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辅助检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4408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辅助检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常用辅助检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常用辅助检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常用辅助检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常用辅助检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辅助检查.docx

《常用辅助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辅助检查.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辅助检查.docx

常用辅助检查

常用辅助检查

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查

一、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

(一)参考值

1.血红蛋白男:

120~160g/L;女:

110~150g/L;新生儿:

100~190g/L。

2.红细胞计数男:

(4.0~5.5)×1012/L;女:

(3.5~5.0)×l012/L;新生儿:

(6.0~7.0)×l012/L。

(二)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临床意义基本相同。

但贫血时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的减少程度可不一致,如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的减少较红细胞为甚。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低于参考值低限,通常称为贫血。

临床上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

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ll0g/L但高于90g/L;中度:

60~90g/L;重度:

30~60g/L;极重度:

低于30g/L。

贫血可分为三类: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造血原料不足(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慢性系统性疾病(慢性感染、恶性肿瘤、慢性肾病等);②红细胞破坏过多,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③失血,如各种失血性贫血。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l)相对性红细胞增多是因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血液浓缩所致。

见于大量出汗、连续呕吐、反复腹泻、大面积烧伤等。

(2)绝对性红细胞增多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

①继发性:

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高山居民、登山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

病理性增多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②原发性: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二、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一)参考值

1.白细胞总数成人:

(4~10)×l09/L;儿童:

(5~12)×l09/L;新生儿:

(15~20)×l09/L。

2.分类计数中性杆状核:

0.01~0.05;中性分叶核:

0.50~0.70;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

0~0.01;淋巴细胞:

0.20~0.40;单核细胞:

0.03~0.08。

(二)临床意义

白细胞数高于10×l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4×l09/L称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总数的增、减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反应性粒细胞增多是机体对各种病因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增多的粒细胞大多为成熟的分叶核粒细胞或较成熟的杆状核粒细胞。

见于:

①感染:

化脓性感染为最常见的原因,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阑尾炎等,还见于某些病毒感染、某些寄生虫感染;②严重组织损伤:

如较大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后较常见;③急性大出血、溶血:

如脾破裂或宫外孕、急性溶血等;④其他:

如中毒、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应用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等。

异常增生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2)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

①某些感染:

病毒感染是常见的原因,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等,也见于伤寒、疟疾等;②某些血液病: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及恶性组织细胞病等;③药物及理化因素的作用:

如氯霉素、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抗甲状腺药物、X线及放射性核素等;④自身免疫性疾患: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⑤脾功能亢进:

如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1)核左移:

周围血中杆状核增多,并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及早幼粒等细胞,称为核左移。

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晚期等。

2)核右移:

正常人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者为主,若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大部分为4~5叶或更多,则称为核右移。

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减少,为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

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若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发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

(4)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可单独或同时出现。

常见于各种严重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及大面积烧伤等。

2.嗜酸性粒细胞

(l)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①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以及某些皮肤病等;②寄生虫病;③某些血液病:

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等。

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其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①感染性疾病:

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见于某些杆菌感染,如结核病、百日咳、布氏杆菌病;②某些血液病;③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2)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应用皮质激素、烷化剂,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等。

5.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增多见于:

①生理性:

婴幼儿;②某些感染:

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病、疟疾及急性感染的恢复期;③某些血液病:

如单核细胞白血病。

三、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一)参考值

成年男性:

O~15mm/h;成年女性:

0~20mm/h(魏氏法,Westergren)。

(二)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快妇女月经期、妊娠、老年人。

2.病理性增快见于:

①各种炎症:

如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和结核病活动期;②损伤及坏死、心肌梗死等;③恶性肿瘤;④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

如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肝硬化等;⑤贫血。

第二节肝脏病检查

一、蛋白质代谢检查

(一)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测定

1.参考值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

60~80g/L。

白蛋白(溴甲酚绿法):

40~55g/L。

球蛋白:

20~30g/L。

A/G比值:

1.5:

l~2.5:

1。

2.临床意义

(1)肝脏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慢性肝病常出现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A/C比值减低。

A/G比值倒置(A/G<1)见于肝功能严重损害。

(2)肝外因素①低蛋白血症:

见于蛋白质摄人不足或消化不良;蛋白质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等;消耗增加,如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症结核等。

②高蛋白血症:

是指血清总蛋白高于80g/L或球蛋白高于35g/L,亦称高球蛋白血症。

主要因球蛋白增加引起,尤其是γ球蛋白增高为主,见于肝硬化、恶性淋巴瘤、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浆细胞病等。

(二)血氨测定

1.参考值谷氨酸脱氢酶法:

11~35µmol/L。

2.临床意义

(1)升高见于:

①严重肝脏损害:

如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因肝脏处理氨的能力降低,导致血氨升高。

或因门脉高压从肠道吸收的氨未经门脉入肝脏解毒而由侧支循环直接进入血液,导致血氨升高。

血氨升高是诊断肝性脑病的依据之一。

②肝外因素:

如下消化道大出血时肠道内含氮物质剧增,产生大量氨,超过肝脏处理能力;休克、尿毒症时,尿素从肾脏排出障碍,血氨亦可升高。

③生理性升高:

见于高蛋白饮食或剧烈运动后。

(2)降低见于低蛋白饮食、贫血等。

二、胆红素代谢检查

(一)血清结合胆红素(CB)与总胆红素(STB)定量试验

1.参考值总胆红素:

3.4~17.lµmol/L。

结合胆红素:

0~6.8µmol/L。

非结合胆红素:

1.7~10.2µmol/L。

2.临床意义

(1)反映黄疸的程度血清总胆红素能准确反映黄疸的程度。

总胆红素17.1~34.2µmol/L,为隐性黄疸;34.2~171µmol/L为轻度黄疸;171~342µmol/L为中度黄疸;高于342µmol/L为高度黄痘。

(2)鉴别黄疸的类型①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增高:

见于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贫血(蚕豆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新生儿黄疸等;②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

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如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③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增高:

见于阻塞性黄疸,如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还可依照下列比值进行黄疸的鉴别:

①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20%时,为溶血性黄疸;②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35%时,为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

(二)尿胆红素定性试验

1.参考值正常人尿中含微量胆红素(约为3.4µmol/L),定性为阴性。

2.临床意义肝细胞性黄疸时,尿内胆红素中度增加;阻塞性黄疸时,尿内胆红素明显增加;溶血性黄疸时,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而结合胆红素不增加,但非结合胆红素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故尿内胆红素定性试验为阴性。

另外,碱中毒时胆红素分泌增加,尿中胆红素定性可阳性。

(三)尿胆原检查

1.参考值定性:

阴性或弱阳性反应(阳性稀释度在1:

20以下)。

定量:

0.84~4.2µmol/24h尿。

2.临床意义

(1)尿胆原增高见于:

①溶血性黄疸时明显升高;②肝细胞性黄疸时,尿中尿胆原可增加;③其他如高热、心功能不全时,由于尿量减少,尿胆原的含量可相对增加;顽固性便秘时,从肠道排泄的粪胆原减少而自肠道回吸收的尿胆原增加,尿胆原的排出亦可增加。

(2)尿胆原减少见于:

①阻塞性黄疸时,尿胆原减少或缺如;②新生儿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时,因肠道菌群受到抑制,使肠道内尿胆原产生减少。

三、肝脏病常用的血清酶检查

(一)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

1.参考值比色法(Karmen法):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25卡门单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28卡门单位。

连续监测法(37℃):

ALT10~40U/L,AST10~40U/L;ALT/AST≤1。

2.转氨酶升高的临床意义

(l)肝脏疾病①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与AST均显著升高,以ALT升高更加明显,是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检测项目。

急性重症肝炎AST明显升高,但在病情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一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

②慢性病毒性肝炎时,转氨酶轻度上升或正常。

③肝硬化时,转氨酶活性正常或降低。

④肝内、外胆汁淤积,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

(2)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后6~8小时,AST增高,与心肌坏死范围和程度有关,4~5天后恢复正常。

(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1.参考值γ-GT(硝基苯酚连续监测法,37℃):

<50U/L。

2.临床意义γ-GT增高见于:

①肝癌。

②胆道阻塞。

③肝脏疾病:

急性肝炎γ-GT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γ-GT活性正常,若γ-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γ-GT可明显升高。

(三)乳酸脱氢酶(LDH)

1.参考值LDH活性(连续监测法):

104~245U/L。

2.临床意义LDH增高见于:

①肝脏疾病:

急性肝炎和中度慢性肝炎,肝癌尤其是转移性肝癌时LDH显著升高;②急性心肌梗死;③其他疾病:

如溶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四、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1.HBsAg及抗-HBs测定HBsAg具有抗原性,不具有传染性。

HBsAg是感染HBV的标志,见于HBV携带者或乙肝患者。

抗-HBs-般在发病后3~6个月才出现,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抗-HBs阳性,见于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或曾感染过HBV,目前HBV已被清除

者,对HBV已有了免疫力。

2.抗-HBc测定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临床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但可检测核心抗体。

抗-HBc不是中和抗体,而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的可靠指标,主要有IgM和IgG两型。

抗-HBcIgM是机体感染HBV后出现最早的特异性抗体,滴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病愈后6~18个月即可消失。

抗-HBcIgM阳性,是诊断急性乙肝和判断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并提示有强传染性。

抗-HBcIgG在机体感染HBV后1个月左右开始升高,能反映抗-HBc总抗体的情况。

其阳性高滴度,表明患有乙型肝炎且HBV正在复制;抗-HBcIgG阳性低滴度,则是HBV既往感染的指标,可在体内长期存在,有流行病学意义。

3.HBeAg及抗-HBe测定HBeAg阳性表示有HBV复制,传染性强。

抗-HBe多见于HBeAg转阴的病人,它意味着HBV大部分已被清除或抑制,是传染性降低的一种表现。

抗-HBe并非保护性抗体,它不能抑制HBV的增殖。

HBsAg、HBeAg及抗-HBc阳性俗称“大三阳”,提示HBV正在大量复制,有较强的传染性;HBsAg、抗-HBe及抗-HBc阳性俗称“小三阳”,提示HBV复制减少,传染性已降低。

第三节肾功能检查

一、血清尿素氮(BUN)测定

1.参考值成人:

3.2~7.1mmol/L;儿童:

1.8~6.5mmol/L。

2.临床意义血清尿素氮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各种肾脏疾病都可以使BUN增高,而且常受肾外因素的影响。

(l)肾前性因素①肾血流量不足:

见于脱水、心功能不全、休克、水肿、腹水等。

②体内蛋白质分解过盛:

见于急性传染病、脓毒血症、上消化道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肾前性因素引起BUN增高时,其他肾功能指标多正常。

(2)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症、严重肾盂肾炎、肾结核和肾肿瘤的晚期均可出现BUN升高。

对尿毒症的诊断及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

(3)肾后性因素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疾病,可引起尿路梗阻,造成肾小管内高压,肾小管内尿素逆扩散入血液,而使BUN升高。

二、血肌酐(Cr)测定

1.参考值全血肌酐:

88~177µmol/L。

血清或血浆肌酐:

男性:

53~106µmol/L;女性:

44~97µmol/L。

2.临床意义在控制外源性肌酐摄入的情况下,血中Cr浓度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能力,故测定血中Cr,浓度可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敏感性优于血尿素氮,是评价肾功能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三、血清尿酸(UA)测定

1.参考值男性268~488µmol/L,女性178~387µmol/L(磷钨酸盐法)。

2.临床意义

(1)肾脏疾病急性或慢性肾炎病人,血清尿酸浓度增高较尿素氮、肌酐等更为显著,出现也较早。

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盂积水等疾病的晚期,血尿酸浓度亦可增加。

(2)痛风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当尿pH持续<6.0时,即使血UA浓度不是很高,亦易形成结石)开;成等。

血清尿酸增高是诊断痛风的主要依据,浓度可高达800~1500µmol/L。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血压时血管痉挛,肾血流减少,尿酸排出减少,而使血尿酸浓度增高。

此外,本病存在高乳酸血症,乳酸经肾排泄时可竞争性抑制近曲小管刳}泄尿酸。

(4)白血病和肿瘤由于白血病细胞和其他恶性肿瘤的细胞增殖加快,核酸分解加强,使内源性尿酸增加。

当病变累及肾脏引起尿酸排泄障碍时,血中尿酸升高更加明显。

(5)尿酸受肾外因素影响较大,如进食动物肝、肾、胰及贝类等富含嘌呤的食物时,可因外源性因素导致尿酸增高。

此时,尿酸增高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并不平行,所以血清尿酸测定较少作为肾功能指标。

四、血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

1.参考值正常人血中β2-MG为0.8~2.4mg/L,平均约1.5mg/L。

2.临床意义①血β2-MG测定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一项敏感指标,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血β2-MG水平即升高,且与年龄、性别、肌肉组织的多少等均无关。

②当体内有炎症或肿瘤时,血β2-MG水平增高。

③另外,当肾小管受损时,对β2-MG的重吸收减少,尿液中的β2-MG排出量增加。

第四节常用生化检查

一、糖类检查

(一)血糖测定

1.参考值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

血浆3.3~5.6mmol/L(60~l00mg/L);血清3.9~6.1mmol/L(70~ll0mg/L)。

2.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血糖升高见于餐后l~2小时、高糖饮食、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等,常为一过性;血糖降低见于饥饿、剧烈运动等。

(2)病理性变化

1)血糖升高:

①糖尿病。

②其他内分泌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

③应激性高血糖:

如颅内高压、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肌梗死等。

2)血糖降低:

如胰岛细胞瘤或腺癌、胰岛素注射过量等;缺乏抗胰岛素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GTT)

1.参考值口服法:

空腹血糖<6.1µmol/L。

服糖后0.5~1小时血糖上升达高峰,一般在7.8~9.Oµmol/L,应<11.1µmol/L;服糖后2小时≤7.8mmol/L;服糖后3小时后降至空腹水平。

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2.临床意义

(1)隐匿型糖尿病的病人,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常超过1Oµmol/L,且高峰提前,3小时不能降至空腹水平,呈糖耐量减低现象,尿糖阳性。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病时,因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水平含量增高,常显示糖耐量减低,尿糖亦为阳性。

(3)肝源性低血糖的病人,空腹血糖低于正常,服糖后血糖水平超过正常,2小时后仍不能降至正常水平,尿糖阳性。

(4)胰岛β细胞瘤的病人,空腹血糖水平降低,服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2小时后仍处于低水平,显示糖耐量增高。

(5)功能性低血糖的病人,空腹血糖正常,服糖后血糖高峰亦正常,但服糖后2~3小时左右出现低血糖反应。

(三)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Hb)检测

1.参考值按GHb占Hb的百分比计算:

电泳法:

5.6%~7.5%。

微柱法:

4.1%~6.8%。

GHbA1:

8%~10%。

GHbA1c:

3%—6%。

比色法:

1.41±0.11nmol/L。

2.临床意义

(1)糖尿病时,GHbA1或GHbA1c。

值较正常升高2~3倍,在控制糖尿病后GHbA1的下降要比血糖和尿糖晚3~4周,故GHb的水平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程度的监控指标。

另外,GHbA1c增高时氧解离困难,易引起组织缺氧。

(2)GHb对区别糖尿病性高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有价值。

糖尿病性高血糖的GHb水平多增高,应激性高血糖则正常。

二、脂质和脂蛋白检查

(一)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

1.参考值酶法:

成人2.9~6.0mmol/L。

2.临床意义

(1)TC增高TC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TC者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生率较高。

TC升高还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总管阻塞、长期高脂饮食等。

(2)TC降低见于重症肝脏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等。

(二)血清甘油三酯(TG)测定

1.参考值酶法:

男性0.44~1.76mmol/L;女性0.39~1.49mmol/L。

2.临床意义

(1)TG增高常见于冠心病、原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肥胖症、阻塞性黄疸、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

(2)TG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肝功能严重低下等。

(三)血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测定

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TG呈负相关,也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

HDL-C明显降低,多见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炎、肝硬化等。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LDL-C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危险因素。

3.载脂蛋白A(Apo-A1)测定血清Apo-A1是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指标之一,其血清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即血清Apo-A1越低,冠心病发病率越高。

4.载脂蛋白B(Apo-B)测定血清Apo-B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Apo-B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三、无机离子检查

(一)血清钾测定

1.参考值3.5~5.1mmol/L。

2.临床意义

(l)血清钾增高见于:

①肾脏排钾减少,如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②摄入或注射大量钾盐,超过肾脏排钾能力。

③严重溶血或组织损伤。

④组织缺氧或代谢性酸中毒时大量细胞内的钾转移至细胞外。

(2)血清钾降低见于:

①钾盐摄入不足,如长期低钾饮食、禁食或厌食等。

②钾丢失过多,如严重呕吐、腹泻或胃肠减压,应用排钾利尿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血清钠测定

1.参考值136~146mmol/L。

2.临床意义

(1)血清钠增高临床上较少见,可因过多地输入含钠盐的溶液、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脑外伤或急性脑血管病等所致。

(2)血清钠降低临床上较常见。

见于:

①胃肠道失钠:

如幽门梗阻、呕吐、腹泻胃肠道、胆道、胰腺手术后造瘘、引流等;②尿钠排出增多:

见于严重肾盂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糖尿病及应用利尿剂治疗等。

③皮肤失钠:

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及创伤等;④抗利尿激素过多:

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及右心衰竭等。

(三)血清氯化物测定

1.参考值98~106mmol/L。

2.临床意义

(1)血清氯化物降低低钠血症常伴低氯血症。

但当大量损失胃液时,才以失氯为主而失钠很少;若大量丢失肠液时,则失钠甚多而失氯较少。

低氯血症还见于大量出汗、长期应用利尿剂等引起氯离子丢失过多。

(2)血清氯化物增高见于过量补充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铵溶液,高钠血症性脱水,肾功能不全、尿路梗阻或心力衰竭等所致的肾脏排氯减少。

第五节酶学检查

一、淀粉酶(AMS)测定

1.参考值血清:

800~1800U/L;尿液:

1000~12000U/L。

2.临床意义急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有诊断意义。

二、心肌损伤常用酶检测

(一)AST、LDH检测

见肝脏病检查。

(二)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测定

临床意义:

①急性心肌梗死(AMI):

发病后数小时即开始增高,是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

②各种原因的骨骼肌病变与损伤,均可引起CK及其同工酶活性升高。

第六节免疫学检查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免疫球蛋白(Ig)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

应用免疫电泳和超速离心分析,可将其分为IgA、IgG、IgM、IgD和IgE五类。

1.Ig减低见于各类先天性和获得性体液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的病人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此时五种免疫球蛋白均有降低。

2.Ig增高

(1)单克隆性增高表现为五种免疫球蛋白中仅有某一种免疫球蛋白增高而其他免疫球蛋白不增高或可降低,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

如:

①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时,表现为IgM单独明显增高;②多发性骨髓瘤时可分别见到IgG、IgA、IgD、IgE增高,并据此分为IgG、IgA、IgD和IgE型多发性骨髓瘤;③过敏性皮炎、外源性哮喘及某些寄生虫感染可表现为IgE增高。

(2)多克隆性增高表现为IgG、IgA、IgM均增高。

常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肝癌、淋巴瘤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血清补体的检查

(一)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

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补体经典激活途径(C1—C9)活化的程度。

①CH50增高:

见于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和某些恶性肿瘤等;②CH50减低:

主要见于补体成分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