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0112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固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加固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加固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加固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加固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固技术交底.docx

《加固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固技术交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固技术交底.docx

加固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

鲁JJ-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

1#楼、2#楼、3#楼、4#楼结构加固

交底日期

交底提要: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碳纤维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等)

交底内容:

一、结构材料

1、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见下表。

表中所列为既有建筑改扩建修缮,以及新建结构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单体结构施工图中有具体说明时按单体设计要求。

既有建筑结构加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原则上按下列要求采用:

既有建筑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检测结果为准;结加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高于原结构混凝土强度一级,且不得低于C20。

结构加固的混凝土强度详见单体设计;单体设计未标注时采用C30。

原混凝土构件破损部位修补、混凝土楼(墙)面孔洞封闭、新旧混凝土构件交接部位等,采用高于原结构混凝土强度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具体详见单体施工图。

备注:

1、部分构件采用其他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另见详图或说明。

2、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除满足上表要求外,还应根据不同环境类别满足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2、钢筋及焊条

本工程采用的普通热轧钢筋应满足下表要求:

钢筋强度等级及搭接焊的焊条要求详见上表,其他焊接接头形式的焊条型号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相关规定。

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HPB300或HRB400级钢筋,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

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应采用Q235B、Q345B级钢。

施工中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筋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规范最小配筋率等构造要求;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延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所有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牌号带"E"的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的钢丝及钢绞线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国家其他有关规范的规定;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HPB300或HRB400级钢筋,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应采用Q235B级钢;吊钩应采用HPB300级钢筋制作,严格禁止采用冷加工钢筋;凡外露钢铁件必须在除锈后涂红丹两道,刷防锈漆两度,并经常注意维护。

3、纤维及纤维复合材

结构加固用的碳纤维及纤维复合材,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及其他相关规范的材质要求;纤维复合材的纤维必须为连续纤维,其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承重结构加固用的碳纤维,应选用聚丙烯腈基不大于15K的小束纤维,承重结构加固用的芳纶纤维,应选用饱和吸水率不大于4.5%的对位芳香族聚酰胺长丝纤维。

且经人工老化5000h后,1000MPa应力作用下的蠕变值不应大于0.15mm;单向织物(布)和条形板的碳纤维及纤维复合材,采用规范要求的高强度Ⅰ级材质要求;除注明外,本工程碳纤维布选用单位面积质量200g/m²,具体详见单体设计;对符合安全性要求的纤维织物复合材或纤维复合板材,当与其它结构胶粘剂配套使用时,应对其抗拉强度标准值、纤维复合材与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重新做适配性检验。

4、胶粘剂

结构粘贴加固用的胶粘剂,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表4.4.5及其他相关规范的材质要求;承重结构用的胶粘剂,必须进行粘结抗剪强度检验。

检验时,其粘结抗剪强度标准值,应根据置信水平为0.9、保证率为95%的要求确定;承重结构加固工程中,严禁使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和醇酸树脂作为胶粘剂;浸渍、粘贴纤维、粘贴钢板或外粘型钢的胶粘剂必须采用专门配置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其性能指标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及其他相关规范中A级或B级胶的要求。

其中,对重要结构、悬臂结构、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以及植筋或锚栓直径大于20mm时,必须采用A级胶;一般结构可采用A级或B级胶;种植钢筋或化学锚栓的胶粘剂必须采用专门配置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或改性乙烯基酯类胶粘剂,其性能指标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及其他相关规范中A级胶的要求。

植筋锚固件胶粘剂的填充料必须在工厂制胶时添加,严禁在施工现场掺入;混凝土裂缝修补胶的安全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及其他相关规范的要求;混凝土结构外包钢加固,除胶粘剂应符合规范及上述的要求外,包钢与混凝土构件间需采用专用灌浆料填实。

 

2、加固改造技术要求

1、加固施工前要求

构件加固前,应优先考虑卸除原结构非结构荷载。

无法卸荷时,应及时向设计反馈现场情况,设计允许后方可施工;加固施工前,必须完全理解整体加固原则及加固的需要。

加固过程中若发现原结构构件有开裂、破损、腐蚀、钢材锈蚀、老化,以及与设计图纸不一致的情况,应做好施工检查记录,并及时向我项目部人员反馈沟通。

待得到允许后,方可继续加固修复施工;施工中必须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的进行处理,凿毛、冲洗清洁、充分湿润、涂刷界面剂等,保证连接面的质量及可靠性;应注意加固施工用的材料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特殊要求,保证材料的运输、存储及使用过程中安全,并按材料生产厂商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采取安全保证措施。

2、原结构拆除

需要重新利用的原结构构件拆除(临时)前,必须根据原结构布置情况进行整理、编号、顺序安放,并确保构件的完整性。

不得强行切割拆除,不得损坏构件;原混凝土结构构件拆除前,必须对原结构及工程设计图纸核对无误,且具有可靠安全保障及结构实时监测措施,方可施工。

必要时,需设置临时支撑体系;原混凝土构件凿除必须采用无损伤保留构件的方法施工,严禁使用可能对原结构有破坏作用的开凿机械;结构构件凿除部分后需与增建构件连接时,原结构钢筋应保留,并对凿除后的构件断面进行相应处理,即采用清水冲刷清理新老混凝土的界面,在混凝土充分湿润后,用水泥净浆或专业界面剂涂刷一层,后按图纸要求浇筑混凝土;原结构构件拆除、构件凿洞开孔时,必须在相应的周边结构构件增加可靠的临时支撑;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必须即时清运,不得堆积于原结构楼面。

3、后锚固连接-种植钢筋及化学锚栓

种植施工前,必须对种植基材(混凝土构件)进行完整性检测。

基材钻孔深度内应干燥,基材表面无油污及附着物;风化混凝土、严重裂损混凝土、不密实混凝土、结构抹灰层、装饰层等均不得作为锚固基材;种植基材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当新增构件为悬挑构件时,基材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

基材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参考原设计文件或检测报告,并根据现场实测结果确定;种植钢筋应考虑焊接钢筋对胶粘剂的不良影响,必须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

要求焊接钢筋点距基材表面的距离(即预留钢筋的最小长度)不得少20d(d为钢筋直径),且不少于200mm;种植钢筋或螺杆的胶粘剂,应由材料生产厂商提供固化的养护条件和最少时间控制要求。

固化完成前,不得扰动;化学植筋及化学锚栓需进行承载力现场检验,《GB50550-2016》中附录W的相关要求。

现场破坏性检验,对同品种、同规格、同强度等级的锚固部位基本相同的同类构件组成一个检验批,抽检数量按每批锚固件总数的1‰,且每批不得少于5根。

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植入钢筋应做现场拉拔试验,拉拔力试验平均值应不小于;植筋胶及化学锚栓系统应具有高温焊接拉拔测试报告,保证化学药剂不受高温焊接影响;现场配置植筋胶时,应由专业配胶人员按规定比例配置,确保混合均匀;植筋前用吹风机与刷子清理孔道直至孔内壁无浮尘水渍为止,把配制均匀的

胶用注胶枪注入孔中至孔的2/3处,与刷子清理孔道直至孔内壁无浮尘水渍为止,把配制均匀的胶用注胶枪注入孔中至孔的2/3处,把打磨好的钢筋旋转植入孔底,直至胶溢出为止,如不溢胶需要二次注胶,至钢筋植入孔底有胶溢出为止。

确保胶液饱满,植筋胶均匀在钢筋表面及螺纹缝隙中;除单体施工图注明外,化学植筋锚孔直径按下表:

除单体施工图注明外,化学植筋的最小钢筋间距和钢筋距基材边的最小边距均应不少于5d(d为钢筋直径),膨胀型锚栓的最小间距应不少于10d,距基材边的最小边距应不少于12d(d为锚栓直径),扩底型锚栓的最小间距应不少于8d,距基材边的最小边距应不少于10d(d为锚栓直径);种植基材的最小厚度不得少于下列要求:

膨胀型锚栓、扩底型锚栓:

≥1.5倍有效种植深度,且≥100mm;化学植筋或螺栓:

≥有效种植深度+2倍孔径,且≥100mm;除单体施工图注明外,化学植筋锚固深度设计值lŽd?

应由计算所得,详见下表植筋同时应满足JGJ145-2013中第九章的要求。

注:

1、表中化学植筋为HRB400钢筋,螺杆为Q345级钢,且直径≤25mm。

采用不同钢材时,植筋深度值可适当增减。

2、锚栓受拉、边缘受剪、拉剪复合受力的结构构件连接以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连接必须采用特殊倒锥形化学锚栓对锚栓植筋,其最小有效锚固长度见《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5、加固构造做法大样图

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构造做法大样图,除单体结构施工图注明外,均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及标准图集SG111-1~2、07SG111-1、13SG311-1、08SG311-1~2、14G308、15SG611等对应大样要求及平面标注法图集16G101-1、16G101-3、等对应说明要求施工。

①楼板开洞的加固原结构楼板开洞的加固a)楼板开洞的洞口尺寸≤300X300时,洞边不做加固处理,但板内钢筋尽量不切断(若必须切断则旁焊钢筋加强),涂刷防锈防腐材料或管道设备安装后用细石混凝土封闭楼板。

b)楼板开洞的洞口尺寸>300X300且≤1500X1500时,分别有两种情况1)板内仅为穿竖向管道,管道施工完毕后需封闭楼板时,板内钢筋不断时可以不做加固处理,但要求板边作临时加固支撑,管道施工后用细石混凝土封闭楼板。

2)板内钢筋必须断开,且楼板不封闭时采用洞口边加梁方式加固,如图6.3.1-1、2所示:

②改建(新建)楼板开洞的设计及洞口边加固要求按结施相关要求施工。

③原结构楼板预留洞需封闭且洞口边尺寸不大于1000mm时,洞口封闭方法如图6.3.3;原结构楼板予留洞洞边尺寸大于1000mm时,按各单体结构施工图要求施工。

三、基础加固及改造

1、基础加固施工顺序

凿除混凝土施工→基础凿毛→植筋打眼→焊加宽箍筋→地梁主筋铺设、植筋(植筋胶)→筏板钢筋铺设绑扎→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拆模→成品保护

2、基础加固质量控制措施

既有基础的加固、改造,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其构造做法及施工技术按标准08SG311-2的要求;既有基础的加固、改造,以及新建基础与原基础连接做法,详见各单体结构施工图。

各加固、改造及连接的构造做法及施工技术按标准图集08SG311-2中相关说明条文及构造图的要求;改建基础、增建基础与既有结构基础需要连接时,新基础持力层不得低于原基础;基槽开挖要求:

1)新基础或既有结构基础加固的基槽开挖时,不得扰动原基础持力层。

如已经扰动,应挖除扰动部分,根据土的压缩性选用级配砂石(或灰土,素混凝土等)进行回填处理。

2)新增基础应分批、分段、间隔进行,不应沿基础全长开挖连续的坑槽或使坑槽内地基土暴露太久,而引起基础新的不均匀沉降。

3)基槽(坑)开挖后,应进行基槽检验。

当发现与勘察报告和设计文件不一致、或遇到异常情况时,应结合地质条件提出处理意见。

4)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回填。

应先清除基坑中的杂物,在相对的两侧或四周用中粗砂或粘土同时回填并分层夯实,严禁采用建筑垃圾或淤泥土回填。

四、碳纤维加固

1、碳纤维加固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施工图放样→表面处理→底层树脂→找平→粘贴第一层碳纤维布→涂刷碳纤维浸渍胶→粘贴第二层碳纤维布→涂刷碳纤维浸渍胶→粘豆砂→检查验收

2、碳纤维加固质量控制措施

粘贴加固施工前,必须对待加固的结构构件进行完整性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

存在检测报告未提及的缺陷构件,应将缺陷程度、位置等记录报送我项目部,得到允许后,方可继续施工。

待加固的结构构件应干燥,需去除构件表面的粉刷层、装饰层及附着物,去除表面剥落、疏松、腐蚀等劣化混凝土,以及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露出结构层新面;待加固构件表面应进行打磨处理,去除面上突出的"毛刺",并按规范及相关标准图集要求做补强、园角、清洁等处理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构件表面平整度要求不超过5mm/m;风化混凝土、严重裂损混凝土、不密实混凝土、结构抹灰层、装饰层等均不得作为粘贴加固的粘贴面;碳纤维下料和粘贴期间,应保持材料的干净整洁,防止皱折、破损;碳纤维粘贴时,应保证胶粘剂密实无气泡,厚度均匀、合适。

胶粘剂能充分浸透碳纤维,多层粘贴时要分层粘贴,最后一层纤维布表面应均匀涂抹一层胶粘剂。

粘贴的纤维应平整无褶皱、扭曲,并尽量少搭接;碳纤维的搭接区域、搭接长度应满足构造要求;碳纤维粘贴的胶粘剂固结前严禁扰动;碳纤维粘贴加固施工完成后,应根据建筑要求表面进行防护处理。

为增加粉刷层的附着粘结力,一般可采用涂刷界面剂或采取拍砂处理后,做25厚1:

3水泥砂浆粉刷面层。

拍砂处理时不得影响已粘贴的碳纤维;当受弯构件粘贴的多层碳纤维织物需要截断时,相邻两层按内短外长的原则分层截断;外层碳纤维织物的截断点应越过内层截断点200mm以上,并在截断点处加设U型箍或压条;环向围束的碳纤维织物的上下层之间的搭接宽度应不小于50mm,环向截断点的延伸长度应不小于200mm,且各条带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具体详单体结构设计详图;梁和方柱粘贴碳纤维布需要包裹时,碳纤维布遇阳角处,应打磨成圆弧角,半径不小于20mm。

未尽事宜按13G311-1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执行。

5、粘钢法加固

1、粘钢加固施工顺序

加固施工工艺流程:

材料加工装配制作→脚手架搭设(同时卸荷)→定位放线→粘贴钢板的砼表面处理及钢板下料打磨表面处理→钢筋探测→确定螺栓孔位并成孔→钢板拼装焊接→配胶→灌入结构胶→粘贴加压→固化养护→上螺栓→粘豆砂→检查验收

2、粘钢法加固质量控制措施

①粘钢加固施工前,必须对待加固的结构构件进行完整性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

存在检测报告未提及的缺陷构件应将缺陷程度、位置等记录报送我项目部,得到允许后,方可继续施工;待加固的结构构件应干燥,需去除构件表面的粉刷层、装饰层及附着物,去除表面剥落、疏松、腐蚀等劣化混凝土,以及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露出结构层新面;待加固构件表面应进行打磨处理,去除面上突出的"毛刺",并按规范及相关标准图集要求做补强、园角、清洁等处理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构件表面平整度要求不超过5mm/m;风化混凝土、严重裂损混凝土、不密实混凝土、结构抹灰层、装饰层等均不得作为粘贴加固的粘贴面;钢板安装前应打磨除锈处理并清洁干净;确保钢板的平整、无翘曲、无切割焊接等毛刺。

钢板安装时,应保证钢板面与混凝土构件加固面间的间隙合理(控制≤3mm),焊接接头位置、焊接质量应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灌胶前应确保待加固构件表面清洁、无积水。

灌胶顺序符合规范的操作要求,确保密实度,锚固区的密实度不少于90%,非锚固区的密实度不少于70%;胶粘剂在固结期间严禁扰动。

严禁在钢板上进行后期焊接;粘钢加固施工完成后,应根据建筑要求表面进行防护处理;粘钢加固设计的表达方式、加固构造做法详见标准图集13G311-1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未尽事宜按图集和《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执行。

②竖向构件外包型钢加固法:

a)包钢加固前,必须判别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有无明显碳化、空鼓、剥离及裂缝等缺陷。

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构件进行圆角、构件表面打麻面和清灰处理,修补裂缝。

b)在处理好的柱角涂抹厚约5mm的乳胶水泥,立即粘贴型钢,并用夹具双向夹紧角钢,夹具间距应合理并符合设计、标准图集及相关规范要求。

c)型钢粘贴、安装完成后,应及时焊接连接缀板。

粘贴材料应考虑焊接温度对其影响,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

d)型钢粘贴、安装完成后,钢构件与混凝土构件间用乳胶水泥填实,乳胶水泥中乳胶含量不低于5%,水泥采用不低于425号的硅酸盐水泥;构件表面做防护处理,一般粉刷25mm厚不低于1:

3配比的水泥砂浆。

 

6、加大截面加固

1、加大截面加固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钢筋表面处理→混凝土基层表面处理→钻孔植筋→插入钢筋绑扎、焊接→验收→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成品保护

2、加大截面加固质量控制措施

加固前必须对待加固的结构构件进行完整性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

存在检测报告未提及的缺陷构件,应将缺陷程度、位置等记录报送我项目部,得到允许后,方可继续施工;待加固的结构构件需去除构件表面的粉刷层、装饰层及附着物,去除表面剥落、疏松、腐蚀等劣化混凝土,以及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露出结构层新面,并对裂损部位进行修复补强处理;增大柱截面加固法:

a)增大柱截面施工前,应将混凝土基材表面凿毛且打出沟槽,沟槽深度8~10mm,间距100mm;打掉待加固构件的棱角,清洁界面并涂刷混凝土界面剂。

b)钢筋的加工及绑扎、模板的设置等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c)浇筑的混凝土中的石子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且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d)增大截面的钢筋需要与原构件钢筋连接时,应慎重采取焊接工艺,不得过烧焊接而损坏原构件钢筋。

e)灌注(或喷射)用混凝土的配置及浇注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浇注(或喷射)混凝土必须密实;浇注(或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

7、特别注意事项

1、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现场管理,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2、进入施工现场要穿戴整齐,佩戴好安全帽。

3、高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作业前要做好操作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

4、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对易燃品要远离火源,同时配备好安全防火措施。

5、施工中注意用电安全,避免麻痹大意。

6、文明礼貌,保持场容场貌整洁卫生。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

交底人

注:

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叫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