

其次,要注意证据的可重复验证性,即我找的证据是能够经得起多次验证的,并不是偶然的。

证据还要充分,有时还需多找一些,这样更合理一些。

3.讲究评价的策略

评价一直是我们做得比较薄弱的环节。

学生评价时要做到公平、公正。

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的形式,在每一节课上有我们的评价,这学期尤其将单元评价单独列了出来(见教学进度表),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后面的评价表,自己还要做一些评价表。

要让孩子感觉到评价也是一件乐事,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评价的方式作一些深入地思考。

可以采用心情曲线、填合作饼图、项目标星的方法,不仅关注做了没有,更关心做得怎么样,与同学的合作,自己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等等。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整体备课)

我们周围的空气;

冷和热

奇妙的声音王国

吃的学问

排序和分类

 

知识

目标

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氧气对生命的意义。

能力

目标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作出合理解释。

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探究事物的能力。

情感

目标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单元训练重点、难点、关键

(一)重点难点:

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氧气对生命的意义。

(二)关键: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作出合理解释。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

细木棍气球细线支架蜡烛火柴纸蛇玻璃杯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标要求

1.知道……空气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主要原因。

2.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3.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氧气对于生命的意义。

4.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等性质,了解人类对此性质的应用。

5.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单元小结

 

课题:

1.空气的性质

课时计划

知识

目标

1.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2.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

目标

1.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直接感知的空气。

2.能根据压“气垫”的感觉和观察,作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情感

目标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

重点

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教学

难点

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

关键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方法来收集证据。

教学

方法

实验观察讨论提问合作

教具

准备

玻璃杯(透明塑料杯)、纸、红色水、水槽、饮料瓶、气球、细木棍、空气充的同样多颜色相同的气球两只、细线、支架、塑料袋、一次性塑料注射器。

课时

安排

1.课时

1.空气的性

占据空间

有质量

会流动

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教学过程: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地球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一层气体,我们叫它大气层,通常大家把它叫做空气,对于空气大家了解多少呢?

2、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空气是材料,大家交流。

      

探索和调查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1、空气有这么多的性质,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

这里有一个透明的大玻璃缸(出示已注有大半缸水的大玻璃缸),如果将玻璃杯倒置,垂直放到玻璃缸的底部,杯中的纸会怎样呢?

2、演示、提问:

你观察到了什么?

你认为杯子里的纸湿了吗?

学生观察汇报

3、分组实验

将玻璃杯垂直取出。

4、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小游戏:

比赛吹气球

1、我想请位同学帮忙做一个游戏:

比赛吹气球。

不过他吹的气球有一些区别。

(出示放在矿泉水瓶子中的气球,并把瓶口封好,另一个就是普通的气球。

)请其他同学来做裁判。

仔细观察发现,一个吹得很大,放在瓶中的只能吹鼓一点。

2、请这位同学说一说自己吹气球的感受。

3、这个现象有说明了什么呢?

与空气有关吗?

4、小组讨论,汇报

5、师生总结:

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6、利用光盘让学生直观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道理。

空气是有质量的

1、将一个空杯子口朝下压入水中,再慢慢倾斜。

你看到了什么?

这些水泡是怎样运动的?

2、观察讨论:

杯子里的空气向水面跑。

3、请一位同学,一只手拿一个空矿泉水瓶子,另一只手拿放了三分之二水的瓶子。

不断将瓶口与瓶底倒置,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4、汇报:

空气总会跑到水的上方。

5、我们知道水是有质量的,那空气有吗?

出示研究表格,设计实验装置,画出设计图。

6、小组讨论,提出假设。

7、各组交流。

8、各组说明实验情况以及实验结论。

9、师生总结:

空气是有质量的。

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的空气是有弹性的

1、请两同学用手压气垫,说一说是什么感觉?

用塑料袋分组活动。

(注意:

用力不要太大)

2、学生观察松手时气垫发生的变化。

3、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想法?

能证实吗?

提供针筒和橡皮。

4、观察针管里的空气开始所占空间的大小和手压活塞后的大小,手压活塞时的感觉,松开手后看到的现象,比较活塞压下一部分时与压不动时所占的空气、手的感觉及活塞的运动各有什么不同。

5、学生分组实验仔细记录实验过程,讨论得出结论。

6、平时的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7、学生讨论、汇报  8、利用教学光盘补充。

      借助其他物体觉察空气占据空间

觉察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有质量

认识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的应用。

回顾和解释1、和马铃薯、牛奶等固体、液体相比,空气有什么特殊的性质?

2、学生讨论,完成表格后汇报。

 3、通过活动和不同物体与空气的对比,你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概括空气的性质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课题:

2.热空气和冷空气

课时计划

知识

目标

1.知道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2.知道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匀是形成自然风风的主要原因。

3.了解人类对热空气的应用。

能力

目标

1.用实验并借助想象、联想,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2.继续学习借助其他物体觉察空气的认识方法。

情感

目标

意识到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体会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

重点

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等性质,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教学

难点

理解风的成因,知道地球的形状、冷热空气对流是形成风的主要原因。

教学

关键

能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收集到的证据。

教学

方法

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

教具

准备

蜡烛、火柴、纸蛇、细木棍、细线、蚊香、胶泥、水槽

课时

安排

课时

 

热空气和冷空 气

空气是会流动的   热空气  上升

冷空气  下沉

热气球    孔明灯  走马灯

教学过程: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2、在平常的情况下,空气会向四面八方流动。

可是当空气受热或受冷时又会怎样流动呢?

3、把你们的假设写在课题的后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果空气是流动的,我们就要研究空气是怎么流动的。

4、学生把自己假设的答案写在书上。

   

探索和调查空气的流动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①空气也是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②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③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小组先实验再讨论,记录观察结果

④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

有能说明什么呢?

⑤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①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

②生活中,你看到过冷空气的流动吗?

打开冰箱冷藏室  ③冷空气是下沉的

(3)研究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①为什么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

②演示纸袋不平衡的实验,学生观察在加热的空气的过程中,塑料袋有什么变化,手握住袋顶有什么感觉?

 ③试着解释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学生讨论、自我总结冷热空气的性质。

3、热空气的用途

(1)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

(2)请学生介绍孔明灯和热气球的升空原理

“有谁知道有关孔明灯和热气球和知识吗?

(3)利用光盘介绍有关孔明灯和热气球的知识。

4、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

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2)演示P8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

(3)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

 (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

     

认识热空气上升,继续学习借助其他物体观察空气的流动。

认识冷空气下沉   认识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回顾和解释1、通过对冷空气和热空气的研究,你有什么样的发现?

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2、那么,在一个空间范围内冷热空气流动的情况是怎样呢?

     通过对实验的回顾,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并对实验和生活中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课题:

3.空气中有什么

课时计划

知识

目标

1.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含氧气和二氧化碳。

2.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

能力

目标

能对证据进行比较、归纳、概括等加工,并做出合理解释。

情感

目标

愿意合作与交流。

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教学

重点

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

教学

难点

能通过实验观察、思考与联想来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

教学

关键

能对证据进行比较、归纳、概括等加工,并做出合理解释。

教学

方法

比较、归纳、观察、实验、推理、分析

教具

准备

三只相同的蜡烛、大小两只玻璃杯、火柴、水槽、红色水、细铁丝、小苏打、醋、集气瓶、带乳胶管的橡皮塞、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

课时

安排

1课时

空气中有什么

空气:

  借助空气运动:

飞机、降落伞……

减小空气阻力:

新干线、飞机机身设计……

教学过程: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空气有了一些认识,你知道空气的哪些性质?

2、除了我们通过实验了解到的空气的性质外,你还了解哪些有关空气的知识?

蜡烛熄灭的实验

1、出示书上第九页的实验,请学生预测,哪支蜡烛先熄灭,哪支燃烧的最持久?

并说出自己的依据。

2、师演示实验。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3、学生根据观察,结合自己的假设进行解释。

4、燃烧是不是用去了杯子里的全部空气呢?

     

了解学生有关空气知识的认识  初步了解学生对空气组成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话题。

探索和调查蜡烛燃烧的实验

1、学生根据装置思考、回答,蜡烛点燃后,拧上瓶盖,会有什么现象?

2、学生实验、观察记录

3、通过实验的现象,你有什么发现?

4、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5、根据观察的现象和小组的讨论在班级进行解释汇报。

火柴熄灭的实验

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知道了些什么?

此时的瓶中你认为还有空气吗?

为什么?

2、师提供实验装置(也可演示实验),讲明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3、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

4、你们有什么发现?

说明了什么?

你的依据是什么?

5、阅读有关空气组成的资料。

认识二氧化碳

1、演示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2、观察制取的二氧化碳能,“有颜色,有气味吗?

3、演示书上第12页的两个实验,你看见了什么?

你有什么想法?

4、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觉得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认识燃烧只用去了一部分空气

引导学生发现,瓶内的红色水比水槽内的高,但只高出一点,没有占满瓶内的空间,从而说明,燃烧只是用去一部分空气。

认识瓶内剩下的空气不支持燃烧,判定空气至少由两种气体组成。

结合实验、阅读资料,认识空气的成分。

初步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知道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先引导学生观察的石灰水是澄清的为后面的实验做好对比)

回顾和解释1、通过前面的实验,你对空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依据是什么?

2、对二氧化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课题: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课时计划

知识

目标

1.了解空气污染的含义、原因、危害,及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2.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