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道教圣地.docx
《中原道教圣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道教圣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原道教圣地
一·中原道教圣地
中原道教圣地——镇平五朵山风景区。
五朵山位于镇平县二龙乡,是久负盛名的中原道教圣地,与“南顶”湖北武当山齐名,素有“北顶”之称、奇峰相峙,飞瀑高挂,怪石林立,泉流潺潺,春天杜鹃烂漫,夏日绿意盎然,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山水如诗如画,兼具南秀北雄。
唐贞观年间,著名道士吴筠在此创建吴筠观。
明朝皇帝朱允文也曾到此避难。
后为纪念朱允文而建的祖师庙雄踞海拔1665米的五垛山主峰圣垛之上,四周云雾茫茫,扑朔迷离,恍若仙境。
景区内的“五垛晓烟”、“金顶日出”、“三潭夜月”、“鹰啸长空”、“群蝶戏瀑”、“仙女沐浴”、“拴马桩”、“藏兵洞”、“插剑石”、“青牛宫”等四十多个名胜景点,让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
中原道教圣地——镇平五朵山风景区,民间有“北顶”之称,与武当山的“南顶”遥相呼应。
五朵山主峰
北顶祖师庙,始建于唐初,系著名道士吴筠创建,称“吴筠观”。
据传是道教北方之神真武大帝修炼的地方。
民间传说,明朝靖难之变,建文帝朱允文曾到此避难。
传说在靖难之变的整个行动中,真武大帝都曾显灵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后,即下诏特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大规模地修建武当山的宫观庙堂。
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宫廷内和民间普遍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庙。
进入玄武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6米,深5米,建筑面积70平方米,可容纳香客100余人的双层斗拱歇山式大殿,殿眉上方,悬挂着“北顶祖师庙”七个镏金大字,门联为“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令人回味,发人深思。
进入殿中央,彩塑身高2米、体宽1米祖师神像一尊,左供玉皇大帝、右供财神,座座雕塑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殿内地面用青砖铺设,砖面布满了凸凹不平的坑痕,这是顶礼祭拜者双膝跪地,年久日深磨下的,千百年来,北顶祖师庙是中原信众上香朝拜的道教圣地,在中国道教文化中享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道教文化的对外传播交流,港澳台等海外宗教界人士和信众慕名前来,拜蔼祖师。
据传,农历三月三是真武大帝的生日,因此,每年三月三这一天,数以万计的香客,沐浴更衣,自四面八方而来,上香许愿,蔚为壮观。
二·中原道教圣地——镇平五朵山,古名倚帝山、岐棘山、骑立山、北顶,以山有五垛山峰并峙;得名五垛山。
位于镇平县西北部,属伏牛山余脉,是镇平、南召两县的界山,地处北纬33°22′,东经112°20′。
北、东两面邻南召县,西接内乡县,绵亘于二龙、四山、老庄、高丘、石佛寺等五个乡境内。
包括红云寺、养马寨、鸡冠山、鹰爪山、将军山、青山寨等58座低山,尖顶山、摩云垛、园山、五泉山、陡牯垛、牡丹垛等29个山峰,纱帽山、蚕头山等土丘,大关岈、凉粉岈、花沟岈3个山口,老虎洞、水廉洞等8个山洞,九窖沟、东马沟、王三见沟、长岭沟等36条山峪,上红岩、冬青树、狼沟凹等16个地片。
总面积34l平方公里。
主峰海拔1665米。
为华西里期造山运动形成。
岩石有花岗岩、石灰岩、大理石、长钾石、麻乞石等。
山高谷深,气温偏低,平均气温在11.5℃-13.3℃之间,年降水量在900mm左右。
矿藏有铜、蛭石、石墨、金刚沙及稀有金属金、铀、钼等,除铀、钼等外,其他均已开采。
林木有松、杉、栎、柿、栗、油桐等针阔叶混合林,覆盖率15.4%。
产中药材240多种,是县境内产药材种类最多的地方,以豹骨、牛黄、全虫、金石槲、天麻、南星、杜仲较名贵,特别是麦饭石更神奇,日本称“药石之王”,台湾省称“长寿石”。
山水自白云寺奔流而下,自顶至麓,依次形成大潭、二潭、三潭三个瀑布,尤以“三潭夜月”蔚为奇观,是历来镇平八景之一。
山上有青牛宫、灵官殿、祖师庙等古迹。
五垛山究竟是哪五个山峰对峙,旧志所云,纷纭莫定。
北顶有一块残碑之所谓五垛皆在4.5公里之内。
据以为准,考证如下:
一、圣垛也称北顶,即祖师庙所在的峰,为五垛山的主峰,海拔1665米,今称五垛山。
二、禅庵垛,在圣垛北0.5公里处,海拔1418米。
三、摩云垛,也称迎风垛,在圣垛南l公里处,海拔1620米,以云雾缭绕其巅峰而得名,今称五垛。
四、娇女垛,也名犟山、降山,在圣垛3公里处,其他四垛皆朝圣垛,惟此垛不朝,有不即不离的娇女之态,今称歪五垛。
五、哑女垛,在圣垛西南1.5公里处。
海拔1588米,今称压弓垛。
民国《新修镇平县志》说:
“镇平之山,以五垛山为最高。
其支脉有三:
中支,由山峰出向东南走,支麓尽于韩窑;东支由主山峰东南出,东濒潦河,西濒赵河,到盘道岭交杏花山,经一百四十里南尽于遮山;西支由殿顶山出,尽于先主山。
”按说,杏花山、先主山,各是五垛山的一部分。
金天兴元年(1232),“思烈承制,授宣差总领黄掴三合五垛山一带行元帅府事,兼行六部尚书”。
武仙嫉妒黄掴三合权力太重,将黄掴三合调离五垛山去守泌阳,黄掴三合怒,投奔元军,使反戈诡计,诓武仙下山,偷袭方城元军,造成金、元两军在潦河上游寨坡血战(寨坡,今名老寨坡,在定南针东南3公里处),武仙惨败逃奔圣垛寨。
到民国时,老寨坡还是白骨累累,土人于地下获钲,系军用响器,获印,文日“都统之印”。
同年,金枢密副使伊刺蒲阿,率步兵十三万,骑兵二万,由邓出发,次五垛山下,走正南沟,经大关岈,历大幔,取鸦路,通汝洛,赴京师。
元军以三千人尾追,且行且战,元军分部兵力轮回休战,以逸待劳,终于以少胜多,歼灭金兵(见《金史•武仙传移刺蒲阿传》)。
看来,五垛山自古为兵家重视之地。
五朵峰是指圣朵、禅庵朵、摩云朵、娇女朵、女亘heng女朵等五座主峰,它们在南北一线三公里内并连矗立,突兀高耸,势成五极,其中,圣朵海拔1665米
三·在今镇平县1500平方公里的境域里,最早有人类生存的地方是五垛山,《纲目前编》有“倚帝氏治世”,《山海经》中有“倚帝山”,倚帝山即五垛山之古称。
从石羊岗出土的旧石器早期的石片刮削器、砾石砍砸器和石核等五种,证明在六七十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杏花山人”,就生息繁衍在五垛山前。
夏、商、周三代均属豫州。
《禹贡》谓“豫州之域”。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
“太公望吕尚者……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
”此吕侯即周初姜子牙之先祖,在公元前21世纪佐禹治水土有功,及禹受禅,是心吕之臣,封为吕侯。
《国语•郑语》史伯日“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索隐》地理志:
“申在南阳宛县,申,伯国也;吕亦在宛县之西也。
”《路史•国名纪》卷甲:
吕(甫)侯爵,伯夷之封,杜谓在南阳宛西。
《集解》徐广曰:
“吕在南阳宛县西。
”唐李泰在《括地志》中也说宛西三十里有吕国城。
据肜良瀚《隋唐时期南阳县治所变迁考》说:
“唐《括地志》所指的邓州南阳县故城,也就是隋唐时期的南阳县故城,当在今南阳西南的潦河镇,不在今天的南阳市。
……相应的商周时期吕城……应在今南阳县潦河镇以西三十里的镇平县境了。
”据此,吕城的大体位置当在今县城南13公里,赵河北岸。
公元前827——822年,周宣王封吕侯后裔为甫侯,邑址仍在吕城。
《诗经•扬之水•朱熹注》载:
“扬之水,不流东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
怀哉!
曷月予还归哉!
”注日:
“甫,即吕也,亦姜姓。
《书》吕刑,《礼记》作的甫刑,而孔氏以为吕侯后为甫侯是也”。
信阳长台出土匝底铭文:
“甫(吕)哀伯者君。
”由此证明吕、甫是一个地方。
春秋属楚。
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灭申后又灭吕,置宛邑。
至楚文王十年前后,将申、吕等亡国之君迫徙到荆山一带,以杜后患,从此申、吕不复存在。
战国属韩。
战国时期,五霸七雄,各据一方,齐孟尝君为不使弱国屈强,采用合纵政策,联合韩、魏攻楚。
公元前301年,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军攻取楚的方城等地后,两军列阵 水两岸。
匡章派精兵深夜从楚人盛守处渡河强攻。
在批水旁的沙(今河南唐河西南)大战,楚将唐昧兵败被杀,从此,宛地划为韩国。
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秦将白起,攻韩拔宛。
公元前227年,初置南阳郡,治于宛。
前221年,秦始皇赢政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后,南阳郡的辖县仍旧。
西汉高帝七年(前200年),吕腾因击斩项羽有功,封为涅阳侯(《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侯表》)。
析宛之西乡置涅阳县,属南阳郡。
张嘉谋《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古
迹》:
“涅阳城,在邓州东北六十里,涅水之阳。
汉县,属南阳郡,晋因之,《汉书•地理志》南阳郡涅阳……《水经注•湍水》‘涅水经涅阳县故城西’。
《括地志》涅阳故城,在穰县东北六十里。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方城考证》也明确记载:
邓州东北六十里有涅阳城,邓州东北有穰东城,是并列的两个城。
由此得出,涅阳、穰东同时存在而并非一地,有人误把穰东说涅阳,显然是不考其实,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仅凭推断而议,不足信。
郦道元注•王国维校勘《水经注校》卷二十九更清楚记载:
“湍水东南流,涅水注之。
水出涅阳西北岐棘山,东南经涅阳县故城西;汉武帝元朔四年,封路最为侯国;孙云:
“按《史记》朝鲜路人,汉兵至,首先降,道死,其子最,元封四年(前107)封涅阳侯,王莽之所谓前亭也。
应劭日:
‘在涅水之阳矣。
’涅水,今赵河,岐棘山,今五垛山。
”紧接着又载:
“涅水又东南经安众县蝎而为陂,谓之安众港。
……涅水又东南流,注入湍水。
”郦道元的这段记载,是经过郦的实地调查而认定的,不仅说出了涅阳故城的相关记载,而且阐明了涅阳故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河流曲折流向)。
涅水既流经涅阳故城西侧,又流经其南侧向东南流,以故城在涅水北岸而得名。
王伯祥《史记选•涅阳侯封地》“涅阳侯(县侯)封地在今河南省镇平县南。
”《大清一统志》:
“涅阳故城在镇平县南”。
又据清乾隆《州厅府县图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文大词典》等书中,准确地交待了涅阳城的地理位置,皆谓涅阳城在今镇平县南。
由此可见涅阳县故城居镇平无疑,是镇平县到底涅阳故城具体位于何处,我们根据史书记载的方位、里程、地望,并经过实地勘查考证,涅阳故城当在今镇平县城南13公里,赵河北岸,138.7无名高地一带。
另有出土文物以资佐证。
该地群众改河造田,裁弯取直,在遗址偏西处开挖一条宽60米的河道,形成高7米断崖,在断崖上可清楚看到叠压的文化层、灰坑。
文物有鸭嘴形鬲足,高颈罐口沿,圜底罐,滤清器,大口樽、豆、盆等,饰纹有绳纹、篮纹、附加堆纹;有汉代的陶器、犁、锄、磨,隋唐的凤鸾镜等(此地尚未发掘,有待于进一步证明)。
自汉至唐初,其间800余年均为县治所在地。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在涅阳县南部的安众县,封长沙定王子刘丹为安众侯,邑址在今镇平县东南部。
传至刘崇,讨莽失败国绝。
公元7年,新莽改南阳郡为前队,改涅阳为前亭。
25年,光武帝遣大司马吴汉击降宛、涅,郡县悉复旧制。
《晋书》:
“永嘉四年县流民王如等反于宛,大破晋将杜蕤于涅阳”。
南北朝《宋书•州郡志》:
“元嘉二十八年,垄山雉水蛮寇抄涅阳,南阳太守朱昙韶讨之。
”《南齐书•州郡志》、《补梁疆域制》、《魏书•地形志》均谓“南阳郡涅阳”。
吴联元在清光绪《镇平县志》叙中说:
“余幼读《南史列传》,见宗少文卧游,及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其志趣之高迈,抱负之恢宏,欣慕焉。
同治甲戌秋奉命宰镇,始知其为镇平县之前哲也。
”
北魏延兴二十一年(490),北魏向南开拓疆域,南阳郡、涅阳县由齐转入北魏,并在涅水西岸设马圈城(今马圈王)。
南齐永元元年(499),齐将陈显达败北魏元英,夺回马圈城。
不久,北魏孝文帝率兵亲征,显达败,引军渡水西据鹰子山。
马圈城归北魏之后,南梁又收复马圈城。
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西魏在安国城设固城镇(军事城)都督府。
据登禅寺白窟造像碑记载、步兵校尉、前河北太守:
“惟大魏镇远将军镇固城大都督周城县开国男白公窘,字双城……带五县之名邑,佩三阳之一居……大统三年,岁次戊午,四月己丑朔八日丙申,率固城上下村邑、诸郡守人、都督戊主、十州武义,等共崇斯福,为国主大王史造中兴寺石像。
”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改涅阳县为课阳县。
《隋书•地理志》载:
“南阳郡课阳,旧日涅阳,开皇初改焉。
”据考:
隋在五垛山前设炼银铸课厂,铸造十两重元宝和圆形大孔铜币(文为:
“隋课铸银”),称五垛山为课山,称涅水为课水,县治仍在涅阳城。
民国时在冢上寺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隋代的元宝和课币。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课阳为深阳县,治在涅阳城,属邓州。
武德三年析深阳置发国县,治所在安国城,属宛州。
《旧唐书•地理志》载:
“南阳,武德三年置宛州,邻县有安国,八年废,入南阳。
”《新唐书•地理志》邓州穰注:
“州领深阳县,贞观元年省。
”《寰宇记》载:
“穰有涅阳废县”。
著名方志学家张嘉谋语:
“深阳即课阳,亦即涅阳。
”课、深、棵,疑本涅字转写之误。
”县境在宋代分属穰与南阳。
《九域志》载:
“邓州,宋有张村、曲河、延陵、刁涧、阳管、穰东、稂廷、广晋八镇。
”又载“穰有覆釜山,阳管镇,南阳有安众镇。
”《明成化总志》宋人记《骑立山龙堂碑》谓山属穰。
据《金史》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载:
金太宗天会六年(1128)置阳管镇。
治所在安国城区(一说阳管镇即今镇平城),属申州。
金末,初建镇平县时,基本恢复汉代涅阳、安众两县的境域。
清康熙《镇平县志》谓:
“元至元十四年(1277),县治由北徙今址。
”《明成化总志》载:
“南阳府镇平县,洪武十二年省,入南阳,十四年仍置为县。
”清初,镇平广袤各为九十里。
民国时期,1913年属豫南道。
1914年属汝阳道。
1927年直属河南省政府。
1932-1948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之前身。
四·旧志所载的镇平山川河流
杨树礼
秦岭分支为伏牛山,其山脉东西绵长,故支脉多由北而东南,至镇平突起五峰,日骑立山,以其状若骑立故名。
亦曰岐棘。
《水经注》:
“涅水出涅阳县西北岐棘山,东南经涅阳故城西。
”《地形志》:
西鄂县有棘山。
”亦曰五垛,因上有五峰故名。
为镇平山脉之主峰。
《金史•武仙传》:
“色埒至邓州承制授宣差总领,洪果萨哈为五垛山一带行元帅府事。
”《一统志》:
“骑立山山势昂耸,如立骑,本名岐棘山,音讹耳。
其上有五峰:
曰圣垛,曰禅庵垛,曰摩云垛,曰娇女睬,曰哑女垛。
”今考圣垛在内乡马山口北,禅圣(庵)垛在圣垛东,距圣垛二十余里。
娇女垛即殿(尖)顶山,哑女垛在五垛山高峰之西,摩云垛在苇湖山西南,距骑立山皆数十里。
《一统志》与旧志均误。
在县北一百三十里,高出海面一千五百零四尺,即《山海经》“倚帝之山”。
旧志:
“县北九十里有骑立山,其状若骑立,古倚帝氏都其下”。
《山海经》:
“倚帝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
《循蜚记》:
“倚帝氏都南阳倚帝山。
”镇平旧隶南阳。
《纲目前编注》:
“南阳有倚帝之山。
”《新唐书•吴筠传》:
“筠居南阳倚帝山。
”毕沅《山海经校刊》谓骑、倚声相近,立则帝字之坏。
”其西自内乡圣垛、野人垛至镇平界有槲叶墁、禅庵垛,因其上有禅庵故名。
又东二十余里,有分水岭。
又东十里,有牛心垛。
又东北五里曰哑公垛,即哑女垛。
有水曰正南沟。
又东曰大官岈,以北曰大墁。
循山有道通洛汝。
《金史•移刺蒲阿传》:
“金兵发邓州,趋京师,将五垛山下,取鸦路,北兵以三千尾之,且行且战。
”其中有灵湫三,旧名三潭,为涅水上源。
《太平寰宇记》:
“骑立山有湫水三池,每天旱于下池祈雨辄应。
”大潭在五垛东北歪五垛山腰,山石险峻,人迹罕至。
神祠在山下,又有大龙庙在广洋北。
宋乾德四年,监察御史石雄有记。
潭水南流二十余里,曰二潭,飞泉下注,瀑布十余丈,激巨石成潭。
晴时,日光下彻,潭中有穴如门。
西岸有神祠,清光绪二十六年南阳知府傅风飚创建。
潭水南溢,与溪涧合流,又南十余里,日三潭,状与二潭同,水势略平。
神祠在潭东侧,有元孛术鲁、明知县刘勋碑记。
明宣德三年,南阳知府陈正伦重修。
清康熙二十八年,知县黎士华,光绪四年,知县马翥先后重修。
骑立山东南出五里曰降山,降山西南三里,曰大鸡冠垛,又二里曰小鸡冠垛,又一里曰蜡烛山,其支麓尽于韩洼。
骑立山东出十里曰歪五垛,上与南召分界,下与南阳分界。
由歪五垛南十里曰光头山,又南三里曰椴树岈,又南曰猴扒,其支麓至红云庵,尽于二潭。
又南五里曰凉风岈,又南五里曰望大坡,又南七里曰裤裆湖,其支麓至山阳寺,尽于石板河。
以南一支起栗树岈,又西南二里起韭菜坡,濒于涅水。
又南五里曰定南针,东南三里曰白草垛,高二百二十丈。
一曰曹峰山(清《一统志》),潦水西支所出。
又折而南曰钻天岭。
又突起高峰曰苇湖山,在白草垛西南十里,南距镇平五十里。
涧水皆东南流,至义河入潦河西支。
又西南曰摩云垛,又南二里曰雷神垛,其支麓曰官山岈,曰老虎洞。
西南支曰青石垛,其支麓濒于涅水。
曰横石,石可做磨,石工常年开凿。
曰灶爷庙,出石似玉,白质青纹,有山水、草木状,可琢器物、玩具,似云南大理点苍山石。
由雷神垛南十五里曰大顶,南三里曰夫子岈,(即旧志夫子岭,详古迹。
)又南三里曰棠棣岈,其东为玉皇庙河,西为黄叶沟。
稍东南分二支:
曰东陡岭,曰西陡岭,西三里河出焉。
东陡岭以东五里曰干树顶,其南面唐庙河水所出。
南折而东北五里曰盘道岭,岭西南曰横岭寨,曰白坡,以南曰独山岭,为凉水泉上源,泉水常溢,四时不涸,可溉粳稻,其旁有石墨矿。
西陡岭之水,下流与广泉寺沟汇。
西南五里曰立石山,又五里曰鏊子垛,由鏊子垛东麓南五里再折而西曰黑山,曰九条岭。
盘道岭东南曰杏花山,层峦叠嶂,参差高下,横亘约四十余里,统名之曰杏花山。
《广舆记》:
“杏花山在镇平县北十里,其地宜杏故名。
”旧志:
“其地宜杏,峦岫层叠,北环若屏。
”又东南曰南大顶,山阴有菩提寺。
山水清奇,修竹茂林,为邑名胜。
又东南曰大关口,又东南十里曰牡丹垛,淇水出焉。
以东曰马鞍山,又东曰小关口,杏阳桥水出焉。
南十里曰黄楝树岗,又东曰鏊山。
南而东折曰仙桥岭。
岭南出沙河,岭北出东倒流河。
以而北折曰遮山,在县东三十里。
俗传光武为莽兵所逐,得此山遮之,乃得遁去故名(旧志)。
山东侧白石嵯峨,溪水自南而北有灵湫,俗名苍龙潭,上有神祠,岁旱祷雨。
其东曰鏊山,南出支麓曰羊羔岭,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上有古柏大数抱。
旧志:
“上有石羊。
”
自光头(山)至遮山,左出之水入于潦,右出之水入于涅。
苇湖山东曰牛心垛,南二里曰檀山,东南四里曰母猪峡,以东三里曰团垛,俗名五攒。
南出支麓尽于狼窝。
白草垛东南十里曰寨坡,地多白骨,相传金、元驻军于此,土人于地下获钲,即驻军所用。
获印文曰“都统之印。
”又东南二里曰跑马岭,又东南五里曰白庙坡,又东南逶迤十里曰蚌山,又东南五里曰鞍桥岭,又东南十里拖为平岗,曰曾寨。
骑立山西南,曰哑公垛,又南曰养马寨,又南五里曰荆树岈,又南五里曰磨角楼,即珍珠园寨。
又东南十里曰娇女垛,即殿顶山,岗庙河出焉。
娇女垛南十里曰东鹰爪垛,芦苇河出焉。
其西南曰云台山。
又五里曰将军山,以西曰老虎山,山上有石穴,土人呼为老虎洞。
以东曰金钟山,出石白质似玉。
旧志:
“在县北三十五里”。
又东而南曰瓮山,山上有石穴如瓮,在县西北三十里(旧志)。
娇女垛西南十五里曰西鹰爪垛,又西南曰青山,严陵河西支出焉;山阴沙河出焉。
又西南曰方山,又西南拖为岗阜,东西蜿蜒二十余里,东濒严陵河,西濒内乡默河,南曰郭岗,西(黑)河出焉。
又南二十里至界牌,南入内乡、邓县界,曰界山,俗名四山。
又南曰覆釜山,俗名吐雾山。
山上有清禅寺,下有雅祖洞、圣母洞。
东北曰先主山,有先主庙。
西北为鏊峰山,人邓县境。
山左有济源泉(旧志:
“五龙泉”)。
镇平之山,以骑立为最高,其支脉有三:
中支东南出,支麓尽于韩窑;东支东濒潦水,西濒涅水,百四十里,南尽于遮山;西支由殿顶(山)分支:
东支西濒严陵河,东濒涅水;西支西濒默河,东濒严陵河,百六十里,尽于先主山。
涅水出骑立山,俗名赵河。
《水经注》:
“涅水出涅阳县西北岐棘山,东南经涅阳县故城西。
汉武帝元朔四年,封路最为侯国,王莽之所谓前亭也。
应劭曰:
‘在涅水之阳’。
县南有二碑,字迹漫灭不可复识。
旧传为左伯豪碑。
涅水又东声经安众县,而为陂,曰安众港,魏太祖破张绣于是处。
与苟或书曰:
‘绣遏我归师,迫我死地。
’盖于二水之间,以为沿涉之艰阻也。
涅水又东南流,注于湍水。
”《山海经》:
“倚帝山东三十里曰鲵山,鲵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中多美垩,其上多金,其多鹱。
”按:
毕沅《山海经校刊》谓“骑、倚声相近,立则帝之坏”。
所谓灵湫,即鲵山鲵水也。
骑立山别无灵湫,即涅水上源。
亦曰课水。
《隋书.地理志》:
“课阳县属南阳郡,因课水而名”。
数源合流一自山中峰出;一自山东南大潭出,至韩窑合流;一自山西南正南沟出,至三叉河合流。
南经二龙庙河(岸侧有神祠,久圮。
有碑记。
),岗庙河右注之。
岗庙河出殿顶山,南流十二里东入涅水。
南至广洋,经滴玉崖(详古迹),又南芦苇河注之。
芦苇河出格子岈,西南至东尖坡曰纪家河,又南折而东,经韩营寨南五里,至张湾东入涅水。
又南至赵湾寨南,阳河注之。
又南五里折而西流,经石佛寺西徐公堤(详古迹),又东南至刘洼寨东,九曲河注之。
阳河出棠棣岈,至广泉寺沟曰响水河,又南至仝堂曰石河,又南里余曰马河,灌田甚多。
折而西流至赵湾曰阳河,西流入涅水。
九曲河出县西北上太山庙,西南流十五里,至刘洼寨东北入涅水。
又南至堰庙,折而西流,又东南至马潭,经明知府倪镛故里。
折而西流,经凤洋店,地多瓦砾,前代巨镇,土人常于此地获古物。
又东南至项店东北,经明唐藩旧堤,有旧址曰会乡陂。
水势回迂,至茶庵南锣鼓河注之。
锣鼓河出城西南柳林,古名柳林陂(详堰陂)。
南流至锣鼓庙,河因庙而名。
考旧志,锣鼓河在县西南五里,中有石窍,水触之呜如锣鼓。
又南至三潭庙,庙有碑记,系明唐藩护卫军屯田处。
又南经袁营,至大赵营东南茶庵注涅水。
又东南三里经宋店,考双庙明万历年碑,系古迹宋店。
又东南十八里至堰岔,淇水注之,又南至南阳界。
由南阳界曲埠口折而西流人邓县境。
又南至娘娘庙会严陵河,又南至急滩注湍水。
南北长二百余里,宽十余丈,深二三尺不等。
淇水(河)出县东北杏花山南桑树湾,至陈园五里河右注之。
五里河出县东北火烧庙南,至下五里桥,南与四里沟水合流,又南至淇河口入淇水。
南至崇圣观磨石河左注之。
磨石河出城东长岭山西南,经崇圣观西入淇水。
又南至安字营西北,东、西三里河合注之。
东三里河出县北凉水泉,经安国旧城南折而东流,冯庙沟水左注之。
冯庙沟出大关口西岈。
又南至杨相庄东南隅漂布河右注之。
其河出城北祈子堂,南流乃城东一里沟。
清捻军之乱,为守城计,改入城壕,恐年久淤塞,又改入沟内,至杨相庄东南隅人东三里河。
民国二十年冬,又自上游耿家庄西南开新渠改之。
又南至曹营大石桥与城魁星楼石坝水合流。
考城东三里河桥西岸,有明万历年碑。
三里河故道在四里沟,邑令顾天命自腰庄东北掘使南流,不时泛溢,筑有堤岸。
又南至大连庄,右会西三里河。
其河出燕麦岭寨南,经小龙庙为龙湫,又南十里,有明水打磨旧迹。
又南至曹庄南,明万历年间知县梁必先改向东南流,至大孟营,由小连庄南入东三里河。
黄庄以南,迁彳步无常。
清嘉庆初,武生王兆熊挑浚修堤五里。
下游狭窄,旋仍淤塞,沙高于地,泛滥为患。
至光绪二十年,武生王成德施地六亩,由大孟营南改向东流,至大连庄入东三里河。
明成化间,由曹庄南引西三里河水灌柳林陂,有旧迹。
又东南经圆明寺东。
清光绪年间,庠生朱绂于圆明寺上流开渠引水,制水打磨。
民国二十年,绂子寿勋于寺东制水打碓,又于寺东南制水打碾,创设造纸工厂。
又南三里入淇水。
又南十余里,至曹堂后人涅水。
入口处有唐藩屯田堰遗址,邓县平阳陂由此引水。
南北长四十里,宽六七丈,深一二尺不等。
严陵河出高丘北,源有数支:
一出娇女垛前麓;一出双垛山前麓;最西一支出青山之阳,至高丘北数源合流。
西南八里,经严子陵先生庙,折而南流,岸上圆埠,土人呼为钓台。
又南十里,经破台镇东南(即卢医庙),有小水左注之。
折而西流,又折而东南十里,经张寨东北官桥河注之。
小水出崔岗,南流经赵寨东折而西流,注严陵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