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石油学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4047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4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石油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哈尔滨石油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哈尔滨石油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哈尔滨石油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哈尔滨石油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石油学院.docx

《哈尔滨石油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石油学院.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尔滨石油学院.docx

哈尔滨石油学院

 

哈尔滨石油学院

2015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二○一五年十二月

引言……………………………………………………………………………

3

第一章毕业生生源基本情况…………………………………………………

7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7

二、毕业生生源地结构……………………………………………………

7

三、毕业生民族分布………………………………………………………

8

第二章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9

一、总体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9

二、毕业生就业去向………………………………………………………

11

三、各院(系)就业基本情况……………………………………………

14

四、总体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19

五、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

20

六、未就业毕业生情况……………………………………………………

20

第三章就业工作采取的主要做法……………………………………………

22

一、就业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

22

二、加强企业走访,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23

三、加强就业教育,端正毕业生就业态度………………………………

24

四、适应社会需求,培育专业技术人才…………………………………

25

五、重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及创业创业课程队伍建设…………………

25

第四章就业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

27

一、毕业生就业理念需要提高……………………………………………

27

二、毕业生就业诚信观念有待加强………………………………………

27

三、毕业生对省外工作的认可度不高……………………………………

27

四、毕业生对跨专业就业工作不认可……………………………………

27

五、油田子女问题…………………………………………………………

27

第五章针对存在问题的几点措施及建议……………………………………

28

一、实行目标责任制,做到用人单位、毕业生双满意…………………

28

二、加强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引导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28

三、建立全院上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让全院重视就业……………

29

结语……………………………………………………………………………

30

引言

哈尔滨石油学院是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创建于2003年,原为东北石油大学华瑞学院,2012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申报,国家教育部批准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建制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学院坐落于北方名城哈尔滨市,地址为松北区松浦路297号。

学院代码13299。

学院占地1000余亩,校舍总面积28.1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5147.95万元,图书74.1万册,配备先进的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工程训练中心、图书馆和文娱、体育、生活硬件设施。

学院校园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宜人,办学条件完善,是莘莘学子静心求学、健康成长的理想场所。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9000人,设有10个教学系,开设石油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环境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工业设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英语、俄语、音乐表演、广播电视编导、动画等2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5大学科门类。

学院依托哈尔滨高校林立、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民办大学灵活的用人机制,遴选哈工大、哈工程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哈理工大学、哈师大、哈商大等高校的博士(硕士)导师等专家、教授来校任职(各系主任、专业主任教授)、授课,选聘名校优秀教师兼课,同时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人才,培养和建设了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高素质的中青年专职教师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26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0%,其中黑龙江省名师3人,博士生导师4人,中青年教师35%具有研究生学历。

近几年,学院专任教师荣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学院入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项,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

近三年学院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2项及省级教改项目43项,青年教师发表SCI、EI论文31篇,获国家专利45项。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把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放在首位。

学院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统领,以文明单位建设为载体,全面实施文明单位创建工程。

在创建过程中,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工作、后勤服务工作、工青妇工作等。

注重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效显著。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思想政治工作形成系列和体系。

多年来,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哈尔滨石油学院,热爱父母师长,热爱学生同学”的“五爱教育”,坚持开展“远学雷锋、张丽莉,近学魏佳”,争当“校园感动人物”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已经形成群体,有目的地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和引导身边的人。

学院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合理定位发展目标,为学院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创新发展思路,对接国家石油能源战略,突出行业特色,积极主动融入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服务功能,为学院可持续发展确立健康的路径引领;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本,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线”的基本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大投入改革办学条件,不断推进学院的内涵建设,为把学院办成高水平的民办大学奠定了基础。

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质量的根本标准,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狠抓课堂教学,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与社会主流意识相一致、相统一,进而成为社会主流意识的中坚,成为所学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为学生营造良好、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和谐、全面、健康的服务,大力倡导并严格要求每一位教职工要关爱、尊重、善待每一名学生,组织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通力合作,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成才、心理健康、作风养成、择业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成长的内动力,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学院设立多种类型的奖学金,组织学生勤工助学,学院还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举办学院文化、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

近两年,学院有30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省教育厅批准立项。

2014年又有37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省教育厅批准立项。

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200余项,其中国家级以上奖30项。

2014年经济管理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协会邮储银行杯第七届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与合肥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多所国家级重点大学同台竞技,荣获“全国特等奖”的优异成绩。

2014年机械电子工程系在全国第九届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3D大赛及TRIZ大赛中取得累累硕果,同时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

学院近三年毕业生考研率逐年大幅增长,遥遥领先于省内其他同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攀升。

学院坚持“博学求实,励志创新”的校训,秉承“有梦想就有未来”的发展理念,弘扬“承大庆精神创业,以铁人榜样树人”的学院精神,坚持“内涵发展、服务学生”8字方针,确立了学院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

学院在齐齐哈尔二机床、胜利油田、东方集团、大庆油田技术培训中心、大庆油田采油九厂等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在大庆铁人王进喜生前所在钢铁1205钻井队、中国人民解放军65963部队和哈尔滨烈士陵园分别建立了学院德育基地。

学院坚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使所培养的学生做到“社会需要、欢迎,家长满意、放心,本人成长、成才”,终生受益。

努力把学院办成一线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

今天的哈尔滨石油学院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她将秉承优良传统,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明誉校,管理强校,创办高水平民办本科大学的办学理念,为早日实现把学院办成国内有影响的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的“校园梦”而努力奋斗。

学院本年度就业质量报告中所涉及的毕业生就业相关数据是以上报至黑龙江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每年的毕业生问卷调查、各系针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电话追踪、对用人单位的走访开展数据核实及调研,力求数据真实可靠。

 

第一章毕业生生源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我校2015届毕业生均为本科毕业生,共计2221人,涉及21个本科专业,分别为:

石油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英语、音乐表演、广播电视编导,覆盖了工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在本届毕业生中男生1510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67.99%;女生711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32.01%;男女生比例为2.12:

1。

毕业生数量排名前三名的专业分别为石油工程(585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99人)、土木工程(269人)。

二、毕业生生源地结构

2015届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因学院地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生源最多,占毕业生总数的70.01%,东北三省地区生源占毕业生总数的81.99%,其他外省生源占毕业生总数的18.01%。

(见表1.2.1)

表1.2.12015届毕业生生源结构统计表(截至2015年9月1日)

序号

毕业生生源地

人数

占比

1

天津市

102

4.59%

2

河北省

38

1.71%

3

山西省

11

0.50%

4

内蒙古

71

3.20%

5

辽宁省

117

5.27%

6

吉林省

149

6.71%

7

黑龙江省

1555

70.01%

8

江苏省

21

0.95%

9

安徽省

13

0.59%

10

江西省

1

0.05%

11

山东省

25

1.13%

12

河南省

34

1.53%

13

湖北省

15

0.68%

14

海南省

9

0.41%

15

陕西省

6

0.27%

16

甘肃省

19

0.86%

17

青海省

9

0.41%

1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6

1.17%

合计

2221

100%

三、毕业生民族分布

2015届毕业生中汉族毕业生人数最多,达到210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4.96%;满族毕业生人数7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24%;蒙古族毕业生人数2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4%;其他少数民族毕业生合计1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77%。

(见表1.3.1)

表1.3.12015届毕业生民族分布统计表(截至2015年9月1日)

序号

民族

人数

占比

1

汉族

2109

94.96%

2

蒙古族

23

1.04%

3

回族

7

0.32%

4

藏族

1

0.05%

5

朝鲜族

5

0.23%

6

满族

72

3.24%

7

瑶族

1

0.05%

8

达斡尔族

2

0.09%

9

锡伯族

1

0.05%

合计

2221

100%

第二章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总体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2015届全校共有毕业生2221人,截至2015年9月1日,全校本科就业率(见表2.1.1)为94.15%。

我校就业类别(见表2.1.2)排前三名的为私营企业957人,占43.09%;灵活就业860人,占38.72%;国有企业162人,占7.29%。

我校各专业就业率(见表2.1.3)排前三名的为工业设计32人,就业率100%;国际经济与贸易37人,就业率100%;财务管理255人,就业率99.22%。

表2.1.1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截至2015年9月1日)

总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2221

2091

94.15%

表2.1.22015届毕业生就业类别质量(截至2015年9月1日)

序号

就业类别

人数

占比

1

党政机关

8

0.36%

2

科研单位

1

0.05%

3

高等教育单位

5

0.23%

4

中等初等教育

9

0.41%

5

医疗卫生单位

8

0.36%

6

单位单位聘用

6

0.27%

7

其它事业单位

19

0.86%

8

国有企业

162

7.29%

9

外资企业

7

0.32%

10

私营企业

957

43.09%

11

城镇社区

11

0.50%

12

升学

37

1.67%

13

自主创业

1

0.05%

14

灵活就业

860

38.72%

15

待就业

130

5.85%

合计

2221

100%

表2.1.32015届毕业生各专业就业率统计表(截至2015年9月1日)

 

就业总数

未就业

总人数

石油工程

人数

525

60

585

占比

89.74%

10.26%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人数

279

20

299

占比

93.31%

6.69%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人数

52

2

54

占比

96.30%

3.70%

工业设计

人数

32

0

32

占比

100.00%

00.00%

化学工程与工艺

人数

88

4

92

占比

95.65%

4.35%

环境工程

人数

43

2

45

占比

95.56%

4.44%

财务管理

人数

255

2

257

占比

99.22%

0.78%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人数

37

0

37

占比

100.00%

00.00%

市场营销

人数

33

1

34

占比

97.06%

2.94%

自动化

人数

68

7

75

占比

90.67%

9.33%

测控技术与仪器

人数

26

2

28

占比

92.86%

7.1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人数

80

2

82

占比

97.56%

2.44%

通信工程

人数

59

1

60

占比

98.33%

1.67%

电子信息工程

人数

25

2

27

占比

92.59%

7.4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人数

32

3

35

占比

91.43%

8.57%

土木工程

人数

255

14

269

占比

94.80%

5.20%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人数

27

1

28

占比

96.43%

3.57%

工程管理

人数

69

1

70

占比

98.57%

1.43%

英语

人数

20

1

21

占比

95.24%

4.76%

音乐表演

人数

27

3

30

占比

90.00%

10.00%

广播电视编导

人数

59

2

61

占比

96.72%

3.28%

总计

人数

2091

130

2221

占比

94.15%

5.85%

二、毕业生就业去向

(一)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情况

2015届已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2091人,就业率94.15%。

其中毕业生选择就业省份(直辖市)前五名为:

黑龙江省就业人数1316人,占就业毕业生的59.25%;吉林省就业人数112人,占就业毕业生的5.04%;北京就业人数108人,占就业毕业生的4.86%;辽宁省就业人数102人,占就业毕业生的4.59%;天津就业人数96人,占就业毕业生的4.32%。

其中223人选择在北京、天津、上海等一线城市就业,占就业毕业生的10.04%。

(见表2.2.1)

表2.2.12015届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统计表(截至2015年9月1日)

序号

省份

人数

占比

1

黑龙江

1316

59.25%

2

吉林

112

5.04%

3

北京

108

4.86%

4

辽宁

102

4.59%

5

天津

96

4.32%

6

内蒙古

72

3.24%

7

山东

44

1.98%

8

河北

43

1.94%

9

河南

30

1.35%

10

新疆

23

1.04%

11

上海

19

0.86%

12

江苏

19

0.86%

13

甘肃

17

0.77%

14

湖北

12

0.54%

15

安徽

12

0.54%

16

湖北

12

0.54%

17

广东

11

0.50%

18

山西

9

0.41%

19

海南

9

0.41%

20

青海

9

0.41%

21

陕西

7

0.32%

22

浙江

4

0.18%

23

福建

2

0.09%

24

宁夏

1

0.05%

25

江西

1

0.05%

26

湖南

1

0.05%

(二)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2015届已就业的毕业生中,从事采矿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占27.24%,主要为石油工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从事制造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占21.61%,主要为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及自动化专业,从事建筑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占7.07%,主要为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及工程管理专业。

从我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可以看出,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跟我校专业特点一致,基本实现了我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见表2.2.2)

表2.2.22015届毕业生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统计表(截至2015年9月1日)

序号

就业行业

人数

占比

1

采矿业

605

27.24%

2

制造业

480

21.61%

3

建筑业

157

7.07%

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54

6.93%

5

批发和零售业

132

5.94%

6

教育

65

2.93%

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63

2.84%

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6

2.52%

9

金融业

53

2.39%

1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3

2.39%

11

农、林、牧、渔业

48

2.16%

1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3

1.94%

1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0

1.80%

1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2

1.44%

15

房地产业

31

1.40%

16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5

1.13%

17

住宿和餐饮业

24

1.08%

1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2

0.99%

19

卫生和社会工作

8

0.36%

(三)各专业升学率

我校2015届毕业生共升学37人,升学率为1.67%,其中升学人数前四名的专业为石油工程专业,升学人数23人,升学率为3.9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升学人数4人,升学率为1.34%;通信工程专业,升学人数3人,升学率为5.00%;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升学人数2人,升学率为7.41%。

其它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各1人。

(见表2.2.3)

表2.2.32015届毕业生毕业生各专业升学率统计表(截至2015年9月1日)

 

考研人数

总人数

石油工程

人数

23

585

占比

3.9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人数

4

299

占比

1.34%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人数

54

占比

工业设计

人数

32

占比

化学工程与工艺

人数

1

92

占比

1.09%

环境工程

人数

1

45

占比

2.22%

财务管理

人数

257

占比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人数

37

占比

市场营销

人数

34

占比

自动化

人数

75

占比

测控技术与仪器

人数

1

28

占比

3.5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人数

82

占比

通信工程

人数

3

60

占比

5.00%

电子信息工程

人数

2

27

占比

7.4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人数

1

35

占比

2.86%

土木工程

人数

269

占比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人数

28

占比

工程管理

人数

70

占比

英语

人数

21

占比

音乐表演

人数

30

占比

广播电视编导

人数

1

61

占比

1.64%

总计

人数

37

2221

占比

1.67%

三、各院(系)就业基本情况

(一)石油工程系

石油工程系共毕业585人,就业类别分布在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医疗卫生单位、城镇社区等。

就业率最高的三个类别为私营企业154人,占26.32%;国有企业38人,占6.50%;医疗卫生单位、城镇社区各1人,占0.17%。

(见表2.3.1)

表2.3.12015届毕业生石油工程系就业情况统计表(截至2015年9月1日)

 

医疗卫生单位

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

城镇社区

总数

石油工程

人数

1

38

154

1

585

比率

0.17%

6.50%

26.32%

0.17%

石油系小计

人数

1

38

154

1

585

比率

0.17%

6.50%

26.32%

0.17%

(二)机械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由三个专业组成,分别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共毕业385人。

就业类别分布在党政机关、高等教育单位、事业单位聘用、其它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城镇社区等。

就业率最高的三个类别为私营企业178人,占46.23%;国有企业34人,占8.83%;城镇社区5人,占1.30%。

(见表2.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