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3088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13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鲁迅的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关于鲁迅的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关于鲁迅的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关于鲁迅的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关于鲁迅的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鲁迅的资料.docx

《关于鲁迅的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鲁迅的资料.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鲁迅的资料.docx

关于鲁迅的资料

《阿Q正传》·“鲁迅人学”·阶级论

《红楼梦》第一回里,曹雪芹自叹道: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将此诗看作鲁迅对《阿Q正传》的自叹,也不无道理。

《阿Q正传》无疑是《红楼梦》之后,中国文学中蕴藉最为深厚的伟大作品,问世70多年来,经无数代研究家的无数次解读,似乎仍未“解其中味”。

试再作一次探险……

  《阿Q正传》是“鲁迅人学”的艺术结晶,绝非阶级论的产物。

  《红楼梦》、《阿Q正传》这样的伟大作品,之所以能够耐得住多少代研究家的无穷解读,始终难“解其中味”,就在于这些作品绝非那种短视作家从一己功利出发写出的只有短期效应的浅薄之作,一旦功效过去即“味如嚼蜡”,无可品鉴,而是曹雪芹、鲁迅这样的伟大作家,从哲学人类学、亦即人学的高度,在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范畴内,对人类的根本性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况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天才观照和哲理反思,从而创造出的由不朽形象所构成的艺术精品。

因此,从人类学的哲学本体出发,作非功利性、超越性读解,往往能契合作家的原意出解出些“其中味”来;从一阶级、一政党、一集团的狭隘政治功利出发,企图把这种读解化为达到目的之工具,则只能把原作“腌制”在先验的理论框架中,引申出“扭曲”的观点。

例如50年代,毛泽东在《十大关系》中说阿Q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1936年11月7日又在给周扬的信中说:

鲁迅表现农民着重黑暗面,封建主义的一面,忽略其英勇斗争,反抗地主,即民主主义的一面,这是因为他未曾经验农民斗争之故。

周扬也认为毛泽东对鲁迅不足之处的见解是很深刻的。

其实,这两位堪称中国现代智者的人,是在狭隘阶级论的错误思维中解读《阿Q正传》,对鲁迅产生了误读,把鲁迅最深刻的思想看成了不足之处。

  《阿Q正传》是对阶级和阶级矛盾进行了真实的反映,但是与狭隘的阶级论观点、特别是后来被推向极端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理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其一是鲁迅虽然对阿Q这样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农民和浮浪农工寄予了同情,却并没有站到他们的立场上去,以他们的是非为是非,以他们的好恶为好恶,而是从一种超越阶级的人学立场出发,对阿Q们的是非观、好恶观以至整个精神世界进行了更为严厉的冷静批判。

  其二是鲁迅在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范畴内对未庄的出路和阿Q的命运作了宏观反映,并非把视野局限在农民革命的短期进程中。

在未庄这样的社会结构中,即使阿Q推翻了赵太爷,掌握了未庄以至县城的大权,就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么?

会实行什么“民主主义”么?

不会的。

只会把赵太爷专政改为阿Q专政,其结果可能是更残酷更黑暗更糟糕!

  据许广平回忆,鲁迅说过“《阿Q正传》还可以续写,就是从小D身上发展,但是他不像阿Q”,而是要“作为被压迫者抬头典型”来写。

鲁迅可能产生过以小D为伏线续写《阿Q正传》的想法,但是他对农民“黑暗面,封建主义的一面”的极为深刻的认识又阻止他去续写,他只能履行从黑暗面入手“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一历史使命。

  总之,倘若不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旧有的小农经济的社会结构、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封建落后的精神文化,无论什么政党和个人上台掌权,引进什么新的方法和技术,都只能照旧恶劣,造成畸型的恶果。

 《阿Q正传》所体现的“鲁迅人学”的主要方面

《阿Q正传》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了“鲁迅人学”:

  

(一)人的个体精神自由是群体觉悟的前提。

  鲁迅继承了中西人学的精华,主张“尊个性而张精神”(《文化偏至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破恶声论》)。

这些深刻的命题,直接来源于西方的尼采与中国的章太炎,而且概括得更为精辟,表述得更为简劲了。

  而《阿Q正传》则恰恰形象地体现出了“鲁迅人学”的这一观点。

小说中的所有人物,从阿Q到小D、王胡再到赵太爷、赵秀才、假洋鬼子、赵司晨以及赵白眼再到吴妈、邹七嫂、小尼姑、老尼姑以至未庄的闲人、城里跟随阿Q游街上刑场的看客,全部精神低下、没有个性,得意时妄自尊大,看不起一切人;失意时自卑自贱,连虫豸都不如,只能靠“精神上的胜利法”维系心理的平衡。

他们全然没有人的尊严,不尊重别人,也不尊重自己,浑浑噩噩,愚昧颟顸。

试想由这些人所组成的群体能够觉悟吗?

  不以个体精神自由为前提的社团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等等往往会滑向非常危险的道路。

希特勒党的全名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党”,“法西斯”一辞原义乃是“社团”、“集体”。

  以阿Q这样的个体为基础所组成的群体,也只可能是昏庸、落后,甚至是法西斯性质的。

要实现群体的觉悟、民族的觉醒,就必须从启发个体的精神自由入手。

这就是《阿Q正传》对人们的启悟。

  

(二)阿Q是“末人”的形象,从反面给人们提供了一面明镜:

  鲁迅从早期就受到了尼采哲学的深刻影响,后来他逐渐扬弃了尼采所说的“超人”的概念,不再提了,然而对“末人”的命题却始终坚持,经常进行发挥。

《由聋而哑》一文就有这样的分析:

“用秕谷来养青年,是决不会壮大的,将来的成就,且要更渺小,那模样,可看尼采所描写的‘末人’。

”又说反对介绍国外思潮、翻译世界名作的人,是“要掩住青年的耳朵,使之由聋而哑,枯涸渺小,成为‘末人’”。

他所谓的“末人”,就是一种耳目闭塞、精神枯涸的渺小的人,而阿Q就恰恰是这样的人。

他无知无识、毫无独立意志,社会上时髦的看法就是他的看法,流行的习俗就是他的习俗,样样合于圣经贤传,处处事事从众媚俗。

这面镜子从反面告诉我们:

千万别做这样的人!

鲁迅后期描写的阿金同样也是一个“末人”的形象,她轧姘头,招巷战,当洋奴,惹是非,全然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鲁迅“愿阿金也不能算是中国女性的标本”,实质上同样是从反面告诫中国女性应该怎样做人。

在《故事新编》的《采薇》里,鲁迅还塑造了一个小丙君府上的丫头阿金姐,也是喜欢搬弄是非、制造谣言。

据曹聚仁回忆,鲁迅曾对他说:

《采薇》中阿金“是很重要的;他创造了阿金,就等于创造“阿Q”,阿金也和阿Q一般普遍地活着的。

(《鲁迅年谱》)这说明以“末人”形象从反面教育人们应该怎样做人,是鲁迅一贯采用的手法,也是“鲁迅人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深入到人的精神机制中去,概括出精神胜利法这一人类的普通弱点,为人类认识自己做出独特的贡献:

  阿Q最突出的特点是精神上的胜利法,这一概括是鲁迅的独创,世界上其他作家都没有作出过这样警拔的概括,更没有塑造出体现这一精神特点的活生生的典型形象。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能够进入世界典型形象画廊的人物,只有阿Q一个。

阿Q在精神上所达到的深度是极少见的,只有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奥勃洛摩夫等几个屈指可数的艺术典型能与之并列。

这是鲁迅在“人类心灵方面的新发现”,大大推进了人类对自身普遍弱点的认识,也是对世界人学宝库的独特贡献。

《阿Q正传》和“鲁迅人学”的现代意义

《阿Q正传》已经问世76年有余,鲁迅也已经逝世62年了。

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过去了这么多年,《阿Q正传》和“鲁迅人学”不仅没有过时,还不断对人们产生新的启悟呢?

  这就引出《阿Q正传》和“鲁迅人学”的现代意义问题了。

  在回答一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环顾左右而言他,谈谈宗教起源和价值问题。

世界上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已经创立一、两千年了,但却始终兴盛不衰,深入人心,不断焕发现代性的光辉。

个中原因是什么呢?

我以为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三大宗教都从人类的黑暗和苦难入手,以创始人的牺牲和受难,慰藉人们渴求摆脱堕落世界的悲凉之心,设计出了种种适合各种人的赎罪方法和途径,使所有的人都有希望脱胎换骨达到新生的彼岸世界。

而且这三大宗教的共同点是都对被侮辱被损害的穷苦大众寄予了无限同情,对专横跋扈的富人予以了谴责。

这样在没有消灭贫富差别、存在黑暗和苦难的极其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人类必定需要宗教。

从黑暗和苦难面切入的思维方式,又使这三大宗教本身大大增强了深刻性和哲理性,从而更使其符合现代人的思考特点,不断向形而上的抽象的哲学境界升华,永葆强大的生命力。

  在钻研宗教学典籍中,我尤其对希伯来人创立的犹太教神学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

这一神学最伟大的著作即《圣经》,其中包括犹太教的《旧约》和后来基督教先知增加的《新约》。

无论《旧约》还是《新约》,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其相应时代的被压迫者、被剥削者、被奴役者的心声。

而且创作《圣经》所有文字的人们----古代希伯来人的先知几乎全都是其时代的出身微贱者,他们实际上是代表被压迫者、被剥削者、被奴役者向人类未知的神圣的上帝发出求救的呼吁,对压迫者、剥削者、奴役者发出抗议、诅咒和要求报复的仇恨之声。

希伯来人的神----耶和华就是一个心血如火、疾恶如仇的复仇之神。

不断阅读祖先留下的《圣经》的犹太人,内心的革命之火永远不会熄灭。

相反,不断阅读《论语》或老庄的中国人,内心却是最缺乏革命火焰的。

  由环顾左右而言他到回归本题,我不禁感到鲁迅先生很像古希伯来人的犹太先知。

当然,鲁迅血管里肯定没有犹太人的遗传因子,我们不必去进行这类荒唐的考证,然而我直感到浙东的复仇精神与希伯来人的耶和华之神颇为相通,地球上毫无直接联系的不同界域、不同民族的人完全可能具有类似的精神气质,这是人类史所证明的,毋庸置疑。

鲁迅的浙东复仇的精神气质,加上他少年丧父、家道中落、身为长子、承担重任的特殊经历和沿续到中年的不幸婚姻、长年患肺结核的病体,都使他锤炼、陶冶出了与犹太神教先知们相类似的性格特征,从人类黑暗和苦难面切入的特殊思维方式和对被压迫者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又使他的思想和作品具有宗教式的哲学深度和为受难者而牺牲的高尚的人格魅力。

这一切……尊个性而张精神”、注重个体精神自由的启蒙逻辑结合在一起,使得“鲁迅人学”和鲁迅的主要作品《阿Q正传》、《狂人日记》、《孤独者》、《野草》以及诸多“人史”杂文等等,具有了永远不会消失的现代意义。

《呐喊》、《访惶》、《故事新编》是中国现代小说开端和成熟的标志。

作品以“表现得深切”、“格式的特别”开创了小说现代化的特征。

鲁迅的伟大人格、深邃思想、强烈忧愤、崇高情怀、精湛艺术都凝聚其中。

《访惶》从《祝福》开始到《离婚》结束,收录了1924年至1925年间的11篇小说。

当时《新青年》内部产生分化,有很多战友中途变节,鲁迅先生的处境是“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他自己也承认《彷徨》中的小说“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

但他仍真诚地看取“人生”,摒弃了传统文学中的“瞒”和“骗”,深入大胆地表现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

尤其是他敏锐地感悟到了文化启蒙者与国民之间无法沟通的新的历史悲剧以及新文化运动的一些参与者未能走出历史怪圈的自身悲哀。

他的作品不愧是中国社会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面镜子,不愧为现代文学的典范。

有人这样评价说,没有读过“鲁迅”,就不能算是读过中国文学;不能理解鲁迅,就不能理解中国文化,不能理解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成就和价值。

在鲁迅之前,中国小说史上还没有真正塑造农民形象的作品。

鲁迅的最真情始终倾注在农民身上,但他更重于挖掘旧中国农民的精神残疾和国民性格中的奴性。

这在《访煌》中也有深刻的体现。

首篇《祝福》以绍兴农村除夕迎神“祝福”为背景,描写了善良勤劳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在旧历的年底,鲁镇人正欢乐地忙着“祝福”的时候,祥林嫂却寂寞地死在街头的雪地里。

说起来,祥林嫂本不是鲁镇人,她年轻时嫁给比自己小10岁的丈夫。

死了丈夫后,由卫老婆子介绍来到鲁镇,在鲁四老爷家当女工。

那时她二十六七的年纪,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和十多岁的小叔子。

她是偷着逃出来的。

不久,婆家就派人查得她的下落,乘她淘米时把她抬了回去,转卖到深山里。

婆婆要用她再嫁换得的钱给小叔子娶亲。

祥林嫂执意不从,甚至在拜天地时用头猛撞香案,但求死不得。

后来,她生了一个取名“阿毛”的胖小子。

可好景不长,她的第二个丈夫贺老六得伤寒死了,儿子又在门外剥豆时遭了狠,于是大伯把她赶出家去,走投无路的祥林嫂只得又回到老主人家。

鲁四老爷嫌她伤风败俗,不吉利,所以特地嘱咐四婶在祭祖时不让祥林嫂动手。

镇上的困人不但不同情她的遭遇,反而拿她的痛苦当笑柄。

和祥林嫂一块帮工的柳妈对祥林嫂说,因为她嫁过两个男人,死后到阴司里阎王只好将她的身子锯开平分给两个死鬼男人,这使祥林嫂非常害怕。

她听信柳妈的劝告,虔诚地用一年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一条“千人踏,万人跨”的门槛为自己赎罪。

此后,她满以为可以消除人们对她的歧视,摆脱精神上的折磨,谁知道,封建礼教仍容不得她,给了她新的致命的打击。

“你放着罢,祥林嫂。

”祭祖时节,四婶仍不让她插手。

这次祥林嫂的变化非常大,她彻底绝望,一蹑不振,仿佛变成一个木偶人。

不到半年,头发花白,干活也远不如从前了。

于是被鲁四老爷打发走,沦为乞丐。

她虽然百无聊赖,只差一死,但心理上的矛盾依然折磨着她:

她既希望人死之后有灵魂,好与儿子团聚,又怕真有地狱,自己死后也不得安宁。

为此,她向人们询问灵魂和地狱的有无,得不到确切的答案,她只得带着这种既希望又恐惧的矛盾心理无声无息地死在别人的“祝福”声中。

末篇《离婚》里的农村妇女爱姑具有和祥林嫂不同的性格。

她倔强泼辣,富有反抗精神,丈夫姘上小寡妇要离弃她,她就整整闹了3年,最后婆家不得不清出“和知县大老爷换帖”的七大人来调停。

爱姑以为欺压她的只是丈夫“小畜生”和公公“老畜生”,却不知她真正的对头是封建势力。

作品着重描写了七大人会见爱姑的场面,从周围气氛,从爱姑的心理感受中,刻画了七大人这个矫揉造作的地主形象。

七大人玩“屁塞”,吸鼻烟,使爱姑感到高深莫测。

在不可言状的精神压力下,爱姑由优势转到劣势,由充满幻想、讨个说法转到孤立无援、完全屈服。

《祝福》中的祥林嫂,《离婚》中的爱姑,原来都曾有光辉的人格,但经过重重打击,终于变成奴隶中的一员。

在她们生命沉沦的悲剧背后汹涌澎湃的是作者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封建统治的强烈悲愤和无情批判。

同时,作者还着眼于对农民麻痹守旧、愚昧落后的严峻剖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作品呈现一种冷峻的风格。

除了农民,鲁迅对知识分子了解最深切。

在《访惶》中,他着力描写了两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一类是灵魂腐朽的新老国粹派分子,如虚伪冷酷的鲁四老爷(《祝福》),不理解新文化的四铭先生(《肥皂》)以及标榜为新艺术改名而骨子里依然陈旧的高尔础(《高老夫子》)。

另一类是在歧路和穷途中徘徊的知识分子。

典型作品有《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本来是敏捷精悍、热心改革的青年,是反抗旧世界的先锋。

但曾几何时,他步入了重返故道的颓唐,“你看我们那时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

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

他只能教点“子曰诗云”,做些“无聊的事”,既没有能力自拔于这样的生活,也没有能力自拔于这样的思想。

在孤独中无可奈何地像一只停在一个地方的苍蝇,飞了一圈又回来落在原地,清醒地注视着自己在模模糊糊、敷敷衍衍、随随便便中消亡。

《孤独者》的主人公魏连牟,幼年失母丧父,老祖母抚养他长大、念书。

但当祖母染疾去世之后,村里的族人强迫连星用旧式习俗殡葬祖母,同时有人又开始打祖母身后那点可怜的财产的主意。

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虚伪使魏连殳深受刺激,他推有沉默,并以沉默作为武器同他憎恶的世界、人世相对抗。

在丧葬仪式上,“他却只是默默地,遇见怎么挑剔便怎么改,神色也不动”。

连殳在享有这“孤独”的优越感的同时,也在体味着这“孤独”的痛苦。

“忽然他流下泪来,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爆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这是怎样的一种悲痛!

其实他原本心地善良、尊老爱幼,但一直郁郁不得志。

他“出外游学”,回到S城后却只能到中学当历史教员。

他是“吃洋教”的新党,他所接受的现代教育使他的言行思想都不合圣经贤传,他的“古怪”的行为,“没有顾忌的议论”,在村人看来“确是一个异类”。

就连街上一个小孩都拿了一片芦叶指着他道:

“杀!

”于是,他便亲自造了“独头茧”,把自己与世人隔绝开来。

可是他又不能真正与社会隔绝。

因为他常写文章针砭时弊,卫道士们便用流言小报攻击他。

后来他供职的学校又解聘了他。

社会之大,却没有魏连殳的谋生之路。

由于不堪生活和心理上孤独的重负,他“最终躬行于自己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当了军阀部队中一个师长的顾问,每天与一些守旧分子和酒肉朋友吃喝玩乐,吟诗作赋,以此作为自己的“胜利”!

周围的人们趋奉他,颂扬他,但“交运之后”的魏连殳不曾“阔”多久,便背负着心灵的创伤寂寞地离开人世。

人枪的“魏大人一双黄皮鞋,一项金边的草帽”,“腰边放着一柄纸糊的指挥刀”,而且从“骨瘦如柴的灰黑的脸色”判断,大约始终不曾真的“阔”过!

“他在这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合了眼,闭着嘴,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这可笑的死尸”,至死,他仍是那样一副玩世不恭、冷嘲世界的“尊容”!

这种抛弃理想走向“实际”的做法还能算一种胜利吗?

也许这只是一种表面的胜利,是失败者变态见理支配下的一种畸形的反抗。

吕纬甫、魏连失无疑是“五四”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孤独者”形象。

鲁迅既写出了他们觉醒后摸索道路的艰难,又写出了无路可走的悲哀,还以自省自剖的态度给予他什深刻的理解,并以人类历史演进的高度对先行的“精神世界之战士”的悲壮心理体验给予肯定。

但是对于他们身上暴露出来的软弱颓唐的弱点,则持严肃的批判态度。

《伤逝》是鲁迅用诗歌的手法写的推一的一部爱情小说。

当时多数小说都是描写青年男女怎样争取婚姻自由的,而鲁迅却以此为起点,写男女主人公在幸福结合以后发生的悲剧,写他们战败的悲剧。

涓生和子君都是“五四”时代的知识青年,起初他们在北京求学,涓生住在会馆里,子君寄居在她叔父家。

两人为了争取恋爱自由的权利,大胆冲破礼教和家庭的束缚勇敢地结合在一起。

为此他们经受了种种打击和诬蔑。

子君的叔父将她赶出家门,跟她断绝关系。

社会上的闲人对他们讥笑和非议,甚至在他们新婚之初,没人愿意租给他们住房。

这一切,都没把他们难倒。

尤其是子君,她决然地说: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她卖掉了自己仅有的一点首饰资助涓生,在吉兆胡同建立了他们的小家庭。

从此,涓生每天到局里去做事,子君则在家料理家务。

暮春,他们过了一段幸福安宁的日子。

但是这种宁静的幸福是短暂的。

新的打击很快又来了。

双十节前夜,涓生被局里解聘,这使他们失去了惟一的经济来源。

涓生一边登广告寻找工作,一边替人抄写、译书,以维持生计。

但收入无几,生活渐渐困窘到几乎断炊的地步。

与此同时,涓生面对着一个发生很大变化的子君。

婚后,子君得到了生命的依托,感到十分满足。

“她胖了,脸色也红润起来”,而且祝酒在日常生活琐事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贤妻良母。

涓生希望找一个屋子安静地写书,而于君却时常养巴儿狗和油鸡。

涓生希望和子君谈理想、谈文学,而于君生活的全部意义只是为了“吃了筹钱,筹了吃饭”。

平庸怯懦的子君使困窘中的涓生感到平淡和幻灭,两人心灵产生了隔阂。

涓生对子君虽不无怜悯,但又觉得对她已无爱可言,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个性,冬夏之交的一天,涓生终于说出要和子君分别的话。

涓生的这种做法是为了追求更远的理想,他面对自己说:

“我用真实换来我空虚的存在。

”但这却使子君失去了最后的希望,她终于出走,在父亲烈日般的严威和旁人赛过冰霜的冷眼下,她带着无爱的凄凉死去;涓生则在空虚中写下悔恨和悲哀,用“遗忘”给子君送葬。

这个带着深刻精神创伤的悲剧究竟是什么因素酿成的呢?

是因为他们没有把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对社会解放的追求结合起来,没有将人生的意义和个人的爱情结合起来,还是因为经济的桔据、性格的冲突、因袭的重担?

这是作者留给我们的思考。

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两个典型的艺术形象。

子君像是灰暗氛围中一棵破土而出的嫩芽,给人一种清新、充满生气的感觉。

从子君身上,我们看到争取女性解放的曙光以及她是怎样悲惨地走向那没有墓碑的坟墓。

涓生是梦醒之后无路可走但又在探索道路的知识分子代表,特别是他在心灵上展现的痛苦和矛盾,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在艺术上,鲁迅借助第一人称和复沓回旋的表现手法,创造了富有悲剧色彩的氛围,使整个作品一直回荡在低沉、悔恨的格调之中。

鲁迅(1881~1936)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

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

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

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小说的精神世界

鲁迅的意义在现实和读者的不断阅读和解释中被创造出来。

鲁迅思想及其传述思想情感的语言符号已成为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独特性与丰富性的证明。

阅读鲁迅不仅需要对其进行语言的和历史的意义还原,更需要有精神灵魂的撞击和生存意义的拷问,并在"撞击"与"拷问"中实现思想的去蔽和生命的自觉,在尽可能真实理解鲁迅的前提下,能大胆而真诚地直面自我的现实和人生,在"鲁迅与自我"的双面审视里实现阅读的意义循环,读鲁迅即读自我和现实,在阅读人生和现实中阅读鲁迅,又在阅读鲁迅中理解自我和现实。

接近鲁迅思想和文学的最便捷而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