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
(2)认识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归纳等方式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快乐学习、有效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强烈感受到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2)学生初步形成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的意识。
(3)学生自觉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点】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学习难点】
如何防治水体的污染。
【课前准备】
《名师测控》:
预习赠送的《考点必背》。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导语:
观看水资源的现状视频。
俗话说“人可三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这是什么原因呢?
2.明确学习目标,由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二、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阅读课本P68~P70的内容。
提出问题:
水对人类有哪些用途?
地球上的总储水量很大,我们担心缺水吗?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分析数据、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地球上水的储量是丰富的,地球又称“水球”,但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
阅读课本P70~P72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1.如何节约用水?
如何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2.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入手?
提出问题:
淡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结合日常生产、生活实例讨论归纳。
了解水体污染及防治。
归纳总结
1.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1)农业:
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2)工业:
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耗水。
(3)生活:
采取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措施节水。
2.防治水体污染。
归纳:
工业、农业、生活上防治水污染的方法。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
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防止水浪费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防治水体污染。
成功之处
本堂课利用图片、数字、图表和生活实例,让学生分析、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渐学会“用”化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
不足之处
课前没有要求学生收集资料,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课题2 水的净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纯净水与天然水的区别。
(2)知道沉淀、吸附、过滤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感受水的净化不容易,树立珍惜水、爱护水的思想。
【学习重点】
1.能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净化水的方法。
2.能区分硬水与软水。
【学习难点】
吸附、过滤、蒸馏的操作。
【课前准备】
《名师测控》:
预习赠送的《考点必背》。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俗话说:
“人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水”。
有没有想过鲁滨孙流落在杳无人烟的荒岛,他生活时只能从池塘中取得一些泥水?
这些泥水可饮用吗?
他能否从中提取洁净的饮用水?
今天我们所用的水都来自自来水厂。
二、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阅读课本P74~P75“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观看课件图片。
提出问题:
自来水厂是经过什么方法净化水的呢?
制得的自来水是纯净的水吗?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水净化的原因:
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属于纯净物;自然界中的水常含有许多杂质和细菌,不宜直接饮用,属于混合物。
2.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流程:
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自来水
3.常采用的净水方法(按净化程度由低到高排序):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提出问题:
过滤能除去可溶性的杂质吗?
生活中是用纸过滤制自来水吗?
利用什么物品来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实验:
做课本P75实验:
图4-16。
归纳总结
1.过滤:
把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
2.过滤操作要点归纳: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
a.液面低于滤纸边缘;b.滤纸低于漏斗的边缘。
过滤时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需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a.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b.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处;c.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不会向四周飞溅,且形成液柱,加快过滤速度。
知识拓展: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
①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漏斗中待过滤液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等。
阅读课本P76第二段硬水和软水。
提出问题:
家中的水壶长时间烧水后,内壁有什么现象?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概念。
硬水: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
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检验方法。
3.硬水的危害。
4.硬水的软化。
提出问题:
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可用什么方法除去,得到纯净的水呢?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实验:
做P77实验,图4-20和图4-21。
归纳总结
1.蒸馏:
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
2.应用:
(1)用于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或将混在液体中的杂质除去;
(2)可以用蒸馏法制纯水。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
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题2 水的净化
一、水的净化
方法:
沉淀、吸附、过滤、蒸馏。
二、过滤:
“一贴、二低、三靠”
三、硬水与软水
四、蒸馏
成功之处
本堂课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究将河水转化为能饮用的水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重点探究并构建实验室中用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的正确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相融合的教学理念。
不足之处
教材中有关水蒸馏的资料偏少,缺少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环节。
课题3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氢气的性质。
(3)了解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并学会区分。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过程中体会科学的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对电解水的化学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习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物质的分类。
【学习难点】
物质的分类。
【课前准备】
《名师测控》:
预习赠送的《考点必背》。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导语:
水既普通又宝贵。
那么你知道水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2.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出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解读。
二、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提出问题:
氢气球可以升上天空,还可以燃烧爆炸,为什么呢?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归纳。
实验:
做P79实验:
图4-23和图4-24。
归纳总结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验纯。
提出问题:
氢气中含有氢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能推测水可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吗?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水的组成。
探究实验:
做课本P80探究实验。
课堂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氢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比往往大于2∶1,造成数据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归纳总结: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提出问题:
物质按组成元素如何分类?
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交流讨论:
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
2.氧化物。
知识拓展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但绝对不是化合物。
2.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
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氢气+氧气
水。
二、水的组成
1.实验现象:
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2.实验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三、物质的分类: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成功之处
本堂课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体现出其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
不足之处
电解水实验时,电解的速率太慢,且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小于1∶2,结果没有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1课时 化学式与化合价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认识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合价;识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合价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只有确实存在的物质,才能写出它的化学式。
【学习重点】
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来求元素的化合价。
【学习难点】
能说出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课前准备】
《名师测控》:
预习赠送的《考点必背》。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引言:
用化学式来表示一种物质有很多的优点,那么我们如何正确地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呢?
2.明确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提出问题:
用元素符号如何表示物质呢?
交流讨论:
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定义: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如水的化学式为H2O,氧气的化学式为O2。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
微观
3.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
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是分子的个数,只有微观含义。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
课堂讨论: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1.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
a.金属[如铁(Fe)、铜(Cu)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磷(P)等]
c.稀有气体[如氦(He)、氖(Ne)等]
d.双原子构成的分子[如氢气(H2)、氧气(O2)等]
归纳总结:
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单质除了气态非金属(如H2、O2、N2、Cl2、F2、O3等)外,其余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
2.化合物(只研究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写法:
a.氧化物:
如CuO、P2O5,“氧在后”。
b.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如NaCl、ZnS,“金前,非金后”。
注意:
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1时,“1”不标出,化学式中右下方的小数字一般为最简整数比。
归纳总结:
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需明确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还要知道该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首先写出组成这种化合物的各元素符号,而后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小数字标明各元素原子个数。
可归纳为:
金前,非金后;氧化物,氧在后。
读法:
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例如:
ZnS读作硫化锌。
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
3.物质的化学式是否随物质的状态而改变?
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与该物质的状态无关。
例如:
水和冰的化学式都为H2O。
阅读课本P84~P86,记住P85表4-2下面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化学式中的各原子个数比为何都是固定且唯一的?
2.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元素化合价的特点,并找出它们之间的一些简单的规律。
3.Ca(OH)2、NaOH、CaCO3、Na2CO3、CuSO4、NH4NO3、(NH4)2SO4这些化合物中加横线的部分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
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第1课时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学式
1.定义。
2.意义:
宏观:
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
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
3.写法: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He、Ne、Fe、C。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Al2O3、SO2、NaCl、MgCl2。
4.化学式的读法:
化合物的读法:
通常是从后向前读。
二、化合价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成功之处
本堂课教学过程中利用了电子白板的遮盖功能、拖放功能、透明显示功能、放大镜等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本节课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自主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内容缺乏生动性,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第2课时 与化学式有关的计算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2)能看懂某些商品的说明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分析和化学式相关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计算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学习难点】
元素的质量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名师测控》:
预习赠送的《考点必背》。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导语:
原子很小,为了方便表示原子的质量,我们采用相对原子质量,而分子的质量也很小,我们用什么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呢?
2.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并解读。
二、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课前积累:
1.查出下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S32
2.从水的化学式H2O可以看出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阅读课本P87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
2.仿照计算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你能否求出H2、N2、CO2及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与同桌讨论交流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及书写。
阅读课本P87的计算2。
仿照计算2,试着计算:
(1)双氧水(H2O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2)硫酸(H2SO4)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
(3)氢氧化钙[Ca(OH)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交流讨论:
与同桌讨论交流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的方法。
阅读课本P87的计算3。
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是w=
×100%。
仿照计算3,试着计算:
(1)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2)化肥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你能算出50kg尿素化肥中含有多少氮元素吗?
(4)那么多少尿素中含有10kg氮元素呢?
小组内交流讨论检查练习情况: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方法。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
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第2课时 与化学式有关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和原子个数比。
3.计算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4.计算一定量的物质中含有的某元素的质量。
成功之处
本堂课通过化学式的引入,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充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内容缺乏生动性,学习的兴趣不浓厚。
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典型的水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知道软水和硬水的区别。
(2)认识水的组成,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3)能写出某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能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讨论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与我们生存、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形成热爱化学的情感。
(2)通过计算体验化学在实验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复习重点】
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复习难点】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导语:
本单元我们围绕“水”又认识一种新的化学用语,梳理本单元知识。
2.明确复习目标,教师出示复习目标,指导学生解读。
二、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水的净化
1.水的组成。
2.物质的分类
(举例说明)
化合价
化学式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
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