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营造技术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3335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营造技术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森林营造技术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森林营造技术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森林营造技术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森林营造技术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林营造技术大纲.docx

《森林营造技术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营造技术大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林营造技术大纲.docx

森林营造技术大纲

《森林营造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农林类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林业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它的任务是:

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所覆盖的各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森林营造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森林的营造工作。

本课程结业后,学生应达到中级及以上造林更新工、营造林工程监理员的水平。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熟悉森林营造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造林施工和幼林抚育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3、掌握造林规划设计和作业设计的基本方法;

4、掌握主要林种营造的方法和技术;

5、熟悉特殊生态环境的造林技术;

6、掌握本地区主要树种营造的方法和技术;

7、掌握本地区造林技术规程;

8、熟悉营造林工程监理的程序和技术要求。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会使用本地区常用的营造林机具;

2、具有造林规划设计和作业设计的能力;

3、具备造林施工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4、掌握本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和林种营造的基本技能;

5、具备分析和解决造林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单元

名称

教学时数

其中

理论教学

实验与实训

机动

绪论

2

2

1

人工林营造基本理论

20

12

8

2

造林施工技术

10

8

2

3

幼林抚育管理

4

4

4

造林规划设计

6

6

5

主要林种营造技术

6

6

6

林业生态工程

2

2

7

特殊生态环境造林技术

2

2

8

营造林工程项目管理

6

4

2

9

营造林工程项目监理

6

6

10

主要树种栽培技术

8

8

机动

3

3

总计

75

60

12

3

四、教学内容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论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森林营造的基本概念;了解森林营造在生态建设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森林营造的现状和发展概况;理解本课程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为以后各章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1、森林营造的概念和内容;

2、森林营造在生态建设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国内外森林营造的现状和发展概况;

4、本课程的特点、学习方法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森林营造的概念、内容。

难点:

国内外森林营造的现状和发展概况。

第一单元人工林营造基本理论

第一节人工林概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人工林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人工林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人工林的生产力水平和潜力;掌握林种的概念及其正确划分林种的方法,掌握造林的基本技术措施;熟悉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主要途径。

二、教学内容

1、营造人工林的意义和程序;

2、人工林种类和特点;

3、人工林的生产力水平和潜力;

4、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途径与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林种的概念及正确划分,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途径与措施。

难点:

人工林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人工林的生产力水平和潜力。

第二节造林区划与造林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造林地立地条件分析和造林地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理解立地条件和立地条件类型的概念;掌握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熟悉造林地和造林区划的概念以及造林地的种类。

二、教学内容

1、造林区划:

概念、意义,区划依据,我国及当地林业区划的成果;

2、森林立地:

概念,森林立地分类原则、依据、途径,立地质量评价的意义及方法;

3、造林地:

种类、概念、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森林立地概念,分类原则、依据、途径,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

难点:

造林区划的实施,立地分类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第三节造林树种选择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造林树种选择的意义;理解各林种对造林树种选择的要求和原则;掌握树种选择原则和方法,掌握适地适树的概念、标准和途径。

二、教学内容

1、树种选择的意义;

2、树种选择的原则;

3、各林种造林树种的选择;

4、适地适树;

5、造林时树种的安排顺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方法,适地适树的概念、标准、途径。

难点:

各林种的造林树种选择,适地适树措施在造林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第四节人工林结构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纯林和混交林的概念和意义,造林密度、种植点配置的概念和意义;理解纯林和混交林的应用条件,各种方式种植点配置的特点,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规律;熟悉林分结构、林分密度、种植点配置、人工林树种组成、人工林年龄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混交林种间关系及调控方法,混交技术设计方法,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和方法,种植点的配置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人工林结构概述;

2、造林密度与种植点配置:

概念,意义,密度作用规律,确定密度原则和依据,确定密度的方法,种植点配置的方法;

3、混交林营造:

混交林种间关系,混交林树种选择,混交类型,混交方法,混交比例确定,本地区典型混交林营造技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造林密度的确定,种植点配置方法,混交林营造技术。

难点:

密度作用规律,混交林种间关系及其调节等。

第二单元造林施工技术

第一节造林地清理技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造林地清理的概念和意义;理解造林地清理的应用条件;掌握造林地清理的方式方法。

二、教学内容

1、造林地清理的概念和意义;

2、造林地清理的方式;

3、造林地清理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造林地清理的方式方法。

难点:

造林地清理在生产中的正确应用。

第二节造林整地方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造林整地的概念、作用和特点;熟悉合适的造林整地季节;掌握当地主要的造林整地的方式方法及操作技术要求,掌握整地的方式方法及其技术要求。

二、教学内容

1、造林整地的概念与作用;

2、造林整地季节的确定;

3、造林整地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本地区主要造林整地的方式方法及操作技术要求,整地的技术规格。

难点:

造林整地的方式方法在生产中的正确应用。

第三节植苗造林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植苗造林的特点及应用条件,植苗造林的季节和时间;理解苗木保护和处理方法;掌握植苗造林的方法及其技术要求。

二、教学内容

1、植苗造林的特点及应用条件;

2、苗木准备;

3、植苗造林季节选择;

4、栽植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植苗造林方法和技术要点。

难点:

植苗造林的在生产中的正确应用。

第四节播种造林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播种造林的特点及应用条件,人工播种造林工序;熟悉播种造林的最佳季节和时间;掌握播种造林的方法,播种量确定的方法,播种造林的技术要点。

二、教学内容

1、播种造林的特点及应用条件;

2、种子准备;

3、播种造林季节选择;

4、播种造林的技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播种造林的方法和技术要点。

难点:

播种造林的操作技术。

第五节飞播造林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飞播造林的意义,飞播造林的应用条件;熟悉飞机播种造林的程序及技术要求。

二、教学内容

1、飞播造林的意义和应用条件;

2、插种区确定与规划设计;

3、播种树种选择;

4、插种季节选择、播种量确定;

5、飞机播种造林施工程序及技术要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飞播造林的方法和技术要点。

难点:

飞播造林的规划设计。

第六节分殖造林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分殖造林的特点及应用条件,熟悉分殖造林的季节和时间;熟悉分殖造林方法和技术要求。

二、教学内容

1、分殖造林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2、分殖造林的季节选择;

3、分殖造林的操作过程与技术要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分殖造林的造林方法和技术要点。

难点:

分殖造林在生产中的应用。

第七节大树移植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大树移植的意义及特点,熟悉大树移植的工序;掌握大树移植和管护的技术要点。

二、教学内容

1、大树移植的特点、意义及适用条件;

2、大树移植的季节选择;

3、大树移植操作程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大树移植和管护的技术要点。

难点:

大树移植技术在生产中的正确应用。

第三单元幼林抚育管理

第一节土壤管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土壤管理的作用;掌握土壤管理的内容及技术要点。

二、教学内容

1、松土除草;

2、化学除草;

3、水分管理;

4、林地施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松土除草、林地施肥的技术方法。

难点:

在生产中正确进行林地的松土除草、林地施肥。

第二节幼林管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幼林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幼林管理和幼林保护的内容及技术要点。

二、教学内容

1、间苗;

2、平茬;

3、除蘖;

4、抹芽;

5、修枝;

6、林农间作;

7、幼林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幼林管理的内容和技术要点。

难点:

修枝技术在生产中的正确应用。

第四单元造林规划设计

第一节造林规划设计概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造林规划设计的意义;掌握造林规划设计的类别及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内容

1、造林规划设计的意义;

2、造林规划设计的类别及关系:

种类、区别、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造林规划设计各类别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

造林规划设计各类别的区别。

第二节造林调查设计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造林调查设计的目的和方法;掌握造林调查设计的程序,造林调查规划设计外业调查和内业设计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准备工作;

2、外业工作;

3、内业工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造林规划设计方法及设计成果编制。

难点:

外业调查,内业设计。

第三节造林作业设计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造林作业设计的目的和作用,明确造林作业设计的依据和内容;掌握造林作业设计的方法和要求,造林作业设计成果编制。

二、教学内容

1、造林地作业设计的意义;

2、造林作业设计的依据和任务;

3、造林地作业设计的组织与编制单元;

4、造林作业设计的组织、设计资格与责任;

5、造林作业设计审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造林作业设计的依据、内容、程序;造林作业设计方法;造林作业设计成果编制。

难点:

造林作业设计在造林生产中的正确应用,设计成果的编制。

第五单元主要林种营造技术

第一节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营造速生丰产林的意义,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概念;熟悉速生丰产林的标准及应具备条件;掌握速生丰产用材林的规划设计原则和营造的技术措施。

二、教学内容

1、营造速生丰产林的意义;

2、速生丰产林的标准;

3、速生丰产林应具备的条件;

4、速生丰产林的营造技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速生丰产林设计原则,营造技术。

难点:

工程造林。

第二节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水土保持林的作用和意义,水土流失的基本知识;理解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原则,水土保持林的配置方法;掌握常见水土保持林的营造技术和抚育管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

1、水土保持林的作用和意义;

2、水土流失基本知识:

水土流失的概念、类型、特点和影响因素;

3、水土保持林及体系;

4、水土保持林配置;

5、主要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常见水土保持林的营造技术及水土保持林树种的选择。

难点:

水土流失的规律。

第三节沿海防护林营造技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沿海防护林的作用及特点,营造沿海防护林原则;掌握沿海防护林的树种选择条件,沿海防护林营造技术。

二、教学内容

1、沿海防护林的作用、特点;

2、营造沿海防护林的原则;

3、沿海防护林的营造技术:

树种选择,造林技术;

4、沿海防护林的抚育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沿海防护林的营造技术、抚育保护技术。

难点:

沿海防护林的营造技术。

第四节薪炭林营造技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薪炭林的意义及作用,薪炭林的特点,营造薪炭林的原则;掌握薪炭林树种选择的条件,薪炭林营造技术措施。

二、教学内容

1、营造薪炭林的意义;

2、薪炭林的作用;

3、营造薪炭林的原则;

4、薪炭林营造技术;

5、薪炭林经营管理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薪炭林营造技术和经营管理措施。

难点:

薪炭林的经营管理。

第六单元林业生态工程

第一节林业重点工程概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生态公益林的意义、概念,林业重点工程的概况;理解生态公益林营造的原则;熟悉我国主要重点林业工程。

二、教学内容

1、生态公益林的概念及意义;

2、林业重点工程形成;

3、林业重点工程概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我国重点林业工程。

难点:

生态公益林的营造原则。

第二节农林复合经营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征,规划设计方法及经营技术;掌握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几种主要类型。

二、教学内容

1、农林复合经营的特点;

2、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分类;

3、农林复合经营的规划设计技术;

4、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几种主要类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和几种主要类型。

难点: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设计。

第七单元特殊生态环境造林技术

第一节宜林水湿地造林技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宜林水湿地的含义和特点,宜林水湿地造林的作用及意义;理解宜林水湿地立地条件的特点,宜林水湿地造林设计原则和方法;熟悉宜林水湿地造林的技术要点。

二、教学内容

1、宜林水湿地的含义和特点;

2、宜林水湿地造林的作用和意义;

3、宜林水湿造林设计的原则;

4、宜林水湿地造林技术要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宜林水湿地造林设计原则,宜林水湿地造林技术要点。

难点:

宜林水湿地造林树种选择,造林技术设计。

 

第八单元营造林工程项目管理

第一节工程造林概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工程造林的概念及意义,了解工程造林的状况及特点;掌握工程造林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1、工程造林的概念;

2、工程造林的意义;

3、工程造林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工程造林的内容。

难点:

工程造林的内涵。

第二节造林生产管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造林生产管理的意义;理解造林生产管理的内容和程序;掌握幼林检查补植标准;掌握造林检查验收技术规程。

二、教学内容

1、造林生产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2、造林检查验收:

幼林调查,造林成效检查验收,造林成活率检查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造林生产检查验收。

难点:

在生产中正确进行造林检查验收和造林生产管理。

第三节生态工程项目管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生态工程项目的概况;熟悉生态工程管理模式;掌握生态工程规模和等级划分方法。

二、教学内容

1、生态工程项目概述;

2、生态工程管理模式;

3、生态工程规模和等级划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生态工程规模和等级划分方法。

难点:

在生产中正确划分生态工程的等级。

第三节生态工程“三制”管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生态工程的特点和生态工程“三制”实行的必要性;熟悉项目法人制和招标投票制、建设监理制。

二、教学内容

1、生态工程的特点;

2、生态工程实行“三制”管理的必要性;

3、项目法人制;

4、招标投标制;

5、建设监理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

难点:

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在生态工程项目中的正确运行。

第九单元营造林工程项目监理

第一节营造林工程监理规划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营造林工程监理规划的内容;熟悉营造林工程监理大纲的编制方法。

二、教学内容

1、营造林工程监理规划及编制;

2、营造林工程监理规划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营造林工程监理规划的内容及营造林工程监理大纲的编制方法。

难点:

营造林工程监理规划大纲的正确编制。

第二节营造林工程投资控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营造林设计和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目的和基本内容。

二、教学内容

1、营造林工程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2、营造林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营造林工程计量、造林工程价款支付的控制、营造林工程竣工决算。

难点:

营造林工程投资概算方法,营造林工程经济评价方法。

第三节营造林工程进度控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营造林工程设计进度控制的目标、工作内容,熟悉营造工程设计进度控制的基本措施及营造林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了解影响营造林施工进度的因素,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分析,熟悉营造林施工进度控制的工作内容,熟悉营造林施工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检查与监督方法及调整方法。

二、教学内容

1、营造林工程设计阶段的进度控制;

2、营造林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营造林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营造林施工进度控制的工作内容。

难点:

营造林施工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检查与监督及调整方法。

第四节营造林工程质量控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营造林工程设计阶段质量控制依据,设计单位的质量体系,熟悉设计方案和图纸的审核方法;了解营造林工程建设阶段质量控制要求、依据,熟悉营造林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内容、程序、方法;掌握营造林工程施工阶段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现场质量控制方法、工程质量评定与竣工验收方法。

二、教学内容

1、营造林工程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2、营造林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营造林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内容、方法和要求。

难点:

营造林工程质量控制,营造林工程质量正确检查、验收、评定。

第五节营造林工程项目监理日志监理报告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营造林工程项目监理日志的内容及编写要求;熟悉营造林工程项目监理报告的内容及编写方法;熟悉造林技术档案建立的意义、内容和要求。

二、教学内容

1、营造林工程项目监理日志:

内容及编写;

2、营造林工程监理报告:

内容及编写;

3、监理日志、监理报告的管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营造林工程监理日志、报告内容及编写方法。

难点:

营造林工程监理报告编写。

第十单元主要造林树种栽培技术

第一节针叶树种栽培技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熟悉本地区主要针叶树种的林学特性;掌握本地区主要针叶树种的栽培技术。

二、教学内容

杉木、马尾松(附:

国外松)、水杉、湿地松、侧柏、建柏的林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杉木、马尾松、湿地松、建柏等的林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难点:

杉木、马尾松速生丰产造林技术。

第二节阔叶树种栽培技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熟悉当地主要阔叶树种的林学特性;掌握当地主要阔叶树种的栽培技术。

二、教学内容

桉树、泡桐、樟树、檫树、楠木、木麻黄、毛竹、丛生竹、油茶、油桐、荔枝、龙眼、板栗、银杏、杜仲、胡枝子、沙棘(沙枣)、紫穗槐的林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桉树、樟树、檫树、木麻黄、毛竹、丛生竹、油茶、板栗、荔枝、龙眼的林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难点:

桉树、楠木、毛竹等的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应在学生学习了《森林植物》、《森林与环境》、《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森林资源调查技术》、《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等课程后开设,在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可进一步学习《森林经营技术》、《森林资源管理与资产评估》等课程。

重点内容要根据区域特点有所侧重,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将重要内容讲深讲透。

六、课程教学实验、实训安排

实验实训一划分立地条件类型

[学时]4学时

[目的]通过实训,让学生了解造林地的地形、土壤、植被等有关影响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掌握森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内业资料分析整理、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各项方法。

并能在老师指导下以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划分森林立地条件类型的整套工作。

[内容]宜林小班选择;各类工具材料准备;外业调查;内业资料分析整理;划分立地条件类型;整理书写实训报告。

实验实训二人工林与适地适树调查

[学时]2学时

[目的]通过实训,让学生熟悉人工林的基本情况,理解适地适树的直观含义,掌握人工林各项因子调查的技术方法。

并能用所获取数据正确分析人工林现状,提出其存在问题和今后经营建议。

[内容]宜林小班选择;各类工具材料准备;人工林现场参观;适地适树调查;整理书写实训报告。

实验实训三造林技术措施设计

[学时]2学时

[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各项造林技术措施设计的原则依据,掌握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技术措施设计方法。

并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宜林小班的造林技术措施设计方案。

[内容]宜林小班选择;各类工具材料准备;造林技术措施设计方案制定;整理书写实训报告。

实验实训四造林整地和植苗栽植

[学时]2学时

[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理解造林整地的作用,掌握造林整地和植苗栽植的技术方法。

并能在老师指导下以组为单位完成造林整地挖穴、植苗栽植的具体操作。

[内容]宜林地选择;苗木及各类工具材料准备;整地挖穴;植苗栽植;整理书写实训报告。

实验实训五造林检查验收和造林成活率调查

[学时]2学时

[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理解造林检查验收和造林成活率调查的重要意义,掌握一般的造林检查验收、造林成活率调查方法,正确评定各造林环节的质量等级。

[内容]幼林地选择;各类工具材料准备;造林检查验收;造林成活率调查;整理书写实训报告。

 

七、说明

1、教学建议:

本课程教学建议采用由张余田主编的《森林营造技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林业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为教材;本课程的实践性强,应注重课堂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课堂教学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多媒体手段及现场教学方法对理论做形象、直观的讲授,优化教学效果。

2、适用范围: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三年制林业技术专业,在课时相近的条件下,也适用于其他林学类专业。

3、本课程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是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一定的认识;理解或熟悉是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有比较熟练的基本技能;掌握是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具有熟练的基本技能,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