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1617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案

21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不可估量、损失、皇家、组成、一般、象征、苏州、诗情画意、宏伟、唐代、凡是、统统、销毁、侵略、奉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起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文字介绍、图片、音像资料等),教师准备课文彩图的放大挂图,根据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火烧圆明园》的片段)。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话外音)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

—维可多·雨果(法)

2.(出示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烈火燃烧下的“圆明园的毁灭”的课题图,只见有着辉煌建筑的背景图上的“圆明园的毁灭”这七个大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腾起熊熊大火,似乎要把一切都烧成灰烬,大火燃烧在圆明园,也燃烧在我们的心里。

3.你知道圆明园吗?

为什么它被法国大作家雨果称为“人类的一大奇迹”?

引导学生交流对圆明园的了解,教师适时追问:

你是怎么知道的?

让学生懂得可以从预习提示、课外书、影视、网络等渠道搜集信息。

4.导言:

这么一座是家园林、“万园之园”,现在却只留下这些残垣断壁(指图)。

补充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

(估计学生会提出:

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

是谁毁灭圆明园的?

怎么毁灭圆明园的?

圆明园被毁灭前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本课生字中“损、组、苏”是平舌音;“唐、皇、奉、征”是后界音;“统”是上声,要注意读准。

根据“预习”要求,小组讨论研究,可以做标记,记下预习中疑难之处。

2.学生围绕以下几方面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1)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小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2)读课文,喜欢读哪一段可站起来读。

(3)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

(4)哪些部分写了“圆明园怎样被毁灭的”?

(5)课文还写了什么内容?

结合交流,引导学生比一比,哪个部分是重点内容。

(教师板书)

辉煌的过去

毁灭

3.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三、品词析句,引发学生对因明园的向往之情。

1.圆明园究竟是什么样的?

我们先来研究研究,好吗?

2.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你们喜欢的段落来研究,自由读读,然后运用你喜欢的学习方法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1)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圆明园的位置及其布局特点。

(课件演示)这就是圆明三园,它就像深蓝夜空中的月亮,它的东、西、南三面有许多小园,这些小园就像星星一样环绕在月亮的周围,这就叫——众星拱月。

根据文中的描写动手画一画圆明园“众星拱月”似的布局。

并说说“月”指什么?

“星”指什么?

“拱”是什么意思?

这么美的布局,我们该怎么读呢?

个人练读、指名读。

齐读。

引导学生读书思考:

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

(2)第三自然段主要介绍圆明园的景点。

学生想读哪句就练习读哪句。

①画出文中概括写园内景观的语句,教师5;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   ),

也有玲裁剔透的(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  ),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   )。

带(  )部分学生齐读,读后,让学生说说体会到什么。

什么样的建筑称得上是“金碧辉煌”呢?

举例说说。

假如把“象征着”一词去掉,可以吗?

为什么?

怎么读这一部分呢?

指导朗读,要读得声音有高有低、有轻有重、有快有慢,才会吸引人。

自由练读、个人试读、全班齐读。

②出示练习题。

圆明园中,有(  )的(  ),也有(  )的(  );有象征着(  )的(  );也有象征着(  )的(  )。

借此引导学生练习背诵。

③园内的景观分为哪几类?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来介绍他们所了解的景点并给予补充。

有条件的学校,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中介绍的名胜,激起学生热爱之情。

④步入这“万园之园”,你有什么感受呢?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圆明园有这样丰富多彩、巧夺天工的民族建筑,还有无数引人入胜的西洋景观,真不愧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啊!

圆明园的价值不可估量。

5.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圆明园收藏的珍贵。

(1)自读自悟第四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了圆明园中收藏的历史文物,从所收藏文物的时间看,上自(  ),下至(  )。

从收藏文物的范围看,有(  ),也有(  ),还有(  )。

这些文物都是(  )珍贵的,所以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   )。

(2)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中介绍的文物,从而激发学生对圆明园的喜爱。

(3)教师激情引导。

其实何止这些呀!

据《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于1860年11月7日发回的通讯说:

“据不完全统计,圆明园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

”圆明园中的物品价值不可估量。

四、抒发情感,朗读练习。

1.看到这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指导有感情朗读二至四自然段,读出欣赏、赞美之情。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练习背诵。

(1)交流方法。

(2)试背。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上一堂课,我们了解了圆明园那独特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以及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懂得了人们为什么给圆明园那么高的评价。

用自己的话来给大家讲讲你知道的昔日圆明园。

2.说说你对圆明园的感受。

二、反思对比,激发情感。

卫.然而,就是这样一座让人们无比热爱的举世闻名的园林,却在几天内毁于英、法联军强盗的手中。

(板书:

毁灭)

2.学习第五自然段,看看英、法联军是采用哪些野蛮手段毁灭圆明园的。

可以边读边在书上做批注。

3.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掠、毁、烧”,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侵略者掠走的是什么?

毁掉的是什么?

烧掉的又是什么?

4.结合课后“思考·练习”2,让学生仔细读句子。

采用换词法,将“闯进”换成“进入”,并删掉“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

引导学生比较,朗读,体会侵略者的野蛮、贪婪。

5.出示句子“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抓住“奉命’一词让学生谈体会,从中了解侵略者的残暴。

6.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片段,进一步感受英、法联军是怎样毁掉圆明园的。

7.目睹了侵略者罪恶的一幕,想想那些被毁坏的精美建筑和被掠走的稀世珍宝,你们有什么想法,那就通过你们的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表达出痛惜、仇恨之情。

8.练习背诵。

三、在读、说畅深情感体验。

出示圆明园过去辉煌的图片与课文中残垣断壁的挂图,让学生在对比中进行说话练习。

1.就这样,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凝成的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英法联军贪婪野蛮的掠夺之下被毁灭了。

圆明园的废墟记载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饱受屈辱的历史。

假如此时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说,并派代表在全班说。

2.侵略者毁掉的仅仅是一座圆明园吗?

(不,他们毁掉的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毁掉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所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组织讨论,拓展思维。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呢?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谈感想,发表自己阅读的感受。

五、练习写生字词。

1.看看本课生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容易混淆。

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词。

“统”字的右边要注意与“流”字区别。

“奉”字的下面是两横。

“略”字左边是“田”,右下边是“口”。

2.指导书写,学生自己练写生字词。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1、4。

22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倡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

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

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4.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还有哪些地方不太平;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工作状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和平的阳光,享受着幸福的生活时,我们的世界却并不太平。

为了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有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22课就讲述了一个中国孩子对和平的深切渴望。

(板书课题:

~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二、质疑读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题,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

估计学生会提出:

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他发出什么呼声?

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

……

2.带着问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在学生第二遍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先写问候和表示真诚的谢意,再写对在维和行动中牺牲的父亲的回忆和怀念,最后是对世界和平的呼吁。

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在交流时不要强求语句的一致,要鼓励个性化的表达。

问候与感谢

(板书)倾诉与怀念

发出呼吁

4.教师指名朗读,在朗读检查中结合进行正音的指导。

要读准“卓越、沉浸、蓝盔。

腕上、圣坛、呼吁、充满’等词语的读音。

“执、硕、圣、充’提翘舌音;“予、吁’提撮口音,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

三、重点探究,感情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第二部分。

思考:

“我”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2.分小组讨论交流,互相补充,教师辅导。

3.小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相机指导朗读。

(1)从加利先生对爸爸的高度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可以看出“我”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优秀的维和战士。

理解“卓越”的意思。

结合理解维和部队。

维和部队是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建立的一支跨国的特种部队,成立于1956年。

它受联合国大会或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

联合国维和部队执行任务时跟各国特种部队不同,它必须公开自己的存在,必须行进在最引人注目的公路、广场、热闹地段等公开场合。

(2)从爸爸临上飞机前说的话,可以看出爸爸对执行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充满信心。

结合理解“蓝盔”。

维和部队士兵必须统一着蓝色盔帽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所以亦称“蓝盔”部队(蓝色象征和平)。

练习朗读,用坚定的语气读爸爸的话。

(3)从“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看出爸爸是以身殉职,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练习朗读,应用低沉、缓慢的语调,体现出悲痛的心请。

(4)“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作者想象其呼唤“和平”的声音,看出他对和平的渴望。

教师范读,朗读时语调逐步提高,并重读三个“和平”。

学生自由练读。

4.所有这些都说明爸爸是个优秀的维和战士,他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引导学生带着自豪、崇敬的感情来朗读,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小组同学互读互评。

四、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自学生字的收获,并提示易错之处。

“执”注意右边的一点。

“予”注意与“矛”相区别。

“凯’字的左边是“几”。

“胁”字与“助”字在字形上相似,提醒学生注意。

“妻”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面是个“女”字。

学生也可以编字谜考同学,以加深对字形的认识。

2.书写生字新词,交流对词义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3.说一说,我为什么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

二、指导读书深入感悟。

1.导入:

爸爸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小作者在信中抒发自己悲痛、缅怀之情,更代表中国的孩子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

2.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说说从中感悟到什么。

3.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1)对“世界并不太平”的感悟。

问题比较集中的句子可能是:

“……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先导I导学生理解字面意思:

“和平之花”指的就是“和平”;“娇嫩的‘和平之花”’,意思是说,和平很容易被破坏。

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收集的资料,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世界并不太平”。

当学生介绍某一地区的局势时,教师相机在世界地图上指出,或教师补充有关事例,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

“具体事例”可以是图片展示、文字说明等。

举例: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大厦遭到恐怖袭击,顷刻间坍塌,死亡两千多人;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为克什米尔发生争端,长期的争端给当事国特别是当地的人民带来灾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长期争端所带来的不断的仇杀;阿富奸的长期内乱给国家带来的破坏;还有车臣的战争,以及南北朝鲜的长期对峙等等。

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体会句子的含义,从中明白:

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

(2)对渴望世界和平的情感的感悟。

引导学生找出渴望世界和平的句子,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情感。

不一定局限于哪一个句子,能读出情感就行。

“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这句话的朗读,要充满渴望和平的激情。

三、导向实践深化认识。

在深人感悟课文内容后,引导讨论:

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先在小组中交流,再集中小组的意见在全班交流。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可以是现在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也可以是给战乱地区的儿童献爱心。

四、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教师: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感受到和平的珍贵。

我们要和平,我们不要战争。

让我们向联合国呼吁——

(全班齐读:

“敬爱的加利先生……人类家园!

”)

五、课外拓展,呼唤和平。

1.布置作业:

摘抄文中印象深刻的词句。

2.鼓励学生做选做题:

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表达对他们的同情,对侵略战争的谴责。

23*黄河魂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反复诵读课文,想象瀑布动人心魄的场面,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黄河的胸怀、精神和气概,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体会壶口瀑布惊天动地的场面,从黄河身上汲取营养。

教学准备:

1.体现课文插图的挂图或投影片、《黄河大合唱》录音带,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描绘壶口瀑布的录像片。

2.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及有关中华民族抗击外强的历史资料和英雄事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起,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第四套切元人民币。

你们知道这张人民币所印的是什么地方?

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壶口瀑布。

2.交流收集到的壶口瀑布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

3.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块学习介绍壶口瀑布的一篇课文《黄河魂》(板书课题)。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可自由发表想法。

教师提问:

课文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而用“黄河魂”这个题目?

通过学习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将课文读准、读通。

有些字的音较难读,可以反复多读几遍,意思较复杂的词语要通过查字典理解词义。

一些词语的意思,教师可适当点拨。

2.指名朗读:

你觉得哪个词难以理解.请你读一读那句话。

3.思考: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瀑布药?

画出提示顺序的语句。

与小组同学交流,并在书中写下自己的体会。

作者是按“由远及近、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瀑布的,提示顺序的语句是“来到壶口——放眼北望——来了!

来了!

——仁立在壶口瀑布前”。

三反复诵读,想象情景。

1.播放壶口瀑布的录像或VCD,让学生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气势磅砖的壶口瀑布。

2.用《黄河大合唱》的歌曲录音带配乐朗读。

反复朗读,边读边想象。

3.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朗读时想到什么。

喜欢相同部分的同学可互相补充。

教师参与交流,并指导学生理解“气势磅磷”、“排山倒海”、“挟雷裹电”、“所向披靡”等重点词语。

4.小组自由讨论:

选出一名同学做解说员:

假如你是解说员,你将如何向大家介绍壶口瀑布?

运用本课新学的词语,看谁用得准确。

5.推选小组代表配合画面和音乐进行解说,评出最佳解说员。

四、借助资料,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边听边想,作者为什么长时间地位立在壶口瀑布前?

(1)联系前文,引导学生理解“一往无前”、“前赴后继”、“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等词的含义。

(2)引导学生交流各自搜集的有关中华民族抗击外强的历史资料和中华儿女的英雄事迹。

2.齐读第七自然段。

交流:

如果你站在黄河前,你会说些什么?

3.讨论:

课文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

引导学生联系全文,从作者看到壶口瀑布,想到黄鳞巨龙,想到中华民族的精神,从而理解“黄河魂”的含义以及作者写作的目的。

五、课后延伸。

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气势磅嫩的黄河壶口瀑布。

我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并积累了一些词句,还学着用了用。

建议同学们按照课文中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和写作方法,观察我们家乡的河流,写一篇短文。

24*镜泊湖奇现

教学目标:

l.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象,获得美的享受。

3.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镜泊湖及其周围景观的特点,体会镜泊湖景象之“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插图的彩色挂图或投影片。

同时,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镜泊湖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出示中国地图,指向黑龙江省)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

(板书课题:

镜泊湖奇观)理解“奇观”的意思。

奇观:

本课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估计学生会说:

为什么把这个湖命名为“镜泊湖”?

镜泊湖是个怎样的湖?

它有什么奇特的景象?

它奇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做好批注,看一着镜泊湖是在什么地方?

是个怎样的湖?

有哪些奇观?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相互评议。

3.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在汇报中可以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互相补充。

三、细读课文,想象品味。

1.分组研读,合作讨论。

学生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组成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镜泊湖的神奇之处。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

2.课堂交流,汇报成果。

按小组汇报研读讨论成果,教师相机点拨。

(l)认为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山峦的,可能会边朗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奇观;可能把话变画,画镜泊湖的风光图;也可能进行有感情朗读。

教师可通过播放投影、录像,再现镜泊湖景致,引导学生感受景象的奇丽。

讨论:

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写镜泊湖的“自然朴实”?

哪些地方是写镜泊湖的“绩丽多变”?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2)认为奇在“吊水楼瀑布”的学生,可能会将幽静的镜泊湖和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的瀑布形成鲜明的对比,体会“吊水楼瀑布”的神奇。

可能会提出“吊水楼瀑布”为何冬天不会结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一现象同瀑布形成的原因联系起来思考。

教师播放瀑布的响声,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边朗读边想象瀑布的气势。

自由读,讨论:

描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和讲瀑布从不结冰、断流一句有什么关系?

对比朗读第三、四自然段,分别用“——”和“一”画出描写镜泊湖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句子,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认为“奇在地下森林”的学生,可能交流文中描写火山口“形奇”的语句;可能通过想象感受火山口的“形奇”;也可借助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的最大特点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再加上生动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五、布里作业。

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

积累.运用六

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六条人生名言,积累语言。

2.阅读成语故事《三顾茅庐》,理解成语的意思。

3.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书。

4.能把自己的经历、见闻或想法不拘形式、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名言,准备一本自己喜欢的好书。

教学安排: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阅读)

一、完成“读读背背”。

1.谈话导人。

许多名言能激发人的斗志,鼓舞人的精神。

今天我们要学习六旬人生名言。

比比看,谁最先把它们读熟、背会。

2.学生自由读书中的六条名言,注意读准字音。

3.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自己的体验,领会意思。

4.与学习伙伴交流读了名言后得到的启示,相互探讨不懂的地方。

5.反复诵读,引导记忆,积累名言。

6.交流自己搜集的其他名言。

7.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搜集名言,制成名言卡。

二、完成。

阅读”。

1.谈话导人。

你们喜欢历史故事吗?

读过哪些历史故事?

(学生自由谈。

)今天,我们来阅读一则选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三顾茅庐》。

2.自由读短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借助课文插图,按短文后的练习题再读短文,边读边思考。

4.在小组中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不懂的地方,与同学们共同探讨。

5.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顾茅庐”的故事。

(1)教师提示:

讲故事时要抓住主要内容,分清主次;

(2)学生练习讲故事,同学对讲;(3)学生找同伴讲故事。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名言导入,议论“好书”。

1.(在教室墙壁上挂上几幅有关该书的名人名言,并将学生带来的图书摆放在图书角上。

)同学们,先请大家读一读这几句名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

“书籍为理智和心灵插上了翅膀。

”——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读了这些名言后的感受。

3.全班讨论:

什么样的书才能算是好书?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联系自己的实际,谈看法:

(l)内容健康的书;

(2)语言优美的书;(3)生动有趣的书Z(4)启迪智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