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4节氨硝酸和硫酸作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3662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4节氨硝酸和硫酸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4节氨硝酸和硫酸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4节氨硝酸和硫酸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4节氨硝酸和硫酸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4节氨硝酸和硫酸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4节氨硝酸和硫酸作业.docx

《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4节氨硝酸和硫酸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4节氨硝酸和硫酸作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4节氨硝酸和硫酸作业.docx

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4节氨硝酸和硫酸作业

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淀粉溶液遇碘变成蓝色,可用于检验碘单质的存在

C.Fe在常温下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可用铁制容器盛放冷的浓硫酸

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2、镁铁混合物5.1g,溶解在过量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完全反应得到标况下气体2.24L(假设气体全为NO),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烧碱,则可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5.4gB.6.8gC.10.2gD.12g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硫粉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SO3

C.将少量SO2通入B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D.将浓盐酸、浓硝酸和浓硫酸分别露置在空气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都降低

4、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浓硝酸有挥发性

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B

氧化铝的熔点很高

氧化铝用来制造耐火坩埚

C

氯气有强氧化性

氯气可用作漂白剂

D

NH4Cl溶液和氨水均能导电

NH4Cl和氨水均是电解质

5、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FeB.FeOC.CuD.Fe3O4

6、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B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原溶液中有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D

滴加几滴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A.AB.BC.CD.D

7、下列保存试剂的方法错误的是()

A.漂白粉最好即买即用,购买后应该密闭保存在干燥的地方

B.氢氟酸(HF)保存在无色的玻璃瓶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

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8、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3.0mol/L

C.得到2.54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mL

D.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Cu在加热时溶于过量浓硫酸:

Cu+4H++SO42-

Cu2++SO2↑+2H2O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

2Na2O2+2H2O=4Na++4OH-+O2↑

C.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Mg2++4OH-+2HCO3-=Mg(OH)2↓+2H2O+2CO32-

D.向FeI2溶液中加入过量溴水:

2Fe2++4I-+3Br2=2Fe3++2I2+6Br-

10、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收集气体的是(  )

A.以MnO2、浓盐酸为原料,制备Cl2

B.以Na2SO3固体、质量分数为70%的浓硫酸为原料,制备SO2

C.以浓氨水、生石灰为原料,制备NH3

D.以Cu、稀硝酸为原料,制备NO

11、下列对实验装置图、实验操作及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弹簧夹,由漏斗中加水至产生液面差,液面高度差不变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B.打开弹簧夹一段时间后,红墨水倒吸入导气管中,说明铁钉发生了析氢腐蚀

C.滴入浓硫酸后一段时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产生了还原性气体

D.加热片刻后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石蜡油分解产生了乙烯

12、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变化

Al浓硝酸不反应

C

将盐酸滴入NaOH溶液

无现象

盐酸与氢氧化钠不反应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铁粉

粉末变红

铁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A.AB.BC.CD.D

13、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制取硝酸铜。

为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宜采取的方法是(  )

A.Cu+HNO3(浓)―→Cu(NO3)2B.Cu+HNO3(稀)―→Cu(NO3)2

C.Cu

CuO

Cu(NO3)2D.Cu

CuSO4

Cu(NO3)2

14、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稀HNO3B.浓HNO3

C.浓H2SO4D.浓HCl

15、下列关于浓HNO3和浓H2SO4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二者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B.常温下二者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D.浓HNO3与浓H2SO4都具有强氧化性

16、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颜色变浅B.逐渐变为红色

C.没有改变D.变为棕黄色

17、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湿润后贴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硝酸溶液、98%的硫酸溶液、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终变成(  )

A.白、红、白B.红、黑、白

C.红、红、红D.白、黑、白

18、将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但当加入某物质后,铜粉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且有气体逸出,此物质是(  )

A.Na2CO3B.KNO3C.NaOHD.HCl

19、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 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固定装置已略去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F烧杯中的溶液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______。

(4)实验结束后,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5)为说明浓硫酸中的水是否影响B装置现象的判断,还须进行一次实验。

实验方案为_______。

实验Ⅱ 反应产物的定量探究

(6)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经查阅文献获得下列资料。

资料1:

硫酸(mol/L)

黑色物质出现的温度(℃)

黑色物质消失的温度(℃)

15

约150

约236

16

约140

约250

18

约120

不消失

资料2:

X射线晶体分析表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为Cu2S、CuS、Cu7S4中的一种或几种。

仅由上述资料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__。

a.铜与浓硫酸反应时所涉及的反应可能不止一个

b.硫酸浓度选择适当,可避免最后产物中出现黑色物质

c.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硫酸浓度≥15mol/L

d.硫酸浓度越大,黑色物质越快出现、越难消失

(7)为测出硫酸铜的产率,将该反应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mL溶液,取该溶液25.00mL加入足量KI溶液振荡,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bmol/L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3次实验平均消耗该Na2S2O3溶液VmL。

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a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________。

(已知:

2Cu2++4I-=2CuI+I2,2S2O32-+I2=S4O62-+2I-)

20、某学习小组对浓硫酸与金属锌的反应进行探究。

首先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然后取20mL18.5mo/L的浓硫酸与一定量Zn反应,微热试管A,实验过程中先观察到C、D中均有气泡产生,D中开始出现浑浊,后浑独消失,随后气泡量逐渐减少,品红溶液褪色,反应较长时间后,C、D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

试回答:

(1)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C中,并进行正确连接,a接_____、______接b,c接_____、______接d。

(2)A中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D、E试管中CCl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3)D中浑浊消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锌完全溶解,共生成气体5.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00mL,测得溶液中H+浓度为0.4mo/L,则反应共消耗锌____g,生成气体的成分及体积之比为_______。

(5)将上述实验中产生的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漂白性”),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打气球。

(1)实验时,第一步实验操作为:

将装有CaCO3干燥管下移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该操作的作用是_____。

(2)第二步,提起干燥管B,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有人认为E中收集到的可能是H2而不是NO,如何证明?

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发现在未鼓入空气的情况下,E中就产生红棕色。

有人认为是由装置E部分设计不当造成的。

请指出不当之处是__________。

(4)将一支试管中充入20mLNO2和O2的混合气体,倒扣在水槽中,待反应停止后,试管内剩余2mL无色气体。

则原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是______mL。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解: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A.因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则可利用其来漂白纸浆,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故A选;

B.淀粉溶液遇碘变成蓝色,为淀粉的特性,则可用来检验碘的存在,性质与应用相对应,故B不选;

C.Fe在常温下遇浓硫酸发生钝化,钝化可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则可用铁制容器盛放冷的浓硫酸,性质与应用相对应,故C不选;

D.金属能导电,活泼金属在原电池中作负极,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则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性质与应用相对应,故D不选;

故选A.

2、【答案】C

【解析】解:

设镁的物质的量为xmol,铁的物质的量为ymol,标况下2.24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可得24x+56y=5.1;再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数相等可得:

2x+3y=0.1×(5-2);联立后解得x=0.0375;y=0.075mol;由元素守恒可得加入足量烧碱后,生成的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为0.0375;生成的氢氧化铁的物质为0.075mol,从而可得总沉淀质量为0.0375mol×58g/mol+0.075mol×107g/mol=10.2g;答案选C。

3、【答案】D

【解析】解:

本题考查硫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A、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错误;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无论氧气不足还是过量均生成SO2,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条件为催化剂、加热,错误;C、根据弱酸不能制强酸分析,将少量SO2通入BaCl2溶液不能生成白色沉淀,错误;D、将浓盐酸、浓硝酸和浓硫酸分别露置在空气中,浓盐酸、浓硝酸易挥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都降低,正确。

4、【答案】B

【解析】解: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5、【答案】A

【解析】解:

假设物质的量均是1mol,则A.Fe与硝酸反应被氧化生成Fe3+,则失电子物质的量为3mol;B.FeO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则失电子物质的量为1mol;C.Cu与硝酸反应生成Cu2+,则失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D.Fe3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有+2、+3价,与硝酸反应被氧化生成Fe3+,则失电子物质的量为1mol;由以上分析可知,失电子最多的是Fe,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Fe,答案选A。

6、【答案】B

【解析】A、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因为CO32-、SO32-、Ag+等滴加BaCl2溶液,也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B、滴加氯水和CCl4,下层溶液显紫红色说明产生了碘单质,氯水为强氧化性溶液,可推断溶液存在强还原性的I-,氯气置换出碘单质,故B正确;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但并不能说明溶液中无K+,因为黄色火焰可以覆盖K+的浅紫色火焰,检验K+需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故C错误;D、NH3极易溶于水,若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H4+时,滴加稀NaOH溶液不会放出NH3,检验NH4+的正确操作为:

向原溶液中滴加几滴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证明存在NH4+,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B

【解析】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次氯酸钙容易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应即买即用,购买后应该密闭保存在干燥的地方,故A正确。

B、氢氟酸能够与玻璃瓶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能够腐蚀玻璃,故B错误。

C、玻璃塞和瓶口接触处是毛玻璃面,接触面积大,其中含有的二氧化硅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使瓶塞和试剂瓶黏到一起,所以不能用玻璃塞,应用橡皮塞,故C正确。

D、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故D正确。

本题正确选项为B。

点睛:

根据试剂的性质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

见光易分解的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的应密封保存。

8、【答案】D

【解析】解:

A、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沉淀是Cu(OH)2和Mg(OH)2,沉淀的质量是合金的质量与OH-的质量和,即1.52+m(OH-)=2.54,m(OH-)=1.02g,合0.06mol,根据转化关系,失去电子物质的量等于得到OH-物质的量,即合金失去电子物质的量0.06mol,因此有64n(Cu)+24n(Mg)=1.52,2n(Cu)+2n(Mg)=0.06,n(Cu)=0.02mol,n(Mg)=0.01mol,因此合金中铜与镁物质的量之比为2:

1,故A错误;B、根据c=1000ρw%/M=1000×1.4×63%/63mol·L-1=14.0mol·L-1,故B错误;C、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得出:

n(NO2)×1+n(N2O4)×2×1=0.06,n(NO2)+n(N2O4)=1120×10-3/22.4,解得n(NO2)=0.04mol,n(N2O4)=0.01mol,当金属阳离子全部转化成沉淀时,溶质为NaNO3,根据元素守恒,n(NaOH)=n(NaNO3)=(50×10-3×14-0.04-0.01×2)mol=0.64mol,即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为640mL,故C错误;D、根据选项C的分析,NO2的体积分数为0.04/0.05×100%=80%,故D正确。

9、【答案】A

【解析】解:

A、浓硫酸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即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浓硫酸不能拆写成离子,故A说法错误;B、Na2O2能与H2O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B说法正确;C、NaOH是过量,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g2++4OH-+2HCO3-=Mg(OH)2↓+2H2O+2CO32-,故C说法正确;D、氧化性强弱顺序是Br2>Fe3+>I2,因此加入过量的溴水,发生2Fe2++4I-+3Br2=2Fe3++2I2+6Br-,故D说法正确。

10、【答案】B

【解析】解:

本题考查制气装置(特别是加热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A、MnO2和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此装置图中缺少加热装置,故A错误;B、Na2SO3与70%的浓硫酸反应产生SO2,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因为SO2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O2有毒,必须尾气处理,故B正确;C、NH3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因为NH3的密度小于空气,因此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D、NO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因此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11、【答案】C

【解析】解: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2、【答案】A

【解析】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生成碳变黑,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表现浓硫酸的氧化性,A正确;

B.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铝和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发生反应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进行,表现了强氧化性,B错误;

C.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明显的反应现象,但是二者反应生成了水和氯化钠,C错误;

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说明铁在高温下和水反应,不是生成氧化铁,D错误;

答案选A。

13、【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Cu+HNO3(浓)→Cu(NO3)2会产生大量的NO2气体,既浪费原料,也污染空气,错误; B.Cu+HNO3(稀)→Cu(NO3)2会产生大量的NO气体,既浪费原料,也污染空气,错误;C.Cu

 CuO

Cu(NO3)2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物,而且经济,正确; D.Cu

CuSO4时会产生大气污染物SO2,既浪费原料,也污染环境,错误。

14、【答案】B

【解析】稀HNO3与铜和铝都能反应;浓HNO3只与铜反应,与Al常温下发生钝化,内层Al不再反应,故可用浓HNO3除去铜镀层;浓H2SO4常温下与铜不反应,加热条件下与铜、铝均反应;浓HCl与铜不反应不能除去铜镀层。

15、【答案】B

【解析】常温下Fe与浓HNO3和浓H2SO4均发生钝化,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A正确;Cu与浓HNO3在常温下就能反应,而Cu与浓H2SO4需加热才能反应,B错;二者露置在空气中,浓HNO3易挥发,溶质减少浓度降低,浓H2SO4吸收空气中水分,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浓度降低,C正确;浓HNO3、浓H2SO4都是强氧化性酸,D正确。

16、【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就是加入氢离子,有氢离子有硝酸根离子,就相当于有硝酸,硝酸有强氧化性,可以把亚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是棕黄色的。

答案选D。

17、【答案】D

【解析】因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试纸褪色,则滴加浓硝酸,先变红后褪色,最后为白色;因98%的硫酸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则能使蓝色石蕊试纸最后变为黑色;因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则在试纸上滴加氯水,先变红后褪色,最后为白色;D正确;正确选项D。

18、【答案】B

19、【答案】

(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氢氧化钠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3).D装置中黑色固体颜色无变化,E中溶液褪色(4).将A装置中试管内冷却的混合物沿杯壁(或玻璃棒)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看溶液是否变蓝(5).使用上述装置,不放入铜丝进行实验,观察无水硫酸铜是否变蓝(6).abd(7).

【解析】

(1)A中的反应是浓硫酸和铜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装置中是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污染性的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且具有还原性,所以需要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

(3)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利用元素化合价变化生成的产物分析判断,若生成氢气,D装置黑色会变化为红色,若生成二氧化硫,E装置中品红会褪色,所以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实验现象是,D装置中氧化铜黑色不变化,说明无氢气生成,E装置中品红试液褪色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

(4)反应后有硫酸剩余,则验证生成的溶液中含有铜离子,需要把试管中的液体倒入水中溶解,观察是否出现蓝色溶液,即将A装置中冷却的混合溶液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出现蓝色溶液证明含有铜离子;

(5)利用装置中铜不与浓硫酸接触反应,不放入铜丝反应,观察B装置是否变蓝,若不变蓝证明浓硫酸中的水不影响实验,若无水硫酸铜出现变蓝,说明浓硫酸中的水会影响实验;

(6)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可知,浓度不同时出现黑色物质的时间随浓度增大减小,浓度为18mol/L时生成的黑色物质不能消失;

a.分析过程可知,发生的反应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铜的反应过程中有其它反应发生生成黑色物质,铜与浓硫酸反应时所涉及的反应可能不止一个,a符合;

b.图表数据分析可知硫酸浓度选择适当,可避免最后产物中出现黑色物质,b符合;

c.浓硫酸和铜的反应浓度小于15mol/L也可能出现黑色物质,出现的时间长,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不一定是硫酸浓度≥15mol?

L-1,c不符合;

d.图表数据中,18mol/L的浓硫酸,出现褐色物质的时间短,黑色物质难以消失,所以硫酸浓度越大,黑色物质越快出现、越难消失,d符合;

答案为abd;

(7)由反应2Cu2++4I-=2CuI+I2、2S2O32-+I2=S4O62-+2I-可知,2Cu2+~I2~2S2O32-,将该反应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mL溶液,取该溶液25.00mL加入足量KI溶液振荡,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bmol?

L-1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3次实验平均消耗该Na2S2O3溶液VmL。

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ag,设25mL溶液中生成铜离子物质的量为x。

2Cu2+~I2~2S2O32-

22

xbmol?

L-1×V×10-3L

解得x=0.001bVmol

250mL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0.01bVmol

因此硫酸铜的产率=

20、【答案】

(1)3(或4)4(或3)12

(2)Zn+2H2SO4(浓)=ZnSO4+SO2↑+2H2O;防止倒吸

(3)SO2+H2O+CaSO3=Ca2++2HSO3-

(4)16.25;V(SO2)∶V(H2)=2∶3

(5)还原性;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解析】解:

取20mL18.5mo/L的浓硫酸与一定量Zn反应,微热试管A,实验过程中先观察到C、D中均有气泡产生,D中开始出现浑浊,后浑独消失,随后气泡量逐渐减少,品红溶液褪色,反应较长时间后,C、D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可知,浓硫酸与锌反应先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当硫酸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可以生成氢气。

即反应先后可能发生了两个反应,分别是Zn+2H2SO4=ZnSO4+SO2↑+2H2O、Zn+H2SO4=ZnSO4+H2↑,显然,无论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还是氢气,气体的物质的量总是等于消耗锌的物质的量。

(1)分析实验装置可知,B中应选用乙装置,作用是防止倒吸;C中选择甲装置,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D也是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