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4037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docx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docx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总8页)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

课号:

097D91X

所属学院:

旅游学院

适用专业:

旅游管理、导游

课程类型:

选修

1、前言

近代以前,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在与西方基本隔绝的环境中独步东亚。

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东方文化遭到了西方文化的无情冲击。

在一定的程度上,传统的中国封建社会是在西方的侵略压力下开始近代化、现代化的。

这个过程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一个文化碰撞、文化比较、文化选择的过程。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来观察这一过程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认识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全新视角。

更重要的是,这个文化碰撞、比较、和选择的过程还远没有结束。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东西方文化冲突这一老话题又一次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变的鲜活起来:

是全盘西化还是比较多地坚持旧体制,还是开创一条有中国特色又吸收了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照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抛弃嫁接文化的梦想,寻求一条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固守传统对集体目标、团体利益的强调,还是尽可能地学习西方的个人主义生活方式……老问题换了新形式继续摆在我们面前。

要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完成五四时代开创的未竟事业: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平心静气和鞭辟入里的分析;对西方文化不是作由外而内的审视,而是浸润其中,把握精髓,为正确的文化改造和复兴创造坚实的理论基础。

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时代课题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非常有益的,也是本门选修课的努力方向。

1.1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导游专业的任意选修课程,专为导游专业而设置。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是一门涉及中外哲学、历史、宗教、民俗、文学、语言、艺术等广阔领域的综合学科,它兼具历史性、民族性、社会性、时代性。

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极强的、边缘交叉的人文学科。

作为高职高专学生,他们是未来旅游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其知识更应广博,应该具有较高的中外文化素养,尤其是分析辨别中外文化,客观科学地认识中外文化本质差异,为将来分析、处理在旅游活动中出现的文化差异问题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以本专业就业为导向,在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对导游专业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后,制定的本专业教学标准指导思想下,并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本课程的结构,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定本课程的内容。

具体教学实施中,通过把本课程所要求掌握的中外文化比较基本知识按相关工作过程分解成若干项目,借助在本课程中实施的项目化教学,倡导学生在认识中外文化比较系统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这些知识于本专业相关岗位工作中。

课程教学内容要“理论适度,循序渐进,案例教学,联系实际”,突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34学时,2学分。

2、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其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应用,知识与技能,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着力造就高素质的高职旅游人才。

具体通过本课程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将中外文化比较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运用到旅游活动实践中,能胜任导游服务工作中对中外文化知识的要求;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以下职业能力:

①能鉴赏识别旅游活动中的中外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形式和内容;

②能分析探讨旅游活动中的中外文化差异现象、解决相关文化冲突问题。

2.3素质目标

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专业素养,培育学生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学习领会我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征,增进对中华文化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客观认识外来的异质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3、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1、理论适度,循序渐进。

以华夏文明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和以古希腊罗马文明为正源的欧美文化作为比较的对象,从剖析中西文化形成的背景与基础入手,首先介绍两种文化赖以产生的不同地理条件以及在此上形成的原初生产方式与经济社会结构模式等文化景观,由此导引出对两种民族精神的初步探讨。

接下来选择一些在文化系统中有着最普遍联系和广泛影响的文化现象展开具体分析。

分别从语言、思维认识现象、宗教态度、伦理价值目标和与之相关的法律等社会规范体制以及作为文化构成要素的文学、艺术等角度对中西文化进行有重点的综合比较。

通过对以上诸方面的比较,使学生对两种文化的不同总价值在文化诸要素中体现的差异有一个系统的理解,进而可以全面认识两种文化精神在文化演进中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

此为本课程理论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即理论适度,循序渐进。

2、典型案例,联系实际。

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增加相关典型案例。

教会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唯物思辨能力、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

具体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导论、两种不同的文化选择、典型案例分析、中西语言文化比较、此岸与彼岸(宗教文化比较)、专题讨论:

(中外幸福观比较)、主观的诗与客观的诗(中西文学比较)、奥斯卡经典影视剧赏析等共十七个部分,以内容适度、够用为理论教学的准则。

总学时34学时,学分为2个学分。

(见表1)

表1:

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序号

名称

知识内容和要求

技能内容和要求

教学情景或教学

设计

结果(作

业、报告

等)

课时

 

1

第一章导论

理解:

文化—文明,一对术语的涵义;

知道:

全球语境下的文化

选择,跨文化比较方法论。

能表述:

“文化”的释义

会分析判断:

文化的种类、特

征;

能探析,总结:

案例

教师:

运用多媒

体讲授

互动:

案例分析

讨论

作业

2

 

2

第二章人类文

明的曙光

(中西文化寻

根)

认识:

中西华文化的自然基础;

理解:

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的区别;

知道:

家国与城邦所反映的文化本质

能分析:

中西文化形成的

自然基础差异;

会判断农耕文明与商业文

明的区别、家国与城邦所

反映的两种文化本质。

教师:

运用多媒

体讲授

2

3

第三章两种不同的文化选择

认识:

历来对中西文化精

神差异的探讨;

理解:

中西文化中人文传

统与科学精神、群体认同

与个人本位、中庸和平与

崇力尚、内向与开放争的

差异表现

 

会分析:

中西文化选择差

异的具体表现形式;

能识别鉴赏:

两种文化选

择的特点与差异。

教师:

运用多媒

体讲授

2

4

4

案例专题1:

《中国的爱情

剧真的没有韩

国的感人吗》

知道:

中、韩爱情剧的一般模式及表现形式;

能分析:

案例;

会总结、评述:

中、韩爱情剧的一般表现主题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学生:

案例述评

教师:

点评总结

案例分析报

2

5

第四章天人合

一与物我两分

认识:

从宇宙观到认识论

、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

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等中

西思维方式的主要表现形

式。

会表述:

中西思维方式的

主要表现内容;

会分析判断:

中西思维方

式的主要差异。

教师:

运用多媒

体讲授;

互动:

讨论话题

--《含蓄的中国》

2

6

第五章神秘的

魔圈

知道:

中西语言文化比较的主要内容;

理解:

语言、思维与文化的关系。

认识:

案例《中英广告语比较研究》

能分析判断:

中西语言文

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

会总结、评述:

案例

教师:

运用多媒

体讲授;

互动:

讨论案例

2

 

7

中西语言文化

比较专题

认识案例:

《英汉词汇中“狗”

的不同翻译》、外国教师

如何讲授《西游记》

能分析、总结案例:

案例

中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

能表述:

中西语言文化各

自的表现形式。

教师运用多媒体

介绍案例;

学生:

案例述评

教师:

点评总结

案例分析报

2

8

第六章此岸与

彼岸

认识:

中西宗教文化主要内容;

理解:

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宗教信念、宗教体验;完全与教权的差异

能表述:

中西宗教文化比

较的主要内容;

能识别:

中西宗教文化差

异的具体表现形式及特征。

教师:

运用多媒

体讲授

2

 

9

案例专题2:

话题--《是中

国游客丑陋

还是中外文化

差异》

知道:

案例讨论主题

理解:

案例反映的实质涵义

能表述:

案例主题思想;

会分析、总结:

案例中反

映出的具体的文化差异。

教师:

运用多媒

体介绍案例;

学生:

案例述评

教师:

点评总结。

案例分析报

2

 

10

讨论专题1:

《中外欢乐文

化比较》

知道:

中西方欢乐文化的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

理解:

差异存在的客观与原因

能独立思考:

两种文化的

基本精神内涵、本质及形

成的历史背景;

会分析判断:

中西欢乐文

化差异的主要特征。

教师:

运用多媒

体介绍讨论提纲;

学生:

小组讨论

教师:

总结

2

 

11

第七章礼制与

法治

知道:

中西社会规范体系。

理解:

两种社会规范体系的差异

会分析、判断:

中西社会规

范的价值基础差异、德治

与法制的社会实践差异。

教师运用多媒体

讲授

2

12

第八章写意与

写实

知道:

中西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理解:

两种艺术所具有的差异

会识别鉴赏:

中西艺术的

特征及差异

教师:

运用多媒

体讲授;

互动:

中西典型

美术作品赏析。

赏析小报告

2

13

13

第九章主观

的诗与客观的

知道:

中西文学比较主要内容。

理解:

中西神话中的神性与人性、诗性的抒情与史诗传统等所呈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会分析:

中西文学各自的特征;

能正确判断:

中西文学的具体差异及差异形成的原因

教师:

运用多媒

体讲授;

互动:

中法最浪

漫的情诗赏析

赏析简要评

2

14

14

讨论专题2:

《洋女婿与中

国老丈人》、

《当国际公

寓遭遇火灾时》

认识:

讨论主题

理解:

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

能独立思考:

讨论话题中

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点;

会分析判断:

话题中的中

西文化差异的主要特征。

教师:

运用多媒

体介绍讨论提纲;

学生:

小组讨论

教师:

总结

2

15

15

奥斯卡经典影

视赏析:

《罗马假日》

认识:

世界著名影视片、奥斯卡获奖影片《罗马假日》所体现的主题文化,与艺术表现手法。

 

能表述:

影片所体

现的主题文化内涵与

艺术表现特征。

会分析判断:

此剧是

悲剧还是喜剧,或轻

喜剧

教师:

运用多媒

体放映影片;

互动:

影片赏析

(网络课堂讨论)

2

16

16

第十章建设

具有本土特

色的现代文化

知道:

从文化比较到文化更新的目的是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文化

能表述:

文化比较的逻辑

序列;

会分析、总结:

中西文化

的冲突与融合,中国文化

的继承与更新

运用多媒体讲授

2

17

17

中外文化差异

综合比较

知道:

主要以中西为例,中外文化差异比较的主要内容;

理解:

两种文化的具体差异。

借助于自制的学习课件,

能简要介绍:

中西文化差

异具体的形式和内容。

运用所学知识,能客观分

析、判断相关文化差异的

问题。

学生:

运用多媒

体介绍;

教师:

总结

报告、小

组学习课

2

4、课程实施建议

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的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结合我国旅游业实际,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导向,设置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设计要新颖独特,具有可操作性。

(3)教材体例应采用“案例荟萃”等多种学习栏目,提高教材的可读性与实效性。

(4)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图文并茂,配合多媒体光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5)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综合性、发展性、创新性,既要将旅游业相关行业的新理念、新规范等及时纳入教材(讲义),使其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教材在编写时应尽可能体现地方特色。

(建议使用教材:

徐行言主编(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通用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对旅游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采用理论讲授+项目化(部分专题)教学,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

(1)教学理念:

理解基本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在教学理念上既强调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也强调通过文化比较案例教学、专题探讨等培养学生对文化比较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注重理论与应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思考型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以及实践探索型学习的能力。

(2)教学设计:

抓住“两个环节”

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使本课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紧紧抓住“两个环节”:

①理论教学。

以理论阐述结合专题小讲座,向学生系统传授《中西文化比较》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理论教学以在计划课时分配下,内容必需、够用为度。

②案例教学。

以案例分析作为教学内容之一,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学习并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中外文化差异的存在,在实践中深化了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比较的重要思想、内涵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加强深化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大力加强教学沟通,促进教学相长。

①启发式教学,和谐互动

注重课堂启发式教学,师生和谐互动。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教材体系转化成紧密结合当前实际文化差异问题讲授体系;注意紧密结合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进行师生角色的适当转化和准确定位,摆正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

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过去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引导,如运用教学内容相关的某一令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跨国婚姻为何难成功》)正确引导他们主动进入教学过程,积极参与教学环节,综合运用多媒体、网络课堂等教学手段,除课堂理论讲授外,还可采取讨论、专题小讲座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案例教学,培养角色意识

在《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中进行案例教学,尤其是利用本课程网站这个交流平台展开相关讨论,并将相关案例汇编,在课程网站学习资源库中开放。

教学过程中,在选编案例时,要求所选案例要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选择在现今旅游活动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差异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体现本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特色,培养学生学习主体的角色意识。

(4)教学手段:

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①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程完全实现在多媒体教室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主讲教师应灵活运用网络技术、网络资源,自制课件开展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活动。

同时指导学生自制学习课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②凭借网络课堂,延伸教学时空

可凭借已建立的《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网站,提高教学效果。

主讲教师应不断努力丰富、更新网上资源。

师生可在网上就本课程教学,在课堂内外进行互动交流,使本课程的教学时空得以延伸,拓展师生的理论视野,拓宽课程教学的知识与共享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学习效率。

教学评价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效。

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多元评价学生能力。

采用以下模式:

“平时+结课考核”。

其中,平时成绩考核内容主要包括:

上课出勤、作业(包括网络课堂作业)、案例评析(课堂案例作业)等,以加强学生对课程学习、考核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课程常用教学资源主要包括:

教师自制教学课件(幻灯片)、投影、录像、视听光盘、多媒体课件等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开放在本课程网站),努力实现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共享。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有关中外文化比较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多媒体课程资源数据库、学校和高教园区数字图书馆、相关教育网站和中外文化比较电子论坛等信息资源,使本课程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大课程实践教学的先进性和开放性。

(3)建设网络课堂,实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主讲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自制优质的教学课件,并及时在课程网站上更新开放。

同时不断更新、补充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网络条件,真正达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同时,可凭借已建立的《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网站,提高教学效果。

主讲教师应不断努力丰富、更新网上资源。

师生可在网上就本课程教学,在课堂内外进行互动交流,使本课程的教学时空得以延伸,拓展师生的理论视野,拓宽课程教学的知识与共享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学习效率。

5、其它说明

按照本专业教学标准,本课程无实验、实训环节,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无包含相关内容。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专业(三年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