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521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塑料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塑料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塑料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塑料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塑料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

《塑料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塑料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

塑料模具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塑料模具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6月

一、行业管理情况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本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完全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

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政府部门对本行业实行行业宏观管理。

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提出指导性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制定行业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

具体行业引导和服务职能由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承担,其主要职能是:

研究模具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编制发展计划草案;向政府提出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性建议;组织技术经济信息与经营管理的经验交流;培训技术和管理人才,推广新技术;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公司为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理事会员单位。

2、行业主要政策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模具行业的发展与应用,近年来国家发布了多项产业政策加以重点支持。

3、行业发展规划

为保证我国模具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中国模具工业协会颁布了《模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用以指导行业未来发展。

主要内容如下:

4、塑料模具行业标准

行业的有关标准由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及实施。

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3年,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直属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

模具国家与行业标准的体系研究与规划,标准化项目的立项评估与建议,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组织与协调,标准技术内容及编写格式的审查与报批,标准的宣传贯彻与咨询服务等。

目前,归口管理的现行模具国家标准共99项,行业标准209项,涉及冲模、塑料模、压铸模、锻模、塑封模、塑料挤出模、金属拉制模、橡胶模、玻璃模等模具类型,形成了模具的国家与行业标准的基本体系。

(数据来源: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网站)

二、模具行业发展情况

1、模具行业概念及分类

模具是利用金属、非金属等材料经专门设备加工而成的基础工艺装备,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特殊基础装备,主要用于高效大批量生产工业产品中的有关零部件和制件,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资金密集,是制造业各有关行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之一。

模具包括金属成形用模具、橡胶或塑料用模具及其他用途的模具。

模具加工是产品成型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模具成型特点可以细分为:

由于塑料产品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受到广泛运用,塑料模具也成为模具产品中最常见的一种,使用的成型方法众多,包括注塑成型、压塑成型、吹塑成型等多种方法。

注塑成型方法适用于全部热塑性塑料和部分热固性塑料,是塑料产品成型采用的最普遍的方法。

由于塑料产品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因此注塑成型对模具加工精度的要求也非常高。

2、全球模具行业发展概况

模具是产品制造中重要的基础工艺装备,其生产过程集精密制造、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和绿色制造为一体,既是高新技术载体,又是高新技术产品。

由于使用模具批量生产制件具有高生产效率、高一致性、低能耗、低耗材以及有较高精度和复杂程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家电、信息、航空航天、轻工、军工、交通、建材、医疗、生物、能源等制造领域。

众所周知,汽车零部件的95%、家电零部件的90%为模具制件,消费电子、电器、包装品等诸多产业当中80%的零部件都是由模具孕育出来的,对社会经济发展、国防现代化和高端技术服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模具行业也被誉为“百业之母”(资料来源:

《中国模具信息》2013年第11期)。

模具处于其上下游产品的中间地位,模具产品下游应用广泛,模具制造业与下游关联的行业众多,一个或某几个行业在一定时期内的需求变化并不能决定模具行业的整体发展,模具制造业的发展受到国民经济各方面发展的综合影响。

根据上图可知,全球模具行业市场规模逐年稳步上升,即使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模具行业受到影响也较小,只是增速放缓,绝对金额仍保持增长。

2008年之后,各国推出各种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世界经济逐步回暖,2009年开始模具行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3、我国模具行业发展概况

(1)我国模具行业发展总体情况

①我国模具工业发展呈现不断转型升级的特征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模具行业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和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拉动下,吸引了大量民营资本的进入,使民营企业得到蓬勃发展;同时,国有企业加快改制,使我国的模具制造从“全能模具厂”和产品厂的模具分厂、车间、班组的生产方式快速走向专业模具厂的发展道路,基本实现了模具的专业化生产,完成了模具制造方式的第一次转型。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家对模具行业实行加大科研投入和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了模具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建立了包括研发体系,模具材料研发、生产和供应体系,标准件生产、供应体系,标准体系和骨干企业队伍在内的较完整的现代模具工业体系,形成了模具门类齐全、技术设备精良的产业基础,基本满足了我国制造业发展对模具的需求,实现了模具由辅助工具向装备制造业的定位转变,完成了模具工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性转型升级。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模具工业根据国内外制造业发展所引起的模具市场的变化形势,及时进行业务转型和产业升级,不但满足了国内制造业发展对模具的需求,连续10年销售快速增长,具备了所有品种模具批量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实现了连续10年出口较快增长,成为世界模具制造大国和模具贸易大国,完成了我国模具产业由小到大的历史转变。

②模具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机械、电子、轻工、仪表、交通等工业部门蓬勃发展,对模具需求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供货期越来越短,模具工业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模具制造行业有了长足进步,模具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装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电子消费产品、家用电器及生活产品等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这些行业近年来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成为促进我国模具行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统计,2012年中国模具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1,688家,资产总额达1,597.71亿元,同比增长14.55%;实现相关销售收入1,816.20亿元,同比增长10.75%;利润总额115.79亿元,同比增长8.11%。

行业产销规模扩张较快,获利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③模具行业进出口贸易发展良好

2008年至2009年,我国模具工业外贸情况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外贸逆差降至不到1亿美元;2009年进出口双双下滑,出口下滑大于进口下滑,造成逆差上升。

2010年模具行业对外贸易实现有史以来的首次顺差,2011年至2013年,贸易顺差逐渐扩大。

总体来说模具外贸方面发展速度较快,多数年份发展速度快于行业总体水平,发展态势良好,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④模具产业集聚发展逐渐成熟

目前全国已建成或初具规模的模具园区约有50多个,使模具制造配套服务的体系日趋完善,从模具材料、加工设备、加工刀具、专用软件开发到模具设计、制造都形成相关细分行业,为我国模具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模具产业聚集区形成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模具产业在浙江、江苏部分地区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渐由传统产业转变为拉动周边产业与经济的支柱产业,加上当地政府的积极支持与推动,模具园区应运而生,产业聚集区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当地模具及上下游工业更好、更快发展。

目前,江苏形成了昆山、无锡的精密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浙江宁海的大型塑料模具、北仑的压铸模具、慈溪、余姚的精密塑料模具与家电模具、象山的压铸模具、鄞州的汽车零部件模具等特色模具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浙江台州的黄岩,主要以汽车、摩托车、家电、电子、日常生活及办公用品的塑料模具为主,以“模具之乡”著称。

广东省许多地方的模具产业集中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后,出于行业配套的需要,外资企业在模具方面引进大量的先进技术、生产装备、人才与管理方法等,在其带动下,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加上当地政府对行业的支持,产生了模具行业聚集区。

例如深圳、东莞大型精密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

其他还有河北泊头依托铸造优势大力发展汽车模具、大连依靠政府对行业的重视及与外资企业的联系形成了规模化的模具产业;由于汽车、家电的制造需求,安徽省芜湖、合肥的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也逐渐形成。

模具产业集聚生产基地的形成,使模具行业本身及上下游产业配套协作更加便捷,促进模具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周期缩短。

当地政府对产业实施优惠与扶持政策、行业协会的专业化、公共化服务对模具行业集聚区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加深,我国模具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还将进一步发展。

⑤模具行业骨干企业不断壮大

由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授牌的《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95%以上经受住了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调整了产品结构,提升了竞争力,拓展了国内外市场。

2012年,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修订了《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评定细则》,提高了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的评定标准,明确每两年评定一次,取消称号终身制,四年进行一次复审。

根据新的评定细则,对原授牌的110家重点骨干企业进行了复审(通过103家),对新申报的48家企业进行了评定(通过30家)。

2012年5月30日,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发布了133家模具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名单。

模具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属于我国模具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国家“转型升级”政策指导下,模具重点骨干企业的设计、制造及信息化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带动了行业总体水平的提升。

⑥模具行业发展面临良好市场机遇

国内模具市场不仅集中于机械、汽车、电子、家电等传统制造业,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航空航天、新能源、IT、医疗机械、高速铁路等行业对模具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模具行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

例如航空航天组件模具、轨道交通相关制品模具、LED新光源配套模具和高效节能电机以及各类新型机械成型相关产品模具;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服务兼具传感功能的精密、超精密模具;为生物产业服务的医疗器械精密、超精密模具;为节能环保产业服务的高光无痕及模内装配装饰模具、多色多料注塑模具、多层共挤复合模具、多功能复合高效模具等。

新兴行业、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行业对模具的需求必将推动模具行业步入更高、更新的发展阶段。

(2)我国模具行业的技术水平及特点

①我国模具技术水平发展取得较大进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模具行业长期以车工、钳工为主的粗放式生产经营模式正逐渐被以技术为依托、以设计研发为中心的集约型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所取代。

目前模具行业综合技术水平及竞争力逐渐呈现两级分化格局,多数企业处于中低端水平,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竞争力较弱;而重点骨干企业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创新能力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个别企业已接近或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合竞争力较强。

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在政府政策扶持和引导下,模具行业投入较大,企业装备水平和技术实力有了很大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获得长足进步,例如CAD/CAM设计技术被普遍采用;热流道技术和多工位级进冲压技术已得到较好推广;CAE、CAPP、PLM、ERP等数字集成技术已在一部分企业开始使用;高速加工技术、快速成型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并行工程、逆向工程、虚拟制造、标准化生产已经在一些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开始运用。

同时,企业越来越重视专利技术,全行业已有发明专利5,00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7,000多项。

(数据来源:

中国模具工业年鉴(2012))。

模具行业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机械装备、金属材料、化工材料等领域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高低都对模具产品品质构成直接影响。

②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虽然我国模具行业技术水平通过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