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境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0007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意境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诗歌意境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诗歌意境教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诗歌意境教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诗歌意境教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意境教学教案.docx

《诗歌意境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意境教学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意境教学教案.docx

诗歌意境教学教案

诗歌意境教学教案

诗歌的意境是作者的心境和感受。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制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制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诗歌意境教学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诗歌意境教学教案1

一、感悟诗歌意象

意象是解读诗歌的密码,感悟意象丰富的内涵,是学习诗歌的关键。

古典诗歌经常借助景物形象来传情达意,所以说诗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学习时必需静下心来在想象中还原彼时彼景,去感受诗人无我之境的超然或有我之境的浓烈。

诗歌的代表意象有很多,但每一种都承载着比较固定的情感。

诗歌的意象分以下几类:

1.自然意象

如月,月在很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记,多传达离愁别恨、孤独思归之情。

例如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杜甫《月夜忆舍弟》:

“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

”刘禹锡《石头城》: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如杨柳,“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戴叔伦《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如猿,猿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

郦道元的《三峡》中说: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人或事意象

如舟,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柳永《雨霖铃》: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如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哀痛与激情。

杜甫《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如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

杜牧《独柳》:

“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李白的《忆秦娥》: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语文老师对以上这些意象要深讲,并通过诗句加深理解,抓住了这些意象,诗歌的精髓就不难理解了。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走进诗歌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精髓。

二、再现主体背景

作为基本文学体裁之一的古典诗歌,始终是语文教学中重要而又富有文化含量和艺术魅力的所在。

春花秋月、风霜雨雪、沧海桑田、生离死别、王侯将相、市井歌楼….....无不行入诗,或含蓄、或隽永、或深沉、或明快、或端庄、或潇洒….....诗已俨然成为文化历史辉煌的象征,是民族情感温馨的表露。

这种内涵上的特点,就打算     了古典诗歌教学重在传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和人文血脉。

同时,阅读诗歌对培育学生的文学趣味、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就像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的:

“诗是培育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够赏识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

1、留意意境,感受情感美

意境“是指诗歌中心灵化了的生活场景。

它是由意象与意象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

(胡山林《文学赏识引论》河南高校出版社)中国古代文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

意境即为“第二自然”,因此,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富于生命、韵味无穷等特点。

意象与意象的组合所形成的时空形态(也叫“场”),使诗歌形成了“空框结构”,也成形成了“呼唤结构”。

这样的结构,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这中间之美呼唤着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让读者徜徉其中,感受着诗歌所蕴含那无尽的审美意蕴和审美情韵。

如,柳宗元的《江雪》,可以说,诗歌描绘的生活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行能存在的,这种“寒雪独钓”的画面,是诗人的心灵幻化出的“第二自然”。

它呼唤着读者去思索,去想象。

一个清高孤傲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出现在脑海,而且从这个形象中,更感受到它所蕴含的一种精神境界――追求心灵自由和行动自由。

可以说,这首诗的意境是深远的,意蕴更是深刻的。

因此,在教学中,留意诗歌的意境,不但感受到诗歌完美和谐的艺术美,而且在含蓄蕴藉中,获得余味无穷的情感美。

2、活用教学手段“诗中有画”、以乐配诗

“诗中有画”出自宋?

苏轼《东坡题跋?

书摩诘〈蓝关烟雨图〉》: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歌与图画、音乐一样都追求情景交融的神奇的意境。

因此,诗歌教学中,以图像、乐曲协作教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以画配诗图画的直观性、形象性特征是作为教学辅助的一个重要条件,更有些诗即是画,画即是诗,“诗画一体”。

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读诗想画,见画想诗,极为有益。

不是全部的画都能信手画来,有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老师制作相关课件,展示相关图片,给学生直观呈现,加深理解。

例如,在教学《早梅》时,老师可以展示一组图片:

雪地傲梅图、梅花怒放图、春日百花齐放图的动画。

课件形象地展现了诗歌所要表现的画面,使学生更简洁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所要表达的主题。

《题菊花》《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可以以画配诗。

(2)以乐配诗古代诗歌都是配乐的,都有肯定的韵律。

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古诗内容,引入古典音乐。

让学生在或激扬、或舒缓、或悲凉的音乐氛围中感悟诗人的情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时可播放《十面潜伏》,那慷慨激扬的战斗氛围充满整个课堂,音乐关心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词人情愿战死沙场,却又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教学王昌龄的《出塞》时可播放《胡笳十八拍》展现塞外的空旷寂寥,有利于学生感受边塞诗的豪壮之美。

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则可播放王菲的现代歌曲《水调歌头》让学生品尝两种不同的味道,以更好地感受词人的情怀。

诗歌意境教学教案2

古诗教学要创设出“意境”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原底社区中心小学张玉芳小学阶段,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习几十首喜闻乐见的古诗,其中不乏写景状物、叙事抒情、咏物寄意之作。

毋庸置疑,每一首诗几乎都是一副精致的图画。

那么如何让学生心照不宣呢?

我认为,关键在于要创设出诗中的有“无穷之味,不尽之意”的意境,铸造心灵,陶冶性情,进行审美教育。

教学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生动的语言描述。

古诗教学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教者、诗人及学生三者产生了情感共鸣。

要做到这一点,老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必不行少,它的贯穿课堂始终。

如学《梅花》一首诗时,我用了如下导语:

“同学们,在冬天,当百花早已凋谢时,有一种花却在不被人留意的墙角里独自开放,她仰头挺胸,不怕风霜寒冷,也不怕受到人们的冷落,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如此导入新课,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

学生的头脑里已经对傲雪凌霜的梅花有了初步的印象,激发了他们的喜欢。

2、精彩的画面展现。

一般来说,古诗所描绘的人、事、物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画加强直观性,关心学生快速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我绘制诗意画、放大插图,运用幻灯片、电视录像片,使用图景再现诗的意境,使儿童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例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我绘制了彩墨画,突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讲《暮江吟》这首诗时,我用了两张幻灯片:

落日余晖、新月强弓;学习《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我出示了松下问童子图……精彩的图画展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致,使他们更直接更快速  的理解了诗的大意和体验到诗人的情感。

3、神奇的音乐陪衬。

音乐美在诗歌艺术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不行忽视。

在音乐表现力的三要素旋律、节奏、和声中,诗歌语言具备节奏感强的音乐性。

所以教学中适当用音乐能去的良好的效果。

比如学习《宿新市徐公店》之前,自制录音带,配上略带抒情的钢琴曲,朗诵“篱落稀稀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让学生边听朗诵,边赏识乐曲,体会清爽自然的暮春景色和儿童那种浪漫的生活情趣。

4、多姿的美读训练。

美读时学生与诗人发生情感共鸣的重要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地吟诵诗歌,缕缕情思便会从他们心底萦绕而上。

我国的格律诗简洁调动学生情感,它讲究对仗,押韵,平仄,读来朗朗上口,嘤嘤成韵,机具音乐美,令人百读不厌。

因而更应让学生多朗读,细品尝。

比如:

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可先范读,以情真意切吸引学生。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孟浩然恋恋不舍的深情,节奏宜舒缓。

“故人西辞黄鹤楼”乃叙事,朗读音调可稍低,“西”、“三”各在句子中间,应读重音。

后两句写景,但从空阔恢宏的景象中却渲染出作者真切浓重的感情,“孤”、“远”可重读,表现故人独自远行和诗人孤独惆怅,“碧空尽”要读成升调,朗读最终一句应渐慢,音量渐弱,显示舟行渐小,缓缓地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

“天际流”三字应读得轻柔舒缓,如静静的流水,表现出绵绵情意,力求生止而意无穷,情不尽。

教者可范读,指导朗读(集体、个人、小组等),反复训练,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进入情景。

5、大胆的想象力的培育。

对我国古典诗歌探讨颇有建树的袁行霈教授指出:

意境是主观情意、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足以让读者沉醉其中的想象世界。

因此,古诗教学中应让学生大胆想象。

比如学习《马》这首诗时,让学生大胆想象大漠的空旷壮阔,燕山的凉爽幽静……启迪学生思维,在反复吟诵之后闭上眼睛细细体味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图景,将一幅精致的图画展现在头脑中,从而正真入境,沉醉其中。

这样才能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诗歌意境教学教案3

【学习目标】

1.了解把握诗歌中常见诗歌意象、意境。

2.掌握鉴赏意象、意境的方法。

3.掌握解答诗歌意象意境鉴赏题的答题方法和步骤。

【学习重点、难点】

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

【学习方法】

自主预习、合作探究。

【学问链接--自主预习】

1.意象

意象即诗人意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是蕴涵着主体思想感情的形象。

如“柳”、“菊”、“竹”、“梅”等。

2.意境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

①意境种类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宽广、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静谧、幽清、舒适、婉转、朦胧、明净、繁复——绚丽、热忱、高亢、繁华、热闹、瑰丽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芜、冷寂

雄浑壮美、幽清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漂亮

②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常用术语)

阔、孤寂清冷、清爽明丽、肃杀荒寒、朴实自然、清爽飘逸、华美艳丽、雄健昂扬、悲壮苍凉、生气勃勃、萧瑟凄清、繁华热闹3.意境之方法攻略

(1).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方法点拨:

①在分析景物(意境)形象时通常是以下几个步骤:

⑴提炼意象;

⑵概括意象特点、氛围(意境);⑶剖析作者思想。

②答题步骤

这首诗通过(

)意象,或描绘出(

)图景画面,营造出了(

)的氛围,抒发(表现)了作者(

)的感情。

学习过程:

典型例题解析

1:

绝句二首(其一)

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

①本诗通过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香,泥融土湿,燕子筑巢,日丽沙暖,鸳鸯静睡等描绘了一派漂亮的初春了一幅明净绚丽轻松和谐的春景图。

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宁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2: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tí]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

沙漠名。

鹈泉:

泉水名。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6分)

答案:

①全诗通过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成功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

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

(2分)②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内涵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衬托,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2分)③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2分)【合作探究案】

依据以上两首诗分析探讨并总结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

解题思路:

⑴提炼意象;⑵概括意象特点、氛围(意境);⑶剖析作者思想。

答题步骤:

①本诗通过描写?

?

等景物,

②营造了?

?

的氛围(描绘出一幅?

?

的图画)③表达了?

?

的感情。

【实战演练】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的幌子。

思索: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6分)答:

①词的上阕通过写田间桑树萌芽,东邻家蚕卵孵出幼蚕,牛犊在长满细嫩青草的平缓山坡鸣叫,及晚归的乌鸦散落在夕阳斜照的树林中栖息的画面,②渲染出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③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喜爱 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

①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远离家乡,在月落、鸟啼、霜满天的秋夜,独自坐在渔船里面对江边的枫树、渔火、听到寒山寺飘来的钟声,②(渲染了)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氛围),③抒发了诗人只身漂泊异乡,孤独的羁旅之愁。

【迁移延长】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海上吊吴野人[注]墓

[清]于震

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

纵教大业留天壤,到底虚名误子孙。

岸拆蛟龙移墓道,潮来风雨吊诗魂。

当年冠盖应俱在,独认残碑剔藓痕。

【注】吴野人: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号野人。

明朝覆亡后,隐居故里泰州,卒后葬于海滨。

诗歌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请简要分析。

(6分)答:

①诗歌首联通过描写平原落日、海上水汽、萧瑟孤坟、孤独村落等意象,(2分)②营造了一种萧瑟、苍茫、迷蒙、孤寂、伤感的意境。

(2分)③全诗极力渲染吴野人墓地衰败、冷落的氛围,哀叹吴野人身后凄凉的遭际,反复表露声誉名望只是空名的思想,表达对吴野人不幸命运的悲叹之情。

(2分)

诗歌意境教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月夜》《萧红墓畔口占》

一、导入新课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快速  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

肯定程度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

那么,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月夜》

1.熟识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番主编《新青年》杂志。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

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

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地出现,例如这首《月夜》。

因此《月夜》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记,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记。

2.朗读诗歌,理解象征意象与主旨。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明确:

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

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教学提示】

抓住诗中景物特点来写。

(2)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洁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但这何尝又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

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象和主旨的理解。

明确:

象征意象:

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是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主旨:

在寒冷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学问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究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目标导学二:

《萧红墓畔口占》

1.简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

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

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诗篇。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

萧红老家在黑龙江省呼兰区,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2年开头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

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

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2.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

(1)走六小时孤独的长途。

明确:

“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情的深厚和真诚。

“孤独”既是诗人当时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2)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明确: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期望她仍旧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3)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明确:

“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苦痛,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的。

(4)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明确:

“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天人永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

听“海涛闲话”,海陪伴着逝者,虽仍旧不免孤独,但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道尽作者的人生感悟。

本诗语言朴实、洗练又富于质感,充满示意;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激情,是戴望舒秀的诗篇之一。

三、板书设计

品尝新诗的美《月夜》:

意境美

《萧红墓畔口占》:

情感美

第2课时

《断章》《风雨吟》《统一》

一、导入新课

有句话这样说道: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原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足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

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断章》

1.朗读诗歌,分析意象,品尝画面美。

(1)这首诗虽只有三十几个字,但是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你找出来。

明确:

诗人在刹那的赏识中提炼出八个意象:

“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

(2)诗歌的八个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漂亮而形象的画面。

这四个画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明确: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面看来好像互不相关,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

格外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细心构思与组合,变得格外耐人寻味。

2.再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

(1)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得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2)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明确:

世间万物原来就是相互关联、互相依存的,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目标导学二:

《风雨吟》

1.朗读诗歌,描绘诗歌画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明确:

“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概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阅历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2.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语言,提炼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情感。

(1)开头两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担忧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概的冲过来的动态。

(2)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

还有什么象征意义?

“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明确:

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阅历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

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

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

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3)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

“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剧烈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目标导学三:

《统一》

1.朗读诗歌,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明确:

全部的叶与一片叶,全部的花与一朵花,全部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

2.作者为什么认为“多”就是“一”呢?

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

请你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

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此“繁多是个谎言”。

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

从这点上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