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0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9301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0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名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0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名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0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名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0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名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0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0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docx

《名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0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0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0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docx

名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0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名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食物中,不能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较多能量的是(  )

A.

黄瓜

B.

牛奶

C.

米饭

D.

红烧肉

2.(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3.(2分)下列关于碳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俗称“纯碱”,属碱类物质B.它的化学式是NaCO3

C.常用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D.碳酸钠易溶于水

4.(2分)如图是某同学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5.(2分)《舌尖上的中国》是一档很受观众欢迎的电视栏目,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制作方法.“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使食物更加美观大量使用色素

B.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

C.馒头为了更好吃使用增白剂

D.在煲好的鸡汤中加入碘盐

6.(2分)对比法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的实验不是运用对比法进行研究的是(  )

A.

铁生锈条件探究

B.

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

C.

酸碱中和反应的探究

D.

燃烧条件的探究

7.(2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的“联合制碱法”工艺简洁效率高.其主要反应如下:

①NH3+H2O+CO2═NH4HCO3

②NaCl(饱和)+NH4HCO3═NH4Cl+NaHCO3↓

③2NaHCO3

Na2CO3+H2O+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反应是化合反应,②反应是置换反应

B.③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③反应后的H2O和CO2可以被循环使用

D.反应结束后,只得到一种产物Na2CO3

8.(2分)许多变化都会放出热量,下列放热现象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

A.镁与酸反应放热

B.“暖宝宝”利用铁粉缓慢氧化放出热量

C.生石灰与水化合放热

D.电熨斗通电后放出热量

9.(2分)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氧气和液氧都可以助燃﹣﹣物质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10.(2分)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农村地区使用的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如果不注意节约使用会渐渐枯竭

C.将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待开发的新能源

11.(2分)李敏同学记录的下列实验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

A.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4.3

B.用10ml的量筒量取7.5ml水

C.测得某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94.50%

D.用托盘天平称得食盐15.8g

12.(2分)节约和开发新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下列思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是(  )

A.寻求特效催化剂使水变成天然气

B.寻求高效催化剂使水容易分解产生氢气

C.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D.利用地热能使水高温分解产生氢气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4分)

13.(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为防止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目的是隔绝  ;用来生产食品袋、保鲜膜的聚乙烯塑料属于  (填序号).

①金属材料②无机非金属材料③合成材料

(2)研究证明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请你推断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制备“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

(4)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

(5)某服装面料的主要成分是棉花、聚酯纤维,区别棉花、聚酯纤维方法是  .

14.(4分)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是  (只写一个).

(2)B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仪器a的名称  ,广口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实验中烧瓶内预先收集某气体,然后迅速倒入某无色液体后立即塞紧瓶塞,发现气球涨大,写出瓶内气体和加入液体的一种组合  .

15.(4分)如图中A~F分别表示一种常见化合物,A、B都是氧化物,A通常为气态,F常用于实验室制取A(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F的化学式为  .

(2)B→D反应的现象是:

  

(3)写出A→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4)A~F中还能相互反应的两种物质是(用字母表示)  .

 

三、实验探究题(7分)

16.(7分)小强在网上看到一种神奇的蜡烛,买回后点燃发现怎么也“吹不灭”,对这种蜡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和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

普通蜡烛由石蜡和烛芯制成,吹不灭的蜡烛在烛芯外包裹了一层打火石。

打火石是在某种金属中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吹“灭”蜡烛时,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问题与思考】

(1)如果将这种蜡烛熄灭,应采用的方法是  。

(2)蜡烛芯外包裹的金属是什么?

【实验探究】

吹不灭的蜡烛芯外的金属可能是镁、铝、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他们继续探究。

(注:

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1)同学们取该打火石,用砂纸打磨后,立即否认了该打火石中的金属是铜,那么他们观察到的是打火石呈现  色。

(2)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经过对现象的分析后,他们认为该金属一定不是铁,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

【讨论交流】

(1)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金属的种类,小强提议用硫酸铜溶液进行试验。

请你预测,将打火石加入到硫酸铜溶液后的现象是  ,其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

(任写一个)

(2)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小强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

(3)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来确认这种金属的成分  。

 

四、计算应用题(5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17.(5分)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考查要点」J2: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试题解说」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参考答案」解:

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A、黄瓜中富含维生素,不能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较多能量,故A正确;

B、牛奶中富含有蛋白质,能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较多能量,故B错;

C、米饭中富含淀粉,属于糖类,能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较多能量,故C错;

D、红烧肉中富含蛋白质,能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较多能量,故D错。

故选:

A。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了人体内的能源物质:

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备用的能源物质.

 

2.

「考查要点」E4: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试题解说」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是利用铁能与氧气、水分反应生成铁锈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了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解题思路」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3.

「考查要点」9H:

盐的化学性质;9G:

常用盐的用途;A9: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试题解说」A、根据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B、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C、根据碳酸钠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酸钠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

A、碳酸钠俗称“纯碱”,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

Na2CO3,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酸钠的碱性较强,不能用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钠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解题思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酸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用途、盐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

「考查要点」6G: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6F: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试题解说」本题考查的是氧气的制取装置,同时也包含了氧气的收集、检验和验证其性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要根据具体药品而定,氧气有两种收集方法:

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氧气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

「参考答案」解:

A、高猛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故选项正确;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故选项正确;

C、检验氧气应用带火星的木条,用澄清石灰水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

C。

「解题思路」本考点考查了反应装置、收集装置等,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氧气有两个化学性质:

氧化性和助燃性,氧气的化学性质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学们应该认真掌握,综合应用.

 

5.

「考查要点」J3: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试题解说」A、过量的色素对人体有害;

B、“塑化剂”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C、增白剂中的过氧化苯甲酰对人体有害,对面粉本身的品质有害;

D、碘盐对人体无害.

「参考答案」解:

A、过量食用色素对人体有害,故A错误;

B、“塑化剂”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故B错误;

C、增白剂中的过氧化苯甲酰对人体有害,对面粉本身的品质有害,故C错误;

D、加碘食盐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碘,对人体有益,故D正确;

故选:

D。

「解题思路」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要熟记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

 

6.

「考查要点」13: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试题解说」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根据对比实验是指只允许一种变量,其它条件相同的实验结合具体实验的原理进行解答.

「参考答案」解:

A.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铁只与水接触、铁只与氧气接触、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存在对比,所以属于对比实验,不合题意;

B.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酸的种类、浓度、体积以及金属颗粒的大小相同,只有金属的种类不同,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或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所以属于对比实验,不合题意;

C.酸碱中和反应的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比实验,符合题意;

D.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形成对比,探究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与热水中的白磷对比,探究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实验采取了对比法,不合题意。

故选:

C。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能够分析出变量和不变量,了解通过对比实验能验证出什么结论.

 

7.

「考查要点」9P:

纯碱的制取;D6: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FA:

反应类型的判定。

「试题解说」A、根据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含义进行解答;

B、根据2NaHCO3

Na2CO3+H2O+CO2↑中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不变进行解答;

C、根据反应可知H2O和CO2可以被循环使用进行解答;

D、根据反应结束后,得到两种产物Na2CO3和NH4Cl进行解答.

「参考答案」解:

A、NH3+H2O+CO2═NH4HCO3属于化合反应,而NaCl(饱和)+NH4HCO3═NH4Cl+NaHCO3↓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

B、由2NaHCO3

Na2CO3+H2O+CO2↑中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不变,故B错误;

C、由反应可知H2O和CO2可以被循环使用,故C正确;

D、反应结束后,得到两种产物Na2CO3和NH4Cl,故D错误。

故选:

C。

「解题思路」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氨碱工业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应用之一,是考查重点,常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

 

8.

「考查要点」E3: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试题解说」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

A、镁与酸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铁粉缓慢氧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生石灰与水化合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电熨斗通电后放出热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D。

「解题思路」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9.

「考查要点」B9: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试题解说」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参考答案」解:

A、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是因为人体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搜救犬闻到人体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C、体温计中填充的是水银,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氧气和液氧都可以助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

B。

「解题思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

「考查要点」HE: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H2: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HO:

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试题解说」A.根据能源的分类考虑;

B.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

C、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考虑;

D、根据可燃冰的优点考虑.

「参考答案」解:

A、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正确;

B、太阳能是一种非常环保的能源,不会枯竭,故选项错误;

C、将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故选项正确;

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待开发的新能源,故选项沼气;

故选:

B。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能源的分类,促进燃烧的方法,可燃冰燃烧的产物,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11.

「考查要点」4U: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42:

测量容器﹣量筒;43:

称量器﹣托盘天平。

「试题解说」A、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

B、根据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进行分析判断.

D、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

「参考答案」解:

A、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pH试纸不能测得溶液pH为4.3,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

B、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能用10mL量筒量取7.5ml水,故选项实验数据记录合理。

C、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可以计算得出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4.50%,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

D、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可用托盘天平称得食盐质量为15.8g,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

故选:

A。

「解题思路」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是天平、量筒、pH试纸的使用在中考中出现频度较高,其读数方法和误差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

 

12.

「考查要点」HE: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G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试题解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来分析.

「参考答案」解: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而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不含碳元素,所以不能将水变成天然气;

但是可以通过有效地方法将水转化为氢气。

故选:

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开发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4分)

13.

「考查要点」I7: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4G: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D6: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G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H6: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IB: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试题解说」

(1)根据隔绝氧气和水可以防止照片褪色解答;

(2)根据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Na2Fe04,利用钠与氧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计算铁元素的化合价.

(3)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

(4)根据过滤的原理解答;

(5)根据棉花属于天然纤维,区别天然纤维与聚酯纤维方法是:

用火点燃,成灰的是天然纤维;有特殊气味并且起球的是聚酯纤维解答.

「参考答案」解:

(1)为防止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用来生产食品袋、保鲜膜的聚乙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2)在Na2Fe04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设该化合物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x,

由化学式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

(+1)×2+x+(﹣2)×4=0

解得x=+6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X═NaClO+NaCl+H2O,反应物中钠、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氢、氯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l2.

(4)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5)花属于天然纤维,区别天然纤维与聚酯纤维方法是:

用火点燃,成灰的是天然纤维;有特殊气味并且起球的是聚酯纤维.

答案:

(1)氧气和水;③;

(2)+6;

(3)Cl2.

(4)过滤;

(5)用火点燃,成灰的是天然纤维;有特殊气味并且起球的是聚酯纤维.

「解题思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生锈的条件、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考查要点」E7: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62:

空气组成的测定;6L: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G5: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试题解说」

(1)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赢注意的事项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进行解答即可;

(3)根据实验的现象,并运用碱能与二氧化碳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解答.

「参考答案」解:

(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试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较多.例如: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全部消耗氧气,导致实验结果偏小;如果装置漏气,使进入装置中的水偏少,会使实验结果偏小等.

(2)仪器a的名称长颈漏斗,广口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CO2=CaCO3↓+H2O;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能使气压降低,使气球会逐渐涨大,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故答为:

(1)红磷的量不足;

(2)长颈漏斗;Ca(OH)+CO2=CaCO3↓+H2O;(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

「解题思路」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5.

「考查要点」AE:

物质的鉴别、推断;G5: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试题解说」根据A~F分别表示一种常见化合物,A、B都是氧化物,A通常为气态,F常用于实验室制取A,所以A是二氧化碳,氧化物B会与水反应生成D,所以B是氧化钙,D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E反应生成的C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E,所以C中含有碳酸根离子,C是碳酸钠,E是氢氧化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参考答案」解:

(1)A~F分别表示一种常见化合物,A、B都是氧化物,A通常为气态,F常用于实验室制取A,所以A是二氧化碳,氧化物B会与水反应生成D,所以B是氧化钙,D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E反应生成的C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E,所以C中含有碳酸根离子,C是碳酸钠,E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F是CaCO3;

(2)B→D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实验现象是:

放出大量的热,块状固体变成粉末;

(3)A→C的转化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4)A~F中还能相互反应的两种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选:

AD.

故答案为:

(1)CaCO3;

(2)放出大量的热,块状固体变成粉末;

(3)CO2+2NaOH═Na2CO3+H2O;

(4)AD.

「解题思路」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7分)

16.

「考查要点」2G: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85:

金属的化学性质;G5: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H4: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试题解说」灭火方法有:

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镁、铝、铁都是银白色固体,铜是红色固体;

稀盐酸和镁、铝反应生成氢气和无色溶液,和铁反应生成氢气和浅绿色溶液;

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和氯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铝,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

「参考答案」解:

【问题与思考】

(1)如果将这种蜡烛熄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用湿抹布盖灭。

故填:

用湿抹布盖灭。

【实验探究】

(1)同学们取该打火石,用砂纸打磨后,立即否认了该打火石中的金属是铜,那么他们观察到的是打火石呈现银白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