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5199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科学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科学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科学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科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

汀罗镇北码小学董桂玲

11、认识光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蜡烛、激光器、带有小孔的硬纸片、吸管、装有红颜色的饮料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城市在悄悄的变化着,特别是我们城市的夜景。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段我们城市的夜景。

(播放城市夜景录像)

师:

看了夜景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

美、美极了。

师:

什么美?

生:

城市的夜景美、灯光美、建筑美。

师:

最美的是什么?

生:

灯光美。

师:

是啊,我也觉得我们城市的灯光很美,正因为有了这么多五彩斑斓的灯光,才把我们城市的夜景打扮得如此绚丽多彩,如果没有灯光会怎样?

生:

世界将一片黑,什么也看不到。

师:

是的,光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光》。

(板书课题)

(二)研究光沿直线传播:

师:

有了光人们才能看见世间的物体;有了光人们才能感到温暖;有了光植物才能生长等等,关于光你们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小组讨论后把自己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学生交流想研究的问题)

生:

光是怎样传播的?

哪些物体会发光?

哪些地方需要光?

光有几种?

光的应用?

光的传播速度?

(教师汇总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

首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根据你已有的经验猜想一下,光有可能是怎样传播的?

生:

……

(教师播放太阳图启发)

生:

(交流)光沿直线传播。

师:

无论你同意或不同意这个答案,都没关系,这只是我们的猜想,我们还要进行实验,因为实验是解决我们科学问题的常用方法。

师:

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实验材料,请各小组设计实验,验证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并填好记录表。

(小组进行实验)

师:

看来同学们的实验结果已经出来了,我发现同学们在实验的时候,都很注意相互合作,设计出了很多的实验方法,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一下?

(小组汇报、交流)老师播放图片

师:

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并介绍实验步骤,提出问题)看到什么现象,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生:

看到蜡烛的像

师:

师:

像有什么特点?

生:

生:

倒着的。

师:

师:

为什么是倒着的?

生:

因为蜡烛的光穿过小孔后光就反过来了所以就成了倒立的像。

生:

因为蜡烛很大,小孔很小所以就成了倒立的像。

生:

因为蜡烛火焰上部的光穿过小孔后到了屏幕的下部,火焰下部的光穿过小孔后到了屏幕的上部,所以就成了倒立的像。

师:

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播放课件)

(三)学生上网查询资料,了解有关哪些地方需要光、光的应用、光的传播速度等知识:

师:

剩下的问题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好呢?

生:

(答方法)

(板书:

上网查询资料)

生:

学生上网查询资料。

师:

同学们找到要查询的答案了吗?

生:

找到了。

(学生交流)

师: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光的知识,希望你们继续到网上遨游,并把你们的研究成果通过电子邮箱告诉老师(教师演示:

点击“与老师联系”)

(四)课后拓展

师:

我们再来做一下刚才激光灯在水中传播的实验,让激光灯离开水杯一段距离,从对面看,激光灯发光点与水中传播的路线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通过实验、上网等方法来找答案。

教学反思:

 

12、玩镜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凸透镜有聚光、放大和成像的作用,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2、学生通过对凸透镜的研究,进行定理观测,初步认识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学习测量它的焦距和放大倍数。

3、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凸透镜是怎样成像的。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准备:

1、焦距不同的各种凸透镜,纸屏、蜡烛。

2、投影仪、幻片、凸透镜成像原理图投影片、老花眼镜、铁架台。

3、塑料尺、火柴、印有彩色图文的透明纸、照相底片、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只放大镜和一副老花眼镜)

谈话:

同学们都见过爷爷的老花眼镜或者放大镜吧?

说说你有哪些玩法呢?

(学生一般都玩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至少也能回答出“能放大”“能晒着火柴头”等玩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放大镜和老花眼镜有哪些玩法和其中的奥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平面镜成的像左右相反

这项活动包括三点内容:

(1)把“平面镜”一词教给学生。

(2)从平时生活中使用平面镜引入平面镜成像。面对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用课本对着平面镜,看镜中课本的像。描述成像的特点。这一部分不难,低年级学生也能发现成像特点。

(3)“你怎样运用平面镜成像?

”这样设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把这一项活动和前一项活动区别开来,并由此引入下一项活动。如果学生对这个问题不能很快做出反应,可请一个学生上台演示,由别的学生说他怎样用平面镜成像。认识平面镜成的像左右相反。

这项活动包括三点内容:

①把“平面镜”一词教给学生。

②从平时生活中使用平面镜引入平面镜成像。面对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用课本对着平面镜,看镜中课本的像。描述成像的特点。

这一部分不难,低年级学生也能发现成像特点。

③“你怎样运用平面镜成像?

”这样设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把这一项活动和前一项活动区别开来,并由此引入下一项活动。如果学生对这个问题不能很快做出反应,可请一个学生上台演示,由别的学生说他怎样用平面镜成像。

2、认识凸透镜。

(1)学生用手摸凸透镜。

(投影──竖放的放大镜镜片)

(2)讲述: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放大镜和老花眼镜都是凸透镜。(板书课题)

3、认识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和放大倍数。

(1)组织学生拿着凸透镜、火柴和直尺到室外阳光强的地方玩凸透镜。(一部分学生用凸透镜自由玩,一部分学生不用凸透镜,直接将火柴放到阳光下晒,然后再交换做实验)教师要巡回指导,如凸透镜面要和阳光垂直,调节镜面到火柴头的距离使光斑最小最亮,手拿放大镜不要晃动等。也可让学生边玩边研究怎样玩才能达到以上几个要求。

(2)各组汇报实验现象,学生一般会回答:

①火柴头被点燃了。

②蚂蚁、小虫被晒死了。

③纸被烧冒烟了,纸被烧出一个小洞。

(3)师生小结:

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成一个亮点,我们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集中了太阳的光和热,温度很高,所以能使火柴燃烧。因为老花眼镜也是凸透镜,因此不能用它去看太阳或其他强光源,以防烧伤眼睛。

(4)教师示范用直尺测量凸透镜焦距,并告诉学生什么叫焦距及其测量的方法。

(5)学生分组测量凸透镜焦距,并记录数据。

(6)师生回到室内并进行实验小结:

凸透镜有聚光和放大作用。

(7)指导学生用两把相同的尺子测量凸透镜放大倍数。为了避免凸透镜的晃动,可以用铁架台固定放大镜。

4、认识凸透镜成像作用。

(1)讲述: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凸透镜有聚光和放大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请同学们右手持凸透镜,左手拿一张白纸进行实验。你发现有什么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4)师生小结。

(5)学生填写课本第14页实验结果。

(6)用投影仪出示凸透镜成像原理图。提问:

通过刚才实验,你知道凸透镜的位置与成像大小有什么关系?

(7)讨论:

为什么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5、进一步研究凸透镜成像作用。

(1)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最后提供给学生下面表格,让学生边实验边填写。

(2)学生分组实验并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提问:

①凸透镜成像是什么样的?

(倒立的、缩小或放大的)

②怎样做能使图像清晰?

(移动蜡烛、凸透镜或纸屏)

③成像的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凸透镜到纸屏的距离大,图像就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凸透镜到纸屏的距离小,图像就大。)

(4)小结成像的大小变化规律。

①演示“投影机”成像。

②学生参照课本第15页图制作模拟投影机。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要把窗帘拉上遮光,使室内光线较暗。

③各组交流“投影机”制作方法、效果及经验。如:

“怎样做成像上的图案和文字才不会颠倒?

有哪些做法可以使图像更清晰?

”等等。

6、教师总结本课。

课后感受:

由于凸透镜在生活中比较多见,在学生中有大部分学生都曾玩过,因此教学本课较轻松,学生实验也较成功。

教学反思:

 

13、筷子“折”了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不同颜色物体反光不同的实验和光的折射实验)和演绎惟理能力(根据光反射的一般规律,解释一些光反射现象)。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白色纸屏,红、黄、蓝、绿、黑、白色的纸,玻璃杯(周围贴一半自一半黑的纸,在涂黑部分竖着开一条直缝),电筒,烧杯,水。

2、挂图或投影片:

光的反射、折射

3、学生准备铅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

我们在一年级曾经研究过镜子,镜子有什么作用?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光的反射

(1)谈话:

还有哪些物体能像镜子一样反光?

(2)实验:

试一试,各种学习用品,哪个能像镜子一样反光?

(3)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光的反射。

(4)讲述:

光照到物体表面,被物体挡住,改变了原来传播的方向,反回去了。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各种物体都能反光,反光情况不同。像镜子这样表面非常平的物体,能把照射的光集中反射到一个方向,因此看起来表面是亮晃晃的。表面不平的物体也能反光,但反射光是分散的,向着各个方向,看起来表面不是亮晃晃的。不同物体的反光还有其他的不同。

2、指导学生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光不同

(1)讲述: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光是否相同。方法是:

将白色的纸屏立在向阳的桌上,分别用红、黄、蓝、绿等不同颜色的电光纸对着阳光,使光反射到纸屏上。观察它们反射的光有什么不同?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

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5)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的光颜色不同,红颜色的物体反射红光,绿颜色的物体反射绿光……

(6)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3、指导学生认识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

(1)讲述:

我们再来研究白色的物体和黑色的物体反光有什么不同。方法是:

把书打开,立在桌上,使有字的书页背光。试一试,能否借助白纸反射的光把书照亮?

再换用黑纸做实验,能不能把书照亮?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

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5)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

(6)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7)提问:

①为什么教室的墙壁多粉刷成白色?

②有的卧室墙壁粉刷成淡蓝色,你们知道这有什么作用吗?

(墙壁会反射淡蓝色的光,使卧室内光线柔和)

4、指导学生认识光的折射

(1)谈话:

谁注意过放在水中的铅笔或筷子是什么样的?

(2)观察:

将铅笔放在盛水的杯子里,看到什么现象?

(3)讨论:

这是怎么回事?

对此你有什么问题?

(4)讲述:

为了弄清这个间题,我们来做个实验。方法是:

①每个组都有一个杯子,在杯子外壁贴着一半是白色一半是黑色的纸,在纸的黑色部分有一条竖着的窄缝。让电筒光通过纸缝斜着射入杯内,从缝的对面观察光照在杯壁的什么位置,在这个地方作个记号。

②不改变光射入的方向,在杯内倒入水,观察光射在杯壁的位置是否有变化。

(5)分组实验。

(6)汇报实验结果。

(7)讨论:

电筒光还是朝原来的万向射入,倒入水后,光却没照在对面杯壁原来的位置上,而是向旁边移动了,这说明什么?

(光入水后改变了原来传播的方向。)

(8)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光的折射。

(9)讲解: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当光从空气进入水后(杯壁较薄,可以忽略),传播的方向会发生偏折。所以杯中加水后,光照在对面杯壁的位置就移动了。

光从空气进入水后,传播的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从水进入空气,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或光从玻璃进入空气,同样会发生折射。

(10)讨论:

现在,谁能解释一下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发生弯折现象?

(11)讲解:

水中铅笔弯折的原因。

巩固应用:

l、讲述: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提问:

(1)什么叫光的反射?

光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反射?

(2)什么物体能反光?

如果说只有表面光滑的物体才能反光,对不对?

(3)有三块表面光滑的木板,分别为白色、蓝色、黑色,在阳光下,它们的反光会有什么不同?

(4)什么叫光的折射?

光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折射?

布置作业

用手电筒、小镜子做光的反射实验。研究:

当镜面的角度不变时,反射光的方同与照射光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教学反思:

 

14、彩虹的秘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七种不同的色光组合而成的,我们看到的物体的不同颜色是色光反射形成的。

2、认识光的三原色,了解用光的三原色可以混合成各种不同的色光。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在实践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形成彩虹的实验材料──水盘、平面镜、纸屏、喷雾器、光碟、肥皂。

2、看到物体颜色的材料──几张不同颜色的纸片。

3、认识光的三原色的实验材料──每人一支手电筒,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黏胶片。

4、制作彩色陀螺所需材料──火柴梗,红、绿、蓝圆形卡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1)(出示彩虹挂图)你们认识它吗?

说一说彩虹是什么样的?

(2)彩虹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

出现在天空的哪个方向?

(3)关于彩虹你还知道些什么?

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讲述: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彩虹的形成及关于光的有趣问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构成的。

(1)谈话:

彩虹的形成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2)讲述:

为了研究彩虹的形成,我们来做个实验。每一组水盘里有5厘米深的清水,把水盘端到阳光下,把平面镜正对阳光,斜放在水盘中,对面放置纸屏,调整平面镜和纸屏倾斜度。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你看到什么现象?

数一数,有几种颜色的光?

它们像什么?

你能按顺序说出各种光的名称吗?

(5)出示七色光图,讲解七色光的名称。

(6)小结:

阳光照射在水中的平面镜上,平面镜对面的纸屏上就出现了一道彩虹。白色的阳光变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2、认识彩虹的形成。

(1)提问:

阳光为什么会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呢?

(2)讲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个实验。

每个组都有一个喷雾器,喷雾器的瓶子里装有水。我们到室外向阳处用喷雾器背着太阳向天空喷水,观察到什么现象?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①喷水时,看到什么现象?

②停止喷水后,还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吗?

(5)讨论:

①以上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

彩虹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②根据以上两个实验,推想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6)师生小结:

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夏天,雨后转晴的天空仍然悬浮着很多小水珠,它们像水中的镜子一样,将白色的阳光分成七种颜色的光,形成彩虹。彩虹总是出现在太阳的哪一边呢?

(7)提问:

你还在哪里看到像彩虹一样的的七色光?

你还有哪些方法做成彩虹?

3、认识人眼为什么能看到物体的多种颜色。

(1)讨论:

阳光照射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2)提问:

几种不同颜色的纸片,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别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红色物体反射什么色光?

白光照在其他颜色的纸上呢?

(5)讨论:

通过以上实验,你认为物体的不同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人眼为什么能看到物体的多种不同颜色?

(6)小结:

物体反射照上身上的光,物体是什么颜色它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其他颜色的光就被它吸收了。人眼看到物体什么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

4、认识光的三原色。

(1)谈话:

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胶片,贴在手电筒的玻璃片上,使三只手电筒分别射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如果我们把其中两种或三种颜色的光叠加,会出现什么现象?

能够产生多少种颜色的光?

如果调整光照的距离,使色光有强有弱,还能够产生多少种颜色的光?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可以混合成多种不同颜色的光,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五彩缤纷的色彩就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5、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15、飞旋的陀螺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所学光的色散知识、制作各种陀螺;在玩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并能及时记录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

2、在做陀螺和玩陀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实验、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

课前准备

课前要让学生准备制作简易陀螺的材料:

卡纸、火柴棒、胶水、剪刀、透明胶带、双面胶以及涂色的工具——水彩颜料.教师除了准备上述材料外、还应准备几个做好的陀螺.为了方便学生研究色光的合成、课前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涂好七种颜色的纸片、上课时发给学生、以备探究时使用。

教学过程:

教师点拨,学生活动

活动一:

教师首先出示几个已经制作好的陀螺、演示、讲解制作陀螺的方法、步骤、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制作陀螺的方法、也可以让几个不同方法的同学做一下演示、做到小组之间相互借鉴、以丰富制作的方法、避免制作上的千篇一律.这一过程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放开让学生动手做、尽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做成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另外、每个实验小组最好能多做几个、这样、在给陀螺涂色时、选择的余地就大了.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剪刀时的安全问题.

活动二:

这部分的教学可分成两个步骤:

一是给陀螺涂色.涂色时、可以先要求学生每个小组先按教科书提供的颜色比例涂一个陀螺、然后再让学生在做好的陀螺上任意涂色、可以涂两种颜色、也可以涂三种甚至更多的颜色;二是玩陀螺.这个活动的关键是让陀螺稳定地转起来、这是完成下面探究活动的关键、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

怎样使自制的陀螺转得更稳?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验、找到使陀螺转得更稳定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探究.另外、应对每个涂不同颜色的陀螺都要反复实验、仔细观察旋转的陀螺呈现出什么颜色、并指导学生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以便汇报和交流.教学时、教师只可对看到的现象及"视觉暂留"的生理特征作简单的介绍、但对愿意做进一步探索的同学、教师要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或查阅资料或走访专家、作更深入的探究.

活动三:

进行这部分教学前、教师要准备足够多的各种颜色的玻璃纸;教学时、还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以保证学生在材料和时间上的要求.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因此、在做这个实验时、应拉上教室的窗帘、制造一个相对较暗的环境.实验时、除了按照课本上提供的三种情况外、还应注意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去尝试多种不同的混光情况.同样、在这个实验中、也应提醒学生及时把实验的情况记录下来、教师可设计几种表格、方便学生的记录.如下表.

我的观察记录表

组合方式

组合效果(可以绘图)

红光+绿光

黄光

教学时还应注意:

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一样的.光的三原色是指红光、绿光和蓝光.而颜料的三原色是指红色、蓝色和黄色.本课主要研究的是光的三原色相叠加的情况、教学中要注意区分.

对"资料卡"的教学、可采用读一读、说一说的形式进行、不仅要对故事中的知识加深认识、更要对其所折射出的科学精神深入体会.光学方面的科学探究故事还很多、教师可启发学生课下去搜集、研读.

自由活动:

本课的自由活动制作三色陀螺、难度较大、但是活动特别有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加强指导、使活动落到实处.对于制作材料、最好选取硬一点的卡纸做圆盘、或选用三种颜色的塑料片制作(如果有现成的学具就更好了).学生有了这个制作好的三色陀螺后、一定会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课堂上如果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尽情的玩制作好的三色陀螺、畅谈自己的发现、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相互间尝试着做出解释、教师不要给以明确的答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使课堂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

活动结束后、学生和教师一起、对本课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价、尤其是对小组的合作水平、制作的完成情况等进行重点反思、总结得失、以利于下一步的科学学习.

先由小组交流资料、再在全班发布新闻.

小组合作、探索研究、对于合作中表现出色的小组奖励"合作小伙伴"

学生按照不同的问题进行回答、同时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进行及时的表扬与肯定.

学生提出自己有疑问的问题、通过交流进行解答.对于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到课下或以后解决.

作业设计

打开电视机电源开关、当屏幕上显示彩色图像的时候、凑近屏幕、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我发现:

放下放大镜、稍微远离屏幕看看、我发现:

(平时可不能经常这样做呀)

板书设计

飞旋的陀螺

红色+绿色=黄色

绿色+蓝色=青色

红色+蓝色=紫色

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教学反思:

 

16、光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认识光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一些常见的光学仪器。感受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作用。

2、学习做简易的光导纤维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搜集一些光学仪器设备及有关图片。

2、分组实验材料:

手电筒、矿泉水瓶、黑塑料薄膜袋。

教学过程

1、认识各种样的光。

2、认识激光和光导纤维。

3、观察利用光的一些仪器,认识光导纤维是怎样传送光信号的。

4、教师总结结束本课。谈话:

前几课我们已经对光进行了初步研究,懂得了许多有关光的知识。那么,光和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1)认识可见光。

①讨论:

日常生活中,光发挥了哪些作用?

②汇报结果。

③小结:

植物生长、照明、指示方向、传递信息、美化环境等方面都体现了光的作用,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2)认识看不见的光。

①讲述:

光可以分为可见光和看不见的光。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人们利用了看不见的光?

②分组讨论

③观看有关录像或图片,向学生介绍这些看不见的光的作用。

④小结:

人们常利用的看不见的光有红外线、紫外线、x光等。人们制造了许多现代化的仪器,让这些看不见的光在医疗、军事、日常生活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阅读课本第15页的内容。

(1)认识激光,了解激光的特点及激光的常见用途。

①提问:

激光有什么特点?

它与阳光有什么不同?

②结合课文和插图了解激光的常见用途。

(2)认识光导纤维及现代化的光电设备。

①谈话:

前面我们学过光是直线传播的,但在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丁铎尔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改变了光的传播路线。后来人们根据丁铎尔的实验发明了光导纤维和光通信。

②讲解:

光通信的简单原理和特点。

③讨论:

光通信依靠什么来传导?

比起传统的电通信有什么优点?

光导纤维还有哪些用途?

(3)提问:

通过刚才对激光和光导纤维的有关内容的研究,你有什么想法?

(1)指导学生观察、操作投影仪。讲一讲投影仪是怎样利用光工作的。

(2)看课本第15页插图或出示实验。讨论:

你认识这些仪器吗?

它们是怎样利用光工作的?

(3)谈话:

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丁铎尔的实验,启发后来人发明了光导纤维。大家想做一做这个实验吗?

①阅读课本第16页丁铎尔实验,讨论实验方法。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③汇报结果。

课后感受学生的课外知识较丰富,对于一些高新技术的应用,较感兴趣。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