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769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杭州二中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基础知识(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牲醴(lǐ)烙铁(luò)笨拙(zhuō)亘古不变(gèn)

B.炽热(chì)坍圮(tān)勋袭(xūn)少不更事(gēng)

C.岑寂(cén)狙击(jū)纨绔(gù)翘首以盼(qiáo)

D.胡诌(zhōu)骨骸

(hái)熨帖(yù)狼吞虎咽(yè)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跌宕敕造发轫目不遐接

B.嬉游颠簸霎时功亏一篑

C.嗔视裨益俨然深居简出

D.烟霭放涎作揖烟薰火燎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蔡京当上宰相后与米芾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平等的翰墨之交,而米芾为了苟合取容,有时也不得不作不经之谈。

B.看完新上映的《神探夏洛克》第三季后,我们几个侦探迷仍有意犹未尽之感,前几季的情节仿佛赫然在目。

C.校长常常鼓励学生有机会要去像哈佛这样的世界名校读几年书,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有一位同学成了我校被哈佛本科录取的第一人。

D.近日,我认真拜读了您的大作,十分钦佩。

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文章中有几处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加以斧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杭州市容不仅变得更加整洁,更加美丽,而且市民也变得更守规范,更讲文明。

B.以往春运中,总是存在一些旅客担心买不到火车票而见票就买,等到临出行前才办理退、改签多余车票。

C.钟南山院士认为雾霾是引起肺癌的一大诱因,由此他呼吁国人别再拿雾霾当玩笑,应尽快采取治理措施。

D.市场上有些口罩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空气中的粉尘进入呼吸系统的问题,但它本身带有的挥发性气体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5.将下面5个句子

,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4分)

已经取得名誉的人,一般被叫作名人。

,。

鉴于此,。

,因而产生了“楼有多高,阴影就有多长”的说法。

①因为名人早已与大家有关

②名声越大,这方面的目光就越峻厉

③身为名人而做着不名誉的事,大家就会有一种受欺骗的感觉

④人们在向名人喝彩的同时,往往又保持着潜在的警惕性、监视性乃至否定性

⑤所谓“欺世盗名”的恶评,就很难用到一般骗子身上

6.阅读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6分)

(1)请为上图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能拟“无题”,9字以内)(2分)

(2)根据图片内容,将下面的解说词补写完整。

要求语言形象,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60字以内)(4分)

大山里的彝族山村,窗栏外是因家

境贫困辍学的孩子,教室内是念书的昔日同学。

二、现代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11分)

跳崖吴成耀

张三什么本事也没有,整天游手好闲,骗吃骗喝。

这天,张三身穿破马褂,正在路上闲逛,一位身着紫绸马褂、头戴黑绸软帽的富公子急匆匆朝他走来,他忙迎上去,打招呼说:

“大哥,你这是要往哪里去?

我怎么看着你面熟呢?

”富公子站住看了他一眼,①眼里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惊喜,他说:

“是吗?

那咱们就交个朋友。

好,走吧,我请客,饭后你再帮我办件事。

张三心中大喜,暗自琢磨:

这个人真怪,以往骗人家一餐不知费多少口舌,这位倒挺大方。

于是他跟着富家公子走进对面一家酒楼。

富公子要了一桌丰盛的酒席,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张三呆呆地看着,都有点傻了,甩开膀子,不管不顾地吃喝起来。

一会儿张三酒足饭饱,抬头一看,富公子根本没动筷子,一杯一杯地喝着酒,②眼睛阴森森地看着他。

张三不由一愣,只觉得脚底下冒凉气,心里直打鼓。

他赔着笑脸问道:

“大哥,府上是哪里?

”富公子没言语,仍然一杯一杯地喝着酒。

张三又说道: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大哥有什么难处,尽管对我说,小弟我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曹公子这才开口道:

“你吃好了吗?

”张三抹了抹嘴,说:

“吃好了,大哥让我办什么事?

”富公子说:

“你知道这地方哪座山最高吗?

”张三眨眨眼睛说:

“天子山,天子山最高。

这山高哇,山腰挂着云彩,山头顶着天,老高老高的。

”张三眉飞色舞地讲着,富公子却毫无表情,

等他说完了,说道:

“你带我去,我给你白花花的银子。

”张三意外地说:

“原来就这点小事,这有何难,大哥要去,咱们这就动身。

”说罢,张三带着富公子上了天子山。

半天工夫,他俩登上一处悬崖。

富公子站在岩石上,③凝视着远方,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张三有点明白了,赶紧劝道:

“大哥,有啥想不开的事,也别寻短见哪,好死不如赖活着。

从我记事起,从这块石头上跳下去的人已经99个,你要再跳下去,那……”富公子看了一眼张三,笑

了笑。

掏出一锭金子扔给他。

张三一看这么大一块黄灿灿的金子,眼睛都直了,忘乎所以地说:

“大哥,你要是真想不开,就把身上的黄金和银票都给我好了。

”富公子又是一笑,说道:

“好,全给你,黄金和银票,连我这身上等衣服也给你。

不过,你也不能让我光

着身子去见阎王呀,咱俩换换。

”张三利令智昏,什么也顾不得了,当即接过富公子的金子和银票,又三下五除二,和他换了衣服。

换过衣服,张三倒有点不好意思了,顺口问道:

“大哥,你非要死呀?

”富公子脸一变,狞笑一声,恶狠狠地说道:

“是,非死不可,不过不是我,是你。

”张三大惊失色,惊讶地问道:

“你……大哥,你逗我吧?

”富公子“哈哈哈”一阵大笑,说罢,突然从包里掏出一样东西。

张三一看是颗夜明珠,再一看富公子的长相,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原来,最近皇宫丢失了一颗夜明珠,官府贴出画影图形,悬赏捉拿江洋大盗陈五。

张三早就把陈五记在心里了,一门心思想着要得这笔外财,没想到,今天光顾着吃他喝他了,竟没认出他就是陈五。

张三张口结舌地说:

“你……你就是皇宫盗宝的江洋大盗……陈五。

”张三转身刚要跑,却被陈五一把扭住,恶狠狠地说道:

“对不起,替大哥走一遭吧。

”说罢双手一使劲,张三一声惨叫,摔下了万丈深渊。

几天后,街头贴出官府告示:

7.请写出文中三处画线部分富公子不同的心理活动。

(3分)

8.小说中,富公子亮出夜明珠的情节起到了哪些作用?

(3分)

9.从张三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用一句话概括。

(2分)

10.请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在横线处给补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25字以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题。

(4分)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

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

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

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选自《祝福》)

11.本段中有为下文叙写祥林嫂悲剧命运埋下的伏笔,请找出两处并简析。

(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

(9分)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阿房宫赋》)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3分)

(1)齐、楚之精英()

(2)弃掷逦迤()(3)日益骄固()

13.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A.骊山北构而西折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13分)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

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

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

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

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

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

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

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

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

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

文炳曰:

“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

”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

与贫民为业,使耕之。

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

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

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

众以为不可,文炳曰:

“为民获罪,吾所甘心。

”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

“后当德我。

”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

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

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

“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

”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

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

“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

”即弃官去。

(选自《元史·董文炳传》)

15.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笃于教子   笃:

专注

B.义不忍视也义:

仁义

C.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籍:

抄没

D.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   中:

诬蔑

16.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吏亦不之惮/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C.为民获罪/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民亦有不乐为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文炳十六岁时父亲死去,母亲教子有方,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

B.董文炳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

C.董文炳曾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他把自家的田地作价还给放贷的人,又登记县里的闲置田地分给贫民耕种。

D.有人向州府说董文炳的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陷害他,加上他不想剥夺老百姓来给自己谋私利,于是最终他干脆弃官而去。

18.用“/”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4分)

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9

—20题。

(6分)

清平乐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ruó):

揉搓。

19.“挼尽梅花无好意”侧面反映了作者、的心绪。

(2分)

20.这首词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试作赏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词默写(6分)

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功在不舍(《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赤壁赋》)

(3)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

(《念奴娇·赤壁怀古》)

(4)_______

___,_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一肌一容,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

(6)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

(《六国论》)

四、作文(3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30分)

王尔德说:

“平常的财宝会被偷走,而真正的财富则不会。

你灵魂里无限珍贵的东西是无法被夺走的。

”梭罗说:

“多余的财富只能换取奢靡者的生活,而心灵的必需品是无需用钱购买的。

”于丹说:

“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月收入数字。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请以“财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可以记叙事件,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少于7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杭州二中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

语文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2

3

4

13

15

16

17

二、主观题(共46分)

5.(4分)

6.

(1)(2分)

(2)(4分)大山里的彝族山村,窗栏外是因家境贫困辍学的孩子,教室内是念书的昔日同学。

7.(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分)

1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分)

(1)()

(2)()(3)()

1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

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

19.(2分)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共30分)

22.(30分)(写作文纸上)

杭州二中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参考答案

1.B。

A,烙铁(lào);C,纨绔(kù);D,狼吞虎咽(yàn)。

2.B。

A,“目不暇接”;C,“瞋视”;D,“放诞”“烟熏火燎”。

3.A。

“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B,“赫然在目”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C,“一语成谶”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

就是“不幸而言中”;D,“斧正”敬辞,用于请人改文章。

4.D。

A,语序不当,关联词“不仅”应放在“杭州市容”之前;B,成分残缺,应在“车票”后补上“现象”一词;C,“引起”与“诱因”重复。

5.③①⑤④②(①③⑤④②扣1分)

6.

(1)窗里窗外的距离/“我们也想继续读书”

(2)当他们用艳羡的光看着读书的小伙伴时,也许还没能意识到,因为缺少必要的学校教育,这道窗栏将来会变成难以跨越的鸿沟。

(那一双双如水般清澈的眸子,流露出对有书读的同学的羡慕之情。

窗栏拦住了他们走进校门,但阻隔不了他们那颗渴求学习的心。

7.第①处:

替死鬼自己送上门了。

第②处:

用什么方法(在什么地方)结果他呢。

第③处:

怎么样让这家伙和我换身衣服。

8.点明富公子的真实身份,消解了故事设置的悬疑,使情节发展进入高潮,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写出3点得满分)

9.过度的贪婪必将让人走向毁灭。

(只要谈到“贪”的后果,就可适当给分)

10.江洋大盗陈五畏罪跳崖自杀,皇宫夜明珠仍无下落……

11.第一处写鲁镇的女人为“祝福”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揭示出鲁镇男女不平等的现实。

第二处是借助四叔书房里“寿”“对联”“书籍”等细节,暗示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维护封建礼教的理学者。

正是这些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12.

(1)金玉珠宝等物

(2)连接不断,到处都是(3)顽固

13.C。

例句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C项,以……为鉴。

A项,名作状。

B项,名作动。

D项,名作状。

14.起义军振臂一呼,函谷关顿时攻破,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啊一

片焦土!

15.B。

“义”这里解释

为“坚持正义”。

16.A。

以:

介词,把,用,拿。

B,代词,他/助词,的。

C,介词,为了/动词,治理。

D,代词

,……的人/助词,表停顿,并提起下文

17.C。

“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是前任县令而不是董文炳。

18.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

参考译文: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

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

季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

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

同成年人一样。

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

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连小官吏都不怕他。

董文炳兼听明断,以恩义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没过多久,与他同列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在他手下干事,小官吏拿着文书让他签署时,也不敢抬头看他,内部人们都很佩服他。

县里很贫穷,又遇到旱灾、蝗灾,但赋税日益增多,民不聊生。

董文炳用自己家中数千石谷子代交赋税,官府才得以放过老百姓。

前任县令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而贷款的那家收取利息逐年加倍,官府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

董文炳说:

“百姓都很困苦。

我作为县令,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我应当替百姓偿还。

”于是他把自家的田地作价还给放贷的人,又登记县里的闲置田地分给贫民耕种。

于是流散在外的人渐渐回来,几年时间后老百姓都比较富裕了。

朝廷起初统计人口,下诏说有敢于隐瞒实情的将被处死,并抄没家产。

董文炳让老百姓聚在一起居住,户数便减少了。

县府里很多人都认为这样不妥。

董文炳说:

“为了老百姓而被定罪,我是心甘情愿的。

”老百姓也有不愿这样做的,董文炳说:

“以后他们会感激我的。

”于是赋税大大减少,人们都很富裕并保全下来。

邻近县中有告状得不到伸张的,都上书给董文炳,求他裁决。

董文炳曾经拜见上级官员,邻县的人都聚在那儿观看,说:

“董县令看起来也是人啊,为什么他这样明断如神!

”当时官府不停地搜刮百姓,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

有人向州府说他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诬蔑陷害他,董文炳说:

“我最终也不可能剥夺老百姓来给自己谋私利。

”于是弃官而去。

19.忧伤,怨恨,百无聊赖(写出两种即可)

20.词作以昔衬今,以少女赏梅时的欢快闲适衬托晚年赏梅时的落寞孤寂,表现出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21.

(1)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羽扇纶巾强虏灰飞烟灭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5)尽态极妍缦立远视

(6)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