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8858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共分为两道大题,共6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位号填入相应位置内。

2、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试卷请妥善保管。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2.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治国思想的记述。

出处

记述

《管子·重令》

“受禄不过其功,服位不侈其能。

《说苑·政理》

“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商君书·赏刑》

“富贵之门必出于兵。

《史记·吴起列传》

“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由此可以推知:

A.削弱旧贵族的势力成为潮流B.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严重固化

C.军功阶层全面取代显贵望族D.君主对权臣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3.董仲舒称: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这反映出董仲舒

A.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C.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D.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

4.“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

”上述两种观点反映了(  )

A.孟子与墨子的对立B.老子与韩非子的统一

C.朱熹与陆九渊的对立D.陆九渊与王阳明的统一

5.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

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

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

A.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B.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唤

C.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同D.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

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

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在此,顾炎武

A.提倡“经世致用”B.主张以德治淳化社会风气

C.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众治”

7.公元前8世纪,希腊艺术别具一格。

早期的希腊雕塑家模仿埃及的模式,后来的雕塑家则转向刻画更现实主义的肖像,包括逼真的人物形象。

与此类似,陶器上的几何图形也让位给更真实的人类活动图景,这一变化反映希腊

A.人们日益关注人类本身                        B.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C.希腊文明兼容并蓄的特点                    D.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8.著名思想家但丁(1265—1321)强烈主张通过政教分离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与繁荣,其他思想家还系统论证了世俗政权对教权的独立性,并主张俗权至高无上。

这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对民主的追求B.宗教改革家强调“教权高于王权”

C.世俗统治者对权力的渴望D.人文主义者要求建立主权民族国家

9.某学者认为:

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

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水久居住的场所。

“他们”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

10.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

“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

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B.挑战教会权威

C.肯定王权高于教权D.否定信仰上帝

11.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

“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

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

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

”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

12.以下图表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

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名称

批准时间

传统桑蚕织技艺

2009年10月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2009年10月

雕版印刷技艺

2009年10月

中医针灸

2010年11月

中国珠算

2013年12月

二十四节气

2016年11月

A.技艺先进B.实用性强C.体系完整D.注重实验

13.吴承恩塑造了猪八戒这样一个角色:

拥有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用的食物是重要的,他也愿意以辛苦的劳作来获得这些;在取经路上一旦发生问题,他总是急于建议“把白马卖了,给师父买一口棺木”。

在当时,这一角色

A.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B.揭示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命运

C.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D.引发人们美好联想的艺术状态

14.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

“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

”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D.科考功名的需要

15.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

“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16.1861年1月,马克思在一封信中说:

“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这说明达尔文进化论

A.从科学理论跃升为社会革命B.从默默无闻发展到妇孺皆知

C.从科学实验升华为理论阐述D.从自然科学影响到社会科学

17.“它问世后200多年间,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

天体的运行、潮水的涨落和彗星的出没,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同一规律来解释。

这确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它的影响超出了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范围。

”“它”的问世(  )

A.揭示了宇宙的基本法则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18、下面是不同时期德、英、法、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变化表(单位:

次)。

由此可知

年份

颁奖总数

主要国家

1901~1920年

61

19

8

10

2

1921~1940年

70

17

15

5

11

1941~1960年

88

6

15

0

42

1961~1980年

125

8

21

6

65

1981~2000年

127

14

7

4

72

A.现代西方物理学有显著进步B.信息技术加快了科学的发展

C.20世纪世界科学发展不平衡D.全球化的受益国是发达国家

19.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时间里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

该变化主要反映了

A.救亡图存渐成社会潮流B.政治民主改革日益成熟

C.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D.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

20.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

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

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

这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21.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

这体现了维新派

A.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B.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

C.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D.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22.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

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

23.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写道: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

”以下属于“这场思想变革”的现象是

A.“打倒孔家店”B.允许“民间自立公司”

C.兴民权,设议院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24.毛泽东指出:

孙中山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叫我们反抗帝国主义,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

民权主义叫我们反抗军阀,使中国人民自立于统治地位。

民生主义叫我们反抗大商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

革命的三民主义

A.成为了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B.奠定了《临时约法》的思想基础

C.推动国民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D.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25.孙中山发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有不完善的地方,这种不完善导致了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他吸收了西方现代经济的理论,同时与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相结合,形成的理论成果是

A.民主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3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

他在《原道》中说:

“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

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

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宣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

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写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

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

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

“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至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6分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

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小说《堂吉诃德》分两部分出版于1605年和1615

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堂吉诃德是个没落绅士,因看骑士小说入迷,自命为游侠骑士,要去当游侠,锄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

他雇了附近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侍从,并许诺将来征服个把海岛后就封他作海岛的总督。

主仆二人在游侠过程中,巧遇某对夫妇到美洲去赴任,又多次听说国人在西洋发了大财。

第一次出游时,堂吉诃德将一家客店当作城堡,要求城堡主人按照《圣经》规定的仪式给他举行骑士受封。

第二次出游时桑丘·潘沙赴任海岛总督,他断案如神,执法无私,明鉴万里,改革弊政,废除酷刑,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受到人们的颂扬。

第三次出游,被朋友化妆的“白衣骑士”打败后结束出游,临终时才焕然大悟,痛斥骑士小说的毒害,并嘱咐外甥女不得嫁给骑士,否则就要取消她的财产继承权,遗产全部收回,拨给教会充做宣传费用。

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任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

简要概述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魏源可能是战后第一位体会到时代已开始在变与西方影响之大的中国学者。

时代在变,古代的天地人物,俱不同于今日,“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

”“岂惟世事,物理有然。

”所论激切,多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有“奇书”之称可惜其在中国所发生的影响,远不及在日本,具有莫大的刺激。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梁启超说:

“我觉得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正像蚕变蛾、蛇蜕壳的时代。

变蛾蜕壳,自然是一件极艰难、极苦痛的事,那里能够轻轻松松的做到。

心理上还有必变必蜕的觉悟,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艰难苦痛经过了,前途便别是一世。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魏源的什么思想“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

举例说明在近代中国,该思想在实践中是如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五十年来”推动中国“变蛾蜕壳”的因素是什么?

(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并说明学习西方文明的变化的趋势。

(6分)

历史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C

C

A

B

A

D

C

B

C

B

C

A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C

A

C

B

C

A

D

C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3小题,共50分。

26、20分

(1)

不同之处:

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汉代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发展:

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10分

(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6分

(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4分)

27(12分)评分标准:

说明情节、现象并进行评述,言之成理,表述清晰给分(情节2分,现象2分,概述评价8分)

示例一:

情节1:

堂吉诃德要去当游侠,锄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以及桑丘对担任海岛总督的渴望。

(2分)

历史现象:

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2分)

概述和评价:

(8分)

西欧资本主义兴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其核心是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肯定,其内涵是对人性讴歌,肯定了人的欲望,歌颂了自然的人性。

人文主义精神抨击了教会贵族的腐败、贪婪,解放了思想,动摇了天主教神学权威;促进了文学、艺术、科技的发展。

但人文精神影响范围有限;对人文精神的过度推崇容易导致私欲的泛滥和社会混乱。

示例二:

情节2:

堂吉诃德与桑丘多次遇见国人去美洲赴任及了解到不少国人在美洲发了大财。

历史现象:

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概述和评价:

15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率先完成中央集权的西班牙、葡萄牙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之路;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西班牙殖民者开始了对美洲大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在美洲开矿、开辟种植园,掠夺了大量财富。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是建立在对殖民地居民屠杀、掠夺的基础之上的,给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示例三:

情节3:

要求城堡主人按照《圣经》的仪式给他举行骑士受封,要收回遗产拨给宗教作宣传费。

历史现象:

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前期欧洲宗教改革及宗教的影响巨大。

概述和评价:

中世纪天主教会在西欧建立了黑暗的神权统治,随着文艺复兴对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对天主教会的贪婪、腐败十分痛恨,宗教改革运动由此产生,其核心是因信称义。

由于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壮大,新的成熟的信仰体系尚未建立,故天主教会及宗教思想依然在西欧具有强大影响力。

宗教改革打碎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发展了人文主义,为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和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由于新的信仰体系尚未形成,教会的信仰体系在一定程度有利于社会稳定与规范社会秩序,也有利于人的精神依托。

示例四:

情节4:

桑丘·潘沙赴任海岛总督后断案公平合理且机智,改革弊改,废除酷刑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

历史现象:

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西欧国家新兴阶层对民主与法制的追求。

概述和评价:

随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不断壮大;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开始了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法制的斗争。

西欧人民对民主与法制追求,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动摇了西欧封建专制统治与教会神权统治,促进了西欧社会发展。

但西欧资本主义尚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还不够成熟,其信仰体系、理论体系尚未系统化。

28、18分

(1)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走社会主义道路。

(6分)

(2)因素:

西方列强侵华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6分

(3)共同点:

都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趋势:

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