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docx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单元养成·服务
主题一,美食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新疆的特色美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调查访问的方法以及收集、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热爱学习、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树立为宣传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主人翁”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选择和确定一个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是关键性的一步。
人人都爱自己的家乡,提起家乡谁都会倍感亲切,选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视频资料来引导学生再次去领略家乡的美食,从而激发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
二,展开活动
1.查阅和收集资料。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搜集信息,例如上网搜索、去图书馆翻阅文献、采访周围的人等。
2.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汇总和分析资料。
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进行简单的资料和问卷的汇总、整理、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活动延伸
此次活动只是个引子,除了美食,还有很多值得赞美的特色文化呢,例如,新疆的水果、干果、民族乐器等,引导学生要通过这次活动,向更多的人展示我们美丽的新疆,让美丽的新疆走出中国,迈向世界。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新疆的美食,有什么特色美食?
布置作业:
记录好新疆的美食。
板书设计:
美食文化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分组,这样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公平竞争。
教研组组长审批意见: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生活·环境
主题二:
身边的低碳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让子们明白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节水的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并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节约用水。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例是以塔里木河水的不断减少引发学生认识到节水的必要性,认识到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二,展开活动
1.查阅和收集资料
资源包中给出了新疆水资源现状和一些节约用水方法的示例。
这部分内容孩子可以上网查,也可以查阅书籍。
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本地的水资源状况,在查阅过程中让子们感受节水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节水,并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
2.交流和讨论
经历了以上的活动后,学生在这一环节一定有许多想说的,可先让学生们在本小组中交流,之后再选一名组员在全班交流。
这个环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课堂小结: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过程,兼顾结果。
布置作业:
理解节水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节水。
板书设计:
身边的低碳生活
水是生命之源。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教研组组长审批意见: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人文·社会
主题三,学会制订计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懂得计划是什么以及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教师可带领学生们认真阅读资源包第23页中有关天天的故事,让同学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学们还可以讲讲自己类似的故事,为吐鲁番一日游这一主题奠定基础。
建议:
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
二,展开活动
1.汇总资料。
这一环节是完全属于孩子们的,他们在小组中可以自由讨论,老师可根据小组的不同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
2.制订计划。
这一环节是在汇总资料
各小组对提炼出有助于解决研究问题的信息进行整合,确定目标,制订一日游计划。
明确目标是制订计划的首要条件,为达到目标而事先制订明确具体的行动安排叫做计划。
课堂小结:
让学生们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多方位评价。
布置作业:
学生学会有意识地克服自身的不足。
板书设计:
学会制订计划
本主题的活动目标分为两个大的方向:
一是旅游计划的制订;二是通过旅游计划制订的活动掌握制订各项计划的方法。
教研组组长审批意见: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自然·科技
主题四,生活中的静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实践体验静电的产生和存在。
能力目标:
通过控制实验明确事物内在规律,在对比中观察提出质疑,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展学生自主探究身边各种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懂得在活动中要相互协调配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实践体验静电的产生和存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环节教师应适时地给出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现、思考、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
对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汇总后,提炼出来加以关注。
实践探究中,老师应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游戏中体验,以激发子们迫切的求知欲,为下一步活动奠定基础。
二,展开活动
神奇的气球
在组织实践活动当中建议采用实验加游戏的方式展开,实验也是实践,游戏即是动力。
本环节中如能找到皮毛摩擦气球,然后利用静电的吸附特性吸引空的易拉罐缓慢向前滚动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手心、气球、空的易拉罐均应干燥。
建议将此游戏的活动作为过渡,相关变量较多容易误导学生。
可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演示,目的是让子明确摩擦后可以产生静电,并初步掌握操作要领和明确产生的效果是评价的指标。
课堂小结:
在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运用各种评价措施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布置作业:
了解有关静电的相关信息。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
实践体验静电的产生和存在。
注意手心、气球、空的易拉罐均应干燥。
教研组组长审批意见:
课后反思:
主题五,走进声音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声音的一般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且在合作过程中注意倾听他人意见。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看资料,也可以让子们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关于杯子的现,激发学生去探索、去现杯子为什么会“唱歌”。
教师要注意引导子了解七个音符的有关知识,并且能分辨出不同的音。
二,展开活动
此时,学生一定会对“会唱歌的杯子”产生了兴趣,对此很是好奇。
可光有好奇心是不够的,还要有实践。
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发现科学的奥秘,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在这一环节,资源包中设计了具有一定梯度的三种不同的玩法:
第一种玩法是用筷子轻轻地敲击四个大小相同的空玻璃杯,看一看筷子与杯子接触之后声音的是怎样的。
这是学生的第一次亲身体验,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认真仔细地去听,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表格中。
课堂总结:
在这次活动中学会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遇到了哪些困难?
是怎样克服的?
布置作业:
复习内容。
板书设计:
走进声音世界
在活动中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的交流。
杯子里的水越多,声音越低;水越少,声音越高。
教研组组长审批意见:
课后反思:
劳动与技术
第一单元家政篇
活动一,几种常用刀法介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刀法,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常用刀法的操作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腌制泡菜的简单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制作简单泡菜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了解营养搭配的简单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制作简单营养餐的制作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各种刀工在烹饪食物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资料。
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教师首先通过精美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刀法的浓厚兴趣,再由教师示范切段、切片、切块、切丝的方法;学生交流各种食材常见的制作要求。
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饮食习惯,用不同的刀法切食材。
2.实践操作
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切段、切块的技术相对比较容易掌握,可以让学生先掌握好这两种刀法,再学习切片、切丝的刀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刀法,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及制作过程,还要给学生介绍刀工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强调安全使用道具,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3.拓展延伸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掌握了切段、切片、切块、切丝这几种简单刀法的基础上,学习用滚刀法切块,以及切片时注重各种造型的设计,使食物不仅好吃而且好看。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实践
在实践体验中熟练掌握这些生活中常用的简单刀法,为以后的烹饪技术的学习打好基础。
课堂小结:
学习将食物切成常见的形状,制作简单的泡菜,了解简单的营养搭配的知识,能制作简单的营养餐。
布置作业:
复习内容。
板书设计:
几种常用刀法介绍
家庭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幸福的家庭是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的。
教研组组长审批意见:
课后反思:
活动二,简易泡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泡菜的相关历史和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泡菜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益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制作简单泡菜所需的食材和辅料,制作泡菜的技术要领和贮存泡菜的方法。
教学准备:
国内外不同地区制作的泡菜的图片,介绍各类泡菜等加工工艺的资料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饮食习惯的差异,各地制作泡菜所选择的食材、制作工艺、泡菜的口味也存在巨大的差异。
2.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制作泡菜在选择食材方面是比较随意的,可以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饮食习惯等条件,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种蔬菜;其次,让学生在了解各种泡菜的特色的基础上,掌握制作资源包中提供的两种简易泡菜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了解泡菜制作方法的不同、贮存时间的长短对人体的影响。
3.拓展延伸
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特产的蔬菜,制作一些符合当地人口味的特色泡菜。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实践,在掌握简单泡菜制作方法的基础上,研制各具特色、口味不同的泡菜。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内容你们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活动二,简易泡菜
泡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饮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食品。
因其味道可口、贮存方便,泡菜成了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见菜。
我国的泡菜种类繁多,加工工艺也有很大差异,
教研组组长审批意见:
课后反思:
活动三,营养餐搭配及制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建立一日三餐营养搭配的健康理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合理平衡的膳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建立一日三餐营养搭配的健康理念。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营养餐的制作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种类丰富的营养餐食谱;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资料。
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让学生从小培养营养均衡、搭配合理、不偏食、不挑食的良好饮食习惯;了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人体的危害;掌握合理搭配营养的配餐方法;能够制作一些简单的营养餐。
2.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烹饪技术,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巩固、提升烹饪技术,动手制作营养餐的技能。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能为以后的劳动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拓展延伸
在学生能力所及的前提下,可以选取当地特色的食材,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制作营养搭配合理、独具当地风味的营养餐。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技能技术,储备营养学知识,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布置作业:
复习这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活动三,营养餐搭配及制作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有偏食、挑食的习惯,导致营养摄取不均衡,有的学生三餐搭配不够合理,甚至有的学生不吃早餐,为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
教研组组长审批意见:
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羊肉炒蒜薹
教学目标:
1.了解羊肉和蒜薹的营养价值。
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制作羊肉炒蒜薹。
3.在烹制蔬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爱劳动的素养,并在劳动中树立防护意识。
4.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会制作羊肉炒蒜薹,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炒菜时控制油温,炒羊肉防止油迸溅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适当给予引导和帮助。
课前准备:
主料:
羊肉适量,辣椒一个,洋葱半个,西红柿一个,蒜薹适量。
辅料:
姜、蒜、花椒粉、生抽、盐少许,油适量。
课时分配:
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引入新课。
(出示各种美味营养餐的图片)师:
同学们,这些美味可口的食物你们喜欢吗?
(通过色泽鲜美、引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图片,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畅谈感受,学习知识。
师:
说说你平时都喜欢吃什么食物?
(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及时让同学们评价这种饮食搭配是否合理?
并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出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详细介绍平衡膳食宝塔图五层中的每一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和分量。
让学生结合当地生活实际情况说一说,每天应该吃的各种食物名称及分量。
从学生们说的食物中选择羊肉和蒜薹这两种食材来制作营养午餐。
(个别条件不具备或饮食习惯特殊的地区也可以将这两种食材换成其他食材)
三、教师帮扶,制作羊肉炒蒜薹。
1.引导学生阅读“制作步骤”。
(1)学生自读。
(2)教师引导总结制作过程:
一是准备食材,二是清洗食材,三是切食材,四是打火炒制。
2.练习切片、切段的方法。
教师演示后,学生练习切片、切段的方法。
3.打火炒菜。
(1)首先烧热锅,然后再倒入食用油。
(不要凉锅熬油)
(2)教师演示重点步骤:
首先要把锅烧热,然后再倒入适量的油,待油冒出少量的烟,就表明油已经热了。
(炒羊肉会有油迸溅,提醒学生不必紧张,可以加少量的盐,把火关小、用锅盖半掩住等方法,防止油迸溅到身上,放入葱、姜、蒜等调料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把葱、姜、蒜等放在锅铲上,锅铲靠近油锅轻轻放入,切忌向油锅内投掷,以免油溅出伤人。
)
4.讨论“安全提示”。
重点引导学生思考避免油迸溅的方法:
加少量的盐、加少量的面粉、把火关到最小、用锅盖遮挡等均可。
5.学生制作,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用刀和用火的安全并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评价提升。
制作完成后,由全班师生共同品尝、评价各组的作品,指出各组需要改进的地方,评选出最佳作品。
各小组同学总结完善作品的方法,全班同学交流总结出制作的最佳方法,并请同学评价做得好的好在哪里,为什么能做好;做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五、总结提升,进行爱劳动”教育。
1.教师总结学生活动中好的做法,如计划性强、安排合理、烹制过程有技巧等,鼓励全班同学在劳动中学会思考,掌握劳动的技法。
2.学生自由谈谈活动的感受,教师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六、阅读拓展延伸内容,布置下节课任务。
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在一天的饮食中还需要吃哪些食物?
根据这个季节的食物特点,设计出一天三餐均衡合理的营养餐食谱。
(这个环节如果时间不够可以留作课外作业,让学生和父母一起设计营养食谱,使每一个学生的家庭都逐步形成健康的饮食结构。
)
第二单元活动篇
活动一,种小树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树木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激发学生为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杨树幼苗的根系,挖好合适的树坑,并成功栽种杨树幼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一是学会使用工具———铁锹。
能根据杨树幼苗的根系挖出40厘米见方的树坑。
二是了解栽种时的要求,即填土时将肥沃的表土填入树坑内,并在填入一半时用脚踩三四下,轻轻提一下树苗,让树根舒展开来,再浇透水。
学习栽种小树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再实地演示。
在栽种小树苗时,让学生注意观察。
2.实践操作
(1)栽种小树苗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开展。
学生分工协作,探讨交流,效果更好。
(2)栽种过程中,要先确定好树坑的位置,如果树苗较多,要提前整好树田,打好线,用明显的标记确定每个树坑的位置。
(3)挖树坑时要依据树根大小来挖,不要影响树根的生长。
(4)栽种小树苗时,放入幼苗的位置在树坑的中央。
填入肥沃的表土,填入一半以上时,用脚踩三四下,每个面都要踩到、踩实;再轻轻提一下树苗,让树根舒展开来,倒入水,让土壤湿透,保证树根不缺水分;最后将树坑填平再踩三四下。
3.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挥动铁锹时,注意观察周围的同学,不要碰伤或擦伤同学。
5.拓展延伸
这部分是让学生在劳动中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回到家中,认领一棵自己家周围的小树苗,对其精心管护,让小树苗和自己一起健康成长。
让学生从内心意识到美好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建设。
布置作业:
复习这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活动一,种小树
教研组组长审批意见:
课后反思:
活动二,养蘑菇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蘑菇的生长环境要求及其生长变化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会平菇室内袋式栽培技术的基本过程及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学会平菇的室内袋式栽培技术的基本步骤及生长期管理方法;培养蘑菇养殖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教师可提前安排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访谈等活动,进行自主预习,以便让学生对平菇的生长条件及栽培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
然后结合学生的预习程度及生活经验,到蘑菇养殖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使学生对平菇的养殖过程不再感到陌生与抽象,进而激发学生对平菇养殖的兴趣,降低栽培技术教学的难度。
2.操作建议
(1)在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的蘑菇养殖棚内,提前准备好示范性教学及学生操作蘑菇栽培用的菌袋与各项用具。
若条件不允许,亦可将平菇养殖的材料用具放在教室进行演示性教学。
(2)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在实地考察参观的过程中,初步讨论、总结蘑菇的栽培步骤及方法。
(3)小组间对所总结的蘑菇栽培步骤及方法进行全班汇报交流与讨论,教师进行评价与示范性讲解,并说明平菇各生长期所需的温度、湿度及通风等方面的管理要求与原因,并要求学生做好学习笔记,以便课后个人或小组能够顺利完成蘑菇养殖过程。
(4)教师在示范讲解后,让各小组按规范性要求,合作演示操作一遍,并说明各相应生长期的管理要求,师生评价予以表扬或纠错,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熟悉蘑菇养殖的主要过程与技术要求。
(5)由于平菇养殖的时间约需40耀50天,教师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及活动课等,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养殖活动可设在校内集中进行,也可在家中分散培养。
(6)在平菇养殖的较长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将小组(或同学)的养殖活动记录表贴在教室,及时填写。
既向全班展示了平时的养殖过程,也方便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并科学调整自己的养殖方法,提高蘑菇养殖的成功率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7)提醒学生定期清理蘑菇养殖场所,并收藏管理好各项养殖用具,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布置作业:
复习这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活动二,养蘑菇
教研组组长审批意见:
课后反思:
活动三,打绳结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绳结在生活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绳结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打绳结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绳结的具体打法和应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出示有关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并说明:
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里,需用绳子捆绑系结的东西是很多的,比如物体的联结、悬挂、固定、紧扎以及对牲畜野兽的捕捉等等,都需用到绳子系结。
2.实践操作
出示打结方法示意图(或指导学生看资源包中的示意图),教师可边讲解边演示操作,学生模仿练习。
也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分组或个人看图研究打绳结的方法和要领。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资源包中介绍的几种打绳结方法,进一步开展互教互学,做到准确、熟练。
4.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打绳结比赛,看谁结得又快又准。
(1)评价要看绳结的质量和速度。
(2)请同学上台夸夸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同学,并给予奖励。
5.教师设置几种场景,考查学生对所学结绳方法的灵活运用情况。
例如:
拉绳子晒被褥用哪种结绳方法、捆扎生日礼盒用哪种结绳方法等,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6.结绳要求科学使用,不同的用途使用不同的绳结方法,例如,捆绑包扎物品要求牢固可靠,捆扎礼品、系鞋带则要求简单易结和易解,这些提示教师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
7.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开拓思维,大胆创新,并鼓励学生将想到的尽可能地付诸实践。
布置作业: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活动三,打绳结
教研组组长审批意见:
课后反思:
活动一制作走马灯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走马灯的历史,知道走马灯的用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会用相应的工具,并在使用中树立防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制作走马灯的方法及使用相应的工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知识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充分了解走马灯“走”起来的原理,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欲望。
通过欣赏走马灯图片,为动手制作各种样式的走马灯奠定基础。
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