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43电解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4061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43电解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43电解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43电解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43电解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43电解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43电解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43电解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43电解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43电解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43电解池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三节电解池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

2.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冶金的原理

3.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学重点:

电解原理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即反应热。

化学能也能转变为电能,用原电池装置。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电能如何转化为化学能。

第三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讲:

首先我们来比较金属导电和电解质导电的区别。

金属

电解质

导电粒子

导电状态

温度影响

导电实质

电子定向移动

过渡:

电解质导电的实质是什么呢?

一起看实验。

实验:

现象—一极有气泡,检验为氯气;另一极有红色的物质析出,分析为铜。

讲:

要分析此现象我们得研究此装置,首先看电极。

1.电极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隋性电极—只导电,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C/Pt/Au)

活性电极—既导电又参与氧化还原反应(Cu/Ag)

问:

通电前和通电时分别发生了怎样的过程?

通电前:

CuCl2=Cu2++2Cl-H2O

H++OH-

通电中:

阳离子(Cu2+,H+)向阴极移动被还原;

阴离子(Cl-,OH-)向阳极移动被氧化

讲:

即在电极上分别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称电极反应。

2.电极反应(阳氧阴还)

阳极:

2Cl--2e-=Cl2(氧化)

阴极:

Cu2++2e-=Cu(还原)

总电极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放电:

阴离子失去电子或阳离子得到电子的过程叫放电。

3.电解:

电流(外加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被动的不是自发的)的过程叫电解。

讲:

所以电解质导电的实质便是——电解

电解池:

借助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即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或电解槽。

问: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是什么?

电源、电极、电解质构成闭和回路。

思考:

电解CuCl2水溶液为何阳极是Cl-放电而不是OH-放电,阴极放电的是Cu2+而不是H+?

4.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

(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得e-))

Ag+>Hg2+>Fe3+>Cu2+>H+(指酸电离的)>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阳极

(1)是惰性电极时:

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序(失e-)

S2->I->Br->Cl->OH->NO3->SO42-(等含氧酸根离子)>F-(SO32-/MnO4->OH-)

(2)是活性电极时:

电极本身溶解放电

问:

放电能力弱于H+和OH–的物质在水溶液中放电吗?

否,但亚铁离子浓度远大于氢离子浓度时,亚铁离子放电。

问:

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常需加入氢氧化钠或稀硫酸,为什么?

可以加食盐吗?

练习:

电解碘化汞、硝酸铜、氯化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的电极方程式。

5.电解规律:

(1)电解含氧酸、强碱溶液及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实质上是电解水,电解水型。

问:

初中电解水时加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影响水的电解吗?

电解硫酸和氢氧化钠时为何H2和O2之比大于2?

氧气溶解度大于氢气

又为何硫酸一定大于2,而氢氧化钠可能等于2?

硫酸根可能放电。

(2)电解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阳极产生氧气,阴极析出不活泼金属,放氧生酸型。

练习:

电解硫酸铜方程式。

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以恢复到硫酸铜原来的溶液:

氧化铜、氢氧化铜、铜、碳酸铜。

(3)电解不活泼金属无氧酸盐,实际上是电解电解质本身,分解电解质型。

(4)电解活泼金属(K/Ca/Na)的无氧酸盐,阴极产生氢气,阳极析出非金属,放氢生碱型。

6.电解中电极附近溶液pH值的变化。

(1)电极区域A.阴极H+放电产生H2,阴极区域pH变大。

B.阳极OH-放电产生O2,阳极区域pH变小。

(2)电解质溶液中A.电解过程中,既产生H2,又产生O2,则原溶液呈酸性的pH变小,原溶液呈碱性的pH变大,原溶液呈中性的pH不变(浓度变大)。

B.电解过程中,无H2和O2产生,pH几乎不变。

但象CuCl2变大

C.电解过程中,只产生H2,pH变大。

D.电解过程中,只产生O2,pH变小。

过渡:

如果把阳极换成铜棒,阳极发生的反应就是铜自身溶解,如果电解质是硫酸,阴极析出的是什么?

也是铜,这就是我们的铜的电解精炼法。

二、电解原理的应用

1.铜的电解精炼

阳极:

粗铜棒

阴极:

精铜棒

电解质:

含铜电解质

问:

精炼中硫酸铜的浓度怎样?

基本不变,但变小。

过渡:

若把阴极精铜棒换成铁棒,电解过程变吗?

不变,但不是精炼铜了,而叫电镀铜。

2.电镀铜

阳极:

镀层金属

阴极:

待镀金属(镀件)

电镀液:

含镀层金属的电解质。

3.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

问:

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阴极产物、阳极产物分别是什么?

2、转移的电子数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3、从Cl-Cl2一定需要加氧化剂吗?

4、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能接触吗?

5、饱和食盐水为何需要精制?

如何精制?

精制:

步骤一、1)先加过量的BaCl2和过量的NaOH(顺序可换),再加入过量的Na2CO3

2)过滤

3)加盐酸调节pH为7

步骤二、送入阳离子交换塔除去Ca2+、Mg2+等。

4.电冶金

电解熔融氯化钠:

2NaCl(熔融)=(电解)2Na+Cl2

适用范围:

活泼金属K~Al

练习:

1、在水中加等物质的量的Ag+,Pb2+,Na+,SO42-,NO3-,Cl-,该溶液放在用惰性电极做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为()

A.35.5:

108B.16:

207 C.8:

1  D.108:

35.5

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溶液能与原来完全一样的是

氯化铜加硫酸铜、氢氧化钠加氢氧化钠、氯化钠加氯化氢、硫酸铜加氢氧化铜

3、0.1摩氯化铜和0.1摩溴化钠共0.4摩电子转移,分析过程。

4、铁、C/硫酸——C、C/氯化铜用导线相连,分析正负极和阴阳极及两装置的pH的变化。

5、如何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

与正极相连的、发生氧化反应的、阴离子移向的一极是阳极,反之是阴极。

如:

高锰酸钾的做电解质,发现红色加深的是什么极?

湿润的淀粉KI试纸并滴有酚酞,变红的是什么极?

变蓝的是什么极?

6、以A、B两根石墨电极电解足量的硝酸银溶液,通电t分钟,在B极收到11.2mL标况下气体,此后将电源反接,以相同的电流强度通电t/2分钟。

问:

(1)A、B分别是什么极?

(2)电源反接后A、B电极质量如何变化?

(3)若溶液体积为200mL,则通电t/2分钟时的溶液pH=?

原电池

电解池

电极名称

正负极

阴阳极

电极材料

负极:

活泼金属

正极:

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的非金属(如C)

惰性材料或活性材料

电流方向:

外电路内电路

组成

原理

功能

化学能到电能

电能到化学能

 

下方文件为赠送,方便学习参考

 

第三节酯化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催化作用。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科学品质:

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

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

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应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质部分)

第2课时:

酯化反应问题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过渡】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五粮液享誉海内外,国酒茅台香飘万里。

“酒是越陈越香”。

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板书】乙酸的酯化反应

【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

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实验结束后,互相比较所获得产物的量。

第一组: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二组: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水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三组: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强调:

①试剂的添加顺序;

②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

③加热开始要缓慢。

【师】问题①:

为什么要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生】此操作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乙醇和浓硫酸相混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如果把乙醇加入浓硫酸中,热量会使得容器中的液体沸腾飞溅,可能烫伤操作者。

【师】问题②:

导管末端为什么不能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

【生】防止加热不均匀,使溶液倒吸。

【追问】除了采用这样一种方法防止倒吸外,此装置还有哪些其它改进方法?

【生】可以将吸收装置改为导管连接干燥管,干燥管下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或其它合理方法)。

【师】问题③:

为什么刚开始加热时要缓慢?

【生】防止反应物还未来得及反应即被加热蒸馏出来,造成反应物的损失。

【师】所以此装置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那么,装置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蒸馏烧瓶?

哪一部分相当于冷凝管?

【生】作为反应容器的试管相当于蒸馏烧瓶,导管相当于冷凝管,不是用水冷却而是用空气冷却。

【追问】开始时缓慢加热是不是在产物中就不会混入乙酸和乙醇了?

如何验证?

【生】用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如果变红,说明有乙酸;乙醇可以用红热的铜丝与之反应后显红色来检验。

【师】①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不能用石蕊来检验是否含有乙酸,其实只要将试管振荡一下,看是否有气泡逸出就可以了;

②接受试管中有大量的水,其中溶解的少量乙醇可能无法通过CuO与乙醇的反应来验证,但可根据有乙酸挥发出来,推知也会有乙醇挥发出来。

【师】接受试管中有什么现象?

所获得产物的量多少如何?

【总结】第一组接受试管内无明显现象,第二、三组实验中接受试管内有分层现象,并有浓厚的果香气味。

从对比结果来看,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收集到产物;第二组做法得到一定量的产物;第三组做法收集到的产物的量最多。

【布置课后讨论题】

①为什么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得到乙酸乙酯?

②第二组做法比第三组做法得到的乙酸乙酯的量明显少,试分析原因,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分析是正确的(欢迎大家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③你对酯化反应有哪些方面的认识?

请查阅相关资料后回答。

第二课时

【引入】回忆上节课的实验和课后讨论题。

问题①:

为什么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得到乙酸乙酯?

【答】CH3COOH跟C2H5OH发生酯化反应是有机物分子间的反应,在不加浓硫酸时,即使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速率仍很慢,所以当混合物加热时,蒸气成分是CH3COOH和C2H5OH的蒸气,乙酸乙酯的蒸气极少甚至可以说没有,当然在Na2CO3溶液的液面上不会收集到乙酸乙酯。

由此可见,浓硫酸主要起催化作用,其次,因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的,所以浓硫酸也能除去生成物中的水,有利于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

【板书】1、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除去生成物中的水,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

【师】在该反应中,为什么要强调加冰醋酸和无水乙醇,而不用他们的水溶液?

【生】因为冰醋酸与无水乙醇基本不含水,可以促使反应向生成酯的方向进行。

【师】在上一节的实验中,为了获取更多的乙酸乙酯,我们除了利用浓硫酸除去生成物中的水,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外,还用到了其它什么方法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

【生】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同时还是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边反应边蒸馏,使生成物及时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也有利于试管内的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

问题②:

第二组做法比第三组做法得到的乙酸乙酯的量明显少,试分析原因,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分析是正确的。

【答】由于加入了催化剂浓硫酸,反应速率大大加快了。

加热时,蒸馏出的蒸气的成分是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酸,冷凝成液体后收集在盛水的试管中,但乙酸和乙醇是溶于水的,乙酸乙酯作为有机物,又易溶于乙酸和乙醇这样的有机溶剂中,所以必然有部分乙酸乙酯溶在乙酸和乙醇的水溶液中,因而收集量减少;但试管中如果盛放Na2CO3溶液,可以除去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量,提高收集效率,并提高乙酸乙酯的纯度,因而收集量要多。

【板书】2、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量。

【实验证明】取等浓度、等体积的乙酸(或乙醇)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分别盛放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振荡后静置,结果是盛乙酸(或乙醇)溶液的试管中的乙酸乙酯变少,另一个几乎无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学生往往会提出乙醇没有与Na2CO3反应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释应是“冷凝液中的乙酸被Na2CO3中和生成CH3COONa,CH3COONa和溶液中大量的Na2CO3都属于离子化合物,增强了溶剂的极性,降低了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量”。

但考虑到分子的极性和相似相溶原理在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才学习到,因此暂不宜引申)

问题③:

你对酯化反应有哪些方面的认识?

【答】酯化反应是指酸跟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与将来在选修5中要讲到的醇跟氢卤酸的反应相区别)。

【板书】3、酯化反应:

酸跟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设疑】在上述反应中,生成水的氧原子由乙酸的羟基提供,还是由乙醇的羟基提供?

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呢?

 

【分析】脱水有两种情况,

(1)酸脱羟基醇脱氢;

(2)醇脱羟基酸脱氢。

在化学上为了辨明反应历程,常用同位素示踪法。

即把某些分不清的原子做上记号,类似于侦察上的跟踪追击。

事实上,科学家把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换成放射性同位素18O,结果检测到只有生成的乙酸乙酯中才有18O,说明脱水情况为第一种,即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研究化学反应机理,是匈牙利科学家海维西(G.Hevesy)首先使用的,他因此获得1943年诺贝尔化学奖。

【板书】反应机理:

酸脱羟基醇脱氢

 

【动画演示】用3D动画演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过程,使学生加深对反应机理的认识。

【师】还记得我们在讲酯化反应的开始提到的问题吗?

为什么“酒是越陈越香”?

请大家结合所学过的醇和酸的知识做出解释。

【生】酒在放置过程中,其中的乙醇有部分逐渐转化为乙酸,乙酸和乙醇缓慢反应生成了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

【师】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都来自酯的混合物。

现在还可能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各种酯,用作各种饮料、糖果、香水、化妆品等的香料。

【小结】略

【作业布置】略

【板书设计】乙酸的酯化反应

1.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除去生成物中的水,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

2.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量。

3.酯化反应:

酸跟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反应机理:

酸脱羟基醇脱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