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a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9550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oc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a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oc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a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oc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a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oc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a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oc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a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oc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a精.docx

《doc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a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a精.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oc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a精.docx

doc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a精

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A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㈠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濒.(bīn危句读.(dîu辍.(î学瞠.(ēnɡ目结舌

B.皈.(ɡuī依慰藉.(è歼.(ān灭呱.(ɡuā呱坠地

C.喟.(ì叹掮.(án客酗.(ōnɡ酒刚愎.(bì自用

D.老妪.(yù造诣.(yì贮.(ú存垂涎.(án三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喧宾夺主莫不关心精兵简政中流砥柱

B.仔细端祥幅员辽阔直截了当风雨如晦

C.耳濡目染集思广益世外桃园脍炙人口

D.坐收渔利部署工作心悦诚服恬不知耻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错误常常是正确的(。

②(同志们的眼光向着实际事物,注重调查研究。

③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

A.先导向导引导

B.先导引导向导

C.向导引导先导

D.向导先导引导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组是

A.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不管他是英雄豪杰,还是平民百姓。

B.对环保问题的清醒认识,使得他能够见仁见智

....,写出影响极大的学术论文。

C.在这本书中,作者揭示了德高望重

....的洋务派官僚们对于近代工业惊人的无知。

D.演讲会上,他妙语联珠,贻笑大方

....,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下列各句兼有夸张和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的水稻生产,由于加强了管理,长势良好。

B.这是最后一堂我的语文课。

C.我看谁也不能否认“人无完人”的提法是错的。

D.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7.下列句子之间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②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③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④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⑤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⑥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A.①③②④⑥⑤

B.④③⑥⑤②①

C.②④⑥①③⑤

D.③①④②⑤⑥

8.对标点符号用法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句号一般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B.逗号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C.分号用来表示句中并列词语之间较短的停顿。

D.冒号表示提示性语句后边的停顿,或者表示总括性语句前边的停顿。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是中唐著名诗人,有“诗圣”之称。

B.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他贬居黄州时触景而发的传世名篇。

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的词作,“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题目。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其中“列传”主要是记述帝王的事迹。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因此,在说明文中不能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其它表达方式。

B.记叙文中的人和事是不可分割的,事因人生,人以事现,写记叙文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

C.一般来说,一篇议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出现的位置,没有固定要求。

D.小说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㈡阅读《拿来主义》(节选,完成11—1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

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1.对文中划线一句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因果因果假设转折转折递进假设转折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转折因果假设转折条件因果假设转折

12.第一自然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中“所以”的原因是

A.“闭关主义”和“虚无主义”

B.“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C.“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

D.“送去主义”和“逃避主义”

13.文中所说的“新宅子”指的是

A.新事物

B.新主人的住宅

C.新文艺

D.主人的新住宅

14.鲁迅所要“毁灭”的是

A.人类文化遗产

B.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C.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D.文化遗产中旧的形式

15.揭示全文中心的语句是

A.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B.“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C.他占有,挑选。

D.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㈢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完成16—20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关?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关。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6.《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A.《孟子》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

17.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理解正确的是

A.从反面讽刺

B.含蓄地嘲讽

C.从正面说服

D.委婉地规劝

1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修:

身高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

偏爱

C.朝服.衣冠服:

衣服

D.于是入朝.见威王朝:

朝廷

19.句式与其它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忌不自信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又弗如远甚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20.“王之蔽甚矣”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的私心太重了。

B.大王的毛病太重了。

C.大王您受的蒙蔽太严重了。

D.大王受您的欺骗太厉害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

二、填充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1.,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2.谁言寸草心,。

(孟郊《游子吟》

23.嘈嘈切切错杂弹,。

(白居易《琵琶行》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㈠阅读《林黛玉进贾府》(节选,回答问题: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

丫鬟们斟上茶来。

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

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

“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

”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

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24.《红楼梦》的原名是什么?

(2分

25.今传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后四十回出自谁的手笔?

(2分

26.文中的“三个姊妹”分别是谁?

(写出两个即可(4分

27.“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一段文字写的是谁?

表现了其怎样的个性特点?

(4分

㈡阅读《兵车行》(节选,回答问题: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28.开头六句属于哪种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29.属于夸张描写是哪一句?

其作用是什么?

(4分

30.哪两句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2分

31.杜甫诗歌的基本风格是什么?

(2分

四、作文题(60分

32.以《学贵有恒》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语文试题(A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㈠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㈡阅读《拿来主义》(节选,完成11—1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12;13;14;15

㈢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完成16—20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17;18;19;20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

二、填充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1.无边落木萧萧下

22.报得三春晖

23.大珠小珠落玉盘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㈠阅读《林黛玉进贾府》(节选,回答问题

24.《石头记》(2分

25.高鹗(2分

26.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

(写出两种方法即可(4分

27.林黛玉;聪慧灵秀,体弱多病(4分

㈡阅读《兵车行》(节选,回答问题

28.场面描写;为表现主旨起到了渲染和铺垫作用。

(4分

29.“哭声直上干云霄”;写出了哭声震天动地,突出了人们的悲痛。

(4分

30.“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休。

”(2分

31.沉郁顿挫(2分

四、作文题(60分

32.(略

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B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㈠基础常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颀.长(qí桎梏.(ɡù寒暄.(ān蛮横.(hénɡ

B.阿.谀(ē谬.种(ù哺.育(bǔ咽.喉(yān

C.晌.午(ánɡ吮.吸(ǔn丰腴.(yú玉玺.(xǐ

D.绮.丽(qǐ箴.言(ān脂.肪(ī恬.静(á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缔造啜泣书签平心而论

B.真挚赡养锻炼乔装打扮

C.玷污急燥涣散贻笑大方

D.和蔼杀戮辍学按部就班

3.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耐心(与这些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

②在韩愈生活的年代,互相学习,求师问道的行为往往为士大夫所(。

③一百年来,中国民族的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赴后继,(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

A.收集不耻探索

B.搜集不耻探索

C.收集不齿摸索

D.搜集不齿摸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家都秩序井然地挤到窗口买饭。

B.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的东西和书籍。

C.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

D.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了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看到他熬红的眼睛,熬瘦的身影,大家都感激涕零

....。

B.那是一张两个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

...子.。

C.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换房子这件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

D.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6.下列句子之间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位台籍青年朋友告诉我,它原是台湾之特有。

②多少年前,东风为媒,把台湾相思树种吹越海峡到了闽南沿海,从此落地生根,随风繁殖。

③它靠海生长,嫩黄的叶子高高到翘起,在山坡上临风袅娜,西北风吹到南国的时候,才见它吐出一串串的小黄花。

④我在香港也见到过很多这样的树。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④③①②

7.下列句子不是运用比拟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飞起来了。

B.月亮露出了笑脸。

C.他像百灵鸟一样欢快地唱着。

D.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

8.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B.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C.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D.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塘月色》是现代叙事散文的名篇。

B.《眼睛与仿生学》是一篇阐释性的说明文,是介绍仿生学的一个分支——视觉仿生学的文章。

C.《药》采用双线结构形式,明线写华老栓一家,暗线写夏瑜一家。

D.《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全剧三幕反映了三个被葬送的旧时代。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通知对象的名称,一般写在正文内容的前头,空两格抄写,后加冒号。

B.通知的具体内容一般写在通知对象的名称下面,另起一行顶格写。

C.通知的发出单位和时间分两行写在正文末尾的右下方。

日期在上行,单位名称在下行。

D.通知的标题,既可在第一行中间写“通知”二字,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写“紧急通知”、“重要通知”、“××(单位关于×××的通知”等。

㈡阅读《寡人之于国也》(节选,完成11—1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1.《孟子》属于

A.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C.佛家经典著作之一

D.法家经典著作之一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3.与“申之以孝悌”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

A.树之以桑

B.末之有也

C.刺人而杀之

D.寡人之于国也

14.文中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目的是

A.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B.揭露统治者欺压百姓的罪行。

C.指责梁惠王不能开仓赈济灾民。

D.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殍”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15.对本文写作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循循善诱,层层推进.C.结构严谨,富有论辩色彩.B.多用寓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D.语言流畅,善用比喻.㈢阅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完成16—20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完成16—》(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6.“虞美人”是.A.词的题目.B.词牌名.C.乐府旧题.D.乐府新题.17.词中的“故国”指的是.A.南唐.B.北宋.C.南宋.D.魏国.18.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愁,用滔滔东流的春水作比,使难以言表的愁变得形.象可感,生动真切。

B.以“一江春水”喻愁,道出了胸中的愁之多且深。

.C.以“一江春水”喻愁,不仅使抽象的愁有了重量,而且使愁情表达得缠绵悱恻。

.D.“向东流”三字从时空维度勾画出了一幅辽远开阔的画面,令人感到愁之无穷.无尽,绵绵不断。

19.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春花秋月何时了”所表达的情感是A.不堪忍受囚禁之苦.B.留恋时光的生命意识.C.生不如死的痛苦.C.美景不常.20.下列关于本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B.词人善于选取最突出的生活情景来反映某种生活的全貌。

.C.全词采用问答式结构,以问起,以答结。

.D.词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既不真实,也缺乏普遍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

二、填充题(每小题2分,共6分)根据原作填写。

21.无可奈何花落去,.22..2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犹抱琵琶半遮面。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㈠阅读《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节选),回答问题:

阅读《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节选),回答问题:

》(节选),回答问题在沙漠里边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

唐玄奘相信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们,却也还有相信的。

群众把会发生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

在现宁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叫鸣沙山,即在今日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此设有一个治沙站,站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

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一百米,沙坡面南座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

此沙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夏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

这时候沙子便发生轰隆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鸣沙山顶上慢慢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

据说,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24.这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4分).25.通过这段说明,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2分).26.在本段文字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分).27.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从表达的语体来看,本文属于说明文中的哪一类?

(4分).㈡阅读《师说》节选)回答问题:

阅读《师说》节选)回答问题:

(节选,回答问题(,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①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8.“师说”的意思是什么?

(2分).29.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30.指出下列句中“师”字的词性和词义:

分).(4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从而师之③吾师道也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31.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①。

②。

词性:

词性:

词性:

词性:

词义:

词义:

词义:

词义:

四、作文题(60分)32.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语文模拟试题(语文模拟试题(B)参考答案模拟试题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60分)单项选择题(㈠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1;2;3;4;5;6;7;8;9;10..........㈡阅读《寡人之于国也》(节选),完成11—1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12;13;14;15.....㈢阅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完成16—20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17;18;19;20.....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二、填充题(每小题2分,共6分)填充题(21.似曾相识燕归来.22.千呼万唤始出来.23.卷起千堆雪.简答题(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㈠阅读《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节选),回答问题24.说明沙漠中“鸣沙”现象的成因。

分)(4.25.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2分).26.比喻说明;诠释说明(2分).27.竺可桢;文艺性说明文(或科学小品)分)(4.㈡阅读《师说》(节选),回答问题28.论述从师学习的道理。

分)(2.29.古之学者必有师。

分)(2.30.①名词,老师;②动词,以……为师;③动词,学习;④动词,从师。

分)(4.31.①有疑难问题而不向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决了。

分).(2②所以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纪大小,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

分)(2作文题(四、作文题(60分)3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