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8893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

《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x

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

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

1.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在下列哪些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①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道路

②社会主义革命能否在一个国家内取得胜利

③社会主义革命能否在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

④能否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本题属理论思维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结论,进行史论结合、分析论证的能力。

题干所述都是依据教材史实进行高度概括的结论性内容,解题时要联系具体史实进行细微分析,推导出结论与论据是否相统一。

点评:

考查

2.列宁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做的准备是()

A.发表《四月提纲》

B.创办《火星报》

C.著述《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D.著述《国家与革命》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联系史实,1898年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并没有完成建党工作,列宁认为,要在俄国建立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必须从思想建党着手,他把创办政治报纸作为建党的第一步,1900年,列宁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第一张机关报──《火星报》,为建党进行理论和组织上的准备,此题答案为B。

点评:

考查列宁的革命活动

3.1903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它()

A.是在第二国际的直接指导下得以建立的

B.明确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进了党纲

C.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正式成为独立政党

D.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答案:

B

解析:

分析: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时,欧洲已出现了许多的工人政党,第二国际也没有派代表参加大会。

因此,A、D两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1912年,布尔什维克决定在组织上同孟什维克决裂,从此成为独立的政党。

因此,C项的叙述也是不正确的。

点评:

考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4.阅读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们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

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C.首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怪现象

D.许多大城市逐渐被布尔什维克党控制

答案:

A

解析:

分析:

仔细观察图片,注意图片中的文字“罗曼诺夫王朝完蛋啦”,据此可判断出题干中的革命是二月革命,在这次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国家政权,继续战争政策,故A项不可能遇到,所以此题答案为A。

点评:

考查二月革命

5.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发生并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

①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的环节②俄国革命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③占俄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④俄国横跨欧亚两洲,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分析:

任何革命的爆发都是由矛盾激化引起的,与地理位置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将带④的选项排除。

点评:

考查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6.列宁说: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十几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一战”是十月革命的根本原因

B.“一战”加速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C.没有“一战”就没有十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必须有战争作为条件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战争对于十月革命来说的确是个背景,但绝不是根本的,所以列宁没有说永远不会发生,而是说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

点评:

考查十月革命的背景

7.列宁晚年强调,要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使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必须()

A.长久地坚持新经济政策

B.大力发展大机器工业和电力工业

C.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各种专门人才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此题完全是一道史实题,联系教材可知,列宁晚年仍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他非常重视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关于现代化建设方面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所以此题答案为B。

点评:

考查列宁经济建设思想

8.1917年4月,列宁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活,回到彼得格勒,他在火车站广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其演讲肯定涉及()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A.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迫切性

B.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迫切性

C.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迫切性

D.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的迫切性

答案:

D

解析:

分析:

列宁回国时,沙皇专制制度已经被推翻,俄国面临着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列宁认为,布尔什维克党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点评:

考查《四月提纲》

9.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当前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

A.推翻沙皇制度,完成民主革命

B.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C.粉碎白军进攻和外国武装干涉

D.同德国政府签订和约,退出世界大战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解答此题必须首先分析《四月提纲》发表的背景,联系教材可知,1917年2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另一个是资产阶级政府,面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的《四月提纲》解决了俄国革命发展的问题。

他指出“革命的根本是政权问题,目前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所以当前任务是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此题答案为B。

点评:

考查《四月提纲》

10.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发表了重要演说。

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的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去实行土地改革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

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给出的信息是二月革命后,联系史实,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再分析选项,列宁没有必要在已经推翻了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后再号召“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所以A不对,答案为A。

点评:

考查《四月提纲》

11.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了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了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

D

解析:

分析: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1871年诞生的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了暴力革命理论。

因此,A、B、C三项都是不正确的。

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D项正确。

点评:

考查十月革命

12.苏联著名电影《列宁在1918》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镜头:

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到首都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饥饿而昏倒了。

苏俄当时粮食短缺主要是因为受到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国内战争的影响

C.农业经营方式落后的影响

D.余粮征集制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分析:

1918年,正处在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约3/4的国土、3/5的人口。

国内战争是造成苏俄粮食短缺的主要原因。

点评:

考查国内战争及战时共产主义的影响

13.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

“重要的是,坚冰已被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其中道路已经指明”的含义是

A.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去战胜敌人B.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D.确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答案:

B

解析:

分析:

1921年,苏俄根据实际情况,废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逐步恢复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这使苏俄找到了一条如何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点评:

考查苏俄经济建设

14.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材料中给出的信息明确表明农民有怨言,据此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实践过程中的严重问题,尤其是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才会使农民有这样的怨言,这种政策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此题答案为B。

点评:

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5.列宁在评价苏俄实施的一项政策时说:

“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

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所评价的政策是()

A.对企业实行工人监督

B.没收地主土地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集中力量保卫祖国而实行的一项临时措施。

该政策在战胜国内外敌人进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点评:

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6.列宁说:

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源是()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

C.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所致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分析此题,首先要理解列宁所说的“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个错误是什么要理解清楚,根据教材,这个错误是指苏俄在一战结束后,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干涉,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争取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本来只是一种应急措施,布尔什维克党却认为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捷径,认为由此可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随着战争的结束,这种政策带来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宣布了它的失败,而其错误的根源在于它不适应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答案为B。

点评:

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7.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

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

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此后苏维埃政权()

A.采取余粮征集制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讨论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其中弊端之一是没有发展商品经济,联系史实,此后苏维埃政权根据这一错误改变了政策,即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而选项中A和B都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

D项是关于农村土地问题的,和题干商品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答案为C。

点评:

考查新经济政策

18.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

”“暂时的退却”是指()

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在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D.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苏俄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进而恢复农业,恢复整个国民经济,以便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点评:

考查新经济政策

19.列宁指出: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

……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经济政策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列宁并不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完全否定,只是认为该政策在战争结束后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点评:

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

这表明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应从社会制度、意识形成着手分析。

普鲁士、美国是资产阶级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说明列宁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频因素建设社会主义,B项正确;A项“改变了”说法是错误的;题干没有涉及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C项排除;题干没有涉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项无法表明。

点评:

考查新经济政策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作出这样的论断:

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地区,而且是所有或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革命。

列宁认为,由于资本的国际联合已经破裂,以及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整个帝国主义链条中出现了薄弱环节,社会主义革命就可能首先在这里取得突破,因此,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俄国当时就是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在俄国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完全可能取得成功。

列宁指出:

“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我想我们应当首先和特别注意这一点。

——(岳麓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请回答:

(1)俄国并不具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两个条件,但十月革命仍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那为什么还说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呢?

答案: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列宁主义的胜利。

20世纪初,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形势的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取得胜利的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2)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态度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任何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

(1)要结合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说明。

(2)要上升到对所有理论的认识的高度进行回答,任何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随着社会发展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

点评:

考查十月革命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这个过渡的特点是:

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2: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清除其幻想的口号。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

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以什么方式夺权?

原因是什么?

答案:

方式:

和平夺权。

原因:

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

(2)结合所学知识,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式?

原因又是什么?

答案:

方式:

暴力夺权。

原因:

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事件,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3)材料2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

这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

它们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

现象:

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任务: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

解析:

分析:

(1)分析材料1,列宁提出“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尽量公开活动,没有暴力,意思是和平方式夺权。

(2)联系教材,最终夺权政权采用的是暴力方式,因为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后,俄国暂时出现无产阶级政权和资产阶级政权共存的局面,1917年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武装镇压了游行群众,列宁也遭到迫害,这一事件打破了和平夺权的可能。

(3)联系史实,俄国革命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第二个阶段是面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面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无产阶级进行的十月革命,因为第一次是推翻封建统治,所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第二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以是社会主义革命。

点评:

考查十月革命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20年底,列宁接见来访的农民时,针对当时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一位农民说: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列宁亲自记录了他们的意见,坚定地说:

“这种政策我们一定会改变!

材料2:

我们说俄国共产主义的“最初步骤……”把小农组织成各种协作社这一从小商品农业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的办法,也刚刚开始实行。

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来代替私营商业这件事,即由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这件事也是这样。

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

这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起来,而且同共产主义进行极其残酷的斗争。

这个斗争的形式,就是以投机倒把来反对国家收购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

概括地说,就是反对由国家分配农产品。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苏维埃俄国的什么现象?

答案:

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2)结合史实,根据材料2指出列宁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设想,针对农民的不满,列宁又是怎么解决的?

其政治影响是什么?

答案:

设想:

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解决:

1921年推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政治影响:

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解析:

分析:

(1)材料中给出的信息明确表明农民有怨言,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实践过程中的严重问题,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才会使农民有这样的怨言,这种政策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分析材料2,从“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来代替私营商业这件事,即由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可分析出他的设想是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结合史实,为解决这种政策带来的弊端,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

点评:

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1年底,列宁说:

“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民的负担,这是用不着证明的。

问题不在于拿农民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税以后,农民觉得心里更有数了,经营的兴趣也提高了,实行了粮食税,勤劳的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卷第340页

材料二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组织大生产,目的是加速生产力的发展,更有效地同小资产阶级作斗争。

除了国家资本主义以外,还出现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沟通城乡经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消费品的需求。

——《新编苏联史》第110~112页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当时苏俄实行什么政策?

该政策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实施的?

答案:

新经济政策。

在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情况下为发展经济、巩固政权而实施的。

(2)根据材料二,说说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并解释当时苏俄实行这种政策是否改变了社会性质。

答案:

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租让制和租借制。

这种政策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因为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其目的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从而恢复农业,恢复整个国民经济,以便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解析:

分析:

(1)从材料一中的“1921年”“粮食税”等字眼不难判断当时苏俄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

(2)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的,其目的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和部分恢复私营企业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的探索。

点评:

考查新经济高政策

步练习题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的内战和干涉对有关的所有党派都是一场灾难。

它使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沿岸的俄国农村的土地荒废,使俄国人民大批死于战祸、饥饿和疾病。

同样严重的是新成立的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恶化了。

苏联领导人怀有的“被资本主义包围”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担心进一步加深,而西方政治家则对1919年建立的共产国际的无用“宣言”过于认真。

这种相互的不信任既深刻又持久,因此毒化了随后十年的国际关系。

——《全球通史》

材料二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

……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苏俄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内外形势:

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外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封锁。

原因:

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

(2)根据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答案:

放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材料二中列宁采取的经济政策及其对苏俄的重大意义。

答案:

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恢复,苏维埃政权巩固。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列宁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

实事求是,依据国情和形势采取灵活的政策。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十月革命后到20年代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主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分析理解的能力。

(1)依据材料一,“俄国农村的土地荒废,使俄国人民大批死于战祸、饥饿和疾病。

同样严重的是新成立的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恶化了”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

(2)要理解“后退”是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即采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前进”是过渡到社会主义。

(3)要注意依据材料分内、外两方面来回答,使国民经济恢复,苏维埃政权巩固。

(4)要围绕政策的制定与社会实际状况的关系来谈,依据国情和形势采取灵活的政策。

点评:

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