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4297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常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法律常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法律常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法律常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法律常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律常识教案.docx

《法律常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常识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律常识教案.docx

法律常识教案

法律常识教案

三年级下册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程名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概说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法

二、依法治国

三、做守法公民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劳教人员了解法律的重要意义,掌握法律的主要内容,端正对本课学习的思想认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重点:

法律的概念;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法治社会的基本形态;违法与守法的行为界限。

教学难点:

1、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做个守法公民?

2、什么是法律?

3、法律与道德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4、如何理解法律的社会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概说

 

第一节什么是法

一、法律的概念: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们治理国家的工具。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

2、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不同,它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国家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

事实说明,依靠国家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

同时,也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纠纷,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基于各种原因产生地矛盾,从而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3、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这种普遍约束力主要体现在:

第一,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我国绝不允许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阶层存在。

第二,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

二、法律与党的政策

法具有国家意志性,这是法的本质特征。

党的政策一旦成为了国家意志性的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和执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享有超越其规定的权利。

三、法律与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从人们社会生活习惯中形成并依靠人的信念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标准。

在社会的秩序系统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最为密切,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年个补充。

法律与道德规范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2、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四、法律的社会作用

1、法律对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

政治的核心是权力,政治秩序实际上是公共权力的配置结构体制和运行方式问题。

2、法律对社会经济秩序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应当是法治经济,依赖法律规范调整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竞争条件下的经济秩序。

3、法律对社会文明的作用

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法制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又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保障。

4、法律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的生活,就业等的基本保障。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要维护基本的自然生态环境以保护人类生存。

因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就成为法律规范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我们身边的小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有哪些法律。

2、知道驾车、交通等都与法律有着直接的关系。

教学内容:

说到法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因为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和法律有关。

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因为法律、法规的约束,才得以让我们生活的如此安定。

例如:

与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税收等有关的是:

经济法;与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关的是:

环境法;与结婚、抚养、赡养、家庭暴力有关的是:

婚姻法……

除此以外,驾车、交通等都与法律有着直接的关系。

今年的3月1日,正巧也是我爸爸40岁的生日。

正因为这是一个大生日,所以,妈妈、爷爷、奶奶便决定给爸爸办得隆重一点,宴请了许多的亲戚朋友以及爸爸的同事、同学们。

在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是家中有车的,但那一天却为了防止酒后驾车而没有开车来。

而开车来的有八位左右,他们都自觉地在自己的杯中倒满了饮料,没有一个人倒酒,因为大家都应该知道,喝过酒的人是不能开车的。

根据交通法规定:

酒后驾车最轻被处以罚款200元,重则被扣分甚至处以刑事拘留。

虽然有些司机明知故犯,知法犯法,内心存在着侥幸心理。

可是他们却不是这样,因此,不管别人怎么劝,他们都坚决不喝,一个劲的和劝他喝酒的人打圆场,最终真的是滴酒未沾,我也真的打心眼里佩服他们——这是对自己、对家人、也是对他人负责的一种积极的表现,可见这些叔叔们肯定是无论做啥事都会很认真很负责的!

我为爸爸有这样的亲戚、朋友而感到自豪!

通过这个小故事,你们是不是也认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一定是个有着高度责任感的人,更是一个高素质的人呢?

答案是肯定的。

然而,同样是遵守交通规则方面,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表现。

我们全家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到奥体中心打羽毛球。

尽管去奥体中心的路上人、车都很少,但是红灯挺多,并且时间也挺长的。

有的司机一看没人,就闯红灯、横穿马路,违反交通规则;有的行人在指示灯为红灯的时候,不顾自身的安危,旁若无人、大摇大摆地穿街而过,好像马路上只有他一人,更或是他不是肉身,而是金刚不坏之身,每每有这样的行人过街时,常令一些正常行驶的司机猛踩刹车,那尖锐刺耳的磨擦声听起来真的很恐怖。

每到这时,爸爸就会再三地教育我:

“千万不要乱闯红灯,你看,多危险啊!

出了交通事故最受伤的还不是你自己!

由于一些人为了自己的方便,连小学生都能做到的“红灯停,绿灯行”他都做不到,直接或者间接地造成了各种交通事故,中国每年在交通事故上死伤几十万人,这些血淋淋的数字难道不可减少甚至避免吗?

我想,随着人们对法律、法规的认识逐渐加深,由被动执行转变成主动遵守,全民素质提高以后,应该是可以的吧!

在21世纪,全社会都提倡要和谐发展。

我认为,和谐发展除了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方面下功夫,还应当在提高全民的素质方面多下功夫。

当然,要想提高人们的素质,则必须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我立志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小公民!

第三节形形色色的犯罪

1、煽动国家分裂罪

煽动分裂国家罪,指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2、间谍罪

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3、交通肇事罪

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4、故意杀人罪

指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权利的行为。

5、故意伤害罪

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6、强奸罪

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与其性交的行为。

7、盗窃罪

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8、抢劫罪

指以非法为占有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9、诈骗罪

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10、侵占罪

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为他人保管的财物或者他人遗忘物埋藏物据为己有的行为。

11、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

1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四节做守法公民

一、守法与违法

法律对人们行为的指引与规范,主要通过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加以体现。

授权性规范指引人们行为的条件和范围,规定哪些行为可以做能够做;义务性规范通过命令性和禁止性的规定指引人们履行义务的方式,规定哪些行为应当做或必须做,那些行为不得做或禁止做,违反相关的义务性法律规范就构成违法。

在我国,违法行为主要有四类:

违反宪法的违法行为;民事经济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

二、遵守社会秩序与公德

道德是法治的社会伦理基石,它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是否正当提供了一种判断标准,在社会公共秩序下,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做什么,有一种大家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中处理公众利益关系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资源的行为准则。

三、进行有责任感的行为选择

人们所作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但要实现这种目的就必须选择恰当合理的行为方式。

如果以是否会损害他人以及社会的利益作为自己的行为选择标准,那么其行为往往是对个人有益,同时也是正当的;若选择了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在承受内心的不安舆论的谴责是,也必然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

四、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与习惯

 

第五节外出不要怕 安全巧筹划

教学目标:

1、在你外出的时候,最好能做到的方面。

2、学会自我保护招数。

教学内容:

 

   1998年10月18日,人们被狮子星座的流星雨闹得沸沸扬扬。

不少家庭、不少孩子站在凛冽的风中去领略大自然的奇观,去欣赏神奇太空的壮景。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14岁的女孩马旻和堂弟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观赏流星雨的人群。

为了能看得清楚,他们跑向附近的一个大操场。

凌晨3时40分,两个人都有了冷意,便想回家去穿衣服。

走在半路,忽听后边有人大喝一声:

“站住!

”只见一男人手提黑色橡胶警棍,出现在姐弟面前。

问他们是什么关系,要查看他们的学生证。

姐弟俩以为此人是夜巡人员,放松了警惕。

姐姐拿出了学生证,弟弟没有。

“夜巡人”陪他们往家走。

在离家还有300米的地方,“夜巡人”对堂弟说:

“你回去取学生证,我和你姐在这等。

”当堂弟和家长从家跑出来时,前后仅15分钟的时间,姐姐和“夜巡人”都不见了。

几天后,在一小树林中发现了马旻的尸体。

(此案已告破,凶手已被处决)。

   在你外出的时候,最好能做到下列几点:

  1.先告诉父母自己去哪里,大约何时回来,与谁在一起,联系方法是什么。

 2.尽可能结伴而行。

 3.单独外出要走灯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走小路。

  4.在僻静的马路上,面对车流行走,不背对车流,以免有人停车袭击。

  5.夜晚单独外出,要带手电筒、哨子、报警器等物品,万一被袭击,可用手电照射匪徒面部,吹哨求救等。

  6.不搭乘陌生人的顺路车。

  7.乘地铁时,和其他乘客坐在一起,尽可能坐在靠近站台出口的车厢,坐靠近车门的位置。

  8.乘公共汽车,尽量靠近司机和售票员。

  9.提包要斜挎在肩上,包不要背在靠马路一边,以防坏人抢掠。

  10.家门钥匙放在身上不易被发现的地方(如兜内、脖子上、衣服内),也不要放在包里,即使被抢,你仍可进家门。

  11.走夜路时,一定要昂首挺胸,即使害怕,也要抖擞精神,要让企图袭击你的人望而却步。

  12.如怀疑有人跟踪,应试着横过马路,看看那人是否仍跟着你。

若该人紧跟不舍,你应跑向附近人多的地方报警求救。

  13.横穿地下过街道时,谨防抢劫者在地道两头围截,要结伴行走或跟随大人一起走。

  14.要尽量避免在无人的汽车站等车,这样,你容易成为坏人袭击的目标。

 请你学会自我保护招数:

  外出活动不要怕,结伴而行正气大,

  电筒哨子手中拿,胆大心细巧筹划。

 

第六节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小妙招

教学目标:

1、如何增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

2、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该怎么办?

教学内容: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说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

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

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同学们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

如果畏惧罪犯的话,就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有恃无恐地实施犯罪行为。

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

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守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如我在99年办理的一起未成年人入室抢劫案,涉案人员有三人,其中年龄最小的王某年仅14周岁。

99年10月的一天晚上,楼某与李某到我市甜梦歌舞厅找到王某,并邀王某去玩,王某就跟随前往来到一住宅区,楼某带头敲开被害人陈某家的门,进屋后要陈某拿钱,陈不从,李某便上前抢陈某脖子上的金项链。

王某见状退出房外。

最后楼某被判8年徒刑,李某被判5年徒刑,王某因年少,不辨是非,又没有实施具体行为,为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政策,我们对他作不起诉处理。

此案中如果王某也积极主动地动手帮助实施抢劫,那么王某也将被判刑坐牢。

 

(二)树立自尊、自、自强的意识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

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如我办理的舒某抢劫、伤害案,案犯舒某原是一名中学的学生,因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一直不好好读书以至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给他转学后,他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还是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也是不读书的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三)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辨别善恶。

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须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对于这一点,我们办理的发生在去年十月份的一个案例,对同学们很有借鉴作用。

那天住在某村附近的小女孩娟娟放学后背着书包独自一人往家里赶,罪犯王某看见娟娟脖子上挂着一把钥匙往家赶的样子,王某心想:

这个小女孩家可能大人没在家,我就跟着她,待她开开门后就冲进她家抢点东西。

于是王某就一直跟着娟娟。

走了一段路后娟娟发现后面有个男青年一直跟着她,心里很害怕,在走到自家房子门口时,她想:

如果我现在开门进房间的话,这个坏蛋一定会冲进我家干坏事的,我不能开门。

娟娟一直在家门前马路上逛来逛去,王某见娟娟没开门就躲在马路对面等。

过了一会儿,娟娟看见隔壁的张阿姨走了过来,就立即凑着张阿姨的耳朵把她遇到的情况告诉了张阿姨。

张阿姨叫娟娟去开门,她立即打110报警。

在娟娟开门后,王某就冲上前将娟娟逼进一个小房间里反锁起来,并威胁娟娟不准喊叫,他自己就到娟娟父母的房间里翻东西。

在王某翻东西时,由于张阿姨报了警,公安人员及时赶到将王某抓获。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

如及时向学校、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例如前面所举案例中的方某,他当时就没有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自己,如果他被刘某第一次抢劫时立即向父母或老师报告,就不会三番五次地被刘某抢劫。

此外学生之间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据调查,一些学生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

  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人总是心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

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要靠同学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第七节你知道怎样正确报警吗?

教学目标:

知道怎样正确报警

教学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免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当遇到危害时,及时正确地报警是首要环节,一旦报警出现失误,不仅会使公安机关失去战机,而且还会使受害者受到更大的损失。

因此作为家长不但应该熟练掌握几种最常用的报警、急救方法,还应该教会孩子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和注意事项。

   1、遇事拨打“110”

  “110”是警方为了更及时地打击犯罪而独立的报警服务台,全天候接受公民的报警和求助。

打“110”是最为快捷的一种的报警方式。

  2、报警内容要具体确切

报警的主要内容有:

发现、发生案件的时间、地点;现场的原始状态;有无采取措施;犯罪分子或可疑人员的人数、特点、作案工具、相关的车辆情况(颜色、车型、牌号等)、携带物品和逃跑的方向等等。

打“110”报警时还要讲清你所在的位置、使用的电话号码、联系方式。

   3、就近迅速报警

  如果你身边没有电话,或者遭遇到现行侵害情况危急,要到距自己最近或最方便的公安机关报警。

如果在报警途中遇到巡逻值勤的巡警、交警,也可以向他们求助。

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也便于警方出击。

  4、灵活机动报警

  万一你遇到歹徒的袭击,无法报警,或因身体行动不便,要及时委托家人或周围的群众帮助报警。

对一些非现行案件,也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报警,注意书信内容要真实,字迹要清楚。

  5、及时医治身体伤害

如果你遭受不法侵害伤情十分严重,在请他人报警的同时,可以先及时到附近的医院就诊,要注意保存好病历、各种辅助检查(如X线、CT检查等)的结果,并及时送交公安机关。

  6、准确提供物品损失情况

  说明是什么物品、它的颜色和形状如何以及损害程度如何,陈述得越详细,对破案越有利。

如果你被盗抢的是移动电话、寻呼机或存单、存折等物品,要及时到有关部门办理停机或停止付出手续。

7、正确保护现场

  报警完毕后,被侵害人或目击者应在现场等候民警的到来。

对一些杀人、抢劫、盗窃等案件现场,还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在民警到来之前,除搭救伤员外,不让任何人进入。

注意事项:

教育孩子不要在没事的情况下因为好奇或好玩而随意拨打上述几个重要号码或虚假报案,否则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为了能及时掌握未成年孩子的情况,在紧急情况下能与相关亲友学校、派出所、急救站等能很方便地取得联系,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应当将一些必要的联系电话常备,以便应急使用。

 

第八节路遇劫钱怎么办

教学目标:

知道如果路遇劫钱怎么办。

教学内容:

   

  当《古惑仔》在大陆热映时,劫钱便流行起来了。

今天主要讨论一下“学生劫学生”,受害人应该怎么办?

   镇静最重要,害怕也不要表现在脸上。

如果他索要你全部银子,那不用担心,他是新手,随便给他一些(如果逃不了、打不过的话)。

   说话时的语气一定要表现出你是一个十分正直的人,并毫无惧意,适当暗示他自己不怕打架。

   说话最忌慌里慌张,左顾右盼。

这样可以助长对方的士气,灭自己的威风,对方会更加凶狠。

不要哀求对手,这样会使他有成功感,并且不会放过你。

   如果对方有很多人,最好移步到一面墙前,以防动手时腹背受敌。

如果对方是单人,不用惧怕,没有人会为了你身上的几十块钱在马路上大打出手。

你可以转身便走,如果他不让,你尽可以把近日的不爽发泄在他的身上(注意不要下手太重)。

   如果对方是一个人,并想用武力夺取你的银子,你应先观察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其他同伙,然后解下书包等累赘,以便在打斗中不处于劣势,牢牢记住“狭路相逢勇者胜”。

   如果对方人多,并想用武力夺取你的银子时,最好不要与之打斗,尽量拖延时间,等待警察或认识的人帮助。

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有“破财免灾”的念头。

   如果你是女生,那就没有什么可学习的,因为一般男生是不劫女生的,劫钱只是要显示他们的豪气罢了,劫女生显不出豪气。

   总之,面对恶人不懦弱,不害怕,冷静,沉着,一般会化险为夷。

 

期末小测试

一、单选题: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A)

A人民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

2.小明刚满13岁,一天他向母亲要了10元钱买了个文具盒,其母认为文具盒不好看,向文具店老板提出退货。

关于小明的购买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有效,因为从事该行为无需其母同意B无效,因为小明还未成年C有效,因为事先已经其母同意

3.国际消费者组织规定的“世界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是每年的(C)

A3月5日B3月12日C3月15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C)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独自居住。

A十四周岁B十八周岁C十六周岁

5.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B)的公民。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

6.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B)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

7.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B)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12周岁B14周岁C10周岁

8.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不满10周岁的公民是(C),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9.我国婚姻法规定: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C)的权利。

A旅行费B营养费C抚养费

11.我国预防未成年蛤犯罪法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B)

A食品B烟洒C生活用品

12.发生火灾时要拔打(B)报警电话。

A110B119C120

13.世界环境日是(A)

A6月5日B5月6日C6月25日

14.中国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因流域内森林遭到人为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水泛滥,大量土地变成了不毛之地。

这说明(B)

A人类活动肯定破坏环境 B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15.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A)取得联系。

A监护人   B保护人   C负责人

16.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C)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禁止进入C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17.遇到有坏人进行抢劫、盗窃、强奸、杀人时,遇到有人打架、斗殴、械斗时,自己、家人或旁人在紧急状态下需要公安机关帮助时,都可以打报警求助电话。

请问下列号码中哪一个是报警求助电话?

(B)

A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