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docx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第一考站:
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处理。
(满分值40分,考试时间15分钟。
)
常见问题:
1、描述性研究资料、分析性资料应如何收集?
答:
⑴描述性研究资料:
采用现况调查(普查、抽样调查、筛检)收集资料;
⑵分析性资料:
①病例对照(现场询问、调查表、采样)②队列(现场、追踪、随访、监督)③流行病学实验(恰当选择对象、随机、筛选)。
2抽样调查时样本的大小如何确定?
怎样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答:
现况:
①预期现患率②结果精确性;对照:
①人群中暴露的比例②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对危险度③要求的显着性水平④要求的把握度;保证代表性:
随机原则、监督、控制偏倚。
3、传染病爆发时,应如何进行调查?
答:
①制定调查方案:
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现况、对照、队列)、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②调查活动的实施:
1)调查准备:
人、财、物;2)调查活动组织;3)调查资料收集;4)标本的采集和储运;③调查资料的处理:
1)调查资料的分析;2)样本检测结果的判定;④执行控制与干预措施;⑤评价控制效果;⑥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实例;⑦撰写调查报告。
4、简述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储运要求。
答:
不同部位取新鲜标本(最好含异常样本)→洁净干燥(保温)保存运送→立即检验。
5、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应如何分析?
答:
描述性分析→推断性统计:
①卡方检验(疾病与暴露的关联)②比值比OR(疾病与暴露联系强度大小)③OR的95%可信区间④分层分析⑤分级分析。
6、在实际应用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措施?
答:
①管理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
7、疫苗接种的一般反应及处理原则。
答:
一般反应:
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反应(发热、头昏、恶心、腹泻)等。
处理原则:
一般不需处理(1-2天可消失);如反应强烈仅需对症治疗;如有异常反应,则上报,同时作出抢救,如注射1:
1000肾上腺素(0.5-1.0ml)或肌注苯海拉明(20-50mg),及时送医院;当然也要排除偶合疾病情况。
8、在病毒性肝炎的调查中,应对HBsAg携带者采取哪些措施?
答:
①不能作献血员,加强随访,要求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防止传染他人;②建议作进一步检查(乙肝两对半定量、HBeAg定量、肝功能、HBV-DNA、AFP、肝纤二项、肝脏B超),必要时治疗,同时定期作相关检查。
③建议与患病接触频繁者进行相关检查,尽量注射疫苗保护。
9、钩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
①传染源(病人和带虫者的病原学检查);②传播途径(皮肤接触、经口感染、粪便);③易感人群(个人防护、治疗及管理粪便)。
10、简述流行性出血热病员的处理原则。
答:
治疗、疫情监测、防鼠灭鼠、做好卫生工作、预防接种。
11、简述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答:
①控制传染源(治疗患者,管理控制病畜);②切断传播途径(灭钉螺,管理粪便及保护水源);③保护易感人群(个人防护)。
12、试述苯中毒的预防措施。
答:
①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②生产工艺改革(减少接触苯);③通风排毒;④卫生保健措施(测定苯浓度、定期体检)。
13、中毒分为哪几种,WBC在其诊断中有何意义?
答:
三类:
①细菌性中毒②有毒动植物中毒③化学性食物中毒
WBC是指白细胞,是炎症指标,特别是应用于苯中毒,WBC值会低于正常值。
14、职业病接触上分为哪几类,各种类名称和英文缩写,解释其中一种意义。
答:
①接触机会②接触方式③接触强度④接触时间。
试题1.病毒性肝炎
题目:
2003年3月1日至3月8日某区卫生防疫部门陆续接到本区几所学校报告,学生中接连发现一种不明原因的疾病,学生主诉发热、纳差、全身不适,部分学生巩膜黄染,共90例。
自2003年1月1日起,该区各学校均由同一供餐公司供应营养午餐。
问题:
1.这次疫情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你对这次疫情的初步印象,设计一份调查表。
(简单说明)
答题要点:
1.
(1)核实诊断;
(2)确定是否暴发;
(3)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
(4)查明传染来源和易感人群;
(5)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最终扑灭疫情。
2.
(1)一般项目;
(2)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
(3)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接触者、接触程度、可能受感染日期、地点、方式、传播途径等);
(4)防治措施;
(5)结论;
(6)调查日期、调查员。
试题2.艾滋病
题目:
某市处于艾滋病流行的上升期,近年来经性行为传播HIV感染者人数增长较快。
针对上述现状,欲对该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进行艾滋病干预,以提高该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并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发生和蔓延。
问题:
1.干预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2.干预效果如何评价?
答题要点:
1.干预活动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基线调查:
由实施小组成员对研究对象按照统一问卷进行基线摸底调查,以掌握研究对象整体的本底情况。
(2)干预措施的实施:
主要包括制作IEC材料(信息教育交流材料,即传播材料,是卫生工作者用来传播卫生科普知识常用的媒介,由于针对性强,语言精练,受众一看、一听就懂,又可以长久保存,互相传阅,在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中广泛使用)。
设计制作各种健康教育书面宣传材料,或刻录光盘,向干预对象免费发放,同时将有关培训内容及图片输入手提电脑与干预对象面对面培训;培训重点人物(负责人及领班),使他们更好直接影响服务小姐;开展同伴教育;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安全套使用的培训;通过当地广播电台相关栏目,播放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开设个人电话咨询,对干预对象公布咨询电话,随时解答相关问题。
(3)干预后调查:
通过实施干预措施后,调查员对目标场所服务小姐采用与基线访谈相同的问卷进行干预后的调查,如实填写。
2.干预效果评价:
结合干预前后两次调查分析:
(1)干预前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知晓率改变情况;
(2)干预前后目标人群对艾滋病正确态度改善情况;
(3)干预前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促进情况;
(4)干预前后目标人群HIV感染状况比较。
核实诊断的方面:
患者的临床表现:
长期发热、明显消瘦、慢性腹泻、全身淋巴肿大、霉菌感染等
实验室检查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CD4:
CD8<1(在T淋巴细胞分类中,CD4代表T辅助细胞而CD8代表T抑制细胞和T杀伤细胞。
CD4+T淋巴细胞是HI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而其本身又是免疫反应的中心细胞;CD8+T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
正常人的CD4+T淋巴细胞约占总的T淋巴细胞的65%,CD8+T淋巴细胞约占35%。
人体感染了HIV后,涉及的主要病理过程就是免疫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
CD4+T淋巴细胞的丢失,绝对数量的减少,同时CD8+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CD4和CD8的比例失调。
因此CD4+,CD4+T淋巴细胞记数作为直接测定免疫功能的方法,是提供HIV感染病人免疫系统损害状况最明确的指标。
)经血液检查,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蛋白印迹试验)为阳性者,可诊断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常根据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判断和经血液检查CD4细胞计数小于200/mm3时,可诊断为艾滋病病人。
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来源,感染的途径,性传播、经血及吸毒、母婴、医源性等
试题3.霍乱
题目1:
地处县城郊的某某工厂,有职工1500人,除少数居住厂外,绝大部分都住厂内职工宿舍。
厂内没有供职工用餐的食堂,近期内也没有集体聚餐活动。
职工饮用的水是来自厂里自备水源井的自来水,平时管理不善,井周边环境较差,水井离公共厕所很近。
工人大多数人有喝生水的习惯。
8月5日至8月12日厂内先后发生62例腹泻病人,大便呈黄水样,无明显里急后重感,多数无腹痛、仅个别有低热、呕吐。
以前腹泻病人很少。
厂医务室王医生于8月13日向你所在的医院作出上述疑似霍乱疫情报告,你如何处置?
答题要点:
疫情信息处置:
1、详细做好疫情记录,详细记录疫情过程,必要时进一步追问,疫情报告不详细有关情况,同时要记下报告人姓名、所在单位、联系方式、报告时间。
2、立即向有关方面领导作出疫情报告。
3、立即着手做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5、疫情处理结束后撰写疫情处理总结。
调查方案的内容:
(1)调查目的:
核实诊断,确定疫情性质(散发暴发)、描述疾病分布征(三间分布)、
查明传染来源和暴露的易感人群、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控制疫情。
(2)调查方法:
病例对照调查a在明确调查目的的基础上,广泛探索危险因素(水、食物、媒介、生物、接触、外出史等)。
b确定对照因素,选择对照对象。
c提出危险因素。
(3)调查内容
a核实诊断(临床、实验室、流行病学依据)临床:
无痛性腹泻实验室:
(采样)
采样的品种:
病人密切接触者、自来水厂工人的粪便;厂自备自来水厂的水源水、末梢水;媒介生物(苍蝇、蟑螂);可疑食品
采送样注意项:
适时:
粪便标本在使用有效抗生素前采,采集河沟污水时要在太阳刚出前后。
适量:
水、粪便标本不宜过多。
安全:
标本妥善存放运输,以防标本容器破损,造成环境污染。
快速:
尽快送检 同步:
标本与送检单同时送实验室。
采样的目的:
在找致病因子霍乱弧菌等肠道致病菌。
诊断:
查找流行因素: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考核疫点处理效果的质量。
b对疫情做全面调查了解
①确定病例(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 ②确定收集病例的时间范围③调查厂内所有腹泻病人(全面排查)④对附近医疗机构腹泻病就诊情况有无疑似病例。
c分析资料
确定疫情性质找出流行特征,提出流行因素假设,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三间分布。
d验证假设
e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①基本措施——健康教育。
贯穿于针对性措施落实的全过程
②针对性措施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①病人(疑似病人)隔离、治疗②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消菌治疗预防接种③疫区内查治腹泻病人
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饮食卫生、饮水用水卫生、环境卫生、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免疫接种、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题目2:
某工厂有职工2226人,外来民工735人。
工人除少数在厂外居住,基本都住在厂内职工宿舍。
厂内没有供职工用餐的食堂,饮用厂自备的水源井自来水,平时管理不善,工人与民工多有饮用生水习惯。
9月6日有11人发生腹泻,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多无腹痛,仅个别有低热、呕吐。
至15日共有70人发病,其中本厂职工43例,外来民工27例。
同期厂外无类似病人发现,近期无集体聚餐活动。
以往厂内每月偶尔发生1~2例腹泻病人。
当地防疫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迅速派员到现场查明原因,从病人的粪便中找到了霍乱弧菌(O1),并及时控制了疫情。
问题:
简要叙述本次调查的步骤。
答题要点:
拟采用暴发调查的步骤,主要包括:
1.核实诊断,确定暴发:
对报告病例结合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作出初步诊断,确定首例和首批病人。
2.初步调查,提出假设:
调查首例病人的发病时间、发病前后的活动情况;收集病人标本、接触者标本、饮用水标本并及时送检;环境情况调查:
人群密度、水源和食品供应、粪便管理等。
3.进一步调查,验证假设:
根据初步调查的结果,建立引起本次霍乱暴发的可能原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验证假设,同时,结合病人粪便、呕吐物和可疑食物或饮水中病原学(霍乱弧菌)检查结果,确定传染源、传播途径和病原体。
4.采取控制措施:
边调查边实施。
5.总结、报告。
试题4.伤寒
题目1:
某县某村2000年4月2日~6月17日发生伤寒暴发。
临床症状以发热、畏寒、纳差和乏力为主,其中发热持续4~20天不等,持续38℃以上2~6天,平均3天。
经防疫部门调查,共确诊30例,伤寒杆菌捡出率90.20%。
该村村民饮用深井水和一池塘水。
本次发病户日常生活及饮用水多为池塘水,该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