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docx
《国际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
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Economics
主讲教师刘钧霆
第一章绪论
基本问题
⏹什么是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学什么?
⏹为什么学国际经济学?
⏹怎么学国际经济学?
一、什么是国际经济学?
⏹什么是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以各国间的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和利用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对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影响。
⏹为什么还要研究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特征:
经济活动是在独立的经济体之间进行的。
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国际经济学的体系结构
国际经济学
三、为什么要学国际经济学?
⏹为观察这个动态多变、丰富多彩的世界提供一种理论视角,提供一个具体的分析框架。
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互依赖
中国1980-2005年对外贸易依存度
中国2008年货物贸易发展情况
中国2008年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实际使用金额
⏹美国财政部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3月份,中国、日本和英国都增持了美国国债。
中国当月持有美国国债达到8952亿美元,较上月增加2%,仍为美国最大债权国。
这也是中国半年来首次增持美国国债。
⏹ 数据显示,3月份,日本持有美国国债较上月增加2.1%,达到7849亿美元;英国持有美国国债较上月大幅增加19.5%,达到2790亿美元。
中日英三国分列美国第一、第二和第三大债权国。
四、怎样学好国际经济学?
1.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
(1)微观、宏观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核心问题都是探讨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只是资源配置的范围不同。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工具同样适用于国际经济学:
⏹分析框架:
微观、宏观经济学是以均衡分析为核心的(国内单个商品市场的供给=需求;国内总供给=总需求,IS\LM模型);
国际经济学同样以均衡分析为基本框架(世界商品市场总供给=总需求;IS\LM\BP模型)
⏹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学将经济行为主体利益最大化动机作为基本假设,国际经济学同样将此作为基本假设。
⏹分析工具:
基本一致。
供给与需求曲线;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生产可能性边界等。
2、参考文献及网站
(1)《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PaulKrugman)、奥伯斯法尔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国际经济学》,多米尼克·萨尔瓦多(DominickSalvatore).清华大学出版社。
(3)期刊:
中文:
《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国际贸易问题》、《国际经济评论》;
⏹英文:
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
InternationalEconomicReview
TheWorldEconomy
AmericanEconomicReview
⏹网址:
www.imf.org
www.worldbank.org
www.wto.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说明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模式和利益分配。
⏹国际贸易正统理论从发展阶段上划分,可分为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
传统贸易理论又进一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论。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而新贸易理论则认为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学习内容:
⏹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AdvantageTheory)
⏹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1500~1750年)
主要观点:
⏹货币是惟一的财富形式
“金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
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
有了金,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
”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2、必须保持出口大于进口,以保证贵金属的流入
“必须想方设法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差额部分一定会带来金币或金条的流入。
”
E.罗尔《经济思想史》
“向别国销售货物永远胜于从别国购买货物,因为前者带来稳定的利益,而后者则不可避免地会使王国遭致伤害”。
德国著名重商主义者比彻
3、重商主义的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
(二)亚当·斯密(AdamSmith)批判
一国的实际财富不是贵金属的存量。
贵金属只是获得物质财富的媒介和手段。
真正的财富是该国国民所能消费的本国和外国的商品数量和种类。
因此,各国贸易的目的不是获得贵金属,而是获得物质财富。
各国进口商品是为了扩大本国商品的消费能力,而出口是为了获得进口商品的支付能力。
二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或较低的生产成本,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则具有绝对劣势。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
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如何衡量绝对优势?
⏹用劳动生产率衡量。
劳动生产率=Q/L,Q表示产量。
L表示劳动投入(可用劳动时间表示)。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时间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用生产成本衡量。
,若一国生产1单位商品所投入的绝对劳动时间小于另一国生产1单位商品所投入的绝对劳动时间,则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一)理论分析的假定条件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
⏹两个国家都能生产两种产品
⏹生产过程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ª劳动力
⏹生产要素(劳动力)在一国内部的各部门间可以自由流动
⏹生产要素在各部门间流动时,机会成本是不变的。
⏹商品可以在各国间自由移动,但生产要素在各国间不流动
⏹两国的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
⏹生产和交换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进行
⏹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举例说明
⏹假设世界上只有2个国家:
中国和美国;只生产2种产品:
小麦和布;只用1种要素生产:
劳动力
⏹假设中国单位劳动时间全部用于生产布,可生产50单位布;或者全部用于生产小麦,可生产25单位小麦。
⏹假设美国单位劳动时间全部用于生产布,可生产40单位布;或者全部用于生产小麦,可生产100单位小麦。
⏹显然,中国在生产布上具有绝对优势,美国在小麦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1.中美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及国内交换比价
⏹现在假设在没有国际贸易发生的情况下(分工前),中美两国都将单位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用于生产布,一部分用于生产小麦。
⏹假设中国一部分时间生产20码布,则其余时间可生产小麦15公斤。
(其余时间可生产(50-20)=30码布,按照国内比价:
1单位布:
0.5单位小麦,则可生产小麦15公斤。
)
⏹假设美国一部分时间生产70公斤小麦,则其余时间可生产12码布。
⏹现在假设国际贸易发生,两国按绝对优势分工生产。
2.按照绝对优势分工前后的生产对比
⏹假设国际贸易比价为1码布:
1公斤小麦。
⏹中国生产50码布,自己消费30码布,其余20码布与美国交换20公斤小麦。
⏹美国生产100公斤小麦,自己消费80公斤小麦,其余20公斤小麦与中国交换20码布。
⏹与两国分工前相比,分工后中国要多消费30-20=10码布和20-15=5公斤小麦。
⏹分工后美国要多消费20-12=8码布和80-70=10公斤小麦。
3.按1:
1国际价格贸易后两国消费与贸易利得
(四)绝对优势理论的特点及局限性
⏹亚当•斯密有力地抨击了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这一概念,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他认为贸易之所以发生,其基础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
⏹不足之处:
不能解释现实中所有国家之间国际贸易的基础,特别是当一个国家在所有部门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话,上述分析就无法解释这一种情况。
第二章思考题
1.各国生产1单位每种商品所需劳动时间如下:
(1)哪个国家在小麦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在衣服生产上呢?
为什么?
如果美国与英国之间以1单位衣服换2单位小麦的价格进行交换,为什么两国均能从贸易中获利?
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
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
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
该
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优势较大的产
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
生产并出口劣势较小的产品。
通过国
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然可以从国际
贸易中获得利益。
(一)如何衡量比较优势?
(1)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
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一国内部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
⏹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于产品B)=
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
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
⏹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反之,则只有比较劣势。
(2)用相对成本来衡量。
所谓“相对成本”,指的是一个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产品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样产品的相对成本,该国就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
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
⏹产品A的相对成本=-------------------------------
(相对于产品B)单位产品B的要素投入量
⏹例:
A、B两国都能生产X和Y两种商品,A国生产一单位X和一单位Y商品所需要投入的绝对劳动量之比Lax/Lay小于B国的这一比值Lbx/Lby,则称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Y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3)用机会成本衡量:
如果一个国家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就在该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问题:
什么是机会成本?
⏹为多生产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数量
减少的小麦产量(∆QW)
⏹布的机会成本=---------------------------------
增加的布产量(∆QC)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举例说明
1.中美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及国内比价
问题:
中国的比较优势在哪个产品上?
美国呢?
布的生产:
中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为60/20=3,美国为80/60=4/3,
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美国,中国具有比较优势。
小麦的生产:
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为20/60=1/3,美国为60/80=3/4,美国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中国,美国具有比较优势。
2.按照比较优势分工前后的生产对比
3.按1w:
2c国际价格贸易后两国消费与贸易利得
国际交换比价的确定
⏹问题:
上例中,按1w:
2c国际价格进行贸易是否可行?
⏹国际交换比价确定原则:
应使参加贸易的国家都获得利益;因此,国际比价应定在两个参加贸易国家贸易前的国内比价之间。
乔丹应当剪草坪吗?
思考题
2.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
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第三章标准贸易模型
一、古典贸易理论的重要特点:
1、将劳动视为惟一考虑的生产要素
其逻辑是:
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两国同种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两国同种商品生产成本的差异——因为劳动被视为惟一要素,决定成本差异的原因就在于劳动的差异——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比较优势发生的基础。
特点2:
假定一国内部的劳动是完全同质的。
同质:
劳动力在培训、同一行业的生产率方面及工资等是完全相同的。
推论:
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的机会成本是不变的。
预备知识:
什么是机会成本?
在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生产所必须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的价值或数量。
⏹机会成本的三种形态:
⏹机会成本不变:
为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是不变的。
⏹机会成本递增:
为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是增加的。
⏹机会成本递减:
为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是减少的。
二、标准贸易模型
古典贸易理论的两个特定假设在现实中都难以成立。
20世纪30年代贸易理论取得的两个突破,最终确立了以要素禀赋理论为核心的新古典贸易理论。
(一)第一个突破:
奥地利经济学家哈伯勒(Harberler)提出的机会成本理论突破了原来的机会成本不变假定,使贸易模型的分析技术适应了现实中机会成本递增的假定。
标准贸易模型初步形成。
⏹标准贸易模型特点
(1)模型同时考虑供给需求两种影响贸易价格的因素;
(2)一般均衡分析成为模型中主要分析技术;(3)商品生产中的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主要使用两套一般均衡分析工具:
(1)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用来表示供给力量)与社会无差异曲线CIC(用来表示需求力量)
(2)提供曲线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
1.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PPF)
一国在特定时间内,在给定其资源约束、技术水平、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以及经济有效率生产的条件下,生产出的两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所有组合。
生产可能性边界反映了一国的供给水平。
生产可能性边界图形
2.机会成本的三种形态在图形中可以用不同形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
(1)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斜率为常数、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2)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PPF的斜率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又称边际转换率(MarginalRateofTransformation,MRT)
指一个国家每增加1单位产品(X)产量所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Y)数量的比率,它反映了由X的变化量(△X)引起的Y的变化量(△Y)。
MRT==-△y/△x=Px/Py(因为生产商品X和Y的总成本应是相同的),因为△y本身为负数,所以MRT为正数。
MRT又表示X产品的机会成本。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无差异曲线(consumerindifferencecurve)
指能给消费者提供相同满足程度(效用)的两种商品不同消费数量的组合。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的各点带给消费者的效用是相同的。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的效用越大。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称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MRS)表示消费者保持相同效用条件下,减少的一种商品消费量与增加的另一种商品消费量之比。
MRS=-△y/△x=Px/Py(因为增加与减少的商品带给消费者的总效用应是相同的)。
因为△y本身为负数,MRS为正数。
⏹边际替代率递减(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作用,连续增加1单位X商品的消费对应越来越少的Y商品数量的减少)使得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indifferencecurve)反映一国的消费偏好状况,它显示整个社会或国家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它是消费者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其特征与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相同。
⏹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各种不同的消费组合所带来的社会福利程度是相同的。
⏹较高水平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则代表较高水平的社会利益和福利程度。
标准贸易模型分析基本思路:
⏹首先分析一国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然后分析一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
,如果该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能够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消费,则说明国际贸易提高了该国的福利水平。
三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
⏹均衡的含义
1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数量均衡
2供给与需求的行为主体实现最大化
消费者在收入水平既定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在成本既定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
⏹一国在给定生产可能性边界达到最高的无差异曲线时,就实现了均衡。
⏹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切点就表示了这种均衡。
两曲线切点的共同斜率就是该国国内均衡商品的相对价格。
即
MRT=MRS=Px/Py
⏹均衡分析分为一般均衡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包括商品市场进出口部门的总体分析和商品与要素市场的总体分析,所用工具是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
⏹局部均衡是对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的分析,所用工具是供给与需求曲线。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
两国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内均衡
四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
标准贸易模型
五国际贸易利益的分解
三用提供曲线分析
(1)提供曲线(offercurves,相互需求曲线):
表示该国在所有可能的相对价格下愿意在国际市场上进口和出口的数量。
提供曲线包含了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
(2)Ⅰ国提供曲线的推导及形状
(3)Ⅱ国提供曲线的推导及形状
(4)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均衡
四贸易条件(TermsofTrade)
⏹贸易条件(TOT)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即,
⏹TOT=Px/Pm,Px为出口商品价格,Pm为进口商品价格。
⏹如果TOT值上升,表示该国贸易条件改善,通常被认为对该国有利。
因为该国的出口价格相对于为进口而支付的价格提高了。
⏹如果TOT值下降,表示该国贸易条件恶化。
中国1993~2003年贸易条件变化
第三章思考题
一、选择题:
⏹1.若贸易的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移动,则判定贸易对该国
A、有益B、有害
C、不变D、不能判断
⏹2.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
A、增加B、减少
C、不变D、不能判断
⏹3.国际贸易建立的基础是
A、绝对价格B、相对价格
C、不变价格D、以上三种都不是
⏹4.在封闭经济条件下,A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我们称A国在X商品上具有
A、绝对优势B、比较优势
C、没有优势D、以上三种都不是
⏹5.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6.在绝对利益理论与比较利益理论中,机会成本假定是
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
⏹7.当两国之间存在国际贸易时
A、生产仍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但消费超出了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生产仍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但消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
C、生产与消费都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
D、生产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但消费仍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
⏹8.假定有两个国家A与B,生产两种产品X与Y。
A国生产X产品有比较优势的条件是:
A、生产1单位X物品所放弃的Y物品比B国少
B、生产1单位X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投入比B国少
C、生产1单位X物品所需要的资本投入比B国少
D、生产1单位X物品所需要的一切投入都比B国少
二、思考题
日本原本出口制成品,进口原材料,如石油、粮食。
分析以下情况下日本贸易条件的变化:
⏹中东战争使石油供应紧缺。
⏹韩国扩展了汽车的生产能力,并在加拿大和美国进行销售。
⏹美国工程师建立了核反应堆以代替石油燃料发电厂。
⏹俄罗斯农业歉收。