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区域经济隆起带问题的思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3905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构建区域经济隆起带问题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构建区域经济隆起带问题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构建区域经济隆起带问题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构建区域经济隆起带问题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构建区域经济隆起带问题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构建区域经济隆起带问题的思考.docx

《关于构建区域经济隆起带问题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构建区域经济隆起带问题的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构建区域经济隆起带问题的思考.docx

关于构建区域经济隆起带问题的思考

关于构建区域经济隆起带问题的思考

关于《关于构建区域经济隆起带问题的思考》,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区域经济隆起带构建既是解决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长期增长的一种有益的尝试,更是发展经济学自身理论体系需要研究和完善的一个理论空白。

据此以我国欠发达地区最大的农业城市――南阳市的区域经济隆起带构建为例,系统探讨了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隆起带的具体作用、构建理论、构建模型与政策建议。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南阳市;区域经济隆起带;构建理论;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09.04.005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有60亿人口,其中有45亿人生活在下中等和低收入地区。

如何解决这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而极具价值的课题。

区域经济隆起带建设既是解决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长期增长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也是发展经济学自身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理论空白,迫切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以便更好地去指导实践。

  近年来,不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掀起区域经济隆起带建设的热潮,祈望以此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迅速提高自身的综合经济素质和竞争能力。

但截至目前,理论界对区域经济隆起带的理论研究还十分零星、分散,至今还没有一个系统、完整、全面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体系作为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这就使得当前的区域经济隆起带建设的实践活动大都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研究区域经济隆起带构建理论也是发展经济学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需要。

在发展经济学中,研究区域经济的理论主要有屠能、韦伯、廖什、俄林的区位理论;佩鲁的发展级理论;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新古典学家的核心――外围发展理论;郝希曼、卡尔多的区际增长传播理论;罗默、卢卡斯新增长论中的区域分化理论等。

  上述理论,研究的角度、范围、重点和结论与经济隆起带虽有些交叉,但本质上并不是一回事。

可以说,区域经济隆起带构建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经济现象和全新的经济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理论空白。

区位理论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

它仅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农业、工业等经济活动的最佳布局地点的选择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区位因素(如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自然资源、人口及劳动力等)。

如果说区位理论和经济隆起带理论有一定关系的话,那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区位理论探讨的是“点”的最佳选择问题,而区域经济隆起带理论研究的则是“带”的最佳选择问题。

显然,这不是一个共同的研究课题。

发展级理论是指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某一些地方或大城市聚集,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临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经济活动中心。

该理论主要论述了发展极形成的条件和作用。

显然,发展极理论还是一个关于“点”的经济发展的概念理论,也没有数量模型构建理论。

因此,它与区域经济隆起带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核心――外围发展理论、区际增长传播理论、区域分化理论等,与区域经济隆起带的区别更是显而易见的。

  

  二、构建区域经济隆起带的具体作用

  

  由于区域经济隆起带是一个“带”状的经济发展空间,因此它能形成一定的经济发展势力范围,并对周围地区产生拉动作用和辐射作用。

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效应上:

  

  

(一)区域经济隆起带能产生“整合效应”

  区域经济隆起带内劳动力、资本、土地、生产、技术、贸易、运输、服务等资源相对比较集中,为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的全面指引下,区域经济隆起带内可以有效地优化整合区域内资源,形成优势产业或比较优势产业,加快区域内经济发展。

  

  

(二)区域经济隆起带能产生“规模效应”

  区域经济隆起带内劳动力、资本、土地、生产、技术、贸易、运输、服务等资源的优化整合和集中,形成优势产业或比较优势产业,很容易产生“规模效应”。

不仅能够产生内在经济效益,而且基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贸易、金融、信息和服务部门的建立以及人才的相互利用等等,还可以使区域内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受益,从而降低社会生产成本,产生外在经济效益。

  

  (三)区域经济隆起带能产生“中心效应”

  随着区域经济隆起带的不断发展,区域内会自发产生“城市化趋向”或形成“经济区域中心”,容易发展成为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交通运输中心,可以产生中心城市的作用,并形成经济、技术网络,推动整个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四)区域经济隆起带能产生“创新效应”

  区域经济隆起带本身就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改革。

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的全面指引下,区域内的优势产业或比较优势产业通过不断学习和不断创新,在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金融创新等方面都会取得较大进步。

进而对区域外地区产生影响。

  

  (五)区域经济隆起带能产生“回波效应”

  随着区域经济隆起带的不断发展,区域内收益率越来越高于区域外其他落后地区收益率,使得区域外其他落后地区的人才、资本、技术等重要资源不断流入区域经济隆起带内,产生“回波效应”,从而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隆起带的发展。

  

  (六)区域经济隆起带能产生“扩散效应”

  当区域经济隆起带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本过剩,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等原因,区域内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外部经济效益逐渐变小,经济增长势头逐渐减弱。

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内如果再扩大再生产,就会变得相对不经济,因而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将会向区域外其他落后地区扩散,产生“扩散效应”,从而刺激区域外其他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构建区域经济隆起带的一般模式

  

  

(一)以中心城市为基点,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区域经济隆起带

  大范围的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开发,应该选择若干重点地区,分级次、有步骤地渐次进行,即以中心城市为基点,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区域经济隆起带。

所谓区域经济隆起带,通常是指沿基础设施通道构建的,具有较强经济实力以及较密切经济和社会联系,并具有基本一致的对外经济合作方向和一个或两个能发挥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的综合地域组成的社会经济系统。

  

  

(二)以中心城市对周围市县的辐射力,确定区域经济隆起带的空间范围

  科学界定区域经济隆起带的空间范围,是建设经济隆起带的前提,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决策上的失误。

区域经济隆起带空间范围确定的基本原则是:

利用数学模型确定中心城市的辐射引力,然后利用自然地理环境的遥感数据作为修正参数,剔除不适于发展的区域范围,最后确定经济建设带的地域范围。

  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例,区域经济隆起带空间范围的确定程序是:

  1.建立辐射函数模型,确定中心城市对周围市县的辐射力。

  设辐射函数模型为:

F=f(E1,E2,R)式中:

E1为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E2为中心城市辐射可达市县的经济总量;R为中心城市距可达市县的距离。

  2.用数学模型测算中心城市吸引力。

  其计算公式为:

F=G?

Eα1?

Eβ1/Rc

  式中:

G为辐射引力常数;α、β为辐射引力规模环境参数;c为辐射引力距离修正参数。

  一般地说,区域经济隆起带上中心城市的定位及发展方向可考虑以下原则:

  第一,中心城市应是区域经济隆起带的发展核心与产业基地;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应该融入国家(或世界)经济体系统筹安排;

  第三,在经济带的中心城市内,构造协作型的产业分工系统,按产业职能分工互补;

  第四,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为50万~200万人,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加大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

  第五,在中心城市辐射力不可达地区,要以经济带上的重要城镇为依托,以30公里为半径建成缓冲区。

这些区段应主要承担物流载体功能,以建设物资集散市场为主体。

  

  (三)构建南阳市区域经济隆起带的实例分析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总面积26600平方公里,辖1市2区10县,总人口1055万;区域内具有良好的农业基础,自然资源丰富,焦枝线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穿区内7个市县;是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农业城市,也是中西部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不发达地区。

  依据现代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理论,运用GIS和空间分析技术南阳区域经济隆起带上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应该按重力模型计算。

根据南阳中心城区的规模及经济实力,南阳应定为四级城市。

据此,可沿焦枝线、宁西线上构建出“邓州南阳-方城-南召”和“唐河-南阳-镇平-内乡淅川”两条区域经济隆起带。

  具体构建方法如下:

  1.测算沿焦枝线经济带上,南阳中心城市对邓州、方城和南召三市县的辐射引力。

见表1。

  

  经测算:

G=0.267,c=2。

把以上数据代入辐射引力计算公式得:

南阳-邓州的辐射引力=70.244;南阳一南召的辐射引力=26.636;南阳方城的辐射引力=30.171。

  结论:

沿焦枝线上,邓州-南阳-方城-南召,可以形成区域经济隆起带。

  2.测算宁西线经济带上,南阳中心城市对桐柏、唐河、镇平、内乡、淅川和西峡的辐射引力。

见表2。

  

  把以上数据代入辐射引力计算公式得:

南阳-桐柏辐射引力=0.799;南阳-唐河辐射引力=29.058;南阳-镇平辐射引力=271.68;南阳-内乡辐射引力=19.26;南阳-淅川辐射引力=7.057;南阳-西峡辐射引力=0.519。

  结论:

在宁西线上,唐河-南阳-镇平-内乡-淅川,可以形成区域经济隆起带。

  

  四、构建区域经济隆起带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追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不难看到以往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是:

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本投资则严重不足。

因此,在区域经济隆起带构建过程中,应尤为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一)区域经济隆起带产业发展道路的选择

  其选择应当是:

要着力发展符合当地特色的优势产业,铸造新型工业化的支柱。

一般而言,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隆起带基本上还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的农业地区,现有的经济体制、教育水平、工人的熟练程度不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而适宜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服装鞋帽业、食品加工业等。

要注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为重点,采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加以提升、改造,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发展档次。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设“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为目标,继续联强联大,招商重组,深度开发,围绕支柱产业,狠抓新上工业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品。

  以南阳为例,我们考察一下1998-2002年南阳GDP结构。

见表3。

  

  由表3可知,南阳国内生产总值按产业比例排序为二、一、三,产业结构明显呈现为一产偏高,二产不强,三产滞后的特点,基本处在工业经济的初级阶段。

因此,南阳区域经济隆起带产业发展道路的选择应当是:

走农区工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农区工业化是农区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工业化,工业经济园区化,园区经济集聚化的总称,就是在确保农产品产量稳产高产的前提下,在确保农业不受影响的基础上,加快农区的工业化进程。

要把农业作为工业的第一车间,通过高新技术大力提升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比较效益,把农产品直接转化为高端产品和终端产品。

如:

种植业应扩大优质高产小麦、棉花的种植面积,重点扶植一批种植大户、生产基地和深加工基地,为产业规模经营奠定基础;林果产业不仅要生产果品系列产品,还要生产罐头、饮料,发挥林果产业的特色效益;畜牧业要建成饲养、屠宰、冷藏、肉食加工、皮革加工等系列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在四大领域:

一是光学电子,二是纺织,三是电力和新型能源,四是油碱化工。

依靠高新技术做支撑,这四大支柱产业将是南阳经济隆起带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

如:

在电力和新型能源方面,可以开发建设南召煤田(南召东部山区储煤1.3亿~1.5亿吨);扩建和完善天冠集团燃料乙醇项目生产规模;甚至还可以研讨在邓州建设生物发电厂的可行性,利用豫西南广袤农田的秸杆资源进行发电,等等。

此外,南阳的中医药资源具有极大优势,可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模式构建中医药产业链。

  

  

(二)区域经济隆起带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方向

  其方向应当是:

优先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发展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而不宜遍地开花发展小城镇。

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后才初步实现买方市场,而我国2001年人均不到900美元就出现了工农业产品低水平过剩。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巨大的农村市场没有活跃起来。

农民收入上不去,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

如南阳市农村人均耕地仅1.5亩,户均耕地不过五、六亩,即使土地回报率再高,收入总量也很难大幅度提高。

因此,建设南阳区域经济隆起带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加速推进城镇化,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怎样推进城镇化建设呢?

以南阳为例:

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在宁西线唐河一南阳一镇平一内乡一淅川这个区域经济隆起带上,可以在西峡段上建设一座人口在50万人以上的次级区域中心城市,以带动宛西山区的经济发展,强化南阳中心城区的辐射场强,并对渝陕周边地区产生更强的辐射力。

  如西峡县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人口42.3万人,具有五大比较优势。

一是区位优越:

西峡地处豫、鄂、峡三省接合部,承东启西,是东引西进的“桥头堡”,建成次级中心城市后其辐射引力可达一定纵深,有较强的场效应。

二是交通优势:

宁西线通车后自东向西贯穿全县,公路纵横交错。

三是资源优势:

西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6.8%,是河南省第一林业大县,是有名的“中药材宝库”。

全县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38种,其中石墨、红柱石、金红石、美橄榄石储量居全国首位;水资源极其丰富、人均水资源是河南省人均的6倍。

四是旅游优势:

西峡风景秀美,是天然的旅游胜地。

全县现已建成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成功申报了西峡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

年接待能力达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年均增长45%,拉动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

五是民营企业发展优势:

据有关部门统计,西峡县民营生态工业园目前已经正式批准入园项目24个,其中总投资达2.8亿元的1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可望全部投产,届时新增产值1.5亿元。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沿焦枝线区域经济隆起带上南阳一邓州的辐射引力是相当强的。

由于邓州市的经济实力仅次于南阳市,GDP总值达71.64亿元,各类资源丰富。

所以,还应该扩建邓州城区,把邓州城区建成人口60万,建设面积60平方公里的次级地区中心城市。

这样,将把南邓经济隆起带向南拓展,其辐射场将达襄樊、随州、十堰和荆门等市县,把南阳经济隆起带的辐射范围扩展到鄂西北。

  

  (三)区域经济隆起带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

  其路径应当是:

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选择先进技术很可能是不适宜的,因为先进技术一般都需要有相应的先进的技术环境,先进的服务体系,发达的市场体系来配套,而这些在欠发达地区是无法获得的,在短时期内也无法实现。

较为可行的选择,是将次优的技术,或已成熟运用于行业、企业的技术作为先入选择,并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

  如南阳的农区工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已有较为丰厚的技术基础和技术积累,很多企业早就建立了研发制度和研发中心,一些重点企业还把研发中心建在了中关村、浦东和深圳,有7家企业还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

所以,南阳区域经济隆起带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不是次优技术的引入,而是自主知识创新。

尤其是光电技术、物理法提取多晶硅技术、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新型能源的研发技术等。

  

  (四)注重降低资源消耗,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世界多数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化进程中,资源开发和利用带有一定的掠夺性,大多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走的是“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或“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路子。

我们现在不能再走这条老路了,必须认真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充分考虑到我国和本地人均资源短缺的现状,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如南阳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肩负着向河南、河北、京津地区输送干净、纯洁的放心水的重任,因此,保护当地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南阳区域经济隆起带构建不但不能走资源开发的路子,更要杜绝一切危害和破坏环境的产业。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654-668.

  [2]魏守华,王缉慈.产业集群:

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

(2):

18-21.

  [3]韦鹏飞,安身健,黄志刚.基于区域经济统筹规划,建设南阳新的经济隆起带的构想[N].南阳日报,2004-04-28(4).

  [4]南阳市统计局.南阳经济统计年鉴[Z].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5]原永胜.河南工业化的战略选择[J].经济经纬,2004(3):

49-52.

  

  (责任编辑 高文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