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0113内部讨论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1645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8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0113内部讨论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0113内部讨论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0113内部讨论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0113内部讨论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0113内部讨论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0113内部讨论版.docx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0113内部讨论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0113内部讨论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0113内部讨论版.docx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0113内部讨论版

1.8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

中国联通网络公司网络建设部

2014年01月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目录

一.总体原则1

二.部署区域选择1

1.室外宏基站部署区域选择1

1.1LTEFDD1

1.2TDLTE2

2.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区域选择2

三.室外覆盖规划原则3

1.规划指标要求3

2.站址选择3

3.天馈线建设原则4

3.1总体原则4

3.2具备新装天线安装位置的站点5

3.3不具备新装天线安装位置的站点5

3.4天线指标要求6

3.5天线安装要求7

四.室内覆盖规划原则8

1.总体原则8

2.单/双通道方案建设原则9

2.1单/双通道方案选取原则9

2.2单/双通道方案建设原则9

2.3双通道方案天线选取原则10

3.规划指标要求11

4.信源选取原则11

5.器件选取原则12

五.站型配置13

1.基站类型13

2.载频配置13

3.功放配置13

4.接口配置13

5.传输配置14

六.功能配置15

附件1:

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16

一.总体原则

(1)LTE网络定位为提供高速数据接入服务,以满足用户高速数据业务需求和提高使用体验为目的进行部署;3G网络定位为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主力承载网络,应继续完善覆盖和容量;利用3G、4G网络的融合竞争优势,共同为用户提供良好、无缝的业务体验。

(2)LTE网络部署应综合考虑竞争和网络长期发展需求,兼顾网络投资效益,优先选择网络竞争力、投资效益双提升的区域。

(3)TDLTE网络侧重解决局部区域无线宽带接入,承载战略品牌区高速数据,兼顾市场竞争、效益和口碑宣传;在做好TDLTE网络建设的同时,应做好LTEFDD网络引入的准备工作,TDLTE和LTEFDD网络应共用核心网并充分共用传输、配套等资源,向融合4G网络演进。

(4)初期LTE只承载数据业务,语音和短信业务优先回落到3G网络。

(5)LTE无线网络的结构、布局和配置应根据指标要求进行统筹规划,原则上LTE网络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

如现网条件不符合LTE规划原则,应优先考虑优化改造后再利用;如不能优化改造,可考虑新建。

(6)LTE网络建设应坚持多运营商资源共建共享和节能减排原则。

二.部署区域选择

1.室外宏基站部署区域选择

1.1LTEFDD

初期LTEFDD部署于201个地市。

LTEFDD室外部署区域应以3G网络数据业务量、区域重要性为判断依据,以城区的面覆盖和部分重要区域的点覆盖为主。

(1)面覆盖区域的选择

LTE建网初期,面覆盖区域只考虑在市区范围内进行站点选取。

重点选择3G高话务流量站点(连续七天“单扇区忙时平均综合下行吞吐率(含数据和语音等效)”≥1.8Mbps的站点)和品牌影响力特别大的站点作为LTE部署重点,同时以这些基站为基础考虑一定的连续性,组成成片的LTE连续面覆盖区域(对于单个城市存在多个热点区域,且区域间的距离较远,相关热点区域可独立连片,不需进行区域间连片),区域中出于连续性考虑的LTE站点比例原则上应不超过总数的25%。

注:

综合下行吞吐率=(语音业务量(Erl)*50Kbps+HSDPARLC层下行数据流量(KB)*8/3600S)/1024;

扇区忙时综合下行吞吐率:

指单个扇区所有载波忙时综合下行吞吐率之和;

(2)点覆盖区域的选择

点覆盖主要考虑未包含在面覆盖区域中,容易产生口碑效应的孤立的品牌形象区域,如:

5A级景区,重要的大学城、开发区、旗舰营业厅、重要交通枢纽、大型场馆、重要党政机关等。

1.2TDLTE

初期TDLTE部署于56个重点城市,每个部署城市应重点考虑选择以下几个部署场景和区域:

✧城市、城乡结合部、乡镇有线宽带尚未达到,采用无线宽带接入可产生明显效益的区域;

✧一、二类高校(5000人以上)校园;

✧大客户需求明显的区域;

✧联通办公区域、自有营业厅/演示厅;

✧主要商业区、CBD办公区域;

✧市级以上党政机关及办公区域。

2.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区域选择

(1)TDLTE

初期应根据市场宣传的需求,56个重点城市每个地市选择一到两个旗舰营业厅进行室分系统改造,支持2.6GHzTDLTE室分系统。

(2)LTEFDD

LTEFDD室内覆盖区域选择应综合考虑数据业务需求和场景重要性等因素,重点考虑在A类楼宇中的机场、高铁站、通关口岸、地铁、地级市以上政府机关、一类校园、旗舰或大型营业厅(直营店)、五星级宾馆(4A级及以上景区可放宽到4星级)、大型会展中心、三甲医院、大型购物中心、大型电子商城、大型体育馆、以及3万平米以上的高档写字楼等场景中建设LTEFDD室内分布系统。

三.室外覆盖规划原则

1.规划指标要求

(1)LTEFDD无线网络规划指标

表3.1LTEFDD无线网络规划指标要求

区域类型

公共参考信号覆盖场强

覆盖率

小区边缘速率

小区平均吞吐率

RSRP

RS-SINR

dBm

dB

Mbps

Mbps

密集城区

≥-100

≥-5

90%

DL/UL:

4/1

DL/UL:

35/25

一般城区

≥-100

≥-5

90%

DL/UL:

4/1

DL/UL:

35/25

旅游景区

≥-105

≥-5

90%

DL/UL:

4/1

DL/UL:

30/20

机场高速、高铁(车内)

≥-110

≥-5

90%

DL/UL:

2/0.512

DL/UL:

25/15

注:

1)表格中数据均为20MHz系统带宽,50%网络负荷情况下的标准。

2)除高铁场景、机场高速外,RSRP和RS-SINR指室外测量值。

3)分公司可根据用户感知、场景的重要程度以及后续网络调整、优化难度,适当提高覆盖指标。

(2)TDLTE无线网络室外规划指标

表3.2TDLTE无线网络规划指标要求

区域类型

公共参考信号覆盖场强

覆盖率

小区边缘速率

小区平均吞吐率

RSRP

RS-SINR

dBm

dB

Mbps

Mbps

密集城区

≥-105

≥-5

90%

DL/UL:

1/0.128

DL/UL:

18/10

一般城区

≥-105

≥-5

90%

DL/UL:

1/0.128

DL/UL:

18/10

旅游景区

≥-110

≥-5

90%

DL/UL:

1/0.128

DL/UL:

18/10

注:

1)该表中要求只针对TDLTE连续覆盖区域

2)表格中数据均为20MHz系统带宽,50%网络负荷情况下的标准。

3)RSRP和RS-SINR指室外测量值。

2.站址选择

(1)LTE站址应优先考虑利用现有站址资源,如果现网站址无法共站建设LTE,应考虑在此位置利用临近基站拉远的RRU,或引入小基站进行覆盖,以免出现覆盖空洞或弱覆盖区域。

(2)LTE站址选择应以LTE拟覆盖区域内的3G现网站址1:

1作为备选,并根据查勘的站址现状和网络仿真结果综合判断共站建设可行性,对于在现网运营和优化中发现的位置不合理或天线过高的基站可不进行共站建设,重新选择合理站址。

a)LTE基站分布应基本符合蜂窝结构,对于偏离合理位置的现网站址,应先结合无线环境评估共站可行性,原则上基站位置偏离不超过1/3覆盖半径;

b)应尽量避免与现网高站进行共站址建设,原则上市区LTE天线高度不应超过50米。

3.天馈线建设原则

3.1总体原则

(1)LTE天线部署应统筹考虑当前和未来演进部署的综合需求;

(2)为了便于LTE网络的独立优化,原则上LTE系统的天线应采用独立新建的方式,站点比例不低于40%;对于天面空间紧张,不具备新建天线条件的站点,可以采用共用多端口天线的方式,但站点比例不宜超过30%;对于LTE与2G设备同厂家的区域,可以采用多标准基站的方式,但站点比例不宜超过30%。

(3)对于仅考虑LTEFDD系统部署的站点:

✓天线选取应同时考虑1.8GHz、2.1GHz两个频段LTEFDD系统部署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每个频段的LTEFDD天线只需考虑2天线部署(可采用2端口天线,或者多端口天线的2个端口);

✓对于上行覆盖受限、需要上行覆盖增强的场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相关频段采用4天线的部署方式(可采用4端口天线,或者多端口天线的4个端口);

(4)对于需要同时考虑TDLTE系统部署的站点:

✓位于重要品牌形象区的TDLTE站点,应为TDLTE系统部署独立的8端口波束赋形天线;8天线站址不超过20%。

并且从技术角度看,建议8T8R站型的主设备与天线配套捆绑采购。

✓其他TDLTE站点,TDLTE系统可采用2天线的部署方式(与其他系统共用多端口天线,占用2个端口);

(5)TD系统采用的独立天线以及共用的多端口天线,应保证TD系统所连接的天线阵列支持2500~2690MHz频段。

3.2具备新装天线安装位置的站点

具备新装天线安装位置的站点,天馈建设方案如下所示:

a)

(1)

a)

b)

c)

3.3不具备新装天线安装位置的站点

不具备新装天线安装位置的站点,天馈建设方案如下所示:

a)

b)

(1)

a)

a)

3.4天线指标要求

3.4.1只支持LTEFDD频段的4端口、6端口独立电调天线指标要求

表3.3只LTEFDD系统4端口、6端口独立电调天线指标要求

天线指标

频段(MHz)

增益

水平半功率角

0-30度上旁瓣抑制(dB)

前后比(dB)

互调(dBm)

隔离度(dB)

15dBi天线

1710-2170

15dBi

65度

≥17

≥26

≤-110

≥30

18dBi天线

1710-2170

18dBi

65度

≥17

≥26

≤-110

≥30

3.4.2支持TDLTE和LTEFDD频段的6端口独立电调天线指标要求

(1)2个端口至少支持2500-2690MHz频段,另外4个端口至少支持1710-2170MHz频段。

(2)天线重要指标建议如下:

表3.4支持TDLTE和LTEFDD6端口独立电调天线指标要求

天线指标

增益

水平半功率角

0-30度上旁瓣抑制(dB)

前后比(dB)

互调(dBm)

隔离度(dB)

15dBi天线

15dBi

65度

≥17

≥26

≤-110

≥30

18dBi天线

18dBi

65度

≥17

≥26

≤-110

≥30

3.4.38端口波束赋形天线指标要求

(1)TDLTE8端口波束赋形天线的重要指标建议如下:

表3.5TDLTE8端口波束赋形天线指标要求

频段(MHz)

水平半功率角

0-30度上旁瓣抑制(dB)

前后比(dB)

隔离度(dB)

校准幅度偏差

2500-2690

65度

≥16

≥26

≥30

≤0.7

校准相位偏差

单元增益

广播增益

0°指向波束增益

0°指向波束水平面副瓣电平

±60°指向波束增益

±60°指向波束水平面副瓣电平

≤5

16.5dBi

16dBi

22dBi

≤-12

≥19.5

≤-4

3.5天线安装要求

(1)天线建设应严格控制挂高,一般情况,市区天线挂高应高出周围建筑物平均高度3~5米,尽量避免出现高站(大于50米)。

一定区域内天线挂高应基本保持一致。

(2)天线设置,应尽量保证两个扇区夹角不小于90度。

(3)建议不同系统天线尽量采用垂直隔离的方式分层放置;如只能同层放置,应注意尽量与现有系统天线同向,严格禁止大角度对射。

建议LTE天线与现有系统天线的安装隔离距离采用如下标准:

表3.61.8GHzLTEFDD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天线间隔离需求

系统

隔离度

隔离距离

GSM900、DCS1800、WCDMA2100、CDMA800、TDSCDMA(A频段、E频段)、TDLTE(E频段、D频段)

30dB

并排同向安装时,水平隔离距离≥0.4m,垂直距离≥0.2m

TD-SCDMA(F频段)、TDLTE(F频段)

50dB

并排同向安装时,水平隔离距离≥4m,垂直距离≥0.6m注

注:

对于早期建设的F频段TD-SCDMA基站(可能不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发布的《1800和1900兆赫兹频段国际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射频技术指标和台站设置的要求》),建站时应尽量拉大与其距离。

同向安装时,垂直隔离距离最好能够达到3.8m。

表3.72.1GHzLTEFDD与其他系统隔离度要求

系统

隔离度

隔离距离

GSM900、DCS1800、CDMA800、WCDMA2100、TDSCDMA(A、E频段)、TDLTE(E、D频段)

30dB

并排同向安装时,水平隔离距离≥0.4m,垂直距离≥0.2m

TD-SCDMA/TDLTE(F频段)

55dB

并排同向安装时,水平隔离距离≥8m,垂直距离≥0.8m

表3.82.6GHzTDLTE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天线间隔离需求

系统

隔离度

隔离距离

GSM900、DCS1800、WCDMA2100、TDSCDMA(A、E、F频段)、TDLTE(E、F频段)、FDDLTE(1.8GHz)

30dB

并排同向安装时,水平隔离距离≥0.4m,垂直距离≥0.2m

CDMA800

50dB

并排同向安装时,水平隔离距离≥4m,垂直距离≥0.6m

注:

CDMA800的三次谐波会干扰到2610-2640MHz频段的TDLTE,考虑到三次谐波可能来自与天馈线系统的老化等不可控因素,建议尽量拉大与CDMA850系统的隔离距离。

四.室内覆盖规划原则

1.总体原则

(1)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应综合考虑业务需求、网络性能、改造难度、投资成本等因素,在重要性高和数据业务需求大的数据热点区域引入LTE室内分布系统。

(2)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综合考虑GSM(DCS)、WCDMA和LTE系统共用的需求,保证多系统共存时系统间隔离度满足要求,避免系统间相互干扰。

(3)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以满足数据业务容量需求为目标,对单小区无法满足的情况可以进行多小区覆盖,室内分区原则上采用垂直分区的方式保证小区间的干扰隔离,尽量避免同层存在多个小区的情况。

(4)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坚持室内外协同覆盖的原则,需要做好LTE室内外切换区域设计,保证良好的移动性,同时严控室内信号外泄,降低小区间干扰。

(5)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保证扩容的便利性,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可通过小区分裂方式进行快速扩容,满足业务增长需求。

(6)对于多运营商共建的POI系统,需要选择满足各系统间干扰隔离度的器件,保证各系统正常运行。

2.单/双通道方案建设原则

2.1单/双通道方案选取原则

(1)对于一期工程新建的室分场景,原则上采用双通道建设方案。

(2)对于已建2G/3G室分系统的场景,需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以下原则选择建设方案。

a)现网已有分布系统的场景,一般采用LTE单通道建设方案;

b)对于重要性高、品牌影响力大的重点场景,如大型交通枢纽(机场、火车站和码头等)、大型会展中心、业务演示营业厅、城市标志性建筑等,应采用双通道建设方案;

2.2单/双通道方案建设原则

(1)对于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只需要LTEFDD和WCDMA系统的场景:

a)原则考虑同时建设LTE1.8GHz和2.1GHz系统,做到一次建设同时满足两个频段LTE的需求;

b)LTE1.8GHz和2.1GHz频段同时部署时,LTE2.1GHz与WCDMA进行电桥同频合路,然后再与LTE1.8GHz功分后的两路信号分别进行异频合路的建设方案,详细方案参照附件1的2.1.3节;

c)采用WCDMA/LTE系统共用一路和LTE系统单独一路的建设方式,需要保证LTE系统两通道的链路平衡,两条链路差应小于3dB。

d)若LTE与WCDMA可以采用多标准基站(共用射频模块),则采用多标准基站的方式避免同频合路,多标准基站建设方案参照附件1的3.2.3和3.3.2节;

(2)对于已建2G/3G室内分布系统,且进行LTE单通道建设的场景:

a)原则上LTE利旧原2G/3G室内分布系统并且考虑LTE1.8GHz和2.1GHz的同时引入,做到一次改造满足两个频段LTE的需要;

b)若原分布系统为DCS1800/WCDMA系统,则LTE1.8GHz和2.1GHz频段同时部署时,建议LTE1.8GHz与DCS1800、LTE2.1GHz与WCDMA分别进行电桥同频合路,然后再分别进行异频合路的建设方案,并需根据实际情况对主干进行必要改造以保证原系统覆盖,详细方案参照附件1的2.2.3节;

c)若原分布系统为GSM900/WCDMA系统,则LTE1.8GHz和2.1GHz频段同时部署时,建议LTE2.1GHz和WCDMA通过电桥实现合路和功分,GSM900和LTE1.8GHz先合路再通过功分器实现分路,分路出来的两路信号分别进行异频合路覆盖不同的区域,详细方案参照附件1的2.2.6节。

d)若原分布为GSM900/DCS1800/WCDMA系统,则LTE1.8GHz和2.1GHz频段同时部署时,建议LTE1.8GHz和DCS1800、LTE2.1GHz与WCDMA分别同频电桥合路,GSM900采用功分器分路,然后将三路信号进行异频合路建设,详细方案参照附件1的2.2.9节。

e)若LTE与DCS1800或WCDMA可以采用多标准基站(共用射频模块),则采用多标准基站的方式避免同频合路,多标准基站建设方案参照附件1的3.1.1、3.2.1或3.3.1节。

(3)对于已建2G/3G室内分布系统,需要进行LTE双通道建设的场景,

a)原则上采用为LTE独立建设双通道分布系统的建设方案,保证LTE双通道的一致性,根据需要部署1.8GHz或2.1GHzLTE系统,详细建设方案参照附件1的2.3.1、2.3.2和2.3.3节;

b)对于改造难度低并且双通道一致性能够保障的场景可以适当考虑新建一路利旧一路的建设方案。

利旧一路的改造方案参照

(2)的建设方案,详细方案参照附件1的2.3.4~2.3.12节。

c)新建两路和新建一路利旧一路方案的一致性要求:

两条通道不平衡度小于3dB。

2.3双通道方案天线选取原则

(1)原则上优选单极化天线,两个单极化天线间距应保证不低于4λ(约为0.6米),在有条件的场景尽量采用10λ以上间距(约为1.5米)。

(2)在单极化隔离距离难以实施或者物业抵触增加天线的场景下,可使用双极化天线进行覆盖。

3.规划指标要求

(1)无线信号覆盖指标

LTE覆盖指标规划要与WCDMA进行协同规划,针对不同场景覆盖要求如下:

表4.1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指标

区域类型

覆盖标准

公共参考信号覆盖场强

覆盖率

小区边缘速率

小区平均吞吐率

RSRP

RS-SINR

dBm

dB

Mbps

Mbps

单通道

高标准

≥-100

≥5

90%

DL/UL:

4/2

DL/UL:

35/30

一般标准

≥-105

≥3

90%

DL/UL:

4/2

低标准

≥-110

≥1

90%

DL/UL:

4/2

双通道

高标准

≥-100

≥6

90%

DL/UL:

6/2

DL/UL:

50/35

一般标准

≥-105

≥4

90%

DL/UL:

6/2

低标准

≥-110

≥2

90%

DL/UL:

6/2

注:

1)上述指标指建设了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室内指标要求。

2)高标准适用于会议室、酒店、客房等中高数据密集的区域;一般标准适用于办公室等中低数据需求的区域;低标准适用于电梯、地下停车场等与原系统合路兼顾覆盖的区域。

(2)室内分布系统信号的外泄要求

室内覆盖信号应尽可能少地泄漏到室外,要求室外10米处应满足RSRP≤-115dBm或室内小区外泄的RSRP比室外主小区RSRP低10dB(当建筑物距离道路不足10米时,以道路靠建筑物一侧作为参考点)。

(3)天线口最大功率

LTE系统要求每通道天线口最大功率不超过15dBm,对应到参考信号最大功率不超过-16dBm。

(4)链路平衡度

对于LTE双通道建设方式,应保证LTE两条链路的功率平衡,链路不平衡度(功率差)不超过3dB,以保证LTE的MIMO性能。

4.信源选取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在选择信号源时,应主要根据物业点区域的业务需求、资源情况、无线环境情况和所选室内分布系统类型确定。

(1)LTE室内分布系统采用分布式基站(BBU+RRU)作为信源。

(2)LTE室内分布系统基站原则上采用O1配置,对于有多小区覆盖需求的场景,可根据覆盖和容量需求采用S11或S111配置的基站。

(3)RRU可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单通道RRU或双通道RRU:

a)对于双通道室内分布系统,应采用双通道RRU,并将RRU的两个通道覆盖相同区域,实现LTE系统的MIMO功能;

b)对于单通道室内分布系统,可采用单通道RRU或双通道RRU进行覆盖;选择双通道RRU时,可根据设备能力,将RRU的两个通道分别覆盖不同区域(需设备支持该功能)或封闭一个端口做单通道应用。

(4)对于使用多个RRU覆盖的场景需进行覆盖分区规划,规划时应使各个RRU小区间的隔离度尽可能高,优选垂直分区方式,降低小区间干扰,以利于后期扩容,降低改造工作量。

5.器件选取原则

(1)天线选择

a)天线工作频率范围要求为800MHz~2500MHz,对于双极化天线,要求至少一个极化方向支持800MHz~2500MHz,另一个极化方向支持频段包含1710MHz-2500MHz;

b)在具备施工条件的物业点,可采用定向天线由临窗区域向内打的方式施工,以有效抵抗室外宏站穿透到室内的强信号,使得室内用户稳定驻留在室内小区,获得良好的覆盖和容量服务,同时也减少室内小区信号泄漏到室外的场强。

(2)馈线

a)主干原则上采用7/8英寸馈线;

b)平层中长度超过30米馈线原则上采用7/8英寸馈线;长度小于30米馈线可选择1/2英寸馈线。

(3)功分器和耦合器

应根据工作频率范围、驻波比、损耗需求选取合适的功分器、耦合器,要求工作频率范围为800MHz~2500MHz。

(4)合路器

多频段合路器视具体方案,分为前段合路和天线末端合路两种,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