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教师心理素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2675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教师心理素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十章教师心理素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十章教师心理素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十章教师心理素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十章教师心理素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章教师心理素养.docx

《第十章教师心理素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教师心理素养.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章教师心理素养.docx

第十章教师心理素养

第十章教师心理素养

   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本人具有良好的个性修养和心理素质。

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不仅影响着学生思想人格的形成,也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

因此,教师的人格,教师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学生的态度,都会对学生的现在及将来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一节教师心理素养概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同时指出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而要做到这些,最基本的前提是要有一支身心健康的教师队伍,否则所有的一切将无从谈起。

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只有教师具有了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但目前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

因此,大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素养是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资料链接1】

   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市天河区在举行的一次心理保健讲座上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对在场教师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近半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31.5l%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l%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嫉妒情绪、焦虑情绪的出现也比较高。

调查发现,教师的心理问题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

                                              (中国新闻网,2002年1月31日)

一、教师心理素养与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素养

 1.教师心理素养的内涵

 所谓素养,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使自己的身体、道德、知识能力、人格等素质持续发展进行的自觉的修习涵养及其综合发展水平。

①教师心理素养即教师心理素质,一般意义上,教师心理素养包含知识与修养两个层面。

知识层面体现在教师具有较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去完善自我,指导教育教学和处理各种关系的实践;修养层面体现在具有良好的认知、情绪控制能力、坚定的意志力、良好的适应能力与自我调适能力等,并能积极主动地、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2.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养

 

(1)积极的工作态度。

即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敬业与爱生两个方面。

《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_2020年)》第37条明确指出要加强师德与学风建设-。

切实加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引导教师热爱事业,关爱学生,言传身教,自尊自励,以人格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赢得社会尊重。

建立师德考评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进修深造和评优奖励的首要依据,实施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

把师德建设工作作为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教师的敬业主要体现在坚定的职业信念,即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一般而言,具有坚定职业信念的教师具备以下特点:

有自觉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学生有情感,喜欢教师职业;受到领导的信任和社会、家长的尊敬;工作不断取得成就、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对社会不良风气不随波逐流等。

教师的敬业精神是一个逐步确立、不断加深和巩固的过程。

因此,每一个教师从他准备当老师的那天起,就要开始认识教师职业。

此后,随着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经过实际的锻炼与体验,包括承受各种挫折,吸取教训后,不断加深认识,提高觉悟,加深情感体验,最后才能树立起坚定的职业信念。

   热爱、尊重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英国的罗素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中指出: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师爱包含了对每一个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它是激励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力量、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

师爱是有层次的:

第一个层次是亲近感,这是教师对学生以生活上的关怀体贴为起点而产生的学生对教师的依恋性的情感体验。

第二个层次是理解感和尊重感,即学生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理解和尊重。

第三个层次是期待感,这是师爱的最高层次。

它是教师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怀着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体验,暗含期待作为一种效应,已经过教育实践的检验而为教育界所认可。

   【资料链接2】

   暗含期待效应

   暗含期待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称罗森塔尔效应。

它是经过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验证的期待效应。

罗森塔尔将这种效应取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其缘由来自一个希腊神话。

相传古代塞普鲁斯岛国国王皮格马利翁热恋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久而久之,他的真挚感动了上帝,上帝真的让少女活了起来。

罗森塔尔的实验见于1986年他同雅各布森发表的一本著名的实验研究报告《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项研究的主旨在于纠正教师的偏见,证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实验者先对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儿童进行智力测验,然后在每班中挑选出平时受教师歧视的贫穷家庭的儿童,但挑选的标准不是智力测验的分数。

当研究者将挑选儿童的名单交给各位任课老师时,却被告知说,这是一些特殊的儿童,具有潜在发展的可能性。

一个学期后,研究者把这部分儿童(实验组)与其他儿童(对照组)作了对比,结果发现,实验组儿童的智商比控制组提高得快。

一年后,进行第三次测验,其结果仍然如此。

研究者在结论里指出,由于教师真的认为这些儿童是特殊儿童,于是不知不觉地便给予特别的注意,以更为友善的态度亲近他们,以更多时间关注他们的学习,由此对这些儿童产生了激励作用。

其结果是他们的成绩沿着教师期望的方向不断提高。

   

(2)广博的学识。

作为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学识。

第一,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主要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人文社会知识、科技类知识、工具类知识、艺体类知识、劳技类知识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了学科问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求真务实、理性批判的科学精神与善待自己、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人文素养,也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创新型教师的特征。

第二,教师要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

主要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学科教育知识、教学策略知识等,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

第三,教师要具有系统的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形态的知识。

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知识和教育评价知识等,它是教师从事职业行为的重要保障。

教师必须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才能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也才能发展教师的个人智慧。

第四,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实践性知识是思想教育知识、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师职业情感与职业技能的综合表现,是对教师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践训练和检验。

教育专业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属于描述性知识,可以让教师知道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但不能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它们只有与教育教学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即实践性知识进行整合,才能被激活、催化,才能赋予教师个体新的生命与意义。

   (3)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一,要具有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如会讲标准的普通话、会书写规范的汉字、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等。

第二,要有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能力。

教师敏锐的观察力是洞察学生内心世界、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特点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育能力。

另外,思维能力是决定一个人理解能力的关键。

教师要做到准确、深入地了解学生,就必须具有高水平的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思维的逻辑性。

第三,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是思想交流和情感分享的工具、是减少冲突和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一个师生交往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教师的人际沟通能力就是一种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人际沟通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非语言沟通手段的能力。

前者是指正确运用语言词汇传递信息的能力,后者是指借助手势、体态、表情等非语言方式来沟通的能力。

第四,教师还要具有教育诊断与指导能力和获取新信息的能力。

教育诊断是教师运用教育诊断和心理诊断的技术与方法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找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

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一能力,才能对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效帮助,使他们健康发展。

同样,当今社会早已进入信息社会,教师如果缺乏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4)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包含着心理活动的各个侧面,具有各种不同的性格特征。

在教师应具备的良好性格特征中,最重要的有四个方面:

一是对现实态度要有积极的性格特征。

人对现实的态度体系是性格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指个人在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自己以及对待学习、工作、劳动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如正义感、正直、诚实、狡诈、虚伪、同情心、自信、自尊、自强、自负、自卑、勤奋、认真、懒惰、马虎、首创精神、墨守成规、勤俭节约、挥霍浪费等。

其中有积极的性格特征,也有消极的性格特征,作为教师,应培养自己良好的、积极的性格特征。

二是具有坚持真理的坚定信念。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者,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学生讲究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

三是教师要具有积极向上的情绪特征。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都是有情感的。

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应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稳定持续的情绪状态,要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避免因自己的消极情绪感染学生,从而影响教学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是教师应具有坚强的意志特征。

教师的工作表面看似平凡、平静,但其中也充满了矛盾、冲突,如对课程改革的不适应、对学业困难学生的无助、对自己专业发展的不满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克服困难的能力,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5)正确的角色认知与角色期待。

角色认知是指对某一角色规范的了解与认识,角色期待指人们在角色认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某一角色的期望和要求,通常包括外部期待和内部期待两种。

①我们这里说的主要是教师的自我期待,是基于教师对教师角色正确认知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期望,这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

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合理的角色期待,才能有正确的、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行为,角色期待过低和过高都不会产生正确的教育行为。

因此,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根据自身实际与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确立正确的角色期待,如此才能引领教师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地完成角色任务。

 

(二)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内涵

 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因为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

一般认为,心理健康乃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并在其中渐次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

④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仅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品质,而且也指一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总之,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一种合乎某种社会水准的行为。

 2.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心理健康即正常心理能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发展,能保障人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能使人正常的、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异常心理即丧失了正常心理的功能,它无法保障人的正常生活,破坏了人的身心健康。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有常识性的区分,如有无离奇怪异的言论、思想和行为;情绪体验是否适度;自身社会功能是否完整;是否影响到他人的正常生活等。

这种区分比较直观,非专业人员可以依据经验进行判断,但不一定符合客观实际。

另外还有标准化的区分,如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

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下郭念锋根据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定义,即“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的机能”的心理学区分原则,即“病”与“不病”三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因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

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知觉的刺激物,那么,我们必须肯定,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觉。

另外,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物的规定性,这时,我们便说,他产生了妄想。

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我们称它为统一性标准。

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眭,必然不能被人理解。

   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其实这一指标已涵盖在上述标准之中。

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对患者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者是说“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人的心理活动虽在形式上分为认知、情感、意志等成分,即知、情、意,但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知、情、意之间具有协调一致性,从而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准确和有效。

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就是知、情、意协调一致的体现。

如一个人遇到一件令其高兴的事,就应产生积极的、愉快的情感体验,这是正常的心理;如果产生了消极的、否定的情感体验,那就是不正常的,属于异常心理范畴。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个体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不会轻易改变,这是正常心理。

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个体的人格变得不稳定,与原来的人格大相径庭,如本来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突然变得相当冷漠,我们又找不到令其改变的具体原因,那么,我们可以说其心理活动不正常了。

   3.I临床心理学关于几个概念的区分

   与“健康心理”这一概念相对应的是“不健康心理”,而这两者都属于正常心理范围。

以往无论在教学还是临床实践中使用的其他概念,都曾遇到不少麻烦,原因是那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往往互相交错、彼此冲突。

为此,临床心理学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分别使用“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和“异常心理”来表达。

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心理正常、心理异常问题的图示①

   【资料链接3】

   正常人不健康心理的分类与标准

   1.一般心理问题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一般在2个月之内)。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2.严重心理问题

   

(1)引起“严重心理障碍”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

   

(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

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

   一般/严重心理问题的特征

   ·情景性:

特定的情景诱发,与其密切相关。

   ·偶发性与暂时性:

脱离情景就不复存在;常可自行缓解。

时间:

一般<2月;2月≤严

重<6月。

   ·心理状态无病理性变化。

   ·可理解性。

   ·由特定情景诱发,并在特定情景中发生,持续一段时期后会发生变化,或缓解,或痊愈,或演变成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但本身并不存在心理状态病理性的心理异常症状。

   3.可疑神经症(边缘状态)

   在精神科工作中,神经症与正常心理的分界线并不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到精神科就诊的病人,几乎都是症状比较重且患病比较长的。

但是,在内科或基层保健室里,这个问题就会经常发生。

这里,关键在于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弄清楚心理冲突的性质。

从现象或事实的角度来说,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之分。

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例如,夫妻感情不和,病人长期想离婚又不想离婚,十分苦恼;二是它有明显的道德性质,不论你持什么道德观点,你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而另一方是不道德的。

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相应的两个特点: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或者使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

例如,某病人每天晚饭后就陷于吃药还是不吃药的痛苦冲突之中:

吃药怕肝硬变和上瘾,不吃药怕睡不着。

这在不懂精神病学的局外人看来是不成问题的,想吃就吃,不想吃便拉倒,实在决定不了可以去问医生,医生n1你吃你就吃,医生叫你别吃就不吃;二是它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如上例,你不能说吃药和不吃药何者道德何者不道德。

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而心理冲突的常形则是大家都有的经验。

显然,如果限于心理冲突的常形,甚至并没有什么痛苦的心理冲突,那么,充其量只是心理生理障碍,而不是神经症。

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差或内脏功能障碍,原来不明显的心理冲突便会尖锐化,也很容易发生变形,例如明显的疑病症状。

   心理冲突的揭示和分析需要精神病学知识和技巧,一般通科医生可以用比较简单而容易掌握的方法来进行评定。

这包括三方面:

   

(1)病程:

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2)精神痛苦的程度:

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3)社会功能:

能照常工作学习或者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

   如果总分为3,可以认为还不够诊断为神经症。

如果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

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

要补充说明的是,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

二、教师心理素养与教师职业要求

   

(一)教师角色与职业特征

   1.教师角色

   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行为模式。

它主要包括角色扮演者、社会关系体系、社会地位、社会期望和行为模式五个要素。

每个人扮演的角色是多样的,这里我们主要分析教师在学校里的职业角色。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传统上,教师的核心角色就是知识的传递者,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如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与合作者、由学生成绩裁判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具体而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科学学习方法和过程的示范者j第二,教师是新型的传授者。

从教师职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传授者是教师最基本的角色特征。

当然,在当代社会,教师的这一基本特征又有了新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传授中灌输的观念和行为被逐步摒弃,而启发、点拨、引导和理解等被逐渐强化。

第三,教师是终身的学习者。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

教育者先受教育永远是一条客观真理。

在当代,强调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让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既是知识经济社会和终身教育思想的要求,也是认识和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

第四,教师要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当前,我国在课程管理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地方课程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存在与开发在客观上要求学校和教师都要成为课程管理和开发的主体,另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第五,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育研究已不再是专家、教授与科研人员的专利,教师也不再是教书匠,“教师即研究者”是当今世界上十分流行的教育口号,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把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①其次,要让教师认识到自己从事研究工作的优势。

教师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经常性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教育研究最好的素材和课题,这种研究的有利条件是其他任何教育科研人员不具备的。

 2.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师的职业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性质是复杂而繁重的培养人的脑力劳动。

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就是由教师劳动的性质所决定的。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教师的任务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是世界上最高级也是最复杂的生物,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

因此,教师要研究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促进这一个个个体的发展,其工作的复杂性就不言而喻了。

第二,针对性。

这一特点也是由教师的工作对象和教育活动的特点决定的。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具有不同需要、兴趣、性格、能力的学生,教师必须要针对学生的这些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即要做到因材施教。

同时,学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教师还要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发展的动态,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

第三,示范性。

教师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特点,即教师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劳动手段。

具体说,教师职业示范性的基础是学生的模仿性和向师性。

喜欢模仿是中小学生的特点,他们喜欢模仿他们喜欢、尊重和信任甚至崇拜的人物。

教师很容易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成为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作用

   【案例1】②

   某校高二的一次英语课上,竟然发生了28名学生一起逃课的“事件”。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后经了解,才知道这个“事件”主要是同任课教师杨老师有关。

杨老师是个30多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