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的意见新.docx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的意见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的意见新.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的意见新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意见
为维护学院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进一步提高育人水平,推动学生工作新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围绕我院提出的创建省级示范学院的目标,结合我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提高对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性的工作。
我院承担着培养教育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平稳走向社会的责任,为此学院确立了“融合创新担当”的校训和“理析万象,工求精密”的校风,提出了创建“低碳、生态、新能源、新信息”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的目标,实现这些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把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提高到关系学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把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来定位,积极采取管理措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建立良好办学秩序的根本要求。
学院只有建立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教学工作秩序,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任务。
我们必须从保稳定的大局出发,从维护学院和谐有序的办学环境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3、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是学院全体教职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院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阵地,育人是根本任务,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生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职责,也不仅仅是学生管理干部的事情,而是全院教职工的责任。
只有全力以赴地进行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才能保证学生学成本领,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
二、当前我院学生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学生教育与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近年来,由于我院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办学层次增多,给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但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学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是学院党委对学生工作高度重视。
二是各部门对学生工作给予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
三是针对学生工作及时制定和完善了有关制度,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强化了日常管理。
四是学生管理工作者勤奋敬业,尽职尽责,扎实工作,无私奉献,表现了很高的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基本做到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富有成效;日常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学生工作队伍进一步加强,评优和贫困生救助工作稳步推进;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风院风建设日趋好转;学生教育与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5、学生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中,还有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表现在:
一是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专业思想淡薄。
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缺乏学生应有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是少数学生遵守院规院纪意识差,学习纪律比较松弛,存在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现象。
三是个别同学文明意识较差,社会公德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需要加强,存在打架斗殴、抽烟、酗酒、迷恋网吧、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现象。
四是考风建设有待加强。
五是个别教师在教书育人、因材施教、课堂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六是学生管理的机制、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执行制度方面,力度需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的值班具体职责有待明确,值班纪律有待加强;对专职学生管理干部在职称评审、津贴发放、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的政策倾斜不够。
七是学院在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方面尚未有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6、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
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紧紧把握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条主线,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为重点,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以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为保障,进一步激发院系学生工作活力,构建我院学生工作大格局;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增强学生遵守院规院纪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院风、学风、班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7、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明晰对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和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信心和决心;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组织好素质拓展活动;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强化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大胆创新、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以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高品位、宽覆盖、多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和组织发展工作,完善组织发展程序,提高组织发展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
同时积极探索,逐步实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的党建工作格局,真正实现党建育人;重视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
8、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一要切实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努力形成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力争利用2至3年时间配齐专职辅导员;广大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要增强工作责任心,要关心爱护教育指导学生,要经常性地深入教室和学生宿舍、食堂,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好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知心人。
利用班会,个别谈心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克服厌学情绪,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严格执行辅导员(班主任)周一至周日轮流住校值班制度。
二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指导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由“自律”到“自为”的良性发展。
三要加强对学生管理干部的培养工作,把对学生管理干部的业务培训纳入学院干部培训体系。
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作风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知识才能素质,培养造就一支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遵循学生管理工作客观规律,加大对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力度,尤其要做好新上岗学生管理工作干部的业务培训;完善培养选拔机制,院系学生科长、团总支书记等原则上从表现优秀的专职学生管理干部中产生。
积极为学生管理干部创造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
对专职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政治和生活待遇中给与政策倾斜。
通过学习和考察等途径,使学生管理工作者掌握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9、进一步完善科学规范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是学院整体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保证。
要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制定考核细则,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行使有效的管理。
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同时坚持严格执行制度。
辅导员(班主任)每天都要到教室或宿舍对本班学生情况进行检查,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周至少要抽查一次教室或学生宿舍,院系学生管理科、团总支要坚持每天抽查教室或宿舍。
学生处、团委对各院系执行学生管理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定期通报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各院系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10、强化学生的日常管理。
要认真分析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生守则,养成爱学习、讲文明、守纪律的习惯,对不良习气要坚决制止,对违犯院规院纪行为要及时处理。
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五要”,即一要规范,二要科学,三要到位,四要明确,五要深入。
要重点组织好学生活动:
一是认真开展好以“读、观、演、创、做”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素质引导培养活动,营造学习氛围。
二是开展“三无”(无迟到、无早退、无旷课)、“两坚持”(坚持参加集体活动、坚持上晚自习)活动。
全院学生坚持一律在教室上晚自习制度,确保晚自习纪律和质量。
三是加强对教室管理。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的使用、管理实行责任制。
辅导员(班主任)和班长是所使用教室的主要责任人,要对所使用教室的门窗、桌凳等设施的保持完好负责,对节约用电负责;教室要保持卫生、整洁;组织开展教室文化建设活动,形成一个文明、高雅、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组织开展创建文明教室活动,每学期评比一次。
四是加强学生宿舍管理。
建立学生宿舍管理责任制,学生处公寓管理中心对公寓管理总负责,各公寓楼管理员对所管公寓负责。
各院系院长(主任)和党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对所辖学生宿舍负责。
加强对学生公寓的监督检查力度,公寓管理中心每天要对各院系学生宿舍至少抽查一次,并定期组织开展“星级宿舍”创建活动;要严查夜不归宿、在校外租住房屋等现象,经教育不改的要严肃处理。
五是纠正学生不良行为,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严惩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现象。
六是加强对院系学生管理工作的考核。
通过对学生到课率、学生违纪率、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安全事故率、滞留宿舍、夜不归宿等的检查,以及文明教室、文明宿舍、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的评选等措施,考核各院系学生管理工作,评选学生教育与管理先进院系及先进个人。
11、抓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工作始终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确保学院的安全稳定。
一是充分利用网站、校园广播、电视、宣传栏、板报等载体,将学生安全问题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
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安全知识讲座、演讲会、报告会等形式,努力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是提高校园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理能力。
要深入学生当中,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建立以院系、班级、学生宿舍为单位的信息网络,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要立即上报,严禁缓报瞒报现象;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值班不负责任者,逐一追查责任,按规定处理。
三是加强对校内外各种大型社会活动的管理。
严格实行学生集体活动审批制度。
整班外出活动,由院系领导批准,报学院教务实训处、学生工作处备案,辅导员(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带队;整院系外出活动,按外出性质由主管处室和主管院领导批准,院系领导带队,并有学生管理干部、保卫处人员或教师协同管理。
12、狠抓学风建设。
一要加强对学风建设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要努力抓好考风。
考风是学风的具体体现,要端正考风,严肃考纪,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对违反考试纪律的学生,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要鼓励学生素质拓展,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技能鉴定和等级考试等,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要认真开展评优树先活动,把学生入团、入党与学风建设相结合。
五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
要以学风建设为主题,交流经验、开展竞赛、宣传先进、树立典型,营造学风建设氛围。
为将学风建设落到实处,每年五月、十一月定为全院“学风建设月”。
六要实行学风建设责任制。
院系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抓好学风建设是院系义不容辞的责任,院系院长(主任)是学风建设第一责任人,院系党总支(支部)书记、副院长、副主任及学生科长、教学科长是学生学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辅导员(班主任)具体负责所带班级学生的学风建设工作。
13、强化全员育人意识。
学生教育与管理是对在校学生的全方位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关系到学院的各个部门,需要协调一致。
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作风具有强烈的召示、感染、同化、激励和规范作用,良好的工作作风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全体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做到敬业爱岗,为人师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全面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做到教书育人。
全院教职员工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力求实效,要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角度,提高做好育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树立服务意识,从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以身作则,提高服务质量,为学生树立榜样。
14、建立完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体制机制。
学生管理工作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两级管理,以院系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建立健全两级管理有序、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
一是实现学生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突出抓基层、抓基础,重实效。
进一步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建立健全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调整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同时要建立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二是各院系要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自主开展学生工作;学生工作处、团委宏观协调和指导各院、系学生工作;学生管理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双重任务。
三是要树立科学发展的学生工作理念。
处理好学生教育管理与高效服务、发扬传统与开拓创新、内涵提升与扩大影响、务实工作与学习研究、恪尽职守与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实现学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15、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领导。
学院党委从总体上把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方向,制定学院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及目标要求,统筹规划学生工作。
各部门要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明确任务,确定工作措施,相互配合,将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贯穿和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尤其要融入到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观念中去;要建立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制定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制度、规划,及时部署有关工作;要完善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长效机制,每年组织一次学生工作会议和一次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会议,定期研讨学生工作经验。
16、建立和完善学生工作落实机制。
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落实机制,提高执行力。
要建立责任制,把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落实情况作为衡量部门及个人工作的重要依据。
对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在评优树先及职称评聘等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教师是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主力军,学生管理干部是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机关后勤人员是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院教职工要在学院工作中要做到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切实将育人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