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4230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docx

《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docx

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

徐建华版计量地理学第二章答案

1.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

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

1)空间数据:

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

2)属性数据:

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

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

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

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

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

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

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

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

两方面进行描述。

其测度方法主要有:

(1)数量标志数据

①间隔尺度(IntervalScale)数据:

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纲)下的绝对量。

②比例尺度(RatioScale)数据:

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

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

(2)品质标志数据

①有序(Ordinal)数据。

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示量的多少,而只是给出一个等级或次序。

②二元数据。

即用0、1两个数据表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是非判断问题。

③名义尺度(NominalScale)数据。

即用数字表示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状态类型。

3.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

2)不确定性

3)多种时空尺度

4)多维性

4.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1)来自于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数据。

2)来自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的有关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3)来自于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不定期的典型调查数据、抽样调查数据。

4)来自于政府公报、政府文件中的有关数据。

5)来自于互联网(internet)的有关共享数据。

6)来自地图图件。

主要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地图等。

7)来自遥感数据。

8)其他来源的有关数据,如室内实验分析数据。

9)来自于档案、图书等文献资料中的有关数据。

5.数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

1)运用数学方法,建立地理数学模型,从更高,更深层次上揭示地理问题的机理。

数学方法可以通过定量化的计算和分析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

2)地理信息系统在处理空间数据和海量数据方面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而GIS相关软件如ARCGIS等将空间数据域属性数据完美结合,处理起来更方便。

6.对表中的分组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值=(25*+96*+136*+214*+253*+

286*+260*+203*+154*+85*+24*)/11=;

1)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位置:

所以中位数在第六组中;

2)求中位数:

所以中位数是

7.查阅2011年的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GDP数据为变量,运用平均值、方差、变异系数等统计量,对全国各年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差异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

2011年各省人口与GDP统计图

省市

GDP(亿元)

常住人口(万)

人均GDP(元)

人口比重(P)

GDP比重(W)

比率(W/p)

人口累计值(X)

GDP累计值(Y)

Pi(2Qi-Wi)

贵州

3475

%

%

%

%

云南

4597

%

%

%

%

甘肃

5020

2558

%

%

%

%

西藏

300

%

%

%

%

安徽

5950

%

%

%

%

广西

4603

%

%

%

%

江西

4457

%

%

%

%

四川

8042

%

%

%

%

河南

9402

%

%

%

%

海南

867

%

%

%

%

青海

563

%

%

%

%

湖南

6568

%

%

%

%

新疆

2181

%

%

%

%

山西

3571

%

%

%

%

黑龙江

3831

%

%

%

%

宁夏

630

%

%

%

%

陕西

3733

%

%

%

%

河北

7185

%

%

%

%

湖北

5724

%

%

%

%

重庆

2885

%

%

%

%

吉林

2746

%

%

%

%

福建

3689

%

%

%

%

山东

9579

%

%

%

%

辽宁

4375

%

%

%

%

广东

10430

%

%

%

%

内蒙古

2471

%

%

%

%

浙江

32000

5443

%

%

%

%

江苏

7866

%

%

%

%

北京

1961

%

%

%

%

上海

2302

%

%

%

%

天津

1294

%

%

%

%

全国

133278

%

%

%

%

根据基尼系数的公式:

得G=

8.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GDP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作出其各年份的罗伦次曲

线、计算集中化指数,并由此比较不同年份该地区GDP在亚区之间分布的集中化程度。

亚区代码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1

2

3

4

5

6

7

8

9

合计

1999年GDP:

1999年GDP情况

亚区序号

GDP

GDP%

GDP累积%

1

2

3

4

5

6

7

8

9

1

合计

集中化指数:

A=++...+1=

R=1/9*1+2/9*1+...+9/9*1=5

M=9*1=9

I=

2000年GDP情况

亚区代码

GDP

GDP%

GDP累积%

1

2

3

4

5

6

7

8

9

合计

集中化指数:

A=++...+1=

R=1/9*1+2/9*1+...+9/9*1=5

M=9*1=9

I=

2001年GDP情况

亚区代码

GDP

GDP%

GDP累计%

1

2

3

4

5

6

7

8

9

1

合计

1

集中化指数:

A=++...+1=

R=1/9*1+2/9*1+...+9/9*1=5

M=9*1=9

I=

2002年GDP情况

亚区代码

GDP

GDP%

GDP累计%

1

2

3

4

5

6

7

8

9

1

合计

1

.

集中化指数:

A=++...+1=

R=1/9*1+2/9*1+...+9/9*1=5

M=9*1=9

I=

2003年GDP情况

亚区代码

GDP

GDP%

GDP累计%

1

2

3

4

5

6

7

8

9

1

合计

1

集中化指数:

A=++...+1=

R=1/9*1+2/9*1+...+9/9*1=5

M=9*1=9

I=

2004年GDP情况

亚区代码

GDP

GDP%

GDP累积%

1

2

3

4

5

6

7

8

9

1

合计

1

集中化指数:

A=++...+1=

R=1/9*1+2/9*1+...+9/9*1=5

M=9*1=9

I=

对比以上6幅图,及其I值可以看到1999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的集中化程度基本相似,其中1999年的集中化程度最高,2004年的集中化指数最低。

9.如果我们在作罗伦次曲线时,不是把某要素各组分的数据由大到小排序,

而是由小到大排序,其结果又会怎么样呢如果这样操作,集中化指数的计算公式又应该是什么样的根据表中的数据,试把各亚区的GDP数据由小到大排序,作出各年份的罗伦次曲线、计算集中化指数,并将计算结果与第8题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从小到大排列后:

1999年GDP情况:

1999年GDP情况

亚区代码

GDP

GDP%

GDP累计%

1

2

3

4

5

6

7

8

9

1

合计

1

集中化指数:

A=++...+1=

R=1/9*1+2/9*1+...+9/9*1=5

M=9*1=9

I=

2000年GDP情况

亚区代码

GDP

GDP%

GDP累计%

1

2

3

4

5

6

7

8

9

1

合计

1

集中化指数:

A=++...+1=

R=1/9*1+2/9*1+...+9/9*1=5

M=9*1=9

I=

2001年GDP情况

亚区代码

GDP

GDP%

GDP累计%

1

2

3

4

5

6

7

8

9

1

合计

1

集中化指数:

A=++...+1=

R=1/9*1+2/9*1+...+9/9*1=5

M=9*1=9

I=

2002年GDP情况

亚区代码

GDP

GDP%

GDP累计%

1

2

3

4

5

6

7

8

9

1

合计

1

集中化指数:

A=++...+1=

R=1/9*1+2/9*1+...+9/9*1=5

M=9*1=9

I=

2003年GDP情况

亚区代码

GDP

GDP%

GDP累计%

1

2

3

4

5

6

7

8

9

1

合计

1

集中化指数:

A=++...+1=

R=1/9*1+2/9*1+...+9/9*1=5

M=9*1=9

I=

2004年GDP情况

亚区代码

GDP

GDP%

GDP累计%

1

2

3

4

5

6

7

8

9

1

合计

1

集中化指数:

A=++...+1=

R=1/9*1+2/9*1+...+9/9*1=5

M=9*1=9

I=

结论:

如果将各组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则洛伦兹曲线会是程下凹的曲线。

如果这样操作,集中化指数的计算值公式将会是

I=

比较6幅图及观察I值可知:

1999年的集中化指数最大2004年的集中化指数最小。

并且集中化指数和从大到小排序的结果一样。

根据指数越大集中化程度越大知道1999年的集中化成都最大,2004年的集中化程度最小。

10.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人口与GDP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将纵、横坐标均以

累计百分比表示,作出罗伦次曲线,并近似的计算基尼系数。

习题表某一地区个各亚区的人口与GDP数据

亚区代码

人口数/万人

GDP/亿元

1

3075

2

8550

3

3710

4

4192

5

256

6

3618

7

2543

8

510

9

543

10

1774

全区合计

28771

口数累计百分比:

亚区代码

人口数/万人

人口%

人口数累积%

1

8550

2

4192

3

3710

4

3618

5

3075

6

2543

7

1774

8

543

9

510

10

256

1

合计

28771

1

GDP累计百分比:

亚区代

GDP/亿元

GDP%

GDP累积%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合计

1

G=。

11.根据第10题中的数据,计算锡尔系数L指标和T指标。

亚区代码

人口数/万人

GDP/亿元

人口%

人口累积%

GDp%

GDP累积%

1

8550

2

4192

3

3710

4

3618

5

3075

6

2543

7

1774

8

543

9

510

10

256

1

1

全区合计

28771

T系数的计算公式:

P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